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枝Sangzhi《本草图经》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嫩枝。【性能】微苦,平。归肝经。【功效】祛风湿,利关节。【应用】风湿痹证。本品性平,祛风湿而善达四肢经络,通利关节,痹证新久、寒热均可应用,尤宜于风湿热痹,肩臂、关节酸痛麻木者。此外,本品尚能利水,治水肿;祛风止痒,治白癜风、皮疹瘙痒;生津液,治消渴。【用法用量】煎服,9~15g。外用,适量。签草Xixiancao《新修本草》为菊科植物签的干燥地上部分。【性能】辛、苦,寒。归肝、肾经。【功效】祛风湿,利关节,解毒。【应用】1.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本品辛散苦燥,能祛筋骨间风湿,通经络,利关节。生用性寒,宜于风湿热痹:酒制后寓补肝肾之功,常用于风湿痹痛,筋骨无力,腰膝酸软,四肢麻痹,或中风半身不遂。2.风疹,湿疮,疮痛。本品辛能散风,生用苦寒能清热解毒,化湿热。此外,本品能降血压,可治高血压病
桑 枝 Sangzhi 《本草图经》 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嫩枝。 【性能】微苦,平。归肝经。 【功效】袪风湿,利关节。 【应用】风湿痹证。本品性平,袪风湿而善达四肢经络,通利关节, 痹证新久、寒热均可应用,尤宜于风湿热痹,肩臂、关节酸痛麻木者。 此外,本品尚能利水,治水肿;袪风止痒,治白癜风、皮疹瘙痒;生 津液,治消渴。 【用法用量】煎服,9~15g。外用,适量。 豨 莶 草 Xixiancao 《新修本草》 为菊科植物豨莶的干燥地上部分。 【性能】辛、苦,寒。归肝、肾经。 【功效】袪风湿,利关节,解毒。 【应用】 1.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本品辛散苦燥,能袪筋骨间风湿,通经 络,利关节。生用性寒,宜于风湿热痹;酒制后寓补肝肾之功,常用于风 湿痹痛,筋骨无力,腰膝酸软,四肢麻痹,或中风半身不遂。 2.风疹,湿疮,疮痈。本品辛能散风,生用苦寒能清热解毒,化湿 热。 此外,本品能降血压,可治高血压病
【用法用量】煎服,9~12g。外用,适量。治风湿痹痛、半身不遂宜制用,治风疹湿疮、疮痛宜生用。【鉴别用药】签草能祛风湿,通经络,利关节。生用性寒,善清热解毒,化湿热,除风痒,故宜于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以及湿热疮疡、风疹、湿毒瘙痒等证;酒蒸制后转为甘温,祛风除湿之中寓有补益肝肾之功,故可用于风湿四肢麻痹,筋骨疼痛,腰膝酸软及中风半身不遂等证,但单用作用缓慢,久服方效。臭梧桐Chouwutong《本草图经》为马鞭草科植物海州常山的嫩枝和叶。【性能】辛、苦、甘,凉。归肝经。【功效】祛风湿,通经络,平肝。【应用】1.风湿痹证。本品辛散苦燥,能祛风湿,通经络。治风湿痹痛,四肢麻木,半身不遂。2.风疹,湿疮。本品辛能散风,燥可除湿,治风疹等皮肤瘙痒、湿疮,可单用煎洗或外敷。3.肝阳上亢,头痛眩晕。本品性凉入肝,能凉肝平肝,治肝阳偏亢,头痛眩晕者,可单用,或与稀签草同用,或与钩藤、菊花、夏枯草等配伍。现常用于高血压病。【用法用量】煎服,5~15g;研未服,每次3g。外用,适量。用于高血压病不宜久煎
【用法用量】煎服,9~12g。外用,适量。治风湿痹痛、半身不遂宜 制用,治风疹湿疮、疮痈宜生用。 【鉴别用药】豨莶草能袪风湿,通经络,利关节。生用性寒,善清热 解毒,化湿热,除风痒,故宜于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以及湿热疮疡、 风疹、湿毒瘙痒等证;酒蒸制后转为甘温,袪风除湿之中寓有补益肝肾之 功,故可用于风湿四肢麻痹,筋骨疼痛,腰膝酸软及中风半身不遂等证, 但单用作用缓慢,久服方效。 臭 梧 桐 Chouwutong 《本草图经》 为马鞭草科植物海州常山的嫩枝和叶。 【性能】辛、苦、甘,凉。归肝经。 【功效】袪风湿,通经络,平肝。 【应用】 1.风湿痹证。本品辛散苦燥,能袪风湿,通经络。治风湿痹痛,四肢 麻木,半身不遂。 2.风疹,湿疮。本品辛能散风,燥可除湿,治风疹等皮肤瘙痒、湿 疮,可单用煎洗或外敷。 3.肝阳上亢,头痛眩晕。本品性凉入肝,能凉肝平肝,治肝阳偏亢, 头痛眩晕者,可单用,或与豨莶草同用,或与钩藤、菊花、夏枯草等配 伍。现常用于高血压病。 【用法用量】煎服,5~15g;研末服,每次 3g。外用,适量。用于 高血压病不宜久煎
雷公藤Leigongteng《本草纲目拾遗》为卫矛科植物雷公藤的根或根的木质部【性能】苦、辛,寒。有大毒。归肝、肾经。【功效】祛风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应用】1.风湿顽痹。本品有较强的祛风湿,活血通络之功,为治风湿顽痹要药,苦寒清热力强,消肿止痛功效显著,尤宜于关节红肿热痛、肿胀难消、晨僵、功能受限,甚至关节变形者。2.麻风、顽癣、湿疹、疥疮、皮炎、皮疹。本品苦燥除湿止痒,杀虫攻毒,对多种皮肤病皆有良效。3.疗疮肿毒。本品苦寒清热解毒,并能以毒攻毒,消肿止痛,治热毒痛肿疗疮,常与蟾酥配伍应用。【用法用量】煎汤,10~25g(带根皮者减量),文火煎1~2小时;研粉,每日1.5~4.5g。外用,适量。【使用注意】内脏有器质性病变及白细胞减少者慎服;孕妇忌用。丝瓜络Sigualuo《本草纲目》为葫芦科植物丝瓜的于燥成熟果实的维管束。【性能】甘,平。归肺、胃、肝经。【功效】祛风,通络,活血。【应用】1.风湿痹证。本品善祛风通络,唯药力平和,多入复方中应用。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肢体麻痹,常与秦芜、防风、当归、鸡血藤等配伍。2.胸胁胀痛。本品能入肝活血通络,常用于气血瘀滞之胸胁胀痛,多配柴胡、香附、瓜萎皮、郁金等。3.乳汁不通,乳痛。本品体轻通利,善通乳络,治产后乳少或乳汁不
雷 公 藤 Leigongteng 《本草纲目拾遗》 为卫矛科植物雷公藤的根或根的木质部。 【性能】苦、辛,寒。有大毒。归肝、肾经。 【功效】祛风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 【应用】 1.风湿顽痹。本品有较强的袪风湿,活血通络之功,为治风湿顽痹要 药,苦寒清热力强,消肿止痛功效显著,尤宜于关节红肿热痛、肿胀难 消、晨僵、功能受限,甚至关节变形者。 2.麻风、顽癣、湿疹、疥疮、皮炎、皮疹。本品苦燥除湿止痒,杀虫 攻毒,对多种皮肤病皆有良效。 3.疔疮肿毒。本品苦寒清热解毒,并能以毒攻毒,消肿止痛,治热毒 痈肿疔疮,常与蟾酥配伍应用。 【用法用量】煎汤,10~25g(带根皮者减量),文火煎 1~2 小时;研 粉,每日 1.5~4.5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内脏有器质性病变及白细胞减少者慎服;孕妇忌用。 丝 瓜 络 Sigualuo 《本草纲目》 为葫芦科植物丝瓜的干燥成熟果实的维管束。 【性能】甘,平。归肺、胃、肝经。 【功效】袪风,通络,活血。 【应用】 1.风湿痹证。本品善袪风通络,唯药力平和,多入复方中应用。治风 湿痹痛,筋脉拘挛,肢体麻痹,常与秦艽、防风、当归、鸡血藤等配伍。 2.胸胁胀痛。本品能入肝活血通络,常用于气血瘀滞之胸胁胀痛,多 配柴胡、香附、瓜蒌皮、郁金等。 3.乳汁不通,乳痈。本品体轻通利,善通乳络,治产后乳少或乳汁不
通者,常与王不留行、路路通、穿山甲、猪蹄等同用;治乳痛肿痛,每与蒲公英、浙贝母、瓜萎、青皮等配伍。此外,本品又能治跌打损伤、胸痹等。【用法用量】煎服,4.5~9g。外用,适量。【本讲课程的小结】(1)结合性能特点分析木瓜为何可治吐泻转筋。(2)独活、木瓜、蕲蛇的功用要点。(3)秦芜、防已、桑寄生的功用要点。【讲课程的作业】1.独活、威灵仙、川乌、蕲蛇、乌蜻蛇、金钱白花蛇、木瓜治疗痹证的特点。2.独活、羌活功效主治异同,祛风湿作用特点3.结合性味、归经说明祛风湿强筋骨药的作用及适应证
通者,常与王不留行、路路通、穿山甲、猪蹄等同用;治乳痈肿痛,每与 蒲公英、浙贝母、瓜蒌、青皮等配伍。 此外,本品又能治跌打损伤、胸痹等。 【用法用量】煎服,4.5~9g。外用,适量。 【本讲课程的小结】 (1)结合性能特点分析木瓜为何可治吐泻转筋。 (2)独活、木瓜、蕲蛇的功用要点。 (3)秦艽、防已、桑寄生的功用要点。 【讲课程的作业】 1.独活、威灵仙、川乌、蕲蛇、乌蛸蛇、金钱白花蛇、木瓜治疗痹证的 特点。 2.独活、羌活功效主治异同,祛风湿作用特点 3.结合性味、归经说明祛风湿强筋骨药的作用及适应证
课程名称:《中药学》第6周,第1讲次摘要第十一章祛风湿药第三节祛风湿强筋骨药授课题目(章、节)第十二章重化湿药本讲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目的要求】1.掌握祛风湿强筋骨药的概念、作用、适应证及使用注意。2.掌握化湿药的性能特点、作用及适应证及使用注意。3.熟悉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5.了解狗脊、千年健、草豆蔻的功效。【重点】1.祛风湿强筋骨药的作用及适应证。2. 化湿药阴虚血燥及气虚者应慎用,入煎剂宜后下。3.苍术、厚朴;藿香、佩兰;砂仁、白豆蔻的功效及应用。【难点】1.化湿运脾、醒脾化湿、燥湿健脾等术语的含义。2.苍术、厚朴;藿香、佩兰;砂仁、白豆蔻的功效及应用。3.五加皮、桑寄生的功用要点。内容【本讲课程的引入】复习提问秦艺、防己功效应用的异同点
课程名称:《中药学》 第 6 周,第 1 讲次 摘 要 授课题目(章、节) 第十一章 祛风湿药 第三节 祛风湿强筋骨药 第十二章 化湿药 本讲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 【目的要求】 1.掌握祛风湿强筋骨药的概念、作用、适应证及使用注意。 2.掌握化湿药的性能特点、作用及适应证及使用注意。 3.熟悉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 5.了解狗脊、千年健、草豆蔻的功效。 【重 点】 1. 祛风湿强筋骨药的作用及适应证。 2. 化湿药阴虚血燥及气虚者应慎用,入煎剂宜后下。 3. 苍术、厚朴;藿香、佩兰;砂仁、白豆蔻的功效及应用。 【难 点】 1. 化湿运脾、醒脾化湿、燥湿健脾等术语的含义。 2. 苍术、厚朴;藿香、佩兰;砂仁、白豆蔻的功效及应用。 3. 五加皮、桑寄生的功用要点。 内 容 【本讲课程的引入】 复习提问 秦艽、防己功效应用的异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