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课后·训练提升 基础巩固 1.常温下有关物质的溶度积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CaCO; MgCO3 Ca(OH)2 Mg(OH)2 Fe(OH)3 Ksp 3.4×109 6.82×10-6 4.68×106 5.6×1012 2.8×1039 A.常温下,除去NaCI溶液中的MgCh2杂质,选用NaOH溶液比Na2CO3溶液效果 好 B.常温下,除去NaCI溶液中的CaCh杂质,选用Na2CO3溶液比NaOH溶液效果好 C.向含有Mg2+、Fe3+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当两种沉淀共存且溶液的pH=8 时,cMg2+):c(Fe3+=2×1021 D.无法利用Ca(OH2制备NaOH 答案D 解析:Ksp[Mg(OH2<Ksp(MgCO),当Mg2+除尽时[cMg2+)≤1×105 mol-L-],所需 OH浓度小于C0?浓度,所以用NaOH溶液可使Mg+沉淀更完全,A项正确:同理 B项正确pH=8即c(OHr1×10-6molL,当两种沉淀共存时,有Mg)coD= c(Fe3+)-c3(OH) pMsO2代入数据,则有题述结果,C项正确;制备NaOH可用下述反应实 Ksp[Fe(OH)] 现:Ca(OH)2+Na2CO.一CaCO3+2NaOH,D项错误。 2.常温下,取一定量的PbI2固体配成饱和溶液,T时刻改变某一条件,离子的浓度变 化如图所示[注:第一次平衡时c)=2×103molL1,c(Pb2+)=1×103molL1],下列有 关说法正确的是( ↑浓度/molL) cd) 2×10-3 1×10-3 c(Pb2) 0 不 时间 A.常温下,Pb2的Ksp=2×106 B.温度不变,向PbI2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铅浓溶液,Pb2的溶解度不变,Pb+浓 度不变 C.常温下Ksp(PbS=8×10-28,向Pb的悬浊液中加入Na2S溶液,Pbl(s十S2-(aq PbS(s+2I(aq)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5×1018 D.T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PbI2的Ksp增大 答案C
第 2 课时 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课后· 基础巩固 1.常温下有关物质的溶度积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CaCO3 MgCO3 Ca(OH)2 Mg(OH)2 Fe(OH)3 Ksp 3.4×10-9 6.82×10-6 4.68×10-6 5.6×10-12 2.8×10-39 A.常温下,除去 NaCl 溶液中的 MgCl2 杂质,选用 NaOH 溶液比 Na2CO3溶液效果 好 B.常温下,除去 NaCl 溶液中的 CaCl2 杂质,选用 Na2CO3溶液比 NaOH 溶液效果好 C.向含有 Mg2+、Fe3+的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当两种沉淀共存且溶液的 pH=8 时,c(Mg2+)∶c(Fe3+)=2×1021 D.无法利用 Ca(OH)2 制备 NaOH 答案:D 解析:Ksp[Mg(OH)2]<Ksp(MgCO3),当 Mg2+除尽时[c(Mg2+)≤1×10-5 mol·L -1 ],所需 OH-浓度小于 CO3 2-浓度,所以用 NaOH 溶液可使 Mg2+沉淀更完全,A 项正确;同理 B 项正确;pH=8 即 c(OH- )=1×10-6 mol·L -1 ,当两种沉淀共存时,有 𝑐(Mg 2+)·𝑐 2 (𝑂H - ) 𝑐(Fe 3+)·𝑐 3(𝑂H- ) = 𝐾sp[Mg(OH)2 ] 𝐾sp[Fe(OH) 3 ] ,代入数据,则有题述结果,C 项正确;制备 NaOH 可用下述反应实 现:Ca(OH)2+Na2CO3 CaCO3↓+2NaOH,D 项错误。 2.常温下,取一定量的 PbI2 固体配成饱和溶液,T 时刻改变某一条件,离子的浓度变 化如图所示[注:第一次平衡时 c(I- )=2×10-3 mol·L -1 ,c(Pb2+)=1×10-3 mol·L -1 ],下列有 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PbI2 的 Ksp=2×10-6 B.温度不变,向 PbI2 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铅浓溶液,PbI2的溶解度不变,Pb2+浓 度不变 C.常温下 Ksp(PbS)=8×10-28 ,向 PbI2的悬浊液中加入 Na2S 溶液,PbI2(s)+S2- (aq) PbS(s)+2I- (aq)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5×1018 D.T 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PbI2 的 Ksp增大 答案:C
解析:由Pbl2(s)一Pb2+(aq+2(aq)得Ksp=c(Pb2+)c2)=1×10-3×(2×10-32=4×10-9,A 项错误;温度不变,Pbl2的溶度积不变,但Pb2+浓度增大,B项错误Pbl2(S+S2-(aq) 一pb65(62I(aq反应的平街常数K-==05x10C项正确,7 c(S2) Ksp(PbS) 时刻若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cPb+)、c)均呈增大趋势,D项错误。 3.在T℃时,碳酸钙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已知T℃时硫酸钙的 Ksp=9.1×10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个c(Ca2/moL 7.0×103 ---Y 4.0×103c(C0})/molL少 A.除去锅炉水垢中硫酸钙的办法是将其转化为碳酸钙,然后用酸去除 B.图中Y点碳酸钙的结晶速率大于其溶解速率 C.通过蒸发,可使溶液由X点变化到Z点 D.在T℃时,反应CaS04(s+C0(aq)℃aC03(sHS0(aq)的平衡常数K=3250 答案:C 解析CaS04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CaS04(s,一Ca2+(aq+S0?(aq),加入较浓的 Na2CO3溶液,Ca2+与C0?结合生成CaCO3沉淀,使CaSO4转化为CaCO3,并与稀 盐酸等反应生成可溶性钙盐而除去,A项正确。图中Y点位于溶解平衡曲线的上 面,此时c(Ca+)、c(C0子)均大于该条件下的平衡浓度,应生成CaCO3沉淀,使 c(Ca+)及c(C0)减小,故Y点CaCO3的结晶速率大于溶解速率,B项正确。图中 XZ点转化,c(C0)不变,c(Ca2+)增大,而蒸发浓缩时,cCa2+)、c(C0)均增大,故 不能使溶液由X,点变化到Z点,C项错误。由图可得 Ksp(CaC03=c(Ca2+)c(C02-=7.0x105×4.0×105=2.8×10-9,T℃时,反应 CaS04(s+C03(aq)℃aC03s)+S0(aq)的平衡常数K-cso=ncas0 c(C02) Ksp(CaCO3) 91x10°-3250,D项正确。 2.8×109 4.硫酸锶(S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45 lg c(Sr2) -1.50 -1.55 -1.60 -1.65 313K -1.70 283K -1.75 363K -1.65-1.60-1.55-1.50-1.451gc(S01) A.283K时,图中X点对应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解析:由 PbI2(s) Pb2+(aq)+2I- (aq)得 Ksp=c(Pb2+)·c 2 (I- )=1×10-3×(2×10-3 ) 2=4×10-9 ,A 项错误;温度不变,PbI2 的溶度积不变,但 Pb2+浓度增大,B 项错误;PbI2(s)+S2- (aq) PbS(s)+2I- (aq)反应的平衡常数 K=𝑐 2 (I - ) 𝑐(S 2- ) = 𝐾sp(PbI2 ) 𝐾sp(PbS) = 4×10 -9 8×10 -28 =5×1018,C 项正确;T 时刻若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c(Pb2+)、c(I- )均呈增大趋势,D 项错误。 3.在 T ℃时,碳酸钙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已知 T ℃时硫酸钙的 Ksp=9.1×10-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除去锅炉水垢中硫酸钙的办法是将其转化为碳酸钙,然后用酸去除 B.图中 Y 点碳酸钙的结晶速率大于其溶解速率 C.通过蒸发,可使溶液由 X 点变化到 Z 点 D.在 T ℃时,反应 CaSO4(s)+CO3 2- (aq) CaCO3(s)+SO4 2- (aq)的平衡常数 K=3 250 答案:C 解析:CaSO4 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CaSO4(s) Ca2+(aq)+SO4 2- (aq),加入较浓的 Na2CO3 溶液,Ca2+与 CO3 2-结合生成 CaCO3沉淀,使 CaSO4转化为 CaCO3,并与稀 盐酸等反应生成可溶性钙盐而除去,A 项正确。图中 Y 点位于溶解平衡曲线的上 面,此时 c(Ca2+)、c(CO3 2- )均大于该条件下的平衡浓度,应生成 CaCO3 沉淀,使 c(Ca2+)及 c(CO3 2- )减小,故 Y 点 CaCO3 的结晶速率大于溶解速率,B 项正确。图中 X Z 点转化,c(CO3 2- )不变,c(Ca2+)增大,而蒸发浓缩时,c(Ca2+)、c(CO3 2- )均增大,故 不能使溶液由 X 点变化到 Z 点,C 项错误。由图可得 Ksp(CaCO3)=c(Ca2+)·c(CO3 2- )=7.0×10-5×4.0×10-5=2.8×10-9 ;T ℃时,反应 CaSO4(s)+CO3 2- (aq) CaCO3(s)+SO4 2- (aq)的平衡常数 K= 𝑐(SO4 2- ) 𝑐(CO3 2- ) = 𝐾sp(CaSO4 ) 𝐾sp(CaCO3 ) = 9.1×10 -6 2.8×10 -9=3 250,D 项正确。 4.硫酸锶(Sr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283 K 时,图中 X 点对应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三个不同温度下,363K时Ksp(SSO4)最大 C.温度一定时,Ksp(SSO4)随c(S02)的增大而减小 D.283K下的SrSO4饱和溶液升温到363K后变为不饱和溶液 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X点离子积Q<Ks(283K),故X点对应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A项 正确;由图可知,363K时Ksp(SSO4)最小,B项错误;温度不变,K(SSO4)不 变,Ksp(SSO4)与c(S0子)无关,C项错误;由图及分析可知温度由283K升高到363 K时,SSO4饱和溶液中会析出SSO4沉淀,且溶液仍饱和,D项错误。 5.25℃时,用Na2S04溶液沉淀Ba2+、Pb2+、Ca2+三种金属离子M+),所需S02最 低浓度的负对数值p(S0?)尸-gc(S0?)与pMP+)尸-lgMP+)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p(M2) 9 BaSO 7 PbSO B CaSO 3 3579pS0) A.Ksp(CaSO4)<Ksp(PbSO4)<Ksp(BaSO4) B.A点可表示CaSO4的饱和溶液,且c(Ca2+=c(S0好) C.B点可表示PbSO4的不饱和溶液,且c(Pb2+)c(S0子) D.向Ba+浓度为105 mol L-1的废水中加入足量CaSO4粉末,会有BaSO4沉淀析 出 答案D 解析:根据Ksp=cMP+)×c(S0),代入图中数据进行计算,三种沉淀的Kp大小顺序 为Ksp(CaSO4>Ksp(PbSO4>K知(BaSO4),A项错误;根据图像可知,A点在曲线上,可 表示CaSO4的饱和溶液,但是c(Ca+)>c(S0子),B项错误;图线中坐标数值越大,对 应离子的浓度越小,B点在曲线下方,表示PbSO4的过饱和溶液,C项错误;由于 Ksp(CaSO4>Kp(BaSO4),溶解度较小的沉淀可以向溶解度更小的沉淀转化,向Ba+ 浓度为l05 mol-L-1的废水中加入CaSO4粉末,沉淀由CaSO4转化为BaSO4沉 淀,D项正确。 6部分铁的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25℃)如下表所列,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化合物 FeCO3 Fe(OH)2 Fe(OH)3 FeS 溶度积 B.2×1011 4.9×1017 2.8×1039 6.3×1018 A.在c(C02=0.1moL1溶液中,cFe2+≥3.2×1010molL B.将FeCh和FeCl3溶液分别调至pH=l0,则c(Fe2+)c(Fe3+)
B.三个不同温度下,363 K 时 Ksp(SrSO4)最大 C.温度一定时,Ksp(SrSO4)随 c(SO4 2- )的增大而减小 D.283 K 下的 SrSO4 饱和溶液升温到 363 K 后变为不饱和溶液 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X 点离子积 Q<Ksp(283 K),故 X 点对应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A 项 正确;由图可知,363 K 时 Ksp(SrSO4)最小,B 项错误;温度不变,Ksp(SrSO4)不 变,Ksp(SrSO4)与 c(SO4 2- )无关,C 项错误;由图及分析可知温度由 283 K 升高到 363 K 时,SrSO4 饱和溶液中会析出 SrSO4 沉淀,且溶液仍饱和,D 项错误。 5.25 ℃时,用 Na2SO4 溶液沉淀 Ba2+、Pb2+、Ca2+三种金属离子(M2+),所需 SO4 2-最 低浓度的负对数值 p(SO4 2- )=-lg c(SO4 2- )与 p(M2+)=-lg(M2+)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Ksp(CaSO4)<Ksp(PbSO4)<Ksp(BaSO4) B.A 点可表示 CaSO4 的饱和溶液,且 c(Ca2+)=c(SO4 2- ) C.B 点可表示 PbSO4 的不饱和溶液,且 c(Pb2+)<c(SO4 2- ) D.向 Ba2+浓度为 10-5 mol·L -1 的废水中加入足量 CaSO4 粉末,会有 BaSO4沉淀析 出 答案:D 解析:根据 Ksp=c(M2+)×c(SO4 2- ),代入图中数据进行计算,三种沉淀的 Ksp 大小顺序 为 Ksp(CaSO4)>Ksp(PbSO4)>Ksp(BaSO4),A 项错误;根据图像可知,A 点在曲线上,可 表示 CaSO4 的饱和溶液,但是 c(Ca2+)>c(SO4 2- ),B 项错误;图线中坐标数值越大,对 应离子的浓度越小,B 点在曲线下方,表示 PbSO4 的过饱和溶液,C 项错误;由于 Ksp(CaSO4)>Ksp(BaSO4),溶解度较小的沉淀可以向溶解度更小的沉淀转化,向 Ba2+ 浓度为 10-5 mol·L -1 的废水中加入 CaSO4 粉末,沉淀由 CaSO4转化为 BaSO4沉 淀,D 项正确。 6.部分铁的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25 ℃)如下表所列,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化合物 FeCO3 Fe(OH)2 Fe(OH)3 FeS 溶度积 3.2×10-11 4.9×10-17 2.8×10-39 6.3×10-18 A.在 c(CO3 2- )=0.1 mol·L -1 溶液中,c(Fe2+)≥3.2×10-10 mol·L -1 B.将 FeCl2 和 FeCl3 溶液分别调至 pH=10,则 c(Fe2+)<c(Fe3+)
C.增加溶液的酸性,有利于将Fe2+沉淀为FeS和FeCO3 D.将反应液中的Fe+氧化为Fe3+,有利于将铁从溶液中除净 答案D 解析:FeCO3的溶度积常数为Ksp(FeCO3)=c(Fe2+)c(C0子),溶液中c(C0子=0.1 moL-,剥有ce2≤兽=220molL-l32x10-10 mol-L项错 c(C0子) 误;Ksp[Fet(OH)h]=4.9×10-l7,KsplFe(OH)=2.8×10-39,故将FeCl2和FeCl3溶液分别调 pH=10.c(Fe2+)-KsplFe(o-4.9x10-9mol-L-1.c(Fe3+)-KspIFe(o1-2.8x10-27 mol-L- c2(0H) c3(0H) 1,则有c(Fe2+)>cFe3+),B项错误;增加溶液的酸性,不利于Fe2+沉淀为FeCO3,C项 错误;将Fe2+氧化为Fe3+,有利于生成Fe(OH)3沉淀,D项正确。 7.25℃时有关物质的颜色和溶度积(Ksp)如下表 物质 AgBr AgI Ag2S 颜色 白 浅黄 黄 黑 Ksp 1.8×1010 5.4×1013 8.5×1017 6.3×10-50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向AgCI的白色悬浊液中加入0.1 mol-L-1 KI溶液,有黄色沉淀产生 B.25℃时,AgC1、AgBr、AgI、Ag2S饱和水溶液中Ag+的浓度相同 C.25℃,AgCI固体在等物质的量浓度NaCl、CaClz溶液中的溶度积相同 D.在100mL1.8×106 mol-L-I NaC1溶液中,加入1mL1×103molL1AgNO3溶液, 不能产生白色沉淀 答案B 解析:由四种物质的溶度积可知溶解度大小关系为AgC>AgB>AgI>Ag2S,A项正 确,B项错误;温度不变,Ksp不变,C项正确:加入1mL硝酸银溶液后,溶液体积近似 为100mL,则c(C上1.8×106molL-l,c(Ag=1×10-5moL1 Q=c(C)×c(Ag)=1.8×1011<Ksp(AgC),故没有沉淀生成,D项正确。 8.己知室温下,Al(OH)3的Ksp或溶解度远大于Fe(OH3。向浓度均为0.1molL 的FeNO3)3和AlNO3)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下列示意图表示生成 AIl(OH)3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合理的是()
C.增加溶液的酸性,有利于将 Fe2+沉淀为 FeS 和 FeCO3 D.将反应液中的 Fe2+氧化为 Fe3+ ,有利于将铁从溶液中除净 答案:D 解析:FeCO3 的溶度积常数为 Ksp(FeCO3)=c(Fe2+)·c(CO3 2- ),溶液中 c(CO3 2- )=0.1 mol·L -1 ,则有 c(Fe2+)≤ 𝐾sp(FeCO3 ) 𝑐(CO3 2- ) = 3.2×10 -11 0.1 mol·L -1=3.2×10-10 mol·L -1 ,A 项错 误;Ksp[Fe(OH)2]=4.9×10-17 ,Ksp[Fe(OH)3]=2.8×10-39 ,故将 FeCl2和 FeCl3溶液分别调 至 pH=10,c(Fe2+)=𝐾sp[Fe(OH)2 ] 𝑐 2(OH- ) =4.9×10-9 mol·L -1 ,c(Fe3+)=𝐾sp[Fe(OH)3 ] 𝑐 3(OH- ) =2.8×10-27 mol·L - 1 ,则有 c(Fe2+)>c(Fe3+),B 项错误;增加溶液的酸性,不利于 Fe2+沉淀为 FeCO3,C 项 错误;将 Fe2+氧化为 Fe3+ ,有利于生成 Fe(OH)3 沉淀,D 项正确。 7.25 ℃时有关物质的颜色和溶度积(Ksp)如下表: 物质 AgCl AgBr AgI Ag2S 颜色 白 浅黄 黄 黑 Ksp 1.8×10-10 5.4×10-13 8.5×10-17 6.3×10-50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向 AgCl 的白色悬浊液中加入 0.1 mol·L -1 KI 溶液,有黄色沉淀产生 B.25 ℃时,AgCl、AgBr、AgI、Ag2S 饱和水溶液中 Ag+的浓度相同 C.25 ℃,AgCl 固体在等物质的量浓度 NaCl、CaCl2 溶液中的溶度积相同 D.在 100 mL 1.8×10-6 mol·L -1 NaCl 溶液中,加入 1 mL 1×10-3mol·L -1 AgNO3 溶液, 不能产生白色沉淀 答案:B 解析:由四种物质的溶度积可知溶解度大小关系为 AgCl>AgBr>AgI>Ag2S,A 项正 确,B 项错误;温度不变,Ksp 不变,C 项正确;加入 1 mL 硝酸银溶液后,溶液体积近似 为 100 mL,则 c(Cl- )=1.8×10-6 mol·L -1 ,c(Ag+ )=1×10-5 mol·L -1 , Q=c(Cl- )×c(Ag+ )=1.8×10-11<Ksp(AgCl),故没有沉淀生成,D 项正确。 8.已知室温下,Al(OH)3 的 Ksp 或溶解度远大于 Fe(OH)3。向浓度均为 0.1 mol·L -1 的 Fe(NO3)3 和 Al(NO3)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 溶液。下列示意图表示生成 Al(OH)3 的物质的量与加入 NaOH 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合理的是( )
(HO)IV]u (HO)IV] V(NaOH溶液) 0 V(NaOH溶液) B (HO)IV] [(HO)IV] V(NaOH溶液) 0 V(NaOH溶液) D 答案:C 解析:因为Al(OH)3的Ksp或溶解度远大于Fe(OH)3,所以加入NaOH溶液时,先生 成溶解度小的沉淀,即先生成F(OH3沉淀,当Fe3+沉淀完全后,NaOH才与AI+反 应生成Al(OH)3沉淀,到AI3+沉淀完全后,AI(OH)3与NaOH反应使沉淀溶解,C项 正确。 9.下列有关沉淀溶解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A.Ksp(AB2)小于Ksp(CD),则AB2的溶解度小于CD的溶解度 B.在氯化银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蒸馏水,氯化银的Ks知增大 C.在氯化银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碘化钾固体,氯化银沉淀可转化为碘化银 沉淀 D.在碳酸钙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通入CO2气体,沉淀溶解平衡不移动 答案:C 解析:通过溶度积比较溶解度的大小时,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必须相同,A项错误; 溶度积与温度有关,与物质的量浓度无关,B项错误;碘化银的溶解度更小,由溶解 度小的沉淀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容易实现,C项正确:在碳酸钙的沉淀溶解平 衡体系中通入CO2气体,会生成可溶性的Ca(HCO3h,D项错误。 10.牙齿表面由一层成分为Cas(PO4)3OH的物质保护着,它在唾液中存在下列平 衡 脱矿 Cas(PO4OHs矿花5Ca2*(aq+3P04(aq+OHr(aq). (1)进食后,细菌和酶作用于食物,产生有机酸,这时牙齿就会受到腐蚀,其原因 是 (2)已知Cs(PO4)3F(s)的溶解度比上面的矿化产物更小,质地更坚固,请用离子方程 式表示当牙膏中配有氟化物添加剂后防止龋齿的原 因 (3)根据上述原理,请你提出一种其他促进矿化的方法
答案:C 解析:因为 Al(OH)3 的 Ksp 或溶解度远大于 Fe(OH)3,所以加入 NaOH 溶液时,先生 成溶解度小的沉淀,即先生成 Fe(OH)3 沉淀,当 Fe3+沉淀完全后,NaOH 才与 Al3+反 应生成 Al(OH)3 沉淀,到 Al3+沉淀完全后,Al(OH)3 与 NaOH 反应使沉淀溶解,C 项 正确。 9.下列有关沉淀溶解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Ksp(AB2)小于 Ksp(CD),则 AB2的溶解度小于 CD 的溶解度 B.在氯化银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蒸馏水,氯化银的 Ksp 增大 C.在氯化银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碘化钾固体,氯化银沉淀可转化为碘化银 沉淀 D.在碳酸钙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通入 CO2 气体,沉淀溶解平衡不移动 答案:C 解析:通过溶度积比较溶解度的大小时,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必须相同,A 项错误; 溶度积与温度有关,与物质的量浓度无关,B 项错误;碘化银的溶解度更小,由溶解 度小的沉淀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容易实现,C 项正确;在碳酸钙的沉淀溶解平 衡体系中通入 CO2 气体,会生成可溶性的 Ca(HCO3)2,D 项错误。 10.牙齿表面由一层成分为 Ca5(PO4)3OH 的物质保护着,它在唾液中存在下列平 衡: Ca5(PO4)3OH(s) 5Ca2+(aq)+3PO4 3-(aq)+OH- (aq)。 (1)进食后,细菌和酶作用于食物,产生有机酸,这时牙齿就会受到腐蚀,其原因 是 。 (2)已知 Ca5(PO4)3F(s)的溶解度比上面的矿化产物更小,质地更坚固,请用离子方程 式表示当牙膏中配有氟化物添加剂后防止龋齿的原 因: 。 (3)根据上述原理,请你提出一种其他促进矿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