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为建立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 护机构一一法国文学家协会所做的工作,为促成制定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 国际公约一一伯尔尼公约做出的杰出贡献有了更深的了解 【考点说明】考查变换句式的能力。能力层级E。 【答案示例】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有了更深的了解。他 在著作权保护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促成了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 构一一法国文学家协会的建立,促成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 伯尔尼公约的制定 【例8】(2009.宁夏.16)下面一则文稿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 通告 为提高电话网的通讯能力,我公司将对辖区电话局的交换机进行升级改造,现依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将有关事项宣布如下 敝工程将于2009年6月10日20时至11日8时施工,在此期间会影响青山区电 话用户的正常通话。交换机升级后,用户原有的一些业务功能(如闹钟、呼叫转 移等)需要重新设置;热线和呼出限制的设置方法也有变化 如有疑问,欢迎提出。本公司客服电话:87654321。 对工程施工给贵用户造成的不便,我们深表不安。请予理解和支持。 天网通信有限 公司青山分公司 2009年6月7日 【考点说明】考査辨析并修改病句,语言表达准确、得体的能力。能力层级E。 【答案】①宣布一通告,②敝一本,③提出一垂询,④贵用户一您,⑤不安一歉 意 【例9】(2007.全国2.19)下面是一位记者对接受采访的某著名作家之子说的 段开场白,其中有4处不得体,请找出并在下面相应的位置进行修改 大家知道家父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作品广为流传,在文坛小有名气。我在上中学 时候就读过他的不少作品,至今还能背诵其中的段落。您是他老人家的犬子,能 在百忙之中有幸接受我的采访,我对此表示感谢。 1)将 为 (2)将 为 (3)将 为 ①③⑤⑦ 改改改改 (4)将 为 【考点说明】考查语言表达准确、得体的能力。能力层级E。 【答案】 (1)①家父 ②您父亲或令尊 (2)③犬子 ④儿子 (3)⑤小有名气⑥很有影响 (4)⑦有幸 ⑧应邀
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为建立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 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所做的工作,为促成制定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 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做出的杰出贡献有了更深的了解。 【考点说明】考查变换句式的能力。能力层级 E。 【答案示例】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有了更深的了解。他 在著作权保护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促成了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 构——法国文学家协会的建立,促成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 伯尔尼公约的制定。 【例 8】(2009.宁夏. 16)下面一则文稿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 正。 通 告 为提高电话网的通讯能力,我公司将对辖区电话局的交换机进行升级改造,现依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将有关事项宣布如下 敝工程将于 2009 年 6 月 10 日 20 时至 11 日 8 时施工,在此期间会影响青山区电 话用户的正常通话。交换机升级后,用户原有的一些业务功能(如闹钟、呼叫转 移等)需要重新设置;热线和呼出限制的设置方法也有变化。 如有疑问,欢迎提出。本公司客服电话:87654321。 对工程施工给贵用户造成的不便,我们深表不安。请予理解和支持。 天网通信有限 公司青山分公司 2009 年 6 月 7 日 【考点说明】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语言表达准确、得体的能力。能力层级 E。 【答案】①宣布—通告,②敝—本,③提出—垂询,④贵用户—您,⑤不安—歉 意。 【例 9】(2007.全国 2. 19)下面是一位记者对接受采访的某著名作家之子说的 一段开场白,其中有4处不得体,请找出并在下面相应的位置进行修改 大家知道家父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作品广为流传,在文坛小有名气。我在上中学 时候就读过他的不少作品,至今还能背诵其中的段落。您是他老人家的犬子,能 在百忙之中有幸接受我的采访,我对此表示感谢。 (1)将 ① 改 为 ② ; (2)将 ③ 改 为 ④ ; (3)将 ⑤ 改 为 ⑥ ; (4)将 ⑦ 改 为 ⑧ ; 【考点说明】考查语言表达准确、得体的能力。能力层级 E。 【答案】 (1)①家父 ②您父亲或令尊 (2)③犬子 ④儿子 (3)⑤小有名气⑥很有影响 (4)⑦有幸 ⑧应邀
【例10】(2010.四川.20)按照要求续写句子。要求:①运用比喻修辞手法; ②“回忆”与“希望”的内容形成对比;③语意连贯 回忆和希望的关系,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回忆毕竟是远了、暗了的暮霭,希望 才是近了、亮了的晨光;回忆 希望 回忆 希望 【考点说明】考查仿用句式、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E。 【答案】(回忆)毕竟是秋日的缤纷落叶 (希望)才是枝头的盎然春 (回忆)毕竟是扬尘远去的背影(希望)迎面而来的微笑 【例11】(2012.安徽.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一是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二是国 家一体,即由国及国的宗法社会政治结构。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伦理道德 为核心的文化价值体系。因为家族宗法血缘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人伦关系,这种关 系的扩展就形成了社会伦理关系。家族本位的特点,一方面使得家族伦理关系的 调节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课题,家族伦理成为个体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础;另一方 面,在家国一体社会政治结构中,整个社会的组织系统是家族一一村落一一国家 文化精神的生长路向是家族一一宗族一一民族。家族的中心地位使得伦理在社会 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社会生活 是严格按照伦理的秩序进行的,服式举止,洒扫应对,人际交往,都限制在“礼” 的范围内,否则便是对“伦理”的僭越。这种伦理秩序的扩充,便上升为中国封 建社会政治体制的基础一一家长制。家长制的实质就是用家族伦理的机制来进行 政治统治,是一种伦理政治 与此相适应,伦理道德学说在各种文化形态中便处于中心地位。中国哲学是伦理 型的,哲学体系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学说,宇宙的本体是伦理道德的形而上的实体, 哲学的理性是道德化的实践理性。因此人们才说,西方哲学家具有哲人的风度, 中国哲学家则具有贤人的风度。中国的文学艺术也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文以 载道”,美善合一,是中国文化审美性格的特征。即使在科学技术中,伦理道德 也是首要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科技的价值观是以“正德”即有利于德性的提升 为第一目标,然后才考虑“利用、厚生”的问题。因此,中国文化价值系统的特 点是强调真、善、美统一,而以善为核心 中国文化的普遍信念是“人为万物之灵”。而人之所以能为“万物之灵”,就是 因为有道德,因而中国文化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道”,以及遵循这种“道 而形成的“德”。老子曾从本体论的高度说明“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的道理。 “尊道贵德”的基本精神,就是强调人兽之分,以德性作为人兽区分的根本,突 显人格尊严。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 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因而中国人都以成德建业、厚德 载物为理想。早在孔子前,鲁国大夫叔孙豹就提出过“立德、立功、立言”的“三 不朽”思想,在此基础上,一种以道德为首要取向的具有坚定节操的文化人格就 逐渐形成了。“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优道不优贫”,为追求仁道,虽箪饭 陋巷,不改其乐,这是一种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精神 (选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有删改 与“家族”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家族是宗法社会政治结构中社会组织系统形成的基础。 B.家族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文化精神的生长道路上的起点
【例 10】(2010.四川. 20)按照要求续写句子。要求:①运用比喻修辞手法; ②“回忆”与“希望”的内容形成对比;③语意连贯。 回忆和希望的关系,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回忆毕竟是远了、暗了的暮霭,希望 才是近了、亮了的晨光;回忆_______________,希望__________;回忆 ___________,希望_______。 【考点说明】考查仿用句式、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 E。 【答案】(回忆)毕竟是秋日的缤纷落叶 (希望)才是枝头的盎然春 意 (回忆)毕竟是扬尘远去的背影 (希望)迎面而来的微笑 【例 11】(2012.安徽.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一是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二是国 家一体,即由国及国的宗法社会政治结构。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伦理道德 为核心的文化价值体系。因为家族宗法血缘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人伦关系,这种关 系的扩展就形成了社会伦理关系。家族本位的特点,一方面使得家族伦理关系的 调节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课题,家族伦理成为个体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础;另一方 面,在家国一体社会政治结构中,整个社会的组织系统是家族——村落——国家, 文化精神的生长路向是家族——宗族——民族。家族的中心地位使得伦理在社会 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社会生活 是严格按照伦理的秩序进行的,服式举止,洒扫应对,人际交往,都限制在“礼” 的范围内,否则便是对“伦理”的僭越。这种伦理秩序的扩充,便上升为中国封 建社会政治体制的基础——家长制。家长制的实质就是用家族伦理的机制来进行 政治统治,是一种伦理政治。 与此相适应,伦理道德学说在各种文化形态中便处于中心地位。中国哲学是伦理 型的,哲学体系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学说,宇宙的本体是伦理道德的形而上的实体, 哲学的理性是道德化的实践理性。因此人们才说,西方哲学家具有哲人的风度, 中国哲学家则具有贤人的风度。中国的文学艺术也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文以 载道”,美善合一,是中国文化审美性格的特征。即使在科学技术中,伦理道德 也是首要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科技的价值观是以“正德”即有利于德性的提升 为第一目标,然后才考虑“利用、厚生”的问题。因此,中国文化价值系统的特 点是强调真、善、美统一,而以善为核心。 中国文化的普遍信念是“人为万物之灵”。而人之所以能为“万物之灵”,就是 因为有道德,因而中国文化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道”,以及遵循这种“道” 而形成的“德”。老子曾从本体论的高度说明“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的道理。 “尊道贵德”的基本精神,就是强调人兽之分,以德性作为人兽区分的根本,突 显人格尊严。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 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因而中国人都以成德建业、厚德 载物为理想。早在孔子前,鲁国大夫叔孙豹就提出过“立德、立功、立言”的“三 不朽”思想,在此基础上,一种以道德为首要取向的具有坚定节操的文化人格就 逐渐形成了。“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优道不优贫”,为追求仁道,虽箪饭 陋巷,不改其乐,这是一种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精神。 (选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有删改) 与“家族”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家族是宗法社会政治结构中社会组织系统形成的基础。 B.家族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文化精神的生长道路上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