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论述类文本阅读与语文知识运用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作为哲学名词的“度”,是指事物保持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在这一界限 内,量的增减不会改变事物的本质。一旦量的变化超出这个界限,原来的“度” 就被破坏,事物就会发生质的改变,从而转化为另一种事物。由此看来,“度” 就是事物由量的变化到发生质的变化的临界点。比如说,水在标准大气压下,冷 却到0℃即从液体转化为固体,我们称之为“冰”;加热到100℃即从液体转 化为气体,我们称之为“汽”;只要温度保持在0℃到100℃之间,那么水就 会保持液态,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谓的“水”。这里的0℃和100℃,也就是保 持水的属性的度,一旦超过100℃或低于0℃,性质立即改变,就都不再是“水 所谓“过犹不及”,也就是这个道理。从此出发,人们总结出“凡事有度”这样 种为人处事的学问,就是要尊重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尽可能将事情处理 得恰到好处。 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而这种发展和变化往往有可能会突破原来 量的限制,引起质的变化。凡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发展和变化,都是人们所期望 的。所以掌握事物的“度”,既要注意决定事物性质的量的界限,又不能把事物 的度绝对化,还要创造一定条件促使事物突破原有的度,发展为新事物,推动事 物的发展和进步。因此而言,“凡事有度”断然不是要求人们墨守成规裹足不前 的保守思想,而是包含着既要实事求是又要审时度势,能够体现与时俱进、推陈 出新等积极价值取向的行为艺术。 (1)下列词语中的“度”,与“作为哲学名词的‘度’”中“度”的读音不相 同的一项是 A.程度 B.制度 C.度过 D.揣度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够用括号中词语替代的一组是 旦(如果)量的变化超出这种界限,原来的“度”就(也)被破坏,事 物就(才)会发生质的改变,从而(所以)转化为另一种事物 A.一旦(如果) B.就(也) C.就(才) D.从而(所以) (3)结合语境,解释文段中“过犹不及”一词的含意。 (4)结合文意,简要解释“‘凡事有度’断然不是要求人们墨守成规裹足不前 的保守思想”这句话的意思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素园虽然不入于观赏者的眼中,只有建设者和栽植者,决不会将他置之度外 B.桑丘一声不吭,递过去一块布,心里暗暗感谢上帝没叫主人明白是怎么回事 C.对于书画家而言,毛笔、墨瓶、宣纸以及文具,全都是值得拥有的美好事物 D.他从主教家出来的时候,我们看得出来,他已经摆脱完全从前的那种思想了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兰亭集序》是为总述兰亭集会一事而写的序言,作者是东晋的王羲之 B.《阿房宫赋》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赋体名篇,其作者是唐代的杜牧 C.《悲惨世界》是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其作者是法国的雨果 D.《堂吉诃德》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作者是西班牙小说家马尔克斯 课内文言文阅读.(4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下列题目
北京市西城区 2016-2017 学年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与语文知识运用.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作为哲学名词的“度”,是指事物保持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在这一界限 内,量的增减不会改变事物的本质。一旦量的变化超出这个界限,原来的“度” 就被破坏,事物就会发生质的改变,从而转化为另一种事物。由此看来,“度” 就是事物由量的变化到发生质的变化的临界点。比如说,水在标准大气压下,冷 却到 0 ℃即从液体转化为固体,我们称之为“冰”;加热到 100 ℃即从液体转 化为气体,我们称之为“汽”;只要温度保持在 0 ℃到 100 ℃之间,那么水就 会保持液态,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谓的“水”。这里的 0 ℃和 100 ℃,也就是保 持水的属性的度,一旦超过 100℃或低于 0℃,性质立即改变,就都不再是“水”。 所谓“过犹不及”,也就是这个道理。从此出发,人们总结出“凡事有度”这样 一种为人处事的学问,就是要尊重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尽可能将事情处理 得恰到好处。 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而这种发展和变化往往有可能会突破原来 量的限制,引起质的变化。凡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发展和变化,都是人们所期望 的。所以掌握事物的“度”,既要注意决定事物性质的量的界限,又不能把事物 的度绝对化,还要创造一定条件促使事物突破原有的度,发展为新事物,推动事 物的发展和进步。因此而言,“凡事有度”断然不是要求人们墨守成规裹足不前 的保守思想,而是包含着既要实事求是又要审时度势,能够体现与时俱进、推陈 出新等积极价值取向的行为艺术。 (1)下列词语中的“度”,与“作为哲学名词的‘度’”中“度”的读音不相 同的一项是 A.程度 B.制度 C.度过 D.揣度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够用括号中词语替代的一组是 一旦(如果)量的变化超出这种界限,原来的“度”就(也)被破坏,事 物就(才)会发生质的改变,从而(所以)转化为另一种事物。 A.一旦(如果) B.就(也) C.就(才) D.从而(所以) (3)结合语境,解释文段中“过犹不及”一词的含意。 (4)结合文意,简要解释“‘凡事有度’断然不是要求人们墨守成规裹足不前 的保守思想”这句话的意思。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素园虽然不入于观赏者的眼中,只有建设者和栽植者,决不会将他置之度外. B.桑丘一声不吭,递过去一块布,心里暗暗感谢上帝没叫主人明白是怎么回事. C.对于书画家而言,毛笔、墨瓶、宣纸以及文具,全都是值得拥有的美好事物. D.他从主教家出来的时候,我们看得出来,他已经摆脱完全从前的那种思想了.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兰亭集序》是为总述兰亭集会一事而写的序言,作者是东晋的王羲之. B.《阿房宫赋》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赋体名篇,其作者是唐代的杜牧. C.《悲惨世界》是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其作者是法国的雨果. D.《堂吉诃德》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作者是西班牙小说家马尔克斯.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4 小题,每小题 3 分) 4.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下列题目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 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 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 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 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节自《陈情表》)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擢:提拔 B.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希冀:希望、企图。这里指非分的愿望。 C.但以刘日薄西山 但:但是。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区区:拳拳。这里用来形容自己的私情 5.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下列题目。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 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 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 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节自《兰亭集序》) 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及其所之既倦”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 项是 A.咨臣以当世之事 B.吾欲之南海,何如 C.辍耕之垄上 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6.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 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 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 (节自《阿房宫赋》)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理解,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B.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C.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D.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2)下列文言句子中,与“秦人不暇自哀”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A.陈胜者,阳城人也B.何后之有 C.后人哀之而不鉴之D.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古代诗文背诵与默写 7.在下面横线处填写古诗文原句。(选作其中4小题)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 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 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 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 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节自《陈情表》)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擢:提拔。 B.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希冀:希望、企图。这里指非分的愿望。 C.但以刘日薄西山 但:但是。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区区:拳拳。这里用来形容自己的私情。 5.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下列题目。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 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 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 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节自《兰亭集序》) 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及其所之既倦”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 项是 A.咨臣以当世之事 B.吾欲之南海,何如 C.辍耕之垄上 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6.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 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 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 也 .(节自《阿房宫赋》)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理解,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B.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C.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D.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2)下列文言句子中,与“秦人不暇自哀”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A.陈胜者,阳城人也 B.何后之有 C.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D.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三、古代诗文背诵与默写. 7.在下面横线处填写古诗文原句。(选作其中 4 小题) ① ,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阿房宫赋》)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阿房宫赋》) ,彩彻区明。 ,秋水共长天一色。 (《滕王阁序》) ④仰观宇宙之大,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兰亭集序》) ⑤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乎 (《岳阳楼记》) 五、经典作品阅读 8.在“文化经典解读”和“文学名著阅读”中选作1题,完成相应要求。 (1)文化经典解读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是《论语》中的句子。结合你对《论 语》及孔子思想的了解 简要分析并明确本句中“其”的意义和用法 (2)文学名著阅读 选修三《改变一生的事件》一篇节选自《悲惨世界》.结合你对《悲惨世 界》的了解,简要描述并评价《改变一生的事件》中的冉阿让形象。 六、文言文阅读 9.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丘处机,自号长春子。儿时,有相者谓其异日当为神仙宗伯。年十九,为 全真学,师重阳王真人。重阳一见处机,大器之。金、宋俱遣使来召,不赴。 岁己卯,太祖①命近臣持诏求之。处机一日忽语其徒,使促装,曰:“天 使来召我,我当往。”翌日,二人者至,处机乃与弟子十有八人同往见焉。明年 宿留山北,先驰表谢,拳拳以止杀为劝。又明年,趣使再至,乃发抚州,经数十 国,为地万有余里,自昆仑历四载而始达雪山。既见,太祖大悦,赐食设庐帐甚 饬 太祖时方西征,日事攻战。处机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及 问为治之方,则对以敬天爱民为本。问长生久视之道,则告以清心寡欲为要。太 祖深契其言,于是赐之虎符,副以玺书,不斥其名,惟曰“神仙”。一日雷震, 太祖以问,处机对曰:“雷,天威也。人罪莫大于不孝,不孝则不顺乎天,故天 威震动以警之。似闻境内不孝者多,陛下宜明天威,以导有众。”太祖从之。 岁癸未,太祖大猎于东山,马踣。处机请曰:“天道好生,陛下春秋高, 数畋猎,非宜。”太祖为罢猎者久之。 时国兵②践蹂中原,河南、北尤甚,民罹俘戮,无所逃命。处机还燕,使 其徒持牒招求于战伐之余。由是为人奴者得复为良,与滨死而得更生者,毋虑 三万人。中州人至今称道之。丁亥,为旱祷,期以三日雨,已而亦验。六月,天
(《阿房宫赋》) ② ,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阿房宫赋》) ③ ,彩彻区明。 ,秋水共长天一色。 (《滕王阁序》) ④仰观宇宙之大, ,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兰亭集序》) ⑤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 ”乎。 (《岳阳楼记》) 五、经典作品阅读. 8.在“文化经典解读”和“文学名著阅读”中选作 1 题,完成相应要求。 (1)文化经典解读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是《论语》中的句子。结合你对《论 语》及孔子思想的了解、 简要分析并明确本句中“其”的意义和用法。 (2)文学名著阅读 选修三《改变一生的事件》一篇节选自《悲惨世界》.结合你对《悲惨世 界》的了解,简要描述并评价《改变一生的事件》中的冉阿让形象。 六、文言文阅读. 9.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丘处机,自号长春子。儿时,有相者谓其异日当为神仙宗伯。年十九,为 全真学,师重阳王真人。重阳一见处机,大器之。金、宋俱遣使来召,不赴。 岁己卯,太祖①命近臣持诏求之。处机一日忽语其徒,使促装,曰:“天 使来召我,我当往。”翌日,二人者至,处机乃与弟子十有八人同往见焉。明年, 宿留山北,先驰表谢,拳拳以止杀为劝。又明年,趣使再至,乃发抚州,经数十 国,为地万有余里,自昆仑历四载而始达雪山。既见,太祖大悦,赐食设庐帐甚 饬。 太祖时方西征,日事攻战。处机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及 问为治之方,则对以敬天爱民为本。问长生久视之道,则告以清心寡欲为要。太 祖深契其言,于是赐之虎符,副以玺书,不斥其名,惟曰“神仙”。一日雷震, 太祖以问,处机对曰:“雷,天威也。人罪莫大于不孝,不孝则不顺乎天,故天 威震动以警之。似闻境内不孝者多,陛下宜明天威,以导有众。”太祖从之。 岁癸未,太祖大猎于东山,马踣。处机请曰:“天道好生,陛下春秋高, 数畋猎,非宜。”太祖为罢猎者久之。 时国兵②践蹂中原,河南、北尤甚,民罹俘戮,无所逃命。处机还燕,使 其徒持牒招求于战伐之余。由是为人奴者得复为良,与滨死而得更生者,毋虑二 三万人。中州人至今称道之。丁亥,为旱祷,期以三日雨,已而亦验。六月,天
大雷雨,太液池岸北水入东湖,声闻数里,鱼鳖尽去,池遂涸,而北口高岸亦崩 处机叹曰:“山其摧乎,池其涸乎,吾将与之俱乎!”遂卒,年八十。 【注】①太祖:元太祖,成吉思汗。 ②国兵:元兵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明年,趣使再至 趣:兴趣。 B.太祖大悦,赐食设庐帐甚饬 饬:严整 C.太祖深契其言 契:投合 D.民罹俘戮,无所逃命 罹:遇上。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一日忽语其徒∥山其摧乎 B.对以敬天爱民为本∥期以三日雨 C.太祖从之∥太祖为罢猎者久之 D.与滨死而得更生者∥而北口高岸亦崩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处机乃与弟子十有八人同往见焉 丘处机于是和十八名弟子一起前往会面 B.不斥其名,惟曰“神仙” 没有称名道姓地指责他,只称呼他为“神仙 C.太祖大猎于东山,马踣 太祖在东山举行盛大的游猎活动,骑的马仆倒了 D.使其徒持牒招求于战伐之余 让门徒拿着文书在战后招寻一些需要救助的难民 (4)有记载说,丘处机去世后,一些百姓因为他的无量功德而将其作为隆重祭 祀的对象。结合文本,说说丘处机的无量功德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七、古代诗歌阅读与鉴赏 10.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1)下面相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冬至,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古代中国的节日 B.思家,是羁旅愁思的一种,也是中国古诗中常见的主题。 C.白居易,盛唐时期的代表性作家,《春晓》是他最负盛名的作品 D.驿,即“驿站”,过去指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 (2)诗人是如何来表达自己“思家”的思想感情的?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八、文学作品阅读与鉴赏 11.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简单 那天,我把父亲珍爱的水晶打火机摔碎了。我只是想抽出下面的报纸而已, 它却将一副粉身碎骨的惨相呈现在我的面前。我只能躲进房间,不敢面对自己的 闪失
大雷雨,太液池岸北水入东湖,声闻数里,鱼鳖尽去,池遂涸,而北口高岸亦崩, 处机叹曰:“山其摧乎,池其涸乎,吾将与之俱乎!”遂卒,年八十。 【注】①太祖:元太祖,成吉思汗。 ②国兵:元兵。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明年,趣使再至 趣:兴趣。 B.太祖大悦,赐食设庐帐甚饬 饬:严整。 C.太祖深契其言 契:投合。 D.民罹俘戮,无所逃命 罹:遇上。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一日忽语其徒 ∥ 山其摧乎 B.对以敬天爱民为本 ∥ 期以三日雨 C.太祖从之 ∥ 太祖为罢猎者久之 D.与滨死而得更生者 ∥而北口高岸亦崩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处机乃与弟子十有八人同往见焉 ﹣﹣丘处机于是和十八名弟子一起前往会面 B.不斥其名,惟曰“神仙” ﹣﹣没有称名道姓地指责他,只称呼他为“神仙” C.太祖大猎于东山,马踣 ﹣﹣太祖在东山举行盛大的游猎活动,骑的马仆倒了 D.使其徒持牒招求于战伐之余 ﹣﹣让门徒拿着文书在战后招寻一些需要救助的难民 (4)有记载说,丘处机去世后,一些百姓因为他的无量功德而将其作为隆重祭 祀的对象。结合文本,说说丘处机的无量功德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七、古代诗歌阅读与鉴赏. 10.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1)下面相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冬至,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古代中国的节日。 B.思家,是羁旅愁思的一种,也是中国古诗中常见的主题。 C.白居易,盛唐时期的代表性作家,《春晓》是他最负盛名的作品。 D.驿,即“驿站”,过去指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 (2)诗人是如何来表达自己“思家”的思想感情的?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八、文学作品阅读与鉴赏. 11.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简 单 那天,我把父亲珍爱的水晶打火机摔碎了。我只是想抽出下面的报纸而已, 它却将一副粉身碎骨的惨相呈现在我的面前。我只能躲进房间,不敢面对自己的 闪失
直到晚饭时,我瞥见餐桌边的那摊碎片,汽油已经挥发了,只留下淡淡的 渍迹。父亲只字不提,那原本十分精致的打火机就躺在他的脚边。我却愈发不敢 抬头看他,更不敢低头面对我的闪失。于是,我匆忙结束晚饭,逃回房间--坐 在写字台边,这个时段的数学在昏黄的灯光下更显复杂。我只想快点熬过这两天 也许到了下个主题我就会茅塞顿开。其后,我的思绪犹如洗衣机的滚筒,反复闪 现:也许该趁我不在家的时候,让母亲帮我说说情,或者让德高望重的外婆出出 面……总之,这件事让我感到很是复杂,我开始迷糊了。 第二天,我走出房间,那摊碎片仍旧陈列在我的面前。它仿佛已经变成了 个铺天盖地的博物馆,其中的每一片都仿佛在提醒我:是我把它打碎的 我从家里逃出来,自行车的右刹坏了,后轮也发出奇怪的响声。不知是右 刹影响了后轮,还是后轮出了问题。简单的自行车在我面前复杂得让我一窍不通。 我一如既往地保持我的习惯:右刹坏了,就用左刹。对于生活的机器,就像对待 这辆自行车,它什么地方坏了,我就尽量避免使用那一部分。我似乎从未想过, 如果有一天它所有地方都出了问题,那么修理一辆濒临报废的自行车要比现在处 理来得更为复杂。 不出所料,晚上回到家里,那摊碎片仍在我的视野中。父亲坚持只字不提, 这令事态几近陷入僵局。一种无形的压力开始降临,它不是一下子把一座泰山放 到我的手中,而是每天往我的身体上加一块砖。我感觉自己背对生活的沟壑,而 面前是险峻的峡谷 早上出门,邻居再次邀请我为她上小学的女儿补习汉语拼音。上次她说完 这件事以后,我花了整整一个晚上回忆声母和韵母是怎么回事--但事实告诉 我,我对此无能为力。于是,如何回绝那样一张真诚的笑脸,也演变成了一个复 杂的问题。我知道如果说实话,她不会相信上了十几年学的大学生竟然不懂小学 年级的课程,她会以为我是个不乐于助人的邻居。于是,我开始远远地躲着她。 这样的生活实在太累了,我已经快要变成一只东躲西藏的蟑螂。 我躲不掉父亲,躲不掉邻居,躲不掉我自己的生活。 晚上,我回到家里,郑重地对父亲说:“那只打火机是我打碎的。”父亲 沉默片刻,起身去拿笤帚,脸上带着笑容。事情的解决就这么简单,生活的豁然 开朗让我欣喜无比。 大概而言,世间万事不是因为它复杂,才让人难以解决;而是因为逃避, 因为不敢面对,不敢解决,它才变得复杂。 直面生活,一切都会变得如此简单! (1)简要概括作品中的中心事件的发展过程 (2)文中说,“邻居再次邀请我为她上小学的女儿补习汉语拼音”,这与本文 的中心事件有什么联系?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3)文中写爸爸起身去拿笤帚时“脸上带着笑容”,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4)作品的标题是“简单”。结合文意谈一谈,这里的“简单”有哪些含意? 九、微写作 12.春节是华人世界不可回避的传统。如果有需要,你会怎样简要地介绍春节? 对于记忆中的春节,你会有些什么样值得回忆的生活场景?或者,对于即将到来 的春节,你又有一些什么样的期待? 请根据提示,选择一个角度,写一段文字。不少于150字
直到晚饭时,我瞥见餐桌边的那摊碎片,汽油已经挥发了,只留下淡淡的 渍迹。父亲只字不提,那原本十分精致的打火机就躺在他的脚边。我却愈发不敢 抬头看他,更不敢低头面对我的闪失。于是,我匆忙结束晚饭,逃回房间﹣﹣坐 在写字台边,这个时段的数学在昏黄的灯光下更显复杂。我只想快点熬过这两天, 也许到了下个主题我就会茅塞顿开。其后,我的思绪犹如洗衣机的滚筒,反复闪 现:也许该趁我不在家的时候,让母亲帮我说说情,或者让德高望重的外婆出出 面……总之,这件事让我感到很是复杂,我开始迷糊了。 第二天,我走出房间,那摊碎片仍旧陈列在我的面前。它仿佛已经变成了 一个铺天盖地的博物馆,其中的每一片都仿佛在提醒我:是我把它打碎的。 我从家里逃出来,自行车的右刹坏了,后轮也发出奇怪的响声。不知是右 刹影响了后轮,还是后轮出了问题。简单的自行车在我面前复杂得让我一窍不通。 我一如既往地保持我的习惯:右刹坏了,就用左刹。对于生活的机器,就像对待 这辆自行车,它什么地方坏了,我就尽量避免使用那一部分。我似乎从未想过, 如果有一天它所有地方都出了问题,那么修理一辆濒临报废的自行车要比现在处 理来得更为复杂。 不出所料,晚上回到家里,那摊碎片仍在我的视野中。父亲坚持只字不提, 这令事态几近陷入僵局。一种无形的压力开始降临,它不是一下子把一座泰山放 到我的手中,而是每天往我的身体上加一块砖。我感觉自己背对生活的沟壑,而 面前是险峻的峡谷。 早上出门,邻居再次邀请我为她上小学的女儿补习汉语拼音。上次她说完 这件事以后,我花了整整一个晚上回忆声母和韵母是怎么回事﹣﹣但事实告诉 我,我对此无能为力。于是,如何回绝那样一张真诚的笑脸,也演变成了一个复 杂的问题。我知道如果说实话,她不会相信上了十几年学的大学生竟然不懂小学 一年级的课程,她会以为我是个不乐于助人的邻居。于是,我开始远远地躲着她。 这样的生活实在太累了,我已经快要变成一只东躲西藏的蟑螂。 ……我躲不掉父亲,躲不掉邻居,躲不掉我自己的生活。 晚上,我回到家里,郑重地对父亲说:“那只打火机是我打碎的。”父亲 沉默片刻,起身去拿笤帚,脸上带着笑容。事情的解决就这么简单,生活的豁然 开朗让我欣喜无比。 大概而言,世间万事不是因为它复杂,才让人难以解决;而是因为逃避, 因为不敢面对,不敢解决,它才变得复杂。 直面生活,一切都会变得如此简单! (1)简要概括作品中的中心事件的发展过程。 (2)文中说,“邻居再次邀请我为她上小学的女儿补习汉语拼音”,这与本文 的中心事件有什么联系?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3)文中写爸爸起身去拿笤帚时“脸上带着笑容”,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4)作品的标题是“简单”。结合文意谈一谈,这里的“简单”有哪些含意? 九、微写作. 12.春节是华人世界不可回避的传统。如果有需要,你会怎样简要地介绍春节? 对于记忆中的春节,你会有些什么样值得回忆的生活场景?或者,对于即将到来 的春节,你又有一些什么样的期待? 请根据提示,选择一个角度,写一段文字。不少于 15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