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建立直角坐标,且令带状电荷位于x平面内,如习题图2-8所示。带状电荷可划分为很多条宽度为dx的无限长线电荷,其线密度为p,dx。那么,该无限长线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与坐标变量:无关,即dE-Pdx276r-er= V(x-x) +y?式中e,=e *--+e,--le(x-x)+e,)dxale(x-x)+ery)得dE= 2ms[l-x) +]E=sule(x-x)+e,j)那么2元8[(x-x) +y2[x-] +y2x-=-parctaPsInarctar+ey260元8y(x+) +y2-9已知均匀分布的带电圆盘半径为a,面电荷密度为Ps,位于2=0平面,且盘心与原点重合,试求圆盘轴线上任一点电场强度EP(0,0,=)习题图2-926
26 解 建立直角坐标,且令带状电荷位于 xz 平面内,如习题图 2-8 所示。带状 电荷可划分为很多条宽度为 d x 的无限长线电荷,其线密度为 x s d 。那 么,该无限长线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与坐标变量 z 无关,即 r E e r x s 2 0 d d 式中 2 2 r x x y x x y r r y r x x r x y x y e e e e e 1 得 x x y x x y x s x y E e e 2 2 2 0 d d 那么 x x y x x y x s w w x y E e e 2 2 0 2 2 2 d y w x y w x y w x y w x s s 2 arctan 2 arctan 2 2 2 ln 4 2 0 2 2 2 0 x y e e 2-9 已知均匀分布的带电圆盘半径为 a,面电荷密度 为 S ,位于 z = 0 平面,且盘心与原点重合,试求圆盘 轴线上任一点电场强度 E。 习题图 2-9 o x y z r dr P(0,0,z)
解如图2-9所示,在圆盘上取一半径为r,宽度为dr的圆环,该圆环具有的电荷量为dq=2mrdrp。由于对称性,该圆环电荷在≥轴上任一点P产生的电场强度仅的r有=分量。根据习题2-7结果,获知该圆环电荷在P产生的电场强度的≥分量为zrp,drdE.280(r2 +2 )/2那么,整个圆盘电荷在P产生的电场强度为 (a-280(==2+a22-10已知电荷密度为Ps及-Ps的两块无限大面电荷分别位于×=0及x1平面,试求x>1,0<x<1及x<0区域中的电场强度解无限大平面电荷产生的场强分布一定是均匀的,其电场方向垂直于无限大平面,且分别指向两侧。因此,位于x=0平面内的无限大面电荷Ps,在x<0区域中产生的电场强度E=-e,E,在x>0区域中产生的电场强度Et=e,E。位于x=1平面内的无限大面电荷-Ps,在x<1区域中产生的电场强度E=e,Ez,在x>1区域中产生的电场强度E, =-e,E, .由电场强度法向边界条件获知,coEt -oE =Pl-0CoE -E =-Pl=-0即G0E, +6E =Pl-o--0E, -0E, =-P,-E=B -由此求得根据叠加定理,各区域中的电场强度应为E=E +E =-e,E +e,E, =0, x<027
27 解 如图 2-9 所示,在圆盘上取一半径为 r ,宽度为 dr 的圆环,该圆环具 有的电荷量为 s dq 2r dr 。由于对称性,该圆环电荷在 z 轴上任一点 P 产生的电场强度仅的 r 有 z 分量。根据习题 2-7 结果,获知该圆环电荷在 P 产生的电场强度的 z 分量为 3 2 2 2 2 0 d d r z zr r E s z 那么,整个圆盘电荷在 P 产生的电场强度为 2 2 0 0 3 2 2 2 0 2 d 2 z a z z z z r zr r s z a s z E e e 2-10 已知电荷密度为 S 及 S 的两块无限大面电荷分别位于 x = 0 及 x = 1 平面,试求 x 1, 0 x 1 及 x 0 区域中的电场强度。 解 无限大平面电荷产生的场强分布一定是均匀的,其电场方向垂直于无限 大平面,且分别指向两侧。因此,位于 x = 0 平面内的无限大面电荷 S , 在 x < 0 区域中产生的电场强度 1 xE1 E e ,在 x > 0 区域中产生的电场 强度 1 xE1 E e 。位于 x = 1 平面内的无限大面电荷 S ,在 x < 1 区域中 产 生 的 电 场 强 度 2 xE2 E e , 在 x > 1 区 域 中 产 生 的 电 场 强 度 2 xE2 E e 。 由电场强度法向边界条件获知, 0 1 0 1 0 x E E s 0 2 0 2 0 x E E s 即 0 1 0 1 0 x E E s 0 2 0 2 1 x E E s 由此求得 0 1 2 2 s E E 根据叠加定理,各区域中的电场强度应为 1 2 1 2 0, 0 E E x x x E E E e e
Ps0<x<1E-E+E =e,E+e,E,GOE=Ef+E, =e,E -e,E, =0, x>12-11若在球坐标系中,电荷分布函数为[o,0<r<ap=↓10-, a<r<b[o,r>b试求0<r<a,a<r<b及r>b区域中的电通密度D解作一个半径为r的球面为高斯面,由对称性可知fp-ds=-=D=%e,式中q为闭合面S包围的电荷。那么在0<r<a区域中,由于q=0,因此D=0。在a<r<b区域中,闭合面S包围的电荷量为q=[pdv=10×r(2-αl)D-a)因此,3r2在r>b区域中,闭合面S包围的电荷量为q=[,pdv=10-×(63-a)D-10(6-2)e因此,32-12若带电球的内外区域中的电场强度为[%, r>aE=e,r<a试求球内外各点的电位。解在r<a区域中,电位为0(0)='E-dr='E-dr+'E-dr=%(a2-r)+28
28 , 0 1 0 1 2 1 2 E E x s x x E E E e e 1 2 1 2 0, 1 E E x x x E E E e e 2-11 若在球坐标系中,电荷分布函数为 r b a r b r a 0, 10 , 0, 0 6 试求 0 r a, a r b 及 r b 区域中的电通密度 D。 解 作一个半径为 r 的球面为高斯面,由对称性可知 r D s D e 2 4 d r q q s 式中 q 为闭合面 S 包围的电荷。那么 在 0 r a 区域中,由于 q = 0,因此 D = 0。 在 a r b 区域中,闭合面 S 包围的电荷量为 6 3 3 3 4 q dv 10 r a v 因此, r D e 2 6 3 3 3 10 r r a 在 r b 区域中,闭合面 S 包围的电荷量为 6 3 3 3 4 q dv 10 b a v 因此, r D e 2 6 3 3 3 10 r b a 2-12 若带电球的内外区域中的电场强度为 r a a qr r a r q , , 2 r E e 试求球内外各点的电位。 解 在 r a 区域中,电位为 a q a r a q r a a r r 2 2 2 E dr E dr E dr
在r>a区域中,0()=E-dr=2-13已知圆球坐标系中空间电场分布函数为[r,r≤aE=erigr≥aT试求空间的电荷密度。解利用高斯定理的微分形式V·E,得知在球坐标系中0)=60V.E-0(E)那么,在r≤a区域中电荷密度为2品(0)=5eorp0)=0%在r≥a区域中电荷密度为0)=(6)=02-14已知真空中的电荷分布函数为Jr,osrsap(r)-[o, r>a式中产为球坐标系中的半径,试求空间各点的电场强度。解由于电荷分布具有球对称性,取球面为高斯面,那么根据高斯定理fE-ds=1= E4m* =16060在0≤r≤a区域中q=Jp(0)dv=,4m22dr=m5E=er4m5m605元在r>a区域中q=J,o(r)dv=4m2r dr=ms29
29 在 r a 区域中, r q r r E dr 2-13 已知圆球坐标系中空间电场分布函数为 r a r a r r a , , 2 5 3 r E e 试求空间的电荷密度。 解 利用高斯定理的微分形式 0 E ,得知在球坐标系中 Er r r r r 2 0 0 2 d 1 d E 那么,在 r a 区域中电荷密度为 2 0 5 0 2 5 d 1 d r r r r r 在 r a 区域中电荷密度为 0 d 1 d 5 0 2 a r r r 2-14 已知真空中的电荷分布函数为 r a r r a r 0, , 0 ( ) 2 式中 r 为球坐标系中的半径,试求空间各点的电场强度。 解 由于电荷分布具有球对称性,取球面为高斯面,那么根据高斯定理 0 2 0 d 4 q E r q s E s 在 0 r a 区域中 5 0 2 2 5 4 q r dv 4 r r dr r r v r r r r r E e e 0 3 0 5 2 5 1 5 4 4 1 在 r a 区域中 5 0 2 2 5 4 q r dv 4 r r dr a a v
51E=er4mg5m60562-15已知空间电场强度E=3e,+4e,-5e,,试求(0,0.0)与(1,1,2)两点间的电位差。解设PI点的坐标为(0,0,0),P2点的坐标为(1,1,2,),那么,两点间的电位差为V=I'E.dl式中E=3e,+4e,-5e,dl=e,dx+e,dy+ed,因此电位差为V=Ja)(3dx+4dy-5d:)=-3(V)2-16已知同轴圆柱电容器的内导体半径为a,外导体的内半径为b。若填充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s,=2。试求在外导体尺寸不变的情况下,为了获得最高耐压,内外导体半径之比。解已知若同轴线单位长度内的电荷量为9,则同轴线内电场强度E=e。为了使同轴线获得最高耐压,应在保持内外导体之间的电2元位差√不变的情况下,使同轴线内最大的电场强度达到最小值,即应使内导体表面r=α处的电场强度达到最小值。因为同轴线单位长度内的电容为2元82元8G=4=则同轴线内导体表面r=α处电场强度为CE(a) =g1a令b不变,以比值当为变量,对上式求极值,获知当比值台=e时, E(a)取得最小值,即同轴线获得最高耐压。2-17若在一个电荷密度为p,半径为α的均匀带电球中,存在一个半径30
30 r r r a a r E e e 0 2 5 0 5 2 5 1 5 4 4 1 2-15 已知空间电场强度 x y z E 3e 4e 5e ,试求(0,0,0)与(1,1,2)两 点间的电位差。 解 设 P1 点的坐标为(0,0,0,), P2点的坐标为(1,1,2,),那么,两点间的 电位差为 2 1 d P P V E l 式中 3 4 5 , d dx dy dz x y z x y z E e e e l e e e ,因此电位差为 3d 4d 5d 3V 1,1,2 0,0,0 V x y z 2-16 已知同轴圆柱电容器的内导体半径为 a,外导体的内半径为 b。若填 充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2 r 。试求在外导体尺寸不变的情况下,为了获 得最高耐压,内外导体半径之比。 解 已知若同轴线单位长度内的电荷量为 q 1,则同轴线内电场强度 r E e r q 2 1 。为了使同轴线获得最高耐压,应在保持内外导体之间的电 位差 V 不变的情况下,使同轴线内最大的电场强度达到最小值,即应使内 导体表面 r a 处的电场强度达到最小值。因为同轴线单位长度内的电容为 V a b q a V b q C ln 2 ln 2 1 1 1 则同轴线内导体表面 r a 处电场强度为 a b a b b V a b a V E a ln ln ( ) 令 b 不变,以比值 a b 为变量,对上式求极值,获知当比值 e a b 时, Ea 取得最小值,即同轴线获得最高耐压。 2-17 若在一个电荷密度为 ,半径为 a 的均匀带电球中,存在一个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