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大地测量的基本技术与方法
第五章 大地测量的基本技术与方法
十、平面大地控制测量的数据处理程序及平差 平面控制网平差计算包括①概算②平差③成果表编制等 三项内容。 一、平面控制网的概算 1、概算的目的: ①、系统检查和评价外业观测成果的质量: ②、将地面观测成果化算到高斯平面上,为平差做好数据准备工作: ③、计算各控制点的资用坐标,为其它急需提供未经平差的控制测量基础数据。 2、概算的主要工作 1)外业观测成果的整理、检查 2)绘制网的略图,编制观测数据表和已知数据表 3)观测成果归化到标石中心
十、平面大地控制测量的数据处理程序及平差 平面控制网平差计算包括①概算②平差③成果表编制等 三项内容。 一、平面控制网的概算 1、概算的目的: ①、系统检查和评价外业观测成果的质量; ②、将地面观测成果化算到高斯平面上,为平差做好数据准备工作; ③、计算各控制点的资用坐标,为其它急需提供未经平差的控制测量基础数据。 2、概算的主要工作 1)外业观测成果的整理、检查 2)绘制网的略图,编制观测数据表和已知数据表 3)观测成果归化到标石中心
4)观测成果归算到椭球面上 5)观测成果进一步归化到高斯投影面上 6)依平面控制网的几何条件检验观测成果的质量 观测方向值 已知数据 观测边长 近似边长 近似坐标 化算至椭球面边长 妈心改正 球面角超检 方向改正 距离改正 化算至椭球 面方向值 高斯平面方向值 高斯平面边长 】 三角形闭合差 极条件闭合差 方位角条件 起算边条 闭合差 件闭合差 测角中误差
4)观测成果归算到椭球面上 5)观测成果进一步归化到高斯投影面上 6)依平面控制网的几何条件检验观测成果的质量
由于各等级控制测量要求的精度不同,概算中的计算项目、公式以及做法也 略有区别。如在一、二等三角测量概算中,要按上述完整程序逐一进行外, 有些步骤还要经过有限的逐渐趋近才能得以实现:而在三、四等测量概算中, 在某些情况下(如ξ、n≤10”,H≤2000m)时)一般可将大地水准面上的 观测值直接看作参考椭球面上的观测量,其它计算项目与一、二等三角测量 概算相同,但相应的计算公式可以简略一些。 现以二等三角测量概算为例进行讨论,并对其它各等作必要的说明。 1、外业成果资料的检查: 观测手簿-一包括水平方向、垂直角以及边长手簿 观测记簿-一要全面核对记簿和手簿有关内容是否有差错,成果的取舍和重 测是否合理,分组观测是否合乎要求,测站平差是否正确。 归心投影用纸-原始投影点是否清楚、正确,投影时间次数是否符合要求, 示误三角形、检查角及投影偏差是否符合限差,应改正的方向有否错漏,归 心元素量取是否正确,注记和整饰是否齐全等。 仪器检查资料及其它-一仪器检查项目、方法及次数是否符合规定,计算是 否准确,检查结果是否满足限差要求,点之记注记是否完整,觇标及标石委 托保管书有无遗漏
由于各等级控制测量要求的精度不同,概算中的计算项目、公式以及做法也 略有区别。如在一、二等三角测量概算中,要按上述完整程序逐一进行外, 有些步骤还要经过有限的逐渐趋近才能得以实现;而在三、四等测量概算中, 在某些情况下(如ξ、η≤10″,H ≤2000m)时)一般可将大地水准面上的 观测值直接看作参考椭球面上的观测量,其它计算项目与一、二等三角测量 概算相同,但相应的计算公式可以简略一些。 现以二等三角测量概算为例进行讨论,并对其它各等作必要的说明。 1、外业成果资料的检查: 观测手簿-包括水平方向、垂直角以及边长手簿 ; 观测记簿-要全面核对记簿和手簿有关内容是否有差错,成果的取舍和重 测是否合理,分组观测是否合乎要求,测站平差是否正确。 归心投影用纸-原始投影点是否清楚、正确,投影时间次数是否符合要求, 示误三角形、检查角及投影偏差是否符合限差,应改正的方向有否错漏,归 心元素量取是否正确,注记和整饰是否齐全等。 仪器检查资料及其它-仪器检查项目、方法及次数是否符合规定,计算是 否准确,检查结果是否满足限差要求,点之记注记是否完整,觇标及标石委 托保管书有无遗漏
2、观测成果归化到标石中心的计算 1)、三角形近似边长及球面角超的计算 ①、近似边长的计算 为计算归心元素、近似坐标、球面角超及三角形高程推算,须计算三角网中各 边的近似边长。计算按三角学正弦公式进行, 1n月 s11度 通常起算边长为球面上的大地线长度,故计算的近似边长为球面边长S。为 便于以后近似坐标计算,还应计算近似平面边长D'。 2及 R以测区平均纬度B为引数从《测量计算用表》中查取。 ②、球面角超的计算 为了检查方向改正计算的正确性和近似平面角的计算,要计算球面角超。计算 公式为 c-fabsin(-facsin B=fbesin 式中 DA+DB+LC=-e
2、观测成果归化到标石中心的计算 1)、三角形近似边长及球面角超的计算 ①、近似边长的计算 为计算归心元素、近似坐标、球面角超及三角形高程推算,须计算三角网中各 边的近似边长。计算按三角学正弦公式进行, 通常起算边长为球面上的大地线长度,故计算的近似边长为球面边长S。为 便于以后近似坐标计算,还应计算近似平面边长 D′。 Rm以测区平均纬度Bm为引数从《测量计算用表》中查取。 ②、球面角超的计算 为了检查方向改正计算的正确性和近似平面角的计算,要计算球面角超。计算 公式为 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