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城市学院 《流体力学泵与风机》教案 第11节课 (第三章一元流体动力学基础3.12总压线和全压线3.13恒定流动量方程)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总压线和全压线的绘制、动量方程的应用条件、动量方程的推导及其在工程上的应用 、讲授内容提要 1.总压线 2.全压线 3.动量方程的推导 4.动量方程的应用条件 5.动量方程在工程上的应用 三、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 重点:总压线和全压线的绘制,动量方程的推导及其动量方程在工程上的应用 难点:动量方程在工程上的应用。 四、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 1.动量方程的推导 2.动量方程的应用条件 3.动量方程在工程上的应用 共2学时 五、教学方法与实施步骤 根据本节内容特点,运用启发式、讲解式、引导式、讨论式、提问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节内容。在 讲授时采用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形式,以完成内容的讲解 六、课外学习指导和作业量,检查教学目的实现程度的具体措施和要求 课后上网浏览査寻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信息,浏览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信息,做2~3道与本课程 有关的工程应用练习题,重点掌握掌握动量方程的应用条件、动量方程的推导及其动量方程在工程上 的应用。 七、教学内容 见电子教案和讲稿
湖南城市学院 《流体力学 泵与风机》教案 11 第 11 节课 (第三章 一元流体动力学基础 3.12 总压线和全压线 3.13 恒定流动量方程)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总压线和全压线的绘制、动量方程的应用条件、动量方程的推导及其在工程上的应用。 二、讲授内容提要 1. 总压线 2. 全压线 3. 动量方程的推导 4. 动量方程的应用条件 5. 动量方程在工程上的应用 三、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 重点:总压线和全压线的绘制,动量方程的推导及其动量方程在工程上的应用。 难点:动量方程在工程上的应用。 四、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 1. 动量方程的推导 2. 动量方程的应用条件 3. 动量方程在工程上的应用 共 2 学时 五、教学方法与实施步骤 根据本节内容特点,运用启发式、讲解式、引导式、讨论式、提问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节内容。在 讲授时采用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形式,以完成内容的讲解。 六、课外学习指导和作业量,检查教学目的实现程度的具体措施和要求 课后上网浏览查寻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信息,浏览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信息,做 2~3 道与本课程 有关的工程应用练习题,重点掌握掌握动量方程的应用条件、动量方程的推导及其动量方程在工程上 的应用。 七、教学内容 见电子教案和讲稿
湖南城市学院 《流体力学泵与风机》教案 第13节课 (第四章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 41沿程损失和局部损失4.2层流和紊流、雷诺数) 、教学目的与要求 简单介绍沿程损失和局部损失的概念,理解实际液体的两种流动型态,流动阻力与水头损失产生 原因,了解流动阻力和水头损失的分类,重点介绍科学家雷诺如何进行试验研究发现了流体的不同流 态,流态的判别准则,及其它在流体力学研究中的意义和作用,掌握粘性流体的两种流态:层流和紊 流,流态的判别。 讲授内容提要 1.沿程损失概念 2.局部损失的概念 3.层流 5.雷诺数 6.流态的判别 三、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 重点:粘性流体的两种流态:层流和紊流,流态的判别。 难点:层流和紊流的判别标准 四、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 沿程损失概念 2.局部损失的概念 3.层流 4.紊流 5.雷诺数 6.流态的判别 共2学时 五、教学方法与实施步骤 根据本节内容特点,运用启发式、讲解式、引导式、讨论式、提问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节内容。在 讲授时采用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形式,以完成内容的讲解。 六、课外学习指导和作业量,检查教学目的实现程度的具体措施和要求 课后上网浏览查寻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信息,浏览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信息,做2~3道与本课程 有关的工程应用练习题,重点掌握雷诺试验,粘性流体的两种流态:层流和紊流,流态的判别。下次 课提问。 七、教学内容 见电子教案和讲稿
湖南城市学院 《流体力学 泵与风机》教案 12 第 13 节课 (第四章 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 4.1 沿程损失和局部损失 4.2 层流和紊流、雷诺数)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简单介绍沿程损失和局部损失的概念,理解实际液体的两种流动型态,流动阻力与水头损失产生 原因,了解流动阻力和水头损失的分类,重点介绍科学家雷诺如何进行试验研究发现了流体的不同流 态,流态的判别准则,及其它在流体力学研究中的意义和作用,掌握粘性流体的两种流态:层流和紊 流,流态的判别。 二、讲授内容提要 1. 沿程损失概念 2. 局部损失的概念 3. 层流 4. 紊流 5. 雷诺数 6. 流态的判别 三、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 重点:粘性流体的两种流态:层流和紊流,流态的判别。 难点:层流和紊流的判别标准 四、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 1. 沿程损失概念 2. 局部损失的概念 3. 层流 4. 紊流 5.雷诺数 6. 流态的判别 共 2 学时 五、教学方法与实施步骤 根据本节内容特点,运用启发式、讲解式、引导式、讨论式、提问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节内容。在 讲授时采用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形式,以完成内容的讲解。 六、课外学习指导和作业量,检查教学目的实现程度的具体措施和要求 课后上网浏览查寻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信息,浏览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信息,做 2~3 道与本课程 有关的工程应用练习题,重点掌握雷诺试验,粘性流体的两种流态:层流和紊流,流态的判别。下次 课提问。 七、教学内容 见电子教案和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