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 命题人:胡敏 审题人:朱森茂曾庆兴 第Ⅰ卷阅读题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多通道和自主的审美是数码图形艺术审美中的一大特征。迈可尔·海姆把人们在 虚拟数码图形艺术中的活动方式概括为模拟、远程展示、身体完全沉浸、身临其 境、互动、人造性、网络化的交往等七个方面。我们可以从中得出两个结论 是人们在虚拟视景中的活动是全方位、多通道的。这七个方面的活动几乎涉及了 人类身体的所有部位。二是人们在虚拟视景中的活动是完全自主的,享有最高的 审美活动权限。多通道和自主的审美方式成为虚拟视景艺术审美与传统艺术审美 的主要区别,开拓了人类审美活动的新视野,必将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 第一,多通道参与的审美。这种崭新的交互方式大大拓展了审美的体验方式。人 类的整个意识活动离不开身体的眼、耳、鼻、舌、身各个部位的分工合作,它们 分别对应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眼视、耳听是人类几千年以来欣赏 艺术的两大主要审美通道,如绘画以视觉为主导;音乐以听觉为主导;电影、电 视或戏曲则为两者的综合。在虚拟现实艺术审美领域,全方位多通道的交互方式 大大突破了这一局限。除了常规的眼、耳方式,鼻、舌、身都可以实现共同参与 虽然嗅觉、味觉和触觉只占人类从外界获得信息总量的5%左右,尤其是触觉 主要靠皮肤、肌肉和体内器官与外界直接或间接接触所产生的痛、冷或热等感觉 的交互审美方式,在传统艺术的审美领域中几乎没有用武之地。在虚拟现实的艺 术领域,触觉反而成为交互审美方式的主要通道,这势必大大丰富人类的审美感 受 第二,数码图形艺术是一个可以完全自主的审美梦工厂。由于真实的个人生存从 来就是建立在他的有限性上,真实的人际交往,从来也是建立在彼此的有限性上 的。但是,人们对自身完善、发展的要求是无限的,这就形成了人的现实存在的 有限性与人对自身发展要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人有各种主观愿望,如改善自 身或自然状况,追求完美的理想人生境界等。但由于人类个体力量的局限,这些 愿望始终无法实现或难以实现。于是产生了通过求助他人或借助其它方式达到实 现理想的愿望。虚拟数码图形艺术往往是这种情形下所能求助的最佳方式 虚拟视景中的各种交互活动都是属于安全的冲突、无害的危险和不必担心的死 亡,只要相关的虚拟数码图形艺术软件的设计条件和交互功能允许,体验者可以 任何方式,任何目的,扮演任何角色,体验任何方式的生活。总之,人间的喜、 怒、哀、乐,生、老、病、死都可以在这里集中而短暂地得到体验,并且找到了 一种能够让自己打开心扉的方式,让人性中的黑暗与光明、善良与险恶、残忍与 仁慈都在这里得到实时的剖析,在长期、不断的交互体验与审美欣赏过程中,身 心、性情有可能因此而改变,其审美活动也在这一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得到了落实 这些都是其它的审美体验方式所无法达到的。观看电影、电视、戏曲或小说,欣 赏者也有某种程度的角色“代入”感,但欣赏者意念中的代入角色只能被动地跟 随情节的进展而进展,没有自主余地,更谈不上与视景中的其它角色互动(交互)。 由此可见,虚拟数码图形艺术才是一个可以完全自主的真正审美“梦工厂”。 (摘编自《美学研究》有删改)
江西省赣州市 2017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 命题人:胡敏 审题人:朱森茂 曾庆兴 第Ⅰ卷 阅读题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多通道和自主的审美是数码图形艺术审美中的一大特征。迈可尔·海姆把人们在 虚拟数码图形艺术中的活动方式概括为模拟、远程展示、身体完全沉浸、身临其 境、互动、人造性、网络化的交往等七个方面。我们可以从中得出两个结论:一 是人们在虚拟视景中的活动是全方位、多通道的。这七个方面的活动几乎涉及了 人类身体的所有部位。二是人们在虚拟视景中的活动是完全自主的,享有最高的 审美活动权限。多通道和自主的审美方式成为虚拟视景艺术审美与传统艺术审美 的主要区别,开拓了人类审美活动的新视野,必将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 第一,多通道参与的审美。这种崭新的交互方式大大拓展了审美的体验方式。人 类的整个意识活动离不开身体的眼、耳、鼻、舌、身各个部位的分工合作,它们 分别对应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眼视、耳听是人类几千年以来欣赏 艺术的两大主要审美通道,如绘画以视觉为主导;音乐以听觉为主导;电影、电 视或戏曲则为两者的综合。在虚拟现实艺术审美领域,全方位多通道的交互方式 大大突破了这一局限。除了常规的眼、耳方式,鼻、舌、身都可以实现共同参与。 虽然嗅觉、味觉和触觉只占人类从外界获得信息总量的 5%左右,尤其是触觉, 主要靠皮肤、肌肉和体内器官与外界直接或间接接触所产生的痛、冷或热等感觉 的交互审美方式,在传统艺术的审美领域中几乎没有用武之地。在虚拟现实的艺 术领域,触觉反而成为交互审美方式的主要通道,这势必大大丰富人类的审美感 受。 第二,数码图形艺术是一个可以完全自主的审美梦工厂。由于真实的个人生存从 来就是建立在他的有限性上,真实的人际交往,从来也是建立在彼此的有限性上 的。但是,人们对自身完善、发展的要求是无限的,这就形成了人的现实存在的 有限性与人对自身发展要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人有各种主观愿望,如改善自 身或自然状况,追求完美的理想人生境界等。但由于人类个体力量的局限,这些 愿望始终无法实现或难以实现。于是产生了通过求助他人或借助其它方式达到实 现理想的愿望。虚拟数码图形艺术往往是这种情形下所能求助的最佳方式。 虚拟视景中的各种交互活动都是属于安全的冲突、无害的危险和不必担心的死 亡,只要相关的虚拟数码图形艺术软件的设计条件和交互功能允许,体验者可以 任何方式,任何目的,扮演任何角色,体验任何方式的生活。总之,人间的喜、 怒、哀、乐,生、老、病、死都可以在这里集中而短暂地得到体验,并且找到了 一种能够让自己打开心扉的方式,让人性中的黑暗与光明、善良与险恶、残忍与 仁慈都在这里得到实时的剖析,在长期、不断的交互体验与审美欣赏过程中,身 心、性情有可能因此而改变,其审美活动也在这一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得到了落实。 这些都是其它的审美体验方式所无法达到的。观看电影、电视、戏曲或小说,欣 赏者也有某种程度的角色“代入”感,但欣赏者意念中的代入角色只能被动地跟 随情节的进展而进展,没有自主余地,更谈不上与视景中的其它角色互动(交互)。 由此可见,虚拟数码图形艺术才是一个可以完全自主的 真正审美“梦工厂”。 (摘编自《美学研究》有删改)
1.下列不是围绕关于“虚拟视景艺术审美与传统艺术审美的区别”表述的一项 是( A.多通道和自主的审美方式成为虚拟视景艺术审美与传统艺术审美的主要 区别,开拓了人类审美活动的新视野 B.眼视、耳听是人类几千年以来欣赏艺术的两大主要审美通道,如绘画以 视觉为主导;而音乐则以听觉为主导。 C.触觉在传统艺术的审美领域中几乎没有用武之地。但在虚拟现实的艺术 领域,触觉却成为交互审美方式的主要通道。 D.观看电影、电视、戏曲或小说,欣赏者没有自主余地,而虚拟视景中的 其它角色可以互动,实现完全自主的真正审美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们在虚拟视景中的活动是全方位、多通道的,活动几乎涉及了人类身 体的所有部位。在虚拟视景中的活动可以说是完全自主的 B.多通道参与审美的交互方式大大拓展了审美的体验方式,人类的整个意 识活动离不开身体的眼、耳、鼻、舌、身各个部位的分工合作 C.真实的人际交往是建立在彼此的有限性上的,而人们对自身完善、发展 的要求是无限的,两者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与解决的矛盾。 D.虚拟视景中的各种交互活动都是属于安全的冲突、无害的危险和不必担 心的死亡,只要条件许可,体验者就可扮演一种角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虚拟视景中的活动是全方位、多通道的,是因为其可以概括为模拟、远 程展示等七个方面,并涉及身体的各个部位。 B.解决人类现实存在的有限性与人类对自身发展要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 盾,必须借助虚拟数码图形艺术,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C.人们在虚拟影视中,可以扮演人类或动物、侠客或盜贼、皇帝或平民, 可以驾驶汽车或轮船、坦克或飞机,可以体验富裕与贫穷。 D.欣赏者也许穷其一生的努力都无法实现的梦想,却可能在虚拟数码图形 艺术中实现,于是他(她)的心愿得到满足,自我得到释放。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罗亨信,字用实,东莞人。永乐二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进吏科右给事中,坐 累谪交趾为吏。仁宗嗣位,始召入为御史。英宗即位之三月,擢右佥都御史,练 兵平凉、西宁。正统二年,蒋贵讨阿台、朵儿只伯,亨信参其军务。至鱼儿海, 贵等以刍饷不继,留十日引还。亨信让之曰:“公等受国厚恩,敢临敌退缩耶? 死法孰与死敌?”贵不从。亨信上章言贵逗遛状。帝以其章示监督尚书王骥等。 明年进兵,大破之。亨信以参赞功,进秩一等。父丧归葬。还朝,改命巡抚宣府、 大同。参将石亨请简大同民三之一为军,亨信奏止之。十年进右副都御史,巡抚 如故。时遣官度二镇军田,一军八十亩外,悉征税五升。亨信言:“文皇帝时 诏边军尽力垦田,毋征税,陛下复申命之。今奈何忽为此举?塞上诸军,防边劳 苦,无他生业,惟事田作。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 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况边地硗瘠,霜早收薄, 若更征税,则民不复畊,必致窜逸。计臣但务积粟,不知人心不固,虽有粟, 進与守?”帝纳其言而止。初,亨信尝奏言:“也先专候衅端,以图入寇。宜预
1.下列不是围绕关于“虚拟视景艺术审美与传统艺术审美的区别”表述的一项 是( ) A.多通道和自主的审美方式成为虚拟视景艺术审美与传统艺术审美的主要 区别,开拓了人类审美活动的新视野。 B.眼视、耳听是人类几千年以来欣赏艺术的两大主要审美通道,如绘画以 视觉为主导;而音乐则以听觉为主导。 C.触觉在传统艺术的审美领域中几乎没有用武之地。但在虚拟现实的艺术 领域,触觉却成为交互审美方式的主要通道。 D.观看电影、电视、戏曲或小说,欣赏者没有自主余地,而虚拟视景中的 其它角色可以互动,实现完全自主的真正审美。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们在虚拟视景中的活动是全方位、多通道的,活动几乎涉及了人类身 体的所有部位。在虚拟视景中的活动可以说是完全自主的。 B.多通道参与审美的交互方式大大拓展了审美的体验方式,人类的整个意 识活动离不开身体的眼、耳、鼻、舌、身各个部位的分工合作. C.真实的人际交往是建立在彼此的有限性上的,而人们对自身完善、发展 的要求是无限的,两者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与解决的矛盾。 D.虚拟视景中的各种交互活动都是属于安全的冲突、无害的危险和不必担 心的死亡,只要条件许可,体验者就可扮演一种角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虚拟视景中的活动是全方位、多通道的,是因为其可以概括为模拟、远 程展示等七个方面,并涉及身体的各个部位。 B.解决人类现实存在的有限性与人类对自身发展要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 盾,必须借助虚拟数码图形艺术,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C.人们在虚拟影视中,可以扮演人类或动物、侠客或盗贼、皇帝或平民, 可以驾驶汽车或轮船、坦克或飞机,可以体验富裕与贫穷。 D.欣赏者也许穷其一生的努力都无法实现的梦想,却可能在虚拟数码图形 艺术中实现,于是他(她)的心愿得到满足,自我得到释放。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罗亨信,字用实,东莞人。永乐二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进吏科右给事中,坐 累谪交阯为吏。仁宗嗣位,始召入为御史。英宗即位之三月,擢右佥都御史,练 兵平凉、西宁。正统二年,蒋贵讨阿台、朵儿只伯,亨信参其军务。至鱼儿海, 贵等以刍饷不继,留十日引还。亨信让之曰:“公等受国厚恩,敢临敌退缩耶? 死法孰与死敌?”贵不从。亨信上章言贵逗遛状。帝以其章示监督尚书王骥等。 明年进兵,大破之。亨信以参赞功,进秩一等。父丧归葬。还朝,改命巡抚宣府、 大同。参将石亨请简大同民三之一为军,亨信奏止之。十年进右副都御史,巡抚 如故。时遣官度二镇军田,一军八十亩外,悉征税五升。亨信言:“文皇帝时, 诏边军尽力垦田,毋征税,陛下复申命之。今奈何忽为此举?塞上诸军,防边劳 苦,无他生业,惟事田作。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 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况边地硗瘠,霜早收薄, 若更征税,则民不复畊,必致窜逸。计臣但务积粟,不知人心不固,虽有粟,将 谁与守?”帝纳其言而止。初,亨信尝奏言:“也先专候衅端,以图入寇。宜预
于直北要害,增置城卫为备。不然,恐贻大患。”兵部议,寝不行。及土木之变, 人情汹惧。有议弃宣府城者,官吏军民纷然争出。亨信仗剑坐城下,令曰:“出 城者斩!”又誓诸将为朝廷死守,人心始定。也先挟上皇至城南,传命启门。亨 信登城语曰:“奉命守城,不敢擅启。”也先逡巡引去。赤城、雕鹗、怀来、永 宁、保安诸守将弃城遁,并按其罪。当是时,车驾既北,寇骑日薄城下,关门左 右皆战场。亨信与总兵杨洪以孤城当其冲,外御强寇,内屏京师。着兜鍪处,颠 发尽秃。景帝即位,进左副都御史。明年,年七十有四矣,乞致仕,许之。归八 年,卒于家。 摘编自《明史·罗亨信传》有删改)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留十日引还 引:带领;率 B.请简大同民 简:选择;选 拔 C.陛下复申命之 申:陈述;说明 D.兵部议,寝不行 寝:认为;打算 5.以下句子全都表明罗亨信“正直”和“有远见”的一组是(3分)( ①亨信以参赞功,进秩一等 ②公等受国厚恩,敢 临敌退缩耶 ③亨信上章言贵逗遛状 ④计一岁中曾无 休暇 ⑤宜预于直北要害,增置城卫为备 ⑥则民不复畊,必致窜逸 ②⑤⑥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①③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亨信以国事为重,为人正直。蒋贵讨伐阿台、朵儿只伯,以粮食军饷没 跟上为由,带领军队撤回,罗亨信很是不满,劝阻无效后上书皇上。 B.亨信分析问题时能够站在百姓的角度,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在军田 征税问题上,罗亨信援引先例,反对采取这一举措,他说出不能征税的理由,最 后皇上采纳了。 C.亨信关键时刻能够稳定人心。当大家都要逃出城时,亨信仗剑坐在城下 并且说:“出城者斩!”又让诸将发誓为朝廷死守城池,人心才安定下来。 D.亨信与总兵杨洪以孤城对外抵御强敌,对内守卫京城。后来杨洪又与朱 谦共同守卫宣城,浴血奋战,尽职尽责,功劳政绩十分显著。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公等受国厚恩,敢临敌退缩耶?死法孰与死敌? (2)计臣但务积粟,不知人心不固,虽有粟,将谁与守?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太常引·暮行李齐贤 栖鸦去尽远山青。看暝色、入林垌。灯火小于萤,人不见、莒扉半扃
于直北要害,增置城卫为备。不然,恐贻大患。”兵部议,寝不行。及土木之变, 人情汹惧。有议弃宣府城者,官吏军民纷然争出。亨信仗剑坐城下,令曰:“出 城者斩!”又誓诸将为朝廷死守,人心始定。也先挟上皇至城南,传命启门。亨 信登城语曰:“奉命守城,不敢擅启。”也先逡巡引去。赤城、雕鹗、怀来、永 宁、保安诸守将弃城遁,并按其罪。当是时,车驾既北,寇骑日薄城下,关门左 右皆战场。亨信与总兵杨洪以孤城当其冲,外御强寇,内屏京师。着兜鍪处,颠 发尽秃。景帝即位,进左副都御史。明年,年七十有四矣,乞致仕,许之。归八 年,卒于家。 ( 摘编自《明史·罗亨信传》有删改)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留十日引还 引:带领;率 领 B.请简大同民 简:选择;选 拔 C.陛下复申命之 申:陈述;说明 D.兵部议,寝不行 寝:认为;打算 5.以下句子全都表明罗亨信“正直”和“有远见”的一组是(3 分)( ) ①亨信以参赞功,进秩一等 ②公等受国厚恩,敢 临敌退缩耶 ③亨信上章言贵逗遛状 ④计一岁中曾无 休暇 ⑤宜预于直北要害,增置城卫为备 ⑥则民不复畊,必致窜逸 A.②⑤⑥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①③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亨信以国事为重,为人正直。蒋贵讨伐阿台、朵儿只伯,以粮食军饷没 跟上为由,带领军队撤回,罗亨信很是不满,劝阻无效后上书皇上。 B. 亨信分析问题时能够站在百姓的角度,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在军田 征税问题上,罗亨信援引先例,反对采取这一举措,他说出不能征税的理由,最 后皇上采纳了。 C.亨信关键时刻能够稳定人心。当大家都要逃出城时,亨信仗剑坐在城下, 并且说:“出城者斩!”又让诸将发誓为朝廷死守城池,人心才安定下来。 D.亨信与总兵杨洪以孤城对外抵御强敌,对内守卫京城。后来杨洪又与朱 谦共同守卫宣城,浴血奋战,尽职尽责,功劳政绩十分显著。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公等受国厚恩,敢临敌退缩耶?死法孰与死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臣但务积粟,不知人心不固,虽有粟,将谁与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8-9 题。 太常引·暮行李齐贤 栖鸦去尽远山青。看暝色、入林垌。灯火小于萤,人不见、莒扉半扃
照鞍凉月,满衣白露,系马睡寒厅。争夜候明星[注],又何处、长亭短亭? 【注】明星:启明星。 8.从这首词的上阕可看出作者的心理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分析。(5分) 答 9.这首词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诗经·氓》中“ ”运用反比,反衬氓的变心是 无边无际不可捉摸的。 (2)杜牧《阿房宫赋》中“ ”勾勒出阿房宫占地广阔、 凌云蔽日的气势,给人以雄伟壮观的印象。 (3)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 是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大题中任选一道作答,并在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将选 作题号涂黑。 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 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你必须做出选择奚同发 音乐学院的最后一次考试,他整装而坐。同学们的琴声从耳边飘过,那一刻, 他眼里噙满泪水。算算从儿时6岁练琴至今近二十年,他从来没有真正喜欢过拉 琴。连他自己都想不明白,一个人竟然可以做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这么久! 上了音乐学院,他仍然是那种很规范的学生。老师一再对他说,你的技术真不错, 可小提琴是门艺术,仅仅靠技术是不够的。 他知道,主要是没感情。虽然与一把琴相伴了这么多年,但他对琴真的缺 乏感情。儿时练琴,是在父亲一次次强迫下开始的,迄今为止,都弄不明白为什 么父母那么逼着他拉琴。甚至,父亲上班后,还专门用摄像机对着他,看他是否 在练琴。多年来,练琴似乎成了他与父亲之间的一次次智力较量。他从来没有办 法战胜父亲,比如说,家里为什么父亲在时就有电,父亲外出就没了电,直到考 上音乐学院附小他才弄清楚,是父亲把门外的电闸关了。想趁父亲不在家看电视 或打电脑游戏,根本不可能。那时候,每天除了上学,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练那 该死的琴,就连做梦都是如此。也曾上台演出,也参加了全国比赛,也获得过掌 声和鲜花,但这一切并不能让他因为小提琴而快乐起来。一旦拉琴,一种从心底 浸漫过来的忧郁,让他无法进入真正的音乐世界。老师多次提示他,如果能够把 这种感觉融入拉琴,一定会有不凡的表现。但是他所有的情感只能存在于拉琴前 后,一旦握琴在手,弓弦相遇,就成了赶乐谱,一段接一段,直到把它们拉完 起初见到他的教授们,一个个对他都充满信心,这么小的年龄就有这么好的技术 完全可以调整过来。直到他从附中考入音乐学院,大家才失望地说,可惜了,可
照鞍凉月,满衣白露,系马睡寒厅。争夜候明星[注],又何处、长亭短亭? 【注】明星:启明星。 8.从这首词的上阕可看出作者的心理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分析。(5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首词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反比,反衬氓的变心是 无边无际不可捉摸的。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勾勒出阿房宫占地广阔、 凌云蔽日的气势,给人以雄伟壮观的印象。 (3)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 是: , 。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大题中任选一道作答,并在用 2B 铅笔在答题纸上将选 作题号涂黑。 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 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你必须做出选择 奚同发 音乐学院的最后一次考试,他整装而坐。同学们的琴声从耳边飘过,那一 刻, 他眼里噙满泪水。算算从儿时 6 岁练琴至今近二十年,他从来没有真正喜欢过拉 琴。连他自己都想不明白,一个人竟然可以做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这么久! 上了音乐学院,他仍然是那种很规范的学生。老师一再对他说,你的技术真不错, 可小提琴是门艺术,仅仅靠技术是不够的。 他知道,主要是没感情。虽然与一把琴相伴了这么多年,但他对琴真的缺 乏感情。儿时练琴,是在父亲一次次强迫下开始的,迄今为止,都弄不明白为什 么父母那么逼着他拉琴。甚至,父亲上班后,还专门用摄像机对着他,看他是否 在练琴。多年来,练琴似乎成了他与父亲之间的一次次智力较量。他从来没有办 法战胜父亲,比如说,家里为什么父亲在时就有电,父亲外出就没了电,直到考 上音乐学院附小他才弄清楚,是父亲把门外的电闸关了。想趁父亲不在家看电视 或打电脑游戏,根本不可能。那时候,每天除了上学,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练那 该死的琴,就连做梦都是如此。也曾上台演出,也参加了全国比赛,也获得过掌 声和鲜花,但这一切并不能让他因为小提琴而快乐起来。一旦拉琴,一种从心底 浸漫过来的忧郁,让他无法进入真正的音乐世界。老师多次提示他,如果能够把 这种感觉融入拉琴,一定会有不凡的表现。但是他所有的情感只能存在于拉琴前 后,一旦握琴在手,弓弦相遇,就成了赶乐谱,一段接一段,直到把它们拉完。 起初见到他的教授们,一个个对他都充满信心,这么小的年龄就有这么好的技术, 完全可以调整过来。直到他从附中考入音乐学院,大家才失望地说,可惜了,可
惜了。没有人能改变他。他成了学院众所周知的“另类”。不过,大家都在关注 他,人们实在想看看,他到底会变成个什么样子… 终于站在老师们面前,这是他在音乐学院的最后一次拉琴,毕业考试的 最后一项是自选曲目。当老师用目光示意他可以开始后,他的弓子一反常态地先 是在琴弦上一碰,发出了很响的一震。继而,徐徐进入,不久已是琴声四溢,灌 满了音乐室的角角落落。从来没有这样放松地拉过琴,时而弓飞如雨,时而间滑 如泣,揉弦、双音、拨奏,悦耳、辉煌、明亮、阴柔,他完全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暴雨狂风无奈无助,大开大合往来飞梭。他的琴声,述说着 个琴童哀求抗争、淋漓尽致的甜酸苦辣和喜怒哀乐… 没有什么名曲,也没有用现成的曲目,他拉的是自己的曲子,拉的是自己多年来 不愿学琴的历程。起初他只想着随便拉一拉,毕竟是最后一次学校考试一一他 生考了多少试啊!没想到,他拉得停不下来,拉得那样忘情,泪飞如雨,就连在 座的同学和老师也随之动容。直到最后一刻,他的右臂发麻,弓子脱手而出,琴 弦上定格的是铿锵有力的一个回响一一“咚 音乐室内一片寂静。继而,从老教授开始,掌声如潮。学院最有身份的老教 授鼓着掌站起来,身后立刻有两名学生扶住教授,三人一起慢慢走向他。 拉得太好了,这才是小提琴艺术。孩子,你是这批毕业生中最优秀的一位。老 教授这样说时,脸上写满了兴奋和喜悦。见他无语,教授身边的同学提醒道:这 就是说,你的毕业成绩是全校最优秀的,你可以毕业了 他的脸涨得通红,嘴张了半天说不出话。全场的掌声终于停下来,安静得可以听 到人的呼吸。泪再一次流下来,牙咬着下唇哆嗦着,他突然双臂向空中一扬,身 体像展翅飞翔的大鹏,声嘶力竭地喊了一声,我终于,可以不拉琴了 那声音拖得很长,在音乐室内不断地叠加,传递,回响 (1)下面对小说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他”既在痛苦磨炼中掌握了熟练的演奏技巧,又能在曲子中融入自己的感 情,而最后一次“他”拉响的是内心控诉的乐章,技巧与情感的结合使他取得巨 大成功 B.“他”是一个内心压抑、痛苦而又具有叛逆个性的人。“他”对拉琴没有兴 趣,是在父亲的逼迫、强制和严格监督下练琴的,积久的压抑爆发,酿成“他” 叛逆的个性。 C.第二人称“你”,只能指小说中的“他”,“必须选择”以肯定的语气加以 强调,又引发对“选择”的多种思考。标题醒人耳目,深化了主题 D.这篇小说意在表现:教育者可以把自己的理想强加到孩子头上,但不能以自 己的模式去打造孩子 E.这篇小说腾挪跌宕,张弛有度,开篇由“他”在最后一次考试的考场上展开 运用了倒叙的方式;小说在故事髙潮处骤然转折,瞬间“引爆”,出乎意料之外, 又在情理之中。 (2)谈谈你对小说标题“你必须作出选择”的理解。(6分) (3)这篇小说用了很多篇幅写“他”最后一次拉琴的情形和听众的反应。作者 为什么这样安排情节?(6分)
惜了。没有人能改变他。他成了学院众所周知的“另类”。不过,大家都在关注 他,人们实在想看看,他到底会变成个什么样子…… 终于站在老师们面前,这是他在音乐学院的最后一次拉琴,毕业考试的 最后一项是自选曲目。当老师用目光示意他可以开始后,他的弓子一反常态地先 是在琴弦上一碰,发出了很响的一震。继而,徐徐进入,不久已是琴声四溢,灌 满了音乐室的角角落落。从来没有这样放松地拉过琴,时而弓飞如雨,时而间滑 如泣,揉弦、双音、拨奏,悦耳、辉煌、明亮、阴柔,他完全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暴雨狂风无奈无助,大开大合往来飞梭。他的琴声,述说着 一个琴童哀求抗争、淋漓尽致的甜酸苦辣和喜怒哀乐…… 没有什么名曲,也没有用现成的曲目,他拉的是自己的曲子,拉的是自己多年来 不愿学琴的历程。起初他只想着随便拉一拉,毕竟是最后一次学校考试——他一 生考了多少试啊!没想到,他拉得停不下来,拉得那样忘情,泪飞如雨,就连在 座的同学和老师也随之动容。直到最后一刻,他的右臂发麻,弓子脱手而出,琴 弦上定格的是铿锵有力的一个回响——“咚”…… 音乐室内一片寂静。继而,从老教授开始,掌声如潮。学院最有身份的老教 授鼓着掌站起来,身后立刻有两名学生扶住教授,三人一起慢慢走向他。 拉得太好了,这才是小提琴艺术。孩子,你是这批毕业生中最优秀的一位。老 教授这样说时,脸上写满了兴奋和喜悦。见他无语,教授身边的同学提醒道:这 就是说,你的毕业成绩是全校最优秀的,你可以毕业了. 他的脸涨得通红,嘴张了半天说不出话。全场的掌声终于停下来,安静得可以听 到人的呼吸。泪再一次流下来,牙咬着下唇哆嗦着,他突然双臂向空中一扬,身 体像展翅飞翔的大鹏,声嘶力竭地喊了一声,我终于,可以不拉琴了…… 那声音拖得很长,在音乐室内不断地叠加,传递,回响。 (1)下面对小说有关内容的 概括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A.“他”既在痛苦磨炼中掌握了熟练的演奏技巧,又能在曲子中融入自己的感 情,而最后一次“他”拉响的是内心控诉的乐章,技巧与情感的结合使他取得巨 大成功。 B.“他”是一个内心压抑、痛苦而又具有叛逆个性的人。“他”对拉琴没有兴 趣,是在父亲的逼迫、强制和严格监督下练琴的,积久的压抑爆发,酿成“他” 叛逆的个性。 C.第二人称“你”,只能指小说中的“他”,“必须选择”以肯定的语气加以 强调,又引发对“选择”的多种思考。标题醒人耳目,深化了主题 D.这篇小说意在表现:教育者可以把自己的理想强加到孩子头上,但不能以自 己的模式去打造孩子。 E.这篇小说腾挪跌宕,张弛有度,开篇由“他”在最后一次考试的考场上展开, 运用了倒叙的方式;小说在故事高潮处骤然转折,瞬间“引爆”,出乎意料之外, 又在情理之中。 (2)谈谈你对小说标题“你必须作出选择”的理解。(6 分) (3) 这篇小说用了很多篇幅写“他”最后一次拉琴的情形和听众的反应。作者 为什么这样安排情节?(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