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高校党建始终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壮大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高校党建工作在继 续探索前进。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 案)》,明确高等学校领导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 负责制”。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学 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 1989年政治风波后,党中央发出一系列文件,强调党委在 高校的领导地位。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召开,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 进一步得到加强。 1998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国家举 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 校长负责制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高校党建工作在继 续探索前进。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 案)》,明确高等学校领导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 负责制” 。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学 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 1989年政治风波后,党中央发出一系列文件,强调党委在 高校的领导地位。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召开,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 进一步得到加强。 1998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国家举 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 校长负责制。 (二)高校党建始终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壮大
(二)高校党建始终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壮大 1990年4月第一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以来, 党中央已经连续23次每年召开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均有 政治局领导到会并作重要讲话,强调高校党建工作的极端重 要性,表达中央对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 这一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局面 (211、985、协同创新计划,国家示范骨干高职)。 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 新您
1990年4月第一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以来, 党中央已经连续23次每年召开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均有 政治局领导到会并作重要讲话,强调高校党建工作的极端重 要性,表达中央对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 这一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局面 (211、985、协同创新计划,国家示范骨干高职)。 (二)高校党建始终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壮大
目录 、高校是党建工作的重要阵地 二、新时代高校党建新要求、新特点和新任务 三、江苏高校党建工作的实践与创新 四、扎实推进高校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
目录 一、高校是党建工作的重要阵地 二、新时代高校党建新要求、新特点和新任务 三、江苏高校党建工作的实践与创新 四、扎实推进高校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
(一)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与新挑战 1.高校是思想意识形态激烈交锋的前沿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解放军报社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各种敌对势 力一直企图在我国制造‘颜色革命’,妄图颠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 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我国政权安全面临的现实危险。” 教育系统有两个生产过程:一个是思想的生产过程(理论知识生 产过程);一个是人的生产过程。两个生产过程交织在教育战线。第 个过程影响现在、塑造未来;第二个生产过程直接培养未来的接班 人、建设者。 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力量在教育系统,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领 域80%多的知识分子在教育系统,社会上从事意识形态工作的人,大都 是从教育战线走出去的。从社会情势来看,很多意识形态的错误思潮 都出自教育战线。 所谓前沿阵地,就是社会一有什么思想出现,有什么风气,生活 方式发生微小的变化,都总是要首先传导到校园,传递到学生。敌对 势力对我们的渗透首先选定的是我们教育系统,是校园。总书记讲, 赢得青年就赢得未来。从另外一个角度出发,搞乱你的未来,首先搞 乱你的学校
1.高校是思想意识形态激烈交锋的前沿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解放军报社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各种敌对势 力一直企图在我国制造‘颜色革命’,妄图颠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 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我国政权安全面临的现实危险。” 教育系统有两个生产过程:一个是思想的生产过程(理论知识生 产过程);一个是人的生产过程。两个生产过程交织在教育战线。第 一个过程影响现在、塑造未来;第二个生产过程直接培养未来的接班 人、建设者。 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力量在教育系统,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领 域80%多的知识分子在教育系统,社会上从事意识形态工作的人,大都 是从教育战线走出去的。从社会情势来看,很多意识形态的错误思潮 都出自教育战线。 所谓前沿阵地,就是社会一有什么思想出现,有什么风气,生活 方式发生微小的变化,都总是要首先传导到校园,传递到学生。敌对 势力对我们的渗透首先选定的是我们教育系统,是校园。总书记讲, 赢得青年就赢得未来。从另外一个角度出发,搞乱你的未来,首先搞 乱你的学校。 (一)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与新挑战
(一)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与新挑战 几大表现:手段更隐蔽,表达更隐晦;传播范围大速度快。 1.攻击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某些网络、官微(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不时出 现意识形态方面的文章、言论。 2.借机借题攻击政府、藐视法律。一些突发事件,引发了或被上升为意识形态 斗争,某些“公知”故意制造事端;通过网络水军、虚假舆情等手段制造虚假 网络民意。 3.宣扬历史虚无主义。多种势力联手,通过抹黑领袖、英雄、模范,摧毁中国人 价值自信和共产党执政的根基。(精日) 4.美化民国、蒋介石,甚至为汉奸、反动派翻案之风盛;美化西方“民主”“ 自由”乃至政治人。 5.推行公民运动思潮。敌对势力插手维权、环保、教育等群体性、突发性事件 ,抹黑党委政府、挑唆群众对立情绪,妄图借机搞街头政治。(px事件频发、 南钢事件)。 6.运用民族宗教话题实施渗透。妄图达到宗教渗透、民族对立的效果。(民族 对立、区域对立、茅山,国企请大师上课) 7.抨击我司法制度
几大表现:手段更隐蔽,表达更隐晦;传播范围大速度快。 • 1.攻击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某些网络、官微(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不时出 现意识形态方面的文章、言论。 • 2.借机借题攻击政府、藐视法律。一些突发事件,引发了或被上升为意识形态 斗争,某些“公知”故意制造事端;通过网络水军、虚假舆情等手段制造虚假 网络民意。 • 3.宣扬历史虚无主义。多种势力联手,通过抹黑领袖、英雄、模范,摧毁中国人 价值自信和共产党执政的根基。(精日) • 4. 美化民国、蒋介石,甚至为汉奸、反动派翻案之风盛;美化西方“民主”“ 自由”乃至政治人。 • 5.推行公民运动思潮。敌对势力插手维权、环保、教育等群体性、突发性事件 ,抹黑党委政府、挑唆群众对立情绪,妄图借机搞街头政治。(px事件频发、 南钢事件)。 • 6.运用民族宗教话题实施渗透。妄图达到宗教渗透、民族对立的效果。(民族 对立、区域对立、茅山,国企请大师上课) • 7.抨击我司法制度。 (一)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与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