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1)课题介绍。(2)祛风湿强筋骨药的概况介绍。(3)化湿药的概况介绍。【本讲课程的内容】第三节祛风湿强筋骨药一、性能功效本节药物主入肝肾经,除祛风湿外,兼有一定的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二、适应症主要用于风湿日久,肝肾虚损,腰膝酸软,脚弱无力等。风湿日久,易损肝肾:肝肾虚损,风寒湿邪又易犯腰膝部位;故选用本节药物有扶正祛邪、标本兼顾的意义。亦可用于肾虚腰痛,骨痿,软弱无力者。五加皮Wujiapi《神农本草经》为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的干燥根皮。【性能】辛、苦,温。归肝、肾经。【功效】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应用】1.风湿痹证。本品辛能散风,苦能燥湿,温能祛寒,且兼补益之功,为强壮性祛风湿药,尤宜于老人及久病体虚者。2.筋骨瘘软,小儿行迟,体虚乏力。本品有温补之效,能补肝肾,强筋骨。又常用于肝肾不足,筋骨瘘软者,常与杜仲、牛膝等配伍。3.水肿,脚气。本品能温肾而除湿利水。【用法用量】煎服,4.5~9g:或酒浸、入丸散服
导言 (1)课题介绍。 (2)祛风湿强筋骨药的概况介绍。 (3)化湿药的概况介绍。 【本讲课程的内容】 第三节 袪风湿强筋骨药 一、性能功效 本节药物主入肝肾经,除袪风湿外,兼有一定的补肝肾、强筋骨的作 用, 二、适应症 主要用于风湿日久,肝肾虚损,腰膝酸软,脚弱无力等。风湿日久, 易损肝肾;肝肾虚损,风寒湿邪又易犯腰膝部位;故选用本节药物有扶正 袪邪、标本兼顾的意义。亦可用于肾虚腰痛,骨痿,软弱无力者。 五 加 皮 Wujiapi 《神农本草经》 为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的干燥根皮。 【性能】辛、苦,温。归肝、肾经。 【功效】袪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 【应用】 1.风湿痹证。本品辛能散风,苦能燥湿,温能袪寒,且兼补益之功, 为强壮性袪风湿药,尤宜于老人及久病体虚者。 2.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虚乏力。本品有温补之效,能补肝肾,强 筋骨。又常用于肝肾不足,筋骨痿软者,常与杜仲、牛膝等配伍。 3.水肿,脚气。本品能温肾而除湿利水。 【用法用量】煎服,4.5~9g;或酒浸、入丸散服
桑寄生Sangjisheng《神农本草经》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的干燥带叶茎枝。【性能】苦、甘,平。归肝、肾经。【功效】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应用】1.风湿痹证。本品苦能燥,甘能补,祛风湿又长于补肝肾、强筋骨,对痹证日久,伤及肝肾,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者尤宜,常与独活、杜仲、牛膝、桂心等同用,如独活寄生汤。2.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本品能补肝肾,养血而固冲任,安胎。治肝肾亏虚,月经过多,崩漏,妊娠下血,胎动不安者。此外,本品尚能降血压,可用于高血压病。【用法用量】煎服,9~15g。狗 脊Gouji《神农本草经》为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的干燥根茎。【性能】苦、甘,温。归肝、肾经。【功效】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应用】1.风湿痹证。本品苦温能温散风寒湿邪,甘温以补肝肾、强腰膝、坚筋骨,能行能补,对肝肾不足,兼有风寒湿邪之腰痛脊强,不能俯仰者最为适宜
桑 寄 生 Sangjisheng 《神农本草经》 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的干燥带叶茎枝。 【性能】苦、甘,平。归肝、肾经。 【功效】袪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应用】 1.风湿痹证。本品苦能燥,甘能补,袪风湿又长于补肝肾、强筋骨, 对痹证日久,伤及肝肾,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者尤宜,常与独活、杜仲、 牛膝、桂心等同用,如独活寄生汤。 2.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本品能补肝肾,养血而固冲任, 安胎。治肝肾亏虚,月经过多,崩漏,妊娠下血,胎动不安者。 此外,本品尚能降血压,可用于高血压病。 【用法用量】煎服,9~15g。 狗 脊 Gouji 《神农本草经》 为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的干燥根茎。 【性能】苦、甘,温。归肝、肾经。 【功效】袪风湿,补肝肾,强腰膝。 【应用】 1.风湿痹证。本品苦温能温散风寒湿邪,甘温以补肝肾、强腰膝、坚 筋骨,能行能补,对肝肾不足,兼有风寒湿邪之腰痛脊强,不能俯仰者最 为适宜
2.腰膝酸软,下肢无力。本品补肝肾,强腰膝之功,文能治肝肾虚损,腰膝酸软,下肢无力者,可配杜仲、牛膝、熟地、鹿角胶等。3.遗尿,白带过多。本品又有温补固摄作用。治肾虚不固之尿频、遗尿,可与益智仁、茯苓、杜仲等配伍;若冲任虚寒,带下过多清稀,宜与鹿茸、白鼓、艾叶同用,如白鼓丸。此外,狗脊的绒毛有正血作用,外敷可用于金疮出血。【用法用量】煎服,612g。【使用注意】肾虚有热,小便不利,或短涩黄赤者慎服。千年健Qiannianjian《本草纲目拾遗》为天南星科植物千年健的干燥根茎。【性能】苦、辛,温。归肝、肾经。【功效】祛风湿,强筋骨。【应用】风寒湿痹。本品辛散苦燥温通,既能祛风湿,文能入肝肾强筋骨,颇宜于老人。治风寒湿痹,腰膝冷痛,下肢拘挛麻木,常与钻地风相须为用,并配牛膝、枸杞子、草、蚕沙等酒浸服。【用法用量】煎服,4.5~9g;或酒浸服。【使用注意】阴虚内热者慎服。第十二章化湿药一、概念凡气味芳香,性偏温燥,以化湿运脾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化湿药。二、性能特点脾喜燥而恶湿,“土爱暖而喜芳香”。本类药物辛香温燥,主入脾、胃经,能促进脾胃运化,消除湿浊,前人谓之“醒脾”,“醒脾化湿
2.腰膝酸软,下肢无力。本品补肝肾,强腰膝之功,又能治肝肾虚 损,腰膝酸软,下肢无力者,可配杜仲、牛膝、熟地、鹿角胶等。 3.遗尿,白带过多。本品又有温补固摄作用。治肾虚不固之尿频、遗 尿,可与益智仁、茯苓、杜仲等配伍;若冲任虚寒,带下过多清稀,宜与 鹿茸、白蔹、艾叶同用,如白蔹丸。 此外,狗脊的绒毛有止血作用,外敷可用于金疮出血。 【用法用量】煎服,6~12g。 【使用注意】肾虚有热,小便不利,或短涩黄赤者慎服。 千 年 健 Qiannianjian 《本草纲目拾遗》 为天南星科植物千年健的干燥根茎。 【性能】苦、辛,温。归肝、肾经。 【功效】袪风湿,强筋骨。 【应用】风寒湿痹。本品辛散苦燥温通,既能袪风湿,又能入肝肾强 筋骨,颇宜于老人。治风寒湿痹,腰膝冷痛,下肢拘挛麻木,常与钻地风 相须为用,并配牛膝、枸杞子、萆薢、蚕沙等酒浸服。 【用法用量】煎服,4.5~9g;或酒浸服。 【使用注意】阴虚内热者慎服。 第十二章 化湿药 一、概念 凡气味芳香,性偏温燥,以化湿运脾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化湿 药。 二、性能特点 脾喜燥而恶湿,“土爱暖而喜芳香”。本类药物辛香温燥,主入脾、 胃经,能促进脾胃运化,消除湿浊,前人谓之“醒脾”,“醒脾化湿
等。同时,其辛能行气,香能通气,能行中焦之气机,以解除因湿浊引起的脾胃气滞之病机。此外,部分药还兼有解暑、辟秽、开窍、截疟等作用。三、适应症化湿药主要适用于湿浊内阻,脾为湿困,运化失常所致的皖腹痞满、呕吐泛酸、大便糖薄、食少体倦、口甘多涎、舌苔白腻等证。此外,有芳香解暑之功,湿温、暑湿等证,亦可选用。四、配伍应用使用化湿药,应根据湿困的不同情况及兼证而进行适当的配伍应用。如湿阻气滞,皖腹胀满痞闷者,常与行气药物配伍;如湿阻而偏于寒湿,皖腹冷痛者,可配伍温中祛寒药;如脾虚湿阻,皖瘩纳呆,神疲乏力者,常配伍补气健脾药同用;如用于湿温、湿热、暑湿者,常与清热燥湿、解暑、利湿之品同用。五、使用注意化湿药物气味芳香,多含挥发油,一般以作为散剂服用疗效较好,如入汤剂宜后下,且不应久煎,以免其挥发性有效成分逸失而降低疗效;本类药物多属辛温香燥之品,易于耗气伤阴,故阴虚血燥及气虚者宜慎用。藿香Huoxiang《名医别录》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的地上部分。【性能】辛,微温。归脾、胃、肺经。【功效】化湿,止呕,解署。【应用】1、湿阻中焦。本品气味芳香,为芳香化湿浊要药。又因其性微温
等。同时,其辛能行气,香能通气,能行中焦之气机,以解除因湿浊引起 的脾胃气滞之病机。此外,部分药还兼有解暑、辟秽、开窍、截疟等作 用。 三、适应症 化湿药主要适用于湿浊内阻,脾为湿困,运化失常所致的脘腹痞满、 呕吐泛酸、大便溏薄、食少体倦、口甘多涎、舌苔白腻等证。此外,有芳 香解暑之功,湿温、暑湿等证,亦可选用。 四、配伍应用 使用化湿药,应根据湿困的不同情况及兼证而进行适当的配伍应用。 如湿阻气滞,脘腹胀满痞闷者,常与行气药物配伍;如湿阻而偏于寒湿, 脘腹冷痛者,可配伍温中祛寒药;如脾虚湿阻,脘痞纳呆,神疲乏力者, 常配伍补气健脾药同用;如用于湿温、湿热、暑湿者,常与清热燥湿、解 暑、利湿之品同用。 五、使用注意 化湿药物气味芳香,多含挥发油,一般以作为散剂服用疗效较好,如 入汤剂宜后下,且不应久煎,以免其挥发性有效成分逸失而降低疗效;本 类药物多属辛温香燥之品,易于耗气伤阴,故阴虚血燥及气虚者宜慎用。 藿香 Huoxiang 《名医别录》 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的地上部分。 【性能】 辛,微温。归脾、胃、肺经。 【功效】 化湿,止呕,解暑。 【应用】 1、湿阻中焦。本品气味芳香,为芳香化湿浊要药。又因其性微温
故多用于寒湿困脾所致的腹痞闷,少食作呕,神疲体倦等症。2.呕吐。本品既能化湿,又能和中止呕。治湿浊中阻所致之呕吐,本品最为捷要。常与半夏、丁香等同用,如藿香半夏汤。若偏于湿热者,配黄连、竹茹等;妊娠呕吐,配砂仁、苏梗等;脾胃虚弱者,配党参、白术等。3.暑湿、湿温。本品既能化湿,又可解暑。治暑月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而致恶寒发热,头痛皖闷,呕恶吐泻暑湿证者,配紫苏、厚朴、半夏等,如藿香正气散;若湿温病初起,湿热并重者,多与黄芩、滑石、茵陈等同用,如甘露消毒丹。【用法用量】煎服,5~10g。鲜品加倍。【使用注意】阴虚血燥者不宜用。佩兰Peilan《神农本草经》为菊科植物佩兰的干燥地上部分。【性能】辛,平。归脾、胃、肺经。【功效】化湿,解暑。【应用】1.湿阻中焦。本品气味芳香,其化湿和中之功与藿香相似,治湿阻中焦之证,每相须为用,并配苍术、厚朴、蔻仁等,以增强芳香化湿之功。又因其性平,芳香化湿浊,去陈腐,用治脾经湿热,口中甜腻、多涎、口臭等的脾痒症,可单用煎汤服。2.暑湿、湿温。本品化湿又能解暑,治暑湿证常与藿香、荷叶、青蒿等同用。湿温初起,可与滑石、薏苡仁、藿香等同用
故多用于寒湿困脾所致的脘腹痞闷,少食作呕,神疲体倦等症。 2.呕吐。本品既能化湿,又能和中止呕。治湿浊中阻所致之呕吐, 本品最为捷要。常与半夏、丁香等同用,如藿香半夏汤。若偏于湿热者, 配黄连、竹茹等;妊娠呕吐,配砂仁、苏梗等;脾胃虚弱者,配党参、白 术等。 3.暑湿、湿温。本品既能化湿,又可解暑。治暑月外感风寒,内伤 生冷而致恶寒发热,头痛脘闷,呕恶吐泻暑湿证者,配紫苏、厚朴、半夏 等,如藿香正气散;若湿温病初起,湿热并重者,多与黄芩、滑石、茵陈 等同用,如甘露消毒丹。 【用法用量】 煎服,5~10g。鲜品加倍。 【使用注意】 阴虚血燥者不宜用。 佩兰 Peilan 《神农本草经》 为菊科植物佩兰的干燥地上部分。 【性能】 辛,平。归脾、胃、肺经。 【功效】 化湿,解暑。 【应用】 1.湿阻中焦。本品气味芳香,其化湿和中之功与藿香相似,治湿阻 中焦之证,每相须为用,并配苍术、厚朴、蔻仁等,以增强芳香化湿之 功。又因其性平,芳香化湿浊,去陈腐,用治脾经湿热,口中甜腻、多 涎、口臭等的脾瘅症,可单用煎汤服。 2.暑湿、湿温。本品化湿又能解暑,治暑湿证常与藿香、荷叶、青 蒿等同用。湿温初起,可与滑石、薏苡仁、藿香等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