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能阐述微观经济学基本概念、主要模型、基本理 论及逻辑体系。 课程目标2(能力目标):能运用经济学基本概念、主要模型和基本理论分 析社会经济现象、经济问题与经济事件,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 拓展知识,将社会现实中不符合传统经济学假定条件的现象,进行探索性解释, 提升获取知识的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课程目标3(素质目标):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诚信为人,具有良好的职 业道德,富于进取,具有团队意识: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3课程资源 (1)推荐参考数材及参考书目 类别 教材名称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西方经济学(微 观部分)第七板 高鸿业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8.1 参考教材 西方经济学(上 册)第二版 《西方经济学》编写组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9.9 经济学原理 N格里高利曼昆 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七版 2015.5 参考书目 微观经济学 罗伯特S平狄克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6 第八版 经济学 保罗·萨缪尔森,威廉 第十九版 诺德豪斯 商务印书馆 2013.1 (2)课程网站 微观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国大学MO0C(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DUFE-100332704 微观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大学M00C(装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SWUFE-1003022005 4.考核及成绩评价标准 考核方式:考试 评价标准: 成绩构成 评价方式 评价依据 作业 本课程的试题库发给学生,因其中题目均有答案, 不作为作业考察。另外3次作业计入成绩 重点考 30% 学生探索问题,研究问题,以及对知识梳理的能力。 平时成绩(30%) 利用雨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根据知识点的需要, 课堂测哈 209% 发布测验题目。这不仅是老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 掌握情况的手段,也是学生自我了解的手段, 期中考试 期中考试安排在第四章内容结束后,采取闭卷考试的 40% 方式,重点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17
17 2.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能阐述微观经济学基本概念、主要模型、基本理 论及逻辑体系。 课程目标 2(能力目标):能运用经济学基本概念、主要模型和基本理论分 析社会经济现象、经济问题与经济事件,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 拓展知识,将社会现实中不符合传统经济学假定条件的现象,进行探索性解释, 提升获取知识的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课程目标 3(素质目标):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诚信为人,具有良好的职 业道德,富于进取,具有团队意识;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3.课程资源 (1)推荐参考教材及参考书目 类别 教材名称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参考教材 西方经济学(微 观部分)第七版 高鸿业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8.1 西方经济学(上 册)第二版 《西方经济学》编写组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9.9 参考书目 经济学原理 第七版 N•格里高利•曼昆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5 微观经济学 第八版 罗伯特•S•平狄克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6 经济学 第十九版 保罗•萨缪尔森,威廉• 诺德豪斯 商务印书馆 2013.1 (2)课程网站 微观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国大学 MOOC(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DUFE-1003327004 微观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大学 MOOC(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SWUFE-1003022005 4.考核及成绩评价标准 考核方式:考试 评价标准: 成绩构成 评价方式 评价依据 平时成绩(30%) 作业 30% 本课程的试题库发给学生,因其中题目均有答案,故 不作为作业考察。另外 3 次作业计入成绩,重点考察 学生探索问题,研究问题,以及对知识梳理的能力。 课堂测验 20% 利用雨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根据知识点的需要, 发布测验题目。这不仅是老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 掌握情况的手段,也是学生自我了解的手段。 期中考试 40% 期中考试安排在第四章内容结束后,采取闭卷考试的 方式,重点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出勤及里赏 广1次扣2分,有效事假和病假不扣分,广课5次 表现 取消期末考试资格: 课堂表现依据课堂讨论的表现 10% 回答问题情况,课堂互动等赋分。 主要题型有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和综合 闭卷考试 期末考试(70% 100% 分析题或论述题等。其中,基础知识题约占60%,能力 题约占40% 三 、教学内容及要求 教学 对应的 章节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学时 方法和手段 课程 课内课后 目标 济学的产生与 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学生 讲授 第一章 走入经济学世界,明确认 雨课堂随 发展、经济学的 只经济学与其他学科思维方 2 导论 研究对象、研究 机点名 预习第二章1 式的差别,从而建立起对经 讨论 司题及研究方法 济学研究体系的认知。 通过学习市场均衡的相关知 只和理论,学生学会坛用到 共求均衡理论 讲授 仑解释市场经济中的一些现 第二章弹性及其应用: 预习、做试 供求理论政府税收及其景 通过对限价和税收的分 讨论 8 雨课堂知 题库习题 1、2、 能够判断政府政策的正 识点测验 政应和负效应,建立社会责 千意识。 通过学习消费者效用理论和 消费者均衡:均 目关知识,学生能够明确到 讲授 第三章 衡的变动:消费 性从消费选择结果,树立正 讨论 预习、做 6 1、2、 效用理论者均衡理论的应 确的消费观:通过运用知识 雨课堂知 顾库习顺 小折围实问题 提升学生的 识点测验 分析问题能力等。 桶过短期生产函数中D 学习长期生 P、MP的定量关系和曲线 进授 关系,学生掌握一种分析方 去,以便遇到任何相关问题 团队为单 前,学生目 短期生产函数 位主讲长行对比梳理 第四章 那会用此方法解决。长期产 长期生产函数: ¥ 期生产函长期生产函1、2 生产理论 量函数分析中,能将第3、。 规模报酬 内容联系起来学习 数与效用理 通识 对比分析,将两章内容同 雨课堂妇 论中的均衡 识点测验分析中的各 掌握,达到自学能力提升 个元素。 研讨中建立闭队意识。 短期成本函数及 过各种曲线相互关系的号 讲授 曲线、长期成 ,应用上 “章的分析方法 第五章 讨论 预习、做试 函数及曲线,以 并且学会在复杂条件下理清 成木理 4 1、2 雨课堂知 题库习题 及它们之间的相 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为第 互联系 7章分析打下良好基础。 识点测验
18 出勤及课堂 表现 10% 旷课 1 次扣 2 分,有效事假和病假不扣分,旷课 5 次 取消期末考试资格;课堂表现依据课堂讨论的表现、 回答问题情况,课堂互动等赋分。 期末考试(70%) 闭卷考试 100% 主要题型有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和综合 分析题或论述题等。其中,基础知识题约占 60%,能力 题约占 40%。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章节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学时 教学 方法和手段 对应的 课程 课内 课后 目标 第一章 导论 经济学的产生与 发展、经济学的 研究对象、研究 问题及研究方法 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学生 将走入经济学世界,明确认 识经济学与其他学科思维方 式的差别,从而建立起对经 济学研究体系的认知。 2 讲授 雨课堂随 机点名 讨论 预习第二章 1 第二章 供求理论 供求均衡理论; 弹性及其应用; 政府税收及其影 响 通过学习市场均衡的相关知 识和理论,学生学会运用理 论解释市场经济中的一些现 象;通过对限价和税收的分 析,能够判断政府政策的正 效应和负效应,建立社会责 任意识。 8 讲授 讨论 雨课堂知 识点测验 预习、做试 题库习题 1、2、3 第三章 效用理论 消费者均衡;均 衡的变动;消费 者均衡理论的应 用 通过学习消费者效用理论和 相关知识,学生能够明确理 性从消费选择结果,树立正 确的消费观;通过运用知识 分析现实问题,提升学生的 分析问题能力等。 6 讲授 讨论 雨课堂知 识点测验 预习、做试 题库习题 1、2、3 第四章 生产理论 短期生产函数; 长期生产函数; 规模报酬 通过短期生产函数中 TP、 AP、MP 的定量关系和曲线 关系,学生掌握一种分析方 法,以便遇到任何相关问题, 都会用此方法解决。长期产 量函数分析中,能将第 3、4 章内容联系起来学习,通过 对比分析,将两章内容同时 掌握,达到自学能力提升。 研讨中建立团队意识。 4 讲授 团队为单 位主讲长 期生产函 数 雨课堂知 识点测验 学习长期生 产函数之 前,学生自 行对比梳理 长期生产函 数与效用理 论中的均衡 分析中的各 个元素。 1、2 第五章 成本理论 短期成本函数及 曲线、长期成本 函数及曲线,以 及它们之间的相 互联系 通过各种曲线相互关系的学 习,应用上一章的分析方法, 并且学会在复杂条件下理清 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为第 6、7 章分析打下良好基础。 4 讲授 讨论 雨课堂知 识点测验 预习、做试 题库习题 1、2
通过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 衡和长期均衡分析, 学生形 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的 成探究性学习的方法,通过 讲授 预习、做试 完全竞争短期均衡和长期 市场条件提前预判结果,州 讨论 1能够学合一种科学的分却 雨课知 市场 趣库习题 1、2 方法:从严格的约束条件 识点测验 发,获得结论,然后释放家 件,得出复杂条件下的结论。 通过全音争市场和完会龙 斩市场两个极端条件,逼过 出垄断竞争市场结论。运用 完全星断市场 第七音 相关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 垄断音争市场」 讲授 预习、做试 非完全 1、2、 争市场 算头垄断市场的 圆。建立对市场经济运行制 的经济学判断标准。通过 讨论 题库习题 衡:博论 对博森论的学习,认识诚信 对人的一生以及与人合作的 重要意义 通过对劳动力市场需求与供 查阅关于劳 第八章 给理论的分析,引导学生查 动力需求和 生产要素的需 讲授 生产要 阅学术论文,使学生学会深 4 和供给 讨论 供给的学术1、2 市场 索性学习知识, 并初步尝试 论文,并写 术语言表达 出阅读心得 局部均衡与一般 生需要运用理论,分析经 第九查均 讲授 预习、做试 均衡:福利与效 齐现象中的帕累托最优和帕 2 1、2 衡与效率 讨论 题库习题 率分析 托改讲问顺 过相关知识和理论的号 第十章 外部性:公共产 习,学生能够从经济学角度 讲授 预习、做试 6 市场失灵品:信息不对 解释一些补会首德方面的间 讨论 题库习题 1、2、 合 计 19
19 第六章 完全竞争 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的 短期均衡和长期 均衡 通过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 衡和长期均衡分析,学生形 成探究性学习的方法,通过 市场条件提前预判结果,并 且能够学会一种科学的分析 方法:从严格的约束条件出 发,获得结论,然后释放条 件,得出复杂条件下的结论。 4 讲授 讨论 雨课堂知 识点测验 预习、做试 题库习题 1、2 第七章 非完全竞 争市场 完全垄断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 寡头垄断市场的 均衡;博弈论 通过完全竞争市场和完全垄 断市场两个极端条件,逼近 出垄断竞争市场结论。运用 相关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 题。建立对市场经济运行制 度的经济学判断标准。通过 对博弈论的学习,认识诚信 对人的一生以及与人合作的 重要意义 8 讲授 讨论 预习、做试 题库习题 1、2、3 第八章 生产要素 市场 生产要素的需求 和供给 通过对劳动力市场需求与供 给理论的分析,引导学生查 阅学术论文,使学生学会探 索性学习知识,并初步尝试 学术语言表达。 4 讲授 讨论 查阅关于劳 动力需求和 供给的学术 论文,并写 出阅读心得 1、2 第九章均 衡与效率 局部均衡与一般 均衡;福利与效 率分析 学生需要运用理论,分析经 济现象中的帕累托最优和帕 累托改进问题。 2 讲授 讨论 预习、做试 题库习题 1、2 第十章 市场失灵 外部性;公共产 品;信息不对称 通过相关知识和理论的学 习,学生能够从经济学角度, 解释一些社会道德方面的问 题。 6 讲授 讨论 预习、做试 题库习题 1、2、3 合 计 48 --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Macroeconomics) 基本信息 课程 课程 编号 B0360044 属性 必修■选修口 学分 3 总学时 48 理论 48 上机 0实验 学时 0 学时 学时 公共基础口 缘合素质口大类基础口院内平台■专业基础口 类 专业主干口 专业方向/特色口 专业任选口 项峰课程 课理 高等数学、微观经济学 经济管理学院 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 单位 市场营销、会计学 课程仍 责人 冷敏 撰写人 冷敏 审核人 张晓虹 二、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知识的三大基础课之一,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平台课。 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可以分为宏观经济的长期分析、超长期分析和短期分析 部分,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经济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 规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较系统地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研 究方法,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能够形成经济学思维方式,具备对经济 现象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对经济问题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判断能力。学生能够理论联 系实际,将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经济实际结合,对宏观经济现象能够做出分析判断, 在研究中国经济现象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和坚定“四个自信”,能够对中国经济 的发展和世界经济趋势做出分析判断:能够在未来从事经济分析和相关业务工作 时正确分析宏观经济背景,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Macroeconomics is one of the three basic courses of economic knowledge, which is the platform course of the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majors.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macroeconomic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long-term analysis of macroeconomics,ultra-long-term analysis and short-term analysis Macroeconomics takes the whole national econom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o study the determination of economic aggregates and theirs change laws.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the students can master the basic theories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macroeconomics systematically and understand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macroeconomic policies.Th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form a mode of economic thinking.with keen insight into economic phenomena and the ability of logical reasoning and judgment of economic problems.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and 20
20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Macroeconomics) 一、基本信息 课程 编号 B0360044 课程 属性 必修■ 选修□ 学分 3 总学时 48 理论 学时 48 上机 学时 0 实验 学时 0 课程 类别 公共基础□ 综合素质□ 大类基础□ 院内平台■ 专业基础□ 专业主干□ 专业方向/特色□ 专业任选□ 顶峰课程□ 先修 课程 高等数学、微观经济学 开课 单位 经济管理学院 适用 专业 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 市场营销、会计学 课程负 责人 冷敏 撰写人 冷敏 审核人 张晓虹 二、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知识的三大基础课之一,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平台课。 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可以分为宏观经济的长期分析、超长期分析和短期分析三 部分,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经济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 规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较系统地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研 究方法,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能够形成经济学思维方式,具备对经济 现象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对经济问题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判断能力。学生能够理论联 系实际,将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经济实际结合,对宏观经济现象能够做出分析判断, 在研究中国经济现象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和坚定“四个自信”,能够对中国经济 的发展和世界经济趋势做出分析判断;能够在未来从事经济分析和相关业务工作 时正确分析宏观经济背景,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Macroeconomics is one of the three basic courses of economic knowledge, which is the platform course of the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majors.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macroeconomic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long-term analysis of macroeconomics, ultra-long-term analysis and short-term analysis. Macroeconomics takes the whole national econom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o study the determination of economic aggregates and theirs change laws.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the students can master the basic theories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macroeconomics systematically and understand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macroeconomic policies. Th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form a mode of economic thinking, with keen insight into economic phenomena and the ability of logical reasoning and judgment of economic problems.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and
economic theory with Chinese economy the students can analyze and judge macroeconomic phenomena,cultivating patriotism and firm"four self-confidence"in studying Chinese economic phenomena,and analyze and judg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conomy and world economic trends.The students can correctly analyze the macroeconomic background when engaged in economic analysis and related business in the future so as to provide a basis for correct decision-making. 2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较系统地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 方法,理解宏观经济政境的理论基础。 课程目标2(能力目标):具备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具备对经济现象敏锐的 洞察力以及对经济问题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判断能力。通过学习方式的训练和考核 方式的引导,学生可以具有终身学习能力,提升闭队合作和沟通协调能力。 课程目标3(素质目标):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将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经 济实际结合,对宏观经济现象能够做出分析判断,在研究中国经济现象中培养爱 国主义情怀和坚定“四个自信”,能够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趋势做出分 析判断:能够在未来从事经济分析和相关业务工作时正确分析宏观经济背景,为 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3.课程资源 (1)推荐参考教材及参考书目 类别 教材名称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宏观经济学 曼昆 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 2016.8 参考教材 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编高等教有出版社 2019.9 (下册) 写组 人民出版社 鲁迪格·多恩布什 宏观经济学 斯坦利·费希尔 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 2017.2 理查德·斯塔兹 宏观经济学 保罗·克鲁格曼。 中国人民大学出 参考书目 罗宾·韦尔斯 版社 2018.10 宏观经济学 奥利维尔·布兰查 机枝工业出板粒 2019.2 德 中国人民大学出 宏观经济学原理 高鸿业 2018.1 (2)课程网站 宏观经济学武汉大学_中国大学MO0C(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WHU-483009 宏观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大学MOOC(蔡课) https://www.icourse163.ore/course/SWUFE-1003510011
21 economic theory with Chinese economy the students can analyze and judge macroeconomic phenomena, cultivating patriotism and firm "four self-confidence" in studying Chinese economic phenomena, and analyze and judg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conomy and world economic trends. The students can correctly analyze the macroeconomic background when engaged in economic analysis and related business in the future so as to provide a basis for correct decision-making. 2.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较系统地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 方法,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 课程目标 2(能力目标):具备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具备对经济现象敏锐的 洞察力以及对经济问题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判断能力。通过学习方式的训练和考核 方式的引导,学生可以具有终身学习能力,提升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能力。 课程目标 3(素质目标):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将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经 济实际结合,对宏观经济现象能够做出分析判断,在研究中国经济现象中培养爱 国主义情怀和坚定“四个自信”,能够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趋势做出分 析判断;能够在未来从事经济分析和相关业务工作时正确分析宏观经济背景,为 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3.课程资源 (1)推荐参考教材及参考书目 类别 教材名称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参考教材 宏观经济学 曼昆 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 2016.8 西方经济学 (下册) 《西方经济学》编 写组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2019.9 参考书目 宏观经济学 鲁迪格·多恩布什, 斯坦利·费希尔, 理查德·斯塔兹 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 2017.2 宏观经济学 保罗·克鲁格曼, 罗宾·韦尔斯 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 2018.10 宏观经济学 奥利维尔·布兰查 德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9.2 宏观经济学原理 高鸿业 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 2018.1 (2)课程网站 宏观经济学_武汉大学_中国大学 MOOC(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WHU-483009 宏观经济学_西南财经大学_中国大学 MOOC(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SWUFE-100351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