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分级的评估: 表3不同病因肝硬化不同病情状态下LSM的诊断界值 (三)影像学评估 常见病因 肝功情况 肝硬化诊断界肝硬化排除界 说明 值(kPa) 值(kPa) 1.腹部B超、CT、MRI: ULN <ALT< 2.肝脏硬度测定(Liver 慢性乙型肝炎 5×ULN,胆 17.0 10.6 红素正常 Stiffness measurement ) ALT、胆红素 正常 12.0 9.0 是无创诊断早期肝硬化或肝 慢性丙型肝炎 无说明 14.6 10.0 纤维最简便的方法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无说明 15.0 10.0 酒精性肝病 无说明 20 12.5 3
肝功能分级的评估: 21 (三)影像学评估 1.腹部 B 超、CT、MRI: 2.肝脏硬度测定(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 是无创诊断早期肝硬化或肝 纤维最简便的方法
肝功能分级的评估: (四)肝组织活检:是诊断和评价不同病因早期肝硬化及肝硬化炎症活动程度 的金标准。 (五)门脉高压症的评估: 1、内镜检查:胃肠镜仍然是筛查消化道静脉曲张及评估出血风险的金标准 2、肝静脉压力梯度(Hepatic Venous prssure gradient,HVPG):在肝硬化 分期,并发症发生,治疗目标的评估中有重要价值。 (六)营养风险评估: 营养不良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肝硬化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 素,与肝衰竭,感染,腹水,肝性脑病发生等有关。 22
肝功能分级的评估: 22 (四)肝组织活检:是诊断和评价不同病因早期肝硬化及肝硬化炎症活动程度 的金标准。 (五)门脉高压症的评估: 1、内镜检查:胃肠镜仍然是筛查消化道静脉曲张及评估出血风险的金标准 2、肝静脉压力梯度(Hepatic Venous prssure gradient,HVPG ):在肝硬化 分期,并发症发生,治疗目标的评估中有重要价值。 (六)营养风险评估: 营养不良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肝硬化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 素,与肝衰竭,感染,腹水,肝性脑病发生等有关
临床表现 般起病隐匿、发展缓慢、病情轻、 可潜伏3-5年以上;少数因 大片肝坏死,3-6月发展为肝硬化。 ·代偿期 症状轻、缺乏特异性 两期分界不清 ·失代偿期:症状显著 肝功能减退症状 门静脉高压症状 黄痘、瘦水消化 道出血,开性脑洞
临床表现 23 • 代 偿 期 症状轻、缺乏特异性 • 失代偿期: 症状显著 肝功能减退症状 门静脉高压症状 两期分界不清 黄疸、腹水、消化 道出血、肝性脑病
临床表现:代偿期 症状:症状较轻、缺乏特异性 疲乏无力、食欲减退,腹胀不适、恶心、上腹隐痛、轻微腹泻。 间断性,因劳累或伴发病而出现,休息或治疗后可缓解 体征:肝轻度肿大,质地坚硬或偏硬,无或有轻度压痛。脾轻- 中度肿大 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检查正常或轻度异常 24
临 床 表 现:代偿期 24 症状:症状较轻、缺乏特异性 疲乏无力、食欲减退,腹胀不适、恶心、上腹隐痛、轻微腹泻。 间断性,因劳累或伴发病而出现,休息或治疗后可缓解 体征:肝轻度肿大,质地坚硬或偏硬,无或有轻度压痛。脾轻- 中度肿大 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检查正常或轻度异常
代偿期肝硬化诊断标准: 代偿期肝硬化的诊断依据(下列四条之一): 1.组织学符合肝硬化诊断; 2内镜显示食管胃静脉曲张或消化道异位静脉曲张,除外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 3B超、LSM或CT等影像学检查提示肝硬化或门脉高压特征:如脾大、门静脉 ≥1.3cm,LSM测定符合不同病因的肝硬化诊断界值。 4.无组织学、内镜或影像学检查者,以下检查指标异常提示存在肝硬化(需符合 4条中2条):①PLT<100×109/L,且无其他原因可以解释;②血清ALB<35 gL,排除营养不良或肾脏疾病等其他原因;③INR>1.3或PT延长(停用溶栓 或抗凝药7天以上);④AST/PLT比率指数(APRI):成人APRI评分>2。 需注意降酶药物等因素对APRI的影响
代偿期肝硬化诊断标准: 25 代偿期肝硬化的诊断依据(下列四条之一): 1.组织学符合肝硬化诊断; 2.内镜显示食管胃静脉曲张或消化道异位静脉曲张,除外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 3.B 超、LSM 或 CT 等影像学检查提示肝硬化或门脉高压特征:如脾大、门静脉 ≥1.3 cm,LSM 测定符合不同病因的 肝硬化诊断界值。 4.无组织学、内镜或影像学检查者,以下检查指标异常 提示存在肝硬化(需符合 4 条中 2 条):①PLT<100×109/L,且 无其他原因可以解释;②血清 ALB<35 g/L,排除营养不良或肾脏疾病等其他原因;③ INR>1.3 或 PT 延长(停用溶栓 或抗 凝药 7 天以上);④ AST/PLT 比率指数(APRI):成人 APRI 评 分>2。 需注意降酶药物等因素对 APRI 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