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的30%,作业内容基本完整,格式规范;认真程度:占每次作业的20%,态度端正,经过认真思考;正确性:占每次作业的50%,根据答题的正确程度给出分数。2.期末考核评价标准详见期末试题评分标准。六、推荐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一)推荐教材陈国辉,迟旭升.基础会计(第六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8(二)主要参考书目[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16.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6[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一一应用指南2016.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6[3]王艳茹,刘泉军.基础会计(第4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4]陈文铭.基础会计习题与案例(第五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执笔教师:梁丽君审核人:高嘉莉2021年3月16日14
14 作业的 30%,作业内容基本完整,格式规范;认真程度:占每次作业的 20%,态度端正,经 过认真思考;正确性:占每次作业的 50%,根据答题的正确程度给出分数。 2. 期末考核评价标准 详见期末试题评分标准。 六、推荐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一)推荐教材 陈国辉,迟旭升.基础会计(第六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8 (二)主要参考书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 2016.北京:经济科学出版 社.2016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2016.北京:经济科 学出版社.2016 [3]王艳茹,刘泉军.基础会计(第 4 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4]陈文铭.基础会计习题与案例(第五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 执笔教师:梁丽君 审 核 人:高嘉莉 2021 年 3 月 16 日
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大纲Microeconomics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1312005B适用专业财务管理先修课程高等数学351学分总学时051讲授实践一、课程性质与任务(一)课程性质《微观经济学》是财务管理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以市场经济为制度背景,研究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经济行为,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微观经济管理方法的学科。《微观经济学》为财务管理专业的其他课程提供经济学分析方法、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与《宏观经济学》课程共同构成西方经济学的全部内容。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微观经济分析的基本理论,熟悉其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建立起对微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思维框架,具备运用微观经济理论分析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二)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使学生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1.通过微观经济学的学习,掌握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市场均衡、效用论生产论、成本论、市场论、一般均衡论、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同时掌握微观经济学的一般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和规范分析法相结合,均衡分析方法及边际分析方法。2.初步具有运用各种图形工具分析经济运行中的相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数学模型进行简单的计算,培养学生对现代经济理论的兴趣。3.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提醒学生留意观察生活中的见到的各种经济关系,鼓励学生结合教材中的经济模型,对生产者、消费者以及供求关系进行验证,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分析能力。15
15 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大纲 Microeconomics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编号 1312005B 适用专业 财务管理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 总 学 时 51 学 分 3 讲 授 51 实 践 0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一)课程性质 《微观经济学》是财务管理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以市场经济为 制度背景,研究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经济行为, 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微观经济管理方法的学科。《微观经济学》为财务管理专业的 其他课程提供经济学分析方法、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与《宏观经济学》课程共 同构成西方经济学的全部内容。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微观经 济分析的基本理论,熟悉其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建立起对微观经济分析的基本 思维框架,具备运用微观经济理论分析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 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使学生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 1. 通过微观经济学的学习,掌握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市场均衡、效用论、 生产论、成本论、市场论、一般均衡论、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同时掌握微观经济学的一般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和规范分析法相结合,均衡 分析方法及边际分析方法。 2. 初步具有运用各种图形工具分析经济运行中的相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 数学模型进行简单的计算,培养学生对现代经济理论的兴趣。 3.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提醒学生留意观察生活中的见到的各种经济关系, 鼓励学生结合教材中的经济模型, 对生产者、 消费者以及供求关系进行验证, 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分析能力
4.了解微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能辩证地运用微观经济理论和方法来分析中国经济实际问题。二、教学活动目标(一)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逐步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基本理论,具备运用微观经济理论分析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以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分析题、解决问题,做一个理性的人。(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1-2)课程目标2:通过对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行为分析来说明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说明市场经济是如何调节社会经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能初步用微观经济理论和方法来分析中国经济实际问题。(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2-2)课程目标3:树立成本意识、风险意识,培养与人团结协作、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及学以致用、与时俱进的理念。使学生理解生活于其间的经济世界是如何运转的,使学生全面地了解世界,更深入地理解社会。(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3-2)课程目标4:掌握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同时掌握微观经济学的一般分析方法,用客观经济现象来验证经济理论:应批判地接受应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观点,而不是全盘否定或全盘照搬。能初步用微观经济理论和方法来分析中国经济实际问题。(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3-2)(二)思政目标思政目标1:运用微观经济理论和方法分析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思政目标2: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领会各经济参与方在经济过程中的重要性,热爱本专业,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强化职业道德意识,使其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政目标3:增强家国情怀,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形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提高时代使命感,增强社会责任感,投身民族16
16 4. 了解微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能辩证地运用微观经济理论和方法来分析 中国经济实际问题。 二、教学活动目标 (一)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逐步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和基本理论,具备运用微观经济理论分析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以经济学的思维 方式分析题、解决问题,做一个理性的人。(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1-2) 课程目标 2:通过对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行为分析来说明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 说明市场经济是如何调节社会经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能初步用微观经济理 论和方法来分析中国经济实际问题。(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2-2) 课程目标 3:树立成本意识、风险意识,培养与人团结协作、诚实守信的良 好品质及学以致用、与时俱进的理念。使学生理解生活于其间的经济世界是如何 运转的,使学生全面地了解世界,更深入地理解社会。(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3- 2) 课程目标 4:掌握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同时掌握微观经济学的一般分析方 法,用客观经济现象来验证经济理论;应批判地接受应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观 点,而不是全盘否定或全盘照搬。能初步用微观经济理论和方法来分析中国经济 实际问题。(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3-2) (二)思政目标 思政目标 1:运用微观经济理论和方法分析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加 深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完善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思政目标 2: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领会各经济参与方 在经济过程中的重要性, 热爱本专业, 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 强化职业 道德意识,使其具有热爱科学、 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形成 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思政目标 3:增强家国情怀,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形成积极向上 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提高时代使命感,增强社会责任感,投身民族
复兴大业中。三、学习内容、学时分配及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支撑的毕学时分配支撑章序内容业要求指课程目标实践小计讲授标点课程目标引论41-2第一章41需求、供给和均衡价课程目标第二章881-2、3-2格1、3课程目标第三章效用论661-2、、3-21课程目标66第四章生产理论1-2、2-21、2课程目标第五章成本理论661-2、2-21、2课程目标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662-2、3-21课程目标1-2、2-第七章66不完全竞争市场1、22、3-2般均衡与福利经济课程目标第八章41-2、2-24学2、3、4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课程目标第九章552-2、3-2政策2、3、4学习内容:第一章引论经济学定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经济学分析方法:实证分析、规范分析、边际分析、均衡分析;西方经济学发展简介。重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难点: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分析方法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需求、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函数、需求曲线;供给、影响供给的因素、供给函数、供给曲线;均衡价格的决定;均衡价格的变动;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弹性、点弹性、弧弹性:需求价格弹性及类型、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需求价格弹性的应用、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17
17 复兴大业中。 三、学习内容、学时分配及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章序 内容 学时分配 支撑 课程目标 支撑的毕 业要求指 讲授 实践 小计 标点 第一章 引论 4 4 课程目标 1 1-2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 格 8 8 课程目标 1、3 1-2、3-2 第三章 效用论 6 6 课程目标 1 1-2、3-2 第四章 生产理论 6 6 课程目标 1、2 1-2、2-2 第五章 成本理论 6 6 课程目标 1、2 1-2、2-2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6 6 课程目标 1 2-2、3-2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6 6 课程目标 1、2 1-2、2- 2、3-2 第八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 学 4 4 课程目标 2、3、4 1-2、2-2 第九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 政策 5 5 课程目标 2、3、4 2-2、3-2 学习内容: 第一章 引论 经济学定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经济学分析 方法:实证分析、规范分析、边际分析、均衡分析;西方经济学发展简介。 重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难点: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分析方法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需求、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函数、需求曲线;供给、影响供给的因素、 供给函数、供给曲线;均衡价格的决定;均衡价格的变动;经济模型、静态分 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弹性、点弹性、弧弹性;需求价格弹性及类 型、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需求价格弹性的应用、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
叉价格弹性:供给价格弹性及类型、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重点:影响需求和供给的因素;均衡价格的形成难点:均衡价格的变动及弹性第三章效用论基数效用论: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需求曲线的推导、消费者剩余;序数效用论:关于偏好的假定、无差异曲线、预算线、消费者均衡、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和恩格尔曲线的推导;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重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效用极大化的条件难点:无差异曲线、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第四章生产理论企业:企业的组织形式、企业的本质、企业的目标;生产函数:生产函数的概念;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短期生产:短期和长期的区分,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长期生产:长期生产函数、等产量曲线、等成本线,生产者均衡:规模报酬重点:短期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长期均衡的推导;规模报酬难点:短期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第五章成本理论成本:机会成本、显成本和隐成本、利润:短期成本:短期成本的分类、短期成本曲线、短期成本变动的决定因素、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长期成本:长期总成本函数和长期总成本曲线、长期平均成本函数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长期边际成本函数和长期边际成本曲线。重点: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长期成本曲线的关系。难点: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长期成本曲线的关系。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厂商和市场的类型:市场类型的划分和特征;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厂商18
18 叉价格弹性;供给价格弹性及类型、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运用供求曲线 的事例。 重点:影响需求和供给的因素;均衡价格的形成 难点:均衡价格的变动及弹性 第三章 效用论 基数效用论: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需求曲线的推导、 消费者剩余;序数效用论:关于偏好的假定、无差异曲线、预算线、消费者均 衡、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和恩格尔曲线的推导;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重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效用极大 化的条件 难点:无差异曲线、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第四章 生产理论 企业:企业的组织形式、企业的本质、企业的目标;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 的概念;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短期生产:短期和 长期的区分,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总产量、平 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长期生产:长期生产 函数、等产量曲线、等成本线,生产者均衡;规模报酬 重点:短期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长期均衡的推导; 规模报酬 难点:短期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 成本理论 成本:机会成本、显成本和隐成本、利润;短期成本:短期成本的分类、 短期成本曲线、短期成本变动的决定因素、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 的关系;长期成本:长期总成本函数和长期总成本曲线、长期平均成本函数和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长期边际成本函数和长期边际成本曲线。 重点: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长期成本曲线的关系。 难点: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长期成本曲线的关系。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厂商和市场的类型:市场类型的划分和特征;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完 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