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变价收入和清理费用 2、营业现金流量(1)产品或服务销售所得到的现金流入量(2)各项营业现金支出(3) 税金支出 3、终结现金流量(1)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2)投资时垫支的流动资金的收回(3) 停止使用的土地的变价收入以及为结束项目而发生的各种清理费用 现金流量的估算 (一)现金流入量的估算 营业收入的估算 2、回收固定资产残值的估算 3、回收垫支流动资金的估算 (二)现金流出量的估算 1、建设投资的估算 2、流动资金投资的估算 3、付现成本的估算 4、各项税款的估算 三、净现金流量的确定 (一)项目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二)净现金流量的计算公式 1、新建投资项目净现金流量的计算公式 (1)建设期净现金流量的计算公式 建设期某年的净现金流量=一该年发生的原始投资额 (2)经营期净现金流量的计算公式 经营期某年净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一付现成本一所得税+回收额 税后利润+非付现成本+回收额 营业收入(1一所得税率)一付现成本(1一所得税率)+非付现成 本×所得税率+回收额 2、更新改造投资项目净现金流量的计算公式 (1)建设期净现金流量的计算公式 建设期税后差量净现金流量=一新固定资产的原始投资额+旧固定资产变现净损失 (2)经营期(包括终结点)净现金流量的计算公式
资产变价收入和清理费用 2、营业现金流量 (1)产品或服务销售所得到的现金流入量(2)各项营业现金支出(3) 税金支出 3、终结现金流量 (1)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2)投资时垫支的流动资金的收回(3) 停止使用的土地的变价收入以及为结束项目而发生的各种清理费用 二、现金流量的估算 (一)现金流入量的估算 1、营业收入的估算 2、回收固定资产残值的估算 3、回收垫支流动资金的估算 (二)现金流出量的估算 1、建设投资的估算 2、流动资金投资的估算 3、付现成本的估算 4、各项税款的估算 三、净现金流量的确定 (一)项目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二)净现金流量的计算公式 1、新建投资项目净现金流量的计算公式 (1)建设期净现金流量的计算公式 建设期某年的净现金流量= -该年发生的原始投资额 (2)经营期净现金流量的计算公式 经营期某年净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回收额 =税后利润+非付现成本+回收额 =营业收入(1-所得税率)-付现成本(1-所得税率)+非付现成 本×所得税率+回收额 2、更新改造投资项目净现金流量的计算公式 (1)建设期净现金流量的计算公式 建设期税后差量净现金流量=-新固定资产的原始投资额+旧固定资产变现净损失 (2)经营期(包括终结点)净现金流量的计算公式
经营期每年差量净现金流量=Δ税后利润+Δ折旧+Δ资产报废时残值变现收入+Δ残值变现 净损失减税 四、现金流量分析的案例 (一)新建项目现金流量的预测 (二)更新改造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预测 第三节现金流量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 现金流量与会计收益 经营净现金流量=净收益+非付现成本(主要是折旧) 二、在增量的基础上考虑现金流量 三、所得税与折旧的影响 1、税后成本与税后收入 税后成本=实际支付×(1一税率) 税后收入=应税收入×(1一税率) 2、折旧的抵税作用 3、税后现金流量 考虑所得税后的营业现金流量 营业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一付现成本一所得税 税后净利+折旧 收入×(1一税率)一付现成本×(1一税率)+折旧×(1一税率) 四、沉淀成本的影响 五、机会成本的影响 六、分摊费用的计算 七、营运资金的收回 八、通货膨胀的影响 复习思考题 1、分析投资项目现金流量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投资决策为何以现金流量作为评价基础而非会计利润?
经营期每年差量净现金流量=Δ税后利润+Δ折旧+Δ资产报废时残值变现收入+Δ残值变现 净损失减税 四、现金流量分析的案例 (一)新建项目现金流量的预测 (二)更新改造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预测 第三节 现金流量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现金流量与会计收益 经营净现金流量=净收益+非付现成本(主要是折旧) 二、在增量的基础上考虑现金流量 三、所得税与折旧的影响 1、 税后成本与税后收入 税后成本=实际支付×(1-税率) 税后收入=应税收入×(1-税率) 2、 折旧的抵税作用 3、 税后现金流量 考虑所得税后的营业现金流量: 营业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税后净利+折旧 =收入×(1-税率)-付现成本×(1-税率)+折旧×(1-税率) 四、沉淀成本的影响 五、机会成本的影响 六、分摊费用的计算 七、营运资金的收回 八、通货膨胀的影响 [复习思考题] 1、分析投资项目现金流量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投资决策为何以现金流量作为评价基础而非会计利润?
3、现金流量的构成 第五章确定性投资决策 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阐述了利用投资决策指标对投资决策项目经济效益进行分析与评价,判断投资 项目是否可取的方法。这些方法按其是否考虑时间价值分为非贴现法和贴现法。其中,非贴 现法包括回收期法、平均会计收益法、平均报酬率法等:贴现法包括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 内含报酬率法等。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基本掌握判断投资决策是否可行的两大类方法,非 贴现法和贴现法 第一节投资决策的非贴现法 静态回收期法 (一)静态回收期的含义 静态回收期是指在不考虑时间价值的情况下,收回全部原始投资额需要的时间,即 投资项目在经营期间内预计净现金流量的累加数恰巧抵偿其在建设期内预计现金流出 量所需要的时间 选择标准(决策原则) 该指标越小,回收年限越短,则方案越有利 (三)计算回收期 1、项目经营期每年净现金流量都相等时的回收期的计算公式: 不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PP)=原始投资额/年净现金流量 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建设期+PP 2、项目经营期每年净现金流量都不相等时的回收期的计算公式: ∑NCFt=0 (四)评价 1、使用回收期法的优点 2、使用回收期法的缺点 、平均会计收益率法
3、现金流量的构成。 第五章 确定性投资决策 [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阐述了利用投资决策指标对投资决策项目经济效益进行分析与评价,判断投资 项目是否可取的方法。这些方法按其是否考虑时间价值分为非贴现法和贴现法。其中,非贴 现法包括回收期法、平均会计收益法、平均报酬率法等;贴现法包括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 内含报酬率法等。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基本掌握判断投资决策是否可行的两大类方法,非 贴现法和贴现法。 第一节 投资决策的非贴现法 一、静态回收期法 (一) 静态回收期的含义 静态回收期是指在不考虑时间价值的情况下,收回全部原始投资额需要的时间,即 投资项目在经营期间内预计净现金流量的累加数恰巧抵偿其在建设期内预计现金流出 量所需要的时间。 (二) 选择标准(决策原则) 该指标越小,回收年限越短,则方案越有利。 (三) 计算回收期 1、 项目经营期每年净现金流量都相等时的回收期的计算公式: 不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PP)=原始投资额/年净现金流量 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建设期+PP 2、项目经营期每年净现金流量都不相等时的回收期的计算公式: ∑NCFt=0 (四) 评价 1、 使用回收期法的优点 2、 使用回收期法的缺点 二、平均会计收益率法
(一)概念 平均会计收益率法是指投资项目经济寿命期内的平均每年获得的税后利润与投资 额之比,是一项反映投资获利能力的相对指数 (二)决策原则 该指标越大越好 (三)计算 1、以平均投资额为基础计算的平均会计收益率,公式为: 平均会计收益率=投资项目经济寿命期内的年平均税后利润(初始投资额+残值)÷2] 2、以初始投资额为基础计算的平均会计收益率,公式为: 平均会计收益率=投资项目经济寿命期内的年平均税后利润/初始投资额 (四)评价 、平均报酬率法 (一)概念 平均报酬率是指投资项目经济寿命期(即营业期)内的年平均净现金流量与投资额之比 (二)选择标准 单一投资方案选择大于投资者要求的最低平均报酬率的方案:在多个互斥方案中,选择 大于投资者要求的最低平均报酬率且最大的方案 (三)计算 1、以平均投资额为基础的平均报酬率,公式为, 平均报酬率=投资项目营业期内年平均净现金流量/(初始投资额+残值)÷2] 2、以初始投资额为基础的平均报酬率,公式为: 平均报酬率〓投资项目营业期内年平均净现金流量/初始投资额 (四)评价 第二节投资决策的贴现法 净现值法 (一)概念 净现值(简称NPV)是指某个投资项目投入使用后各年的净现金流量的现值总和与初 始投资额(或投资期内的各年投资额的现值总和)之差,即投资项目未来现金流入量与未来
(一) 概念 平均会计收益率法是指投资项目经济寿命期内的平均每年获得的税后利润与投资 额之比,是一项反映投资获利能力的相对指数。 (二) 决策原则 该指标越大越好。 (三) 计算 1、 以平均投资额为基础计算的平均会计收益率,公式为: 平均会计收益率=投资项目经济寿命期内的年平均税后利润/[(初始投资额+残值)÷2] 2、 以初始投资额为基础计算的平均会计收益率,公式为: 平均会计收益率=投资项目经济寿命期内的年平均税后利润/初始投资额 (四) 评价 三、平均报酬率法 (一) 概念 平均报酬率是指投资项目经济寿命期(即营业期)内的年平均净现金流量与投资额之比。 (二) 选择标准 单一投资方案选择大于投资者要求的最低平均报酬率的方案;在多个互斥方案中,选择 大于投资者要求的最低平均报酬率且最大的方案。 (三) 计算 1、 以平均投资额为基础的平均报酬率,公式为; 平均报酬率=投资项目营业期内年平均净现金流量/[(初始投资额+残值)÷2] 2、 以初始投资额为基础的平均报酬率,公式为: 平均报酬率=投资项目营业期内年平均净现金流量/初始投资额 (四) 评价 第二节 投资决策的贴现法 一、净现值法 (一)概念 净现值(简称 NPV)是指某个投资项目投入使用后各年的净现金流量的现值总和与初 始投资额(或投资期内的各年投资额的现值总和)之差,即投资项目未来现金流入量与未来
现金流出量现值之差。 (二)决策标准 如果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大于0,则该项目可行;如果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小于或等于0 则项目不可行:如果有多个互斥的项目,则应选择净现值大于0且最大的项目。 (三)计算 (四)评价 1、净现值法的其他问题 2、折现率的选择 3、正确理解净现值的含义 净现值率法与现值指数法 (一)净现值率法 净现值率法是指投资项目的净现值与投资额现值之比 (二)现值指数法 又称获利指数法,是指投资项目在使用期内各期净现金流量现值总和与投资额现值总和 之比。 单一投资项目,现值指数大于1,方案可行:互斥项目选择现值指数最大的方案。 三、内含报酬率法 (一)内含报酬率及内含报酬率法的概念 内含报酬率是指投资项目在使用期内各期净现金流入量现值与投资额现值总和相等时 的贴现率,即使投资项目净现值等于0的贴现率。 (二)决策标准 单一项目要高于投资者要求的报酬率;多个互斥项目选择报酬率最高的方案。 (三)计算 1、营业期每年现金流量相等 2、营业期每年现金流量不相等 (四)评价 四、动态回收期法 (一)概念和决策标准 动态回收期是指投资项目在使用期内所实现的各期净现金流入量现值总和恰巧等于投 资额现值总和(或初始投资)时所需的时间
现金流出量现值之差。 (二)决策标准 如果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大于 0,则该项目可行;如果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小于或等于 0, 则项目不可行;如果有多个互斥的项目,则应选择净现值大于 0 且最大的项目。 (三)计算 (四)评价 1、净现值法的其他问题 2、折现率的选择 3、正确理解净现值的含义 二、净现值率法与现值指数法 (一)净现值率法 净现值率法是指投资项目的净现值与投资额现值之比 (二)现值指数法 又称获利指数法,是指投资项目在使用期内各期净现金流量现值总和与投资额现值总和 之比。 单一投资项目,现值指数大于 1,方案可行;互斥项目选择现值指数最大的方案。 三、内含报酬率法 (一)内含报酬率及内含报酬率法的概念 内含报酬率是指投资项目在使用期内各期净现金流入量现值与投资额现值总和相等时 的贴现率,即使投资项目净现值等于 0 的贴现率。 (二)决策标准 单一项目要高于投资者要求的报酬率;多个互斥项目选择报酬率最高的方案。 (三)计算 1、营业期每年现金流量相等 2、营业期每年现金流量不相等 (四)评价 四、动态回收期法 (一)概念和决策标准 动态回收期是指投资项目在使用期内所实现的各期净现金流入量现值总和恰巧等于投 资额现值总和(或初始投资)时所需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