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素养·目标定位 目标素养 知识概览 苏美尔人创造楔形文字 古代 史诗《吉尔伽美什》 西亚 1.掌握楔形文字、《汉漠拉比 文化 建筑和艺术成就辉煌 法典》的影响,培养历史解 古巴比伦王国的《汉漠拉比法典》 释的素养 2.了解并掌握古代埃及在象 象形文字 形文字、文学、建筑和科技 古代西亚 古代 神话、诗歌、哲理故事和散文故事 等方面的贡献,培养史料实 埃及 非洲文化 证的素养 文化 深受宗教影响的建筑艺术 3.了解并掌握阿拉伯人在文 历法、数学、医学等方面多有建树 学及科学领域的贡献 4.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培 阿拉伯文化的创造 养时空观念 “悬诗”、故事集《天方夜谭》 阿拉伯文化 数学、天文学、医学成就辉煌 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课前·基础认知 一、古代西亚文化 前言宣扬君权种授,炫耀国王的功德。正文详细规定了臣民 1.概况 的义务以及违背法律后具体的惩罚措施,涉及个人道德,兵 古代西亚主要包括两河流域、伊朗高原及其周边地区, 役和劳役,租赁、借贷、债务以及奴隶地位等方面。法典的结 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的地区之一。 语要求所有人必须遵守法典,违反者将遭到严厉惩罚。法典 2.古代西亚文化成就 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政治、社会和经济等多方面的情况,是 (1)楔形文字:两河流域南部的苏美尔人创造了迄今所 研究古代两河流域历史的重要资料。 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一楔形文字。楔形文字在西亚流行 二、古代埃及文化 了数千年。 1.古代埃及的统一 (2)文学:《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 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古代埃及文明 史诗生动反映了两河流域居民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 绵延约3000年。 (3)建筑和艺术成就:苏美尔人的泥偶雕像生动有趣,壁 2.古代埃及的文化成就 画主题多样,别出心裁:亚述帝国修建了多座规模宏大的王 ()象形文字:古代埃及人使用象形文字。这种文字来 宫,王宫大门上的标志性雕刻是人首飞牛:波斯王宫装饰豪 源于最初的象形字,由表音符号、表意符号和限定符号组成。 华,雕梁画栋,多幅雕刻刻画了臣民进贡的场景,体现了专制 象形文字约形成于公元前4千纪末,一直使用到公元4 帝国统治者的威严。 世纪。 3.法制建设 (2)文学:古代埃及人创作出神话、诗歌、哲理故事和散 从苏美尔文明起,西亚地区历代统治者都重视编撰法 文故事。神话包括世界诞生和人类起源等内容:诗歌大多是 典,其中最著名的是古巴比伦王国的《汉漠拉比法典》。法典:宗教诗,也有爱情诗;哲理故事传达着埃及人的人生观和世 21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素养·目标定位 目 标 素 养 知 识 概 览 1.掌握楔形文字、《汉谟拉比 法典》的影响,培养历史解 释的素养 2.了解并掌握古代埃及在象 形文字、文学、建筑和科技 等方面的贡献,培养史料实 证的素养 3.了解并掌握阿拉伯人在文 学及科学领域的贡献 4.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培 养时空观念 课前·基础认知 一、古代西亚文化 1.概况 古代西亚主要包括两河流域、伊朗高原及其周边地区, 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的地区之一。 2.古代西亚文化成就 (1)楔形文字:两河流域南部的苏美尔人创造了迄今所 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楔形文字在西亚流行 了数千年。 (2)文学:《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 史诗生动反映了两河流域居民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 (3)建筑和艺术成就:苏美尔人的泥偶雕像生动有趣,壁 画主题多样,别出心裁;亚述帝国修建了多座规模宏大的王 宫,王宫大门上的标志性雕刻是人首飞牛;波斯王宫装饰豪 华,雕梁画栋,多幅雕刻刻画了臣民进贡的场景,体现了专制 帝国统治者的威严。 3.法制建设 从苏美尔文明起,西亚地区历代统治者都重视编撰法 典,其中最著名的是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法典 前言宣扬君权神授,炫耀国王的功德。正文详细规定了臣民 的义务以及违背法律后具体的惩罚措施,涉及个人道德,兵 役和劳役,租赁、借贷、债务以及奴隶地位等方面。法典的结 语要求所有人必须遵守法典,违反者将遭到严厉惩罚。法典 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政治、社会和经济等多方面的情况,是 研究古代两河流域历史的重要资料。 二、古代埃及文化 1.古代埃及的统一 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古代埃及文明 绵延约3000年。 2.古代埃及的文化成就 (1)象形文字:古代埃及人使用象形文字。这种文字来 源于最初的象形字,由表音符号、表意符号和限定符号组成。 象形文字约形成于公元前4千纪末,一直使用到公元 4 世纪。 (2)文学:古代埃及人创作出神话、诗歌、哲理故事和散 文故事。神话包括世界诞生和人类起源等内容;诗歌大多是 宗教诗,也有爱情诗;哲理故事传达着埃及人的人生观和世 21
历史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配人教版 界观:散文故事包含寓言和传记等。 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如《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城阿拉丁和神 (3)建筑艺术:古代埃及的建筑艺术受到宗教较大影响。 灯》等,都来自这部故事集。《天方夜谭》在中国广泛流传。 ①埃及人把大量精力和财富用在埋葬死者上,给统治者 在西欧,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终成眷属》等,都受到 修建豪华的陵嘉,准备丰厚的随葬品。 《天方夜谭》的影响。 ②法老们还修建了众多神庙,表达自己对神的敬畏。 (2)科学成就 ③祭司们宣扬法老是神的化身,法老则赐予神庙大量 ①伊本·穆萨的《积分和方程计算法》附有800多个实 财富。 例,把代数学发展为独立学科。 (4)科学和技术 ②白塔尼修正了计算太阳和部分行星轨道的方法,证明 ①古代埃及人发明的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是古代世界 了发生日环食的可能性。他的《萨比天文历表传入欧洲后, 最精确的历法之一。 对欧洲天文学产生很大影响。 ②在数学、医学等方面,埃及人也颇有建树。 ③伊本·西那的《医典》是一部医学百科全书,传入欧洲 三、阿拉伯文化 后被翻译成拉丁语,长期用作医学的标准教科书。 1.背景 ④印度的数字符号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至今仍被称为 7世纪,阿拉伯帝国开始兴起,到8世纪已征服从伊比 “阿拉伯数字”。 利亚半岛到印度北部的广大地区。阿拉伯人继承和融合了 3地位 上述地区的文化遗产,把古代埃及、西亚、希腊、罗马以及印 阿拉伯帝国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度的文化典籍翻译成阿拉伯语,结合阿拉伯人的风俗、语言 微思考8世纪,阿拉伯半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 和传统,创造了阿拉伯文化。 化。阿拉伯人以宗教为纽带,完成了国家的蜕变,阿拉伯翻 2.阿拉伯文化成就 开了历史的新一页。 (1)文学成就 谈谈你对“阿拉伯翻开了历史的新一页”的理解。 ①阿拉伯半岛统一之前,阿拉伯各部落经常派人到麦加 提示7世纪,阿拉伯帝国开始兴起,到8世纪已征服从 附近举行诗歌比赛,获胜的诗歌会用金水书写在布上,悬挂 伊比利亚半岛到印度北部的广大地区。阿拉伯人继承和融 在克尔白神庙的墙壁上,名为“悬诗”。 合了已征服地区的文化遗产,把古代埃及,西亚、希腊、罗马 ②故事集《天方夜遵》中的很多故事来源于古代埃及和 以及印度的文化典籍翻译成阿拉伯语,结合阿拉伯人的风 西亚等地的民间传说,通过王后讲故事的形式串联在一起。 俗、语言和传统,创造了阿拉伯文化。 课堂·重难突破 地理环境对古埃及文化的影响 会破坏古埃及的农业生产与生活,给人们造成灾难,威胁社 会稳定。 材料一尼罗河为埃及人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水源,但它 (2)措施:研究尼罗河定期泛滥的规律,人工治理尼 不寻常的水位也会给埃及人带来灾难。当尼罗河处于意外 罗河。 高水位时,它会冲毁横向的堤坝,将居住区夷为平地,它会破 坏粮仓,危及下一个种植时节所需要的种子,它会毁灭牲畜。 核心归纳 当处于意外低水位时,由于河水不能漫过堤坝实施灌溉而使 地理环境对古埃及文化的影响 丰收无望,甚至造成严重的饥饯,进而导致社会的不安定。 1.相对闭塞的地理环境使古埃及人生活在这片相对安 -新玲《古埃及伦理中的和谐观念》 全、隔绝的区域内,可以相对自由地发展和延续种族,为古埃 材料二从远古开始,埃及人就开始了对水源的治理和 及文化的发展提供稳定的基础。 对灌溉的控制,先是顺其自然,然后是人工治理。为了农业 2.天然的地理屏障使古埃及的政治相对稳定,为创造辉 灌溉,治理水源与疏通河渠成为人人都得参与的事业…从 煌的古埃及文明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广袤而恶劣的大沙漠中求得农田,从河谷中争取更多的肥沃 3.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洪水和 淤泥,是埃及人追求的目标。 肥沃的淤泥塑造了河谷平原,从而为古埃及文明的发展创造 一赵克仁《古埃及和谐文化探源》 了物质条件。 问题探究 拓展延伸 (1)希罗多德曾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尼罗河的定 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发展的影响 期泛滥对古埃及生产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地理环境为人类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地理环境 (2)面对尼罗河定期泛滥造成的危害,指出古埃及人民 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影响经济发展的进程,进而影 趋利避害的措施。 响文化发展水平。 提示(1)影响: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 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有利于古埃及农业生产,为古埃及人 学以致用 的生活水平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同时,尼罗河定期泛滥,也 如果你去世界文明古国研学旅游,下列可能经历的情景 22
历 史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配人教版 界观;散文故事包含寓言和传记等。 (3)建筑艺术:古代埃及的建筑艺术受到宗教较大影响。 ①埃及人把大量精力和财富用在埋葬死者上,给统治者 修建豪华的陵墓,准备丰厚的随葬品。 ②法老们还修建了众多神庙,表达自己对神的敬畏。 ③祭司们宣扬法老是神的化身,法老则赐予神庙大量 财富。 (4)科学和技术 ①古代埃及人发明的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是古代世界 最精确的历法之一。 ②在数学、医学等方面,埃及人也颇有建树。 三、阿拉伯文化 1.背景 7世纪,阿拉伯帝国开始兴起,到8世纪已征服从伊比 利亚半岛到印度北部的广大地区。阿拉伯人继承和融合了 上述地区的文化遗产,把古代埃及、西亚、希腊、罗马以及印 度的文化典籍翻译成阿拉伯语,结合阿拉伯人的风俗、语言 和传统,创造了阿拉伯文化。 2.阿拉伯文化成就 (1)文学成就 ①阿拉伯半岛统一之前,阿拉伯各部落经常派人到麦加 附近举行诗歌比赛,获胜的诗歌会用金水书写在布上,悬挂 在克尔白神庙的墙壁上,名为“悬诗”。 ②故事集《天方夜谭》中的很多故事来源于古代埃及和 西亚等地的民间传说,通过王后讲故事的形式串联在一起。 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如《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 灯》等,都来自这部故事集。《天方夜谭》在中国广泛流传。 在西欧,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终成眷属》等,都受到 《天方夜谭》的影响。 (2)科学成就 ①伊本·穆萨的《积分和方程计算法》附有800多个实 例,把代数学发展为独立学科。 ②白塔尼修正了计算太阳和部分行星轨道的方法,证明 了发生日环食的可能性。他的《萨比天文历表》传入欧洲后, 对欧洲天文学产生很大影响。 ③伊本·西那的《医典》是一部医学百科全书,传入欧洲 后被翻译成拉丁语,长期用作医学的标准教科书。 ④印度的数字符号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至今仍被称为 “阿拉伯数字”。 3.地位 阿拉伯帝国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微思考 8世纪,阿拉伯半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 化。阿拉伯人以宗教为纽带,完成了国家的蜕变,阿拉伯翻 开了历史的新一页。 谈谈你对“阿拉伯翻开了历史的新一页”的理解。 提示 7世纪,阿拉伯帝国开始兴起,到8世纪已征服从 伊比利亚半岛到印度北部的广大地区。阿拉伯人继承和融 合了已征服地区的文化遗产,把古代埃及、西亚、希腊、罗马 以及印度的文化典籍翻译成阿拉伯语,结合阿拉伯人的风 俗、语言和传统,创造了阿拉伯文化。 课堂·重难突破 地理环境对古埃及文化的影响 材料一 尼罗河为埃及人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水源,但它 不寻常的水位也会给埃及人带来灾难。当尼罗河处于意外 高水位时,它会冲毁横向的堤坝,将居住区夷为平地,它会破 坏粮仓,危及下一个种植时节所需要的种子,它会毁灭牲畜。 当处于意外低水位时,由于河水不能漫过堤坝实施灌溉而使 丰收无望,甚至造成严重的饥馑,进而导致社会的不安定。 ———靳玲《古埃及伦理中的和谐观念》 材料二 从远古开始,埃及人就开始了对水源的治理和 对灌溉的控制,先是顺其自然,然后是人工治理。为了农业 灌溉,治理水源与疏通河渠成为人人都得参与的事业……从 广袤而恶劣的大沙漠中求得农田,从河谷中争取更多的肥沃 淤泥,是埃及人追求的目标。 ———赵克仁《古埃及和谐文化探源》 问题探究 (1)希罗多德曾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尼罗河的定 期泛滥对古埃及生产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2)面对尼罗河定期泛滥造成的危害,指出古埃及人民 趋利避害的措施。 提示 (1)影响: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 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有利于古埃及农业生产,为古埃及人 的生活水平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同时,尼罗河定期泛滥,也 会破坏古埃及的农业生产与生活,给人们造成灾难,威胁社 会稳定。 (2)措施:研究尼罗河定期泛滥的规律,人工治理尼 罗河。 核心归纳 地理环境对古埃及文化的影响 1.相对闭塞的地理环境使古埃及人生活在这片相对安 全、隔绝的区域内,可以相对自由地发展和延续种族,为古埃 及文化的发展提供稳定的基础。 2.天然的地理屏障使古埃及的政治相对稳定,为创造辉 煌的古埃及文明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3.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洪水和 肥沃的淤泥塑造了河谷平原,从而为古埃及文明的发展创造 了物质条件。 拓展延伸 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发展的影响 地理环境为人类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地理环境 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影响经济发展的进程,进而影 响文化发展水平。 学以致用 如果你去世界文明古国研学旅游,下列可能经历的情景 22
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是() C.在印度古城感受《汉漠拉比法典》石柱的古老 A在埃及领路胡夫金字塔的壮美 D.在罗马博物馆品味佛教起源地的千年沧桑 B.在古巴比伦王国的故土欣赏大竞技场的异域风光 答案A 课后 1 训练提升 基础·巩固 A.敬畏尼罗河的泛滥 B.认识水平的提高 一、选择题 C.感恩尼罗河的馈赠 1.这里开创了一系列的“世界之最”:最古老的城市和文字, D.摆脱了对神灵的崇拜 最早的成文法典,最早的历法,最早的治金技术,最早的学 答案B 校、图书馆,最早的神话,最早的药典。“这里”是指( 解析古埃及人对尼罗河的荣拜体现了人对自然的敬畏, A希腊半岛 崇拜对象由最初的河水到后来的奥西里斯神和哈比神,反 B.尼罗河流域 映了人们在治理尼罗河过程中认识到人的力量,说明古埃 C.两河流域 及人认识水平的提高,故B项正确:A、C两项无法解释古 D.印度河流域 埃及人崇拜对象的变化,故排除:崇拜对象的变化不能说 答案C 明“摆脱了对神灵的崇拜”,故D项错误。 2.下列是小王同学在课本剧《汉谟拉比》中所撰写的台词,其 6.下表体现了古代不同地区的文字及其发明时间。恩格斯 中符合史实的是() 说,人类社会正是“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 A我是法老,太阳神之子 而过渡到文明时代”。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B.神授我法律,严惩社会犯罪 古埃及 古代两河流域 古代中国 C.我是国王,无权制定法律 D.神予我象形文字,嘱我修订法律 公元前4 约公元前 商周 答案B 千纪末 3500年 时期 3.古巴比伦国王为了强化统治,缓和社会矛盾,命人编写了 一部内容丰富的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 的成文法典。“它”是( ym A.《秦律》 』了」问a热 B.《汉漠拉比法典》 C.《法国民法典》 D.1787年美国宪法 A.文字能更好地记录人类社会的文化 答案B B.文字是研究古代社会生活的唯一途径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 C.古埃及最早进入文明社会 王汉漠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为了雏护奴隶主的利 D.古代文字都起源于象形并独立发展 益,汉漠拉比制定了《汉漠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最 答案A 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B项符合题意。 解析文字的出现,是为了更好地记录人类社会的文化 4.下列对两河流域的文化成就表述正确的是() 故A项正确:文字是研究古代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但不 A.古代西亚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是唯一途径,B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体现三个地区进入 B.《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 文明社会的时间,C项错误;“古代文字都起源于象形”不 C阿拉伯人创造并传播了“阿拉伯数字” 符合史实,D项错误。 D.苏美尔人发明了十进制 7.古代印度、希腊、波斯与罗马的文化典籍正是通过阿拉伯 答案B 科学家和学者的创造性劳动使其得以矫正和保存。这说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河流域南部的苏美尔人创造 明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化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 了楔形文字,A项错误:《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世界上 A.兼收并蓄 最早的史诗,故选B项:印度的数字符号经阿拉伯人传入 B.独自创新 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C项错误:苏美尔人发明了 C.全盘西化 60进制,D项错误。 D.完全否定 5.古代埃及人对尼罗河的最初崇拜对象是河水,后来奥西里 答案A 斯神和哈比神成为古埃及人民心中重要的河神。这一变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古代印度、希腊、波斯与罗马的文化 化说明古埃及人() 典籍正是通过阿拉伯科学家和学者的创造性劳动使其得 23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是( ) A.在埃及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 B.在古巴比伦王国的故土欣赏大竞技场的异域风光 C.在印度古城感受《汉谟拉比法典》石柱的古老 D.在罗马博物馆品味佛教起源地的千年沧桑 答案 A 课后·训练提升 基础 巩固 一、选择题 1.这里开创了一系列的“世界之最”:最古老的城市和文字, 最早的成文法典,最早的历法,最早的冶金技术,最早的学 校、图书馆,最早的神话,最早的药典。“这里”是指( ) A.希腊半岛 B.尼罗河流域 C.两河流域 D.印度河流域 答案 C 2.下列是小王同学在课本剧《汉谟拉比》中所撰写的台词,其 中符合史实的是( ) A.我是法老,太阳神之子 B.神授我法律,严惩社会犯罪 C.我是国王,无权制定法律 D.神予我象形文字,嘱我修订法律 答案 B 3.古巴比伦国王为了强化统治,缓和社会矛盾,命人编写了 一部内容丰富的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 的成文法典。“它”是( ) A.《秦律》 B.《汉谟拉比法典》 C.《法国民法典》 D.1787年美国宪法 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 王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 益,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最 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B项符合题意。 4.下列对两河流域的文化成就表述正确的是( ) A.古代西亚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B.《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 C.阿拉伯人创造并传播了“阿拉伯数字” D.苏美尔人发明了十进制 答案 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河流域南部的苏美尔人创造 了楔形文字,A项错误;《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世界上 最早的史诗,故选B项;印度的数字符号经阿拉伯人传入 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C项错误;苏美尔人发明了 60进制,D项错误。 5.古代埃及人对尼罗河的最初崇拜对象是河水,后来奥西里 斯神和哈比神成为古埃及人民心中重要的河神。这一变 化说明古埃及人( ) A.敬畏尼罗河的泛滥 B.认识水平的提高 C.感恩尼罗河的馈赠 D.摆脱了对神灵的崇拜 答案 B 解析 古埃及人对尼罗河的崇拜体现了人对自然的敬畏, 崇拜对象由最初的河水到后来的奥西里斯神和哈比神,反 映了人们在治理尼罗河过程中认识到人的力量,说明古埃 及人认识水平的提高,故B项正确;A、C两项无法解释古 埃及人崇拜对象的变化,故排除;崇拜对象的变化不能说 明“摆脱了对神灵的崇拜”,故D项错误。 6.下表体现了古代不同地区的文字及其发明时间。恩格斯 说,人类社会正是“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 而过渡到文明时代”。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古埃及 古代两河流域 古代中国 公元前4 千纪末 约公元前 3500年 商周 时期 A.文字能更好地记录人类社会的文化 B.文字是研究古代社会生活的唯一途径 C.古埃及最早进入文明社会 D.古代文字都起源于象形并独立发展 答案 A 解析 文字的出现,是为了更好地记录人类社会的文化, 故 A项正确;文字是研究古代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但不 是唯一途径,B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体现三个地区进入 文明社会的时间,C项错误;“古代文字都起源于象形”不 符合史实,D项错误。 7.古代印度、希腊、波斯与罗马的文化典籍正是通过阿拉伯 科学家和学者的创造性劳动使其得以矫正和保存。这说 明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化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 ) A.兼收并蓄 B.独自创新 C.全盘西化 D.完全否定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古代印度、希腊、波斯与罗马的文化 典籍正是通过阿拉伯科学家和学者的创造性劳动使其得 23
历史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配人教版 以矫正和保存”,这说明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化发展起到 B.表明城邦首领受神庙控制 兼收并蓄的作用,故A项正确。 C.反映了王权与贵族的矛盾 二、非选择题 D.表明国王权力呈现集中的趋势 8.材料一1901年,法国考古队在两河流域的古城苏萨 答案C 遗址发现一尊黑色的玄武岩石柱。石柱上端是浮雕, 解析根据题千材料“乌鲁克城邦贵族对于首领吉尔伽美 下端刻满法典条文。法典分序言、正文、结语三大部 什…扩大自己权力的行为极为不满”,可知史诗体现了 分,正文部分共282条,其中有35条已经磨损,但根据 城邦贵族与城邦首领之间的矛盾,实际上反映了王权与贵 在苏萨遗址及其他地方发现的泥版文书上的法典抄本 族的矛盾,故C项正确。 片段,大部分得以补缺。石柱现存于巴黎卢浮宫博物 3.“建造有形的纪念碑尚不足以使负担过重,埃及的肥田沃 馆。下图为石柱上部的浮雕。 土生产出了剩余产品,而带来肥沃的冲击土壤的尼罗河 年一度的泛滥期使一切农事都无法进行。当年的剩余产 品,加上农业劳动力每年强迫性的假期,既提供了季节性 的劳动力,又使他们不至于挨饿,这便使纪念碑的建造成 为可能。”上述材料反映了古埃及人修建金字塔的( A.政治前提 B.经济基础 C.理论依据 D.根本原因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千材料“埃及的肥田沃土生产出了剩余产 品,而带来肥沃的冲击土壤的尼罗河一年一度的泛滥期使 一切农事都无法进行”,可知尼罗河的泛滥促进了古埃及 摘编自叶志宏《外国著名 农业的发展,剩余产品出现,为修建金字塔提供了经济基 法典及其评述》 础,故B项正确。 材料二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制去非其奴隶的 4.“一般人为求学而游历欧、亚、非三洲,然后犹如蜜蜂一般, 奴泉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 载蜜而归,把他们储蓄的宝藏,分给发奋的学生们,并且孜 一《汉漠拉比法典》 孜不倦地编辑许多典籍。”这说明阿拉伯文学繁荣的主要 (1)浮雕中站立的人物是法典的颁布者,法典因此得名。 原因是( 这部法典是哪个国家的,它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具有 A.经济发达 怎样的地位? B.注重吸收东西方文明 (2)浮雕中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政治观念? C.国家重视 (3)石柱和其他泥版文书上使用的应为何种文字? D.立足以往文明的基础 (4)材料二中该法典的规定反映了什么问题? 答案B 参考答案(1)国家:古巴比伦王国。地位:《汉漠拉比法 解析根据题千材料“一般人为求学而游历欧、亚、非三 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洲,然后犹如蜜蜂一般,载蜜而归,把他们储蓄的宝藏,分 (2)政治观念:君权神授。 给发奋的学生们”,可知阿拉伯文化融合了东西方的文化 (3)文字:楔形文字。 遗产,这是阿拉伯文学繁荣的主要原因,故选B项。 (4)问题:法典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奴隶没有人身 自由。 拓展·提高 1古巴比伦人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刑事、民事、商贸、婚姻 等行为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并于约公元前18世纪制 定了《汉谟拉比法典》。这说明() A.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图1 图2 B.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王国相当完善 (1)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文明的角度对两 C,古巴比伦王国的商品经济较活跃 幅图片进行解读。 D.人类社会的立法历史非常悠久 (2)根据图片信息,你认为研究建筑或雕塑史料有何历史 答案D 价值? 2.史诗《吉尔伽美什》记载,乌鲁克城邦贵族对于首领吉尔伽 参考答案(1)图1:古代埃及的建筑艺术受宗教信仰的 美什招募年轻人修筑城墙等扩大自己权力的行为极为不 影响较大。埃及人把大量精力和财富用于埋葬死者上,高 满,因此乞求诸神惩罚吉尔伽美什。这一现象() 大雄伟的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象征着古代埃及法 A.反映出城邦内部阶级矛盾尖锐 老死后仍要维持其权威。图2:《汉漠拉比法典》详细规定 24
历 史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配人教版 以矫正和保存”,这说明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化发展起到 兼收并蓄的作用,故 A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8.材料一 1901年,法国考古队在两河流域的古城苏萨 遗址发现一尊黑色的玄武岩石柱。石柱上端是浮雕, 下端刻满法 典 条 文。法 典 分 序 言、正 文、结 语 三 大 部 分,正文部分共282条,其中有35条已经磨损,但根据 在苏萨遗址及其他地方发现的泥版文书上的法典抄本 片段,大部分得以补缺。石柱现存于巴黎卢浮宫博物 馆。下图为石柱上部的浮雕。 ———摘编自叶志宏《外国著名 法典及其评述》 材料二 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 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 ———《汉谟拉比法典》 (1)浮雕中站立的人物是法典的颁布者,法典因此得名。 这部法典是哪个国家的,它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具有 怎样的地位? (2)浮雕中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政治观念? (3)石柱和其他泥版文书上使用的应为何种文字? (4)材料二中该法典的规定反映了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 (1)国家:古巴比伦王国。地位:《汉谟拉比法 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政治观念:君权神授。 (3)文字:楔形文字。 (4)问题:法典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奴隶没有人身 自由。 拓展 提高 1.古巴比伦人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刑事、民事、商贸、婚姻 等行为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并于约公元前18世纪制 定了《汉谟拉比法典》。这说明( ) A.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B.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王国相当完善 C.古巴比伦王国的商品经济较活跃 D.人类社会的立法历史非常悠久 答案 D 2.史诗《吉尔伽美什》记载,乌鲁克城邦贵族对于首领吉尔伽 美什招募年轻人修筑城墙等扩大自己权力的行为极为不 满,因此乞求诸神惩罚吉尔伽美什。这一现象( ) A.反映出城邦内部阶级矛盾尖锐 B.表明城邦首领受神庙控制 C.反映了王权与贵族的矛盾 D.表明国王权力呈现集中的趋势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乌鲁克城邦贵族对于首领吉尔伽美 什……扩大自己权力的行为极为不满”,可知史诗体现了 城邦贵族与城邦首领之间的矛盾,实际上反映了王权与贵 族的矛盾,故C项正确。 3.“建造有形的纪念碑尚不足以使负担过重,埃及的肥田沃 土生产出了剩余产品,而带来肥沃的冲击土壤的尼罗河一 年一度的泛滥期使一切农事都无法进行。当年的剩余产 品,加上农业劳动力每年强迫性的假期,既提供了季节性 的劳动力,又使他们不至于挨饿,这便使纪念碑的建造成 为可能。”上述材料反映了古埃及人修建金字塔的( ) A.政治前提 B.经济基础 C.理论依据 D.根本原因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埃及的肥田沃土生产出了剩余产 品,而带来肥沃的冲击土壤的尼罗河一年一度的泛滥期使 一切农事都无法进行”,可知尼罗河的泛滥促进了古埃及 农业的发展,剩余产品出现,为修建金字塔提供了经济基 础,故B项正确。 4.“一般人为求学而游历欧、亚、非三洲,然后犹如蜜蜂一般, 载蜜而归,把他们储蓄的宝藏,分给发奋的学生们,并且孜 孜不倦地编辑许多典籍。”这说明阿拉伯文学繁荣的主要 原因是( ) A.经济发达 B.注重吸收东西方文明 C.国家重视 D.立足以往文明的基础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一般人为求学而游历欧、亚、非三 洲,然后犹如蜜蜂一般,载蜜而归,把他们储蓄的宝藏,分 给发奋的学生们”,可知阿拉伯文化融合了东西方的文化 遗产,这是阿拉伯文学繁荣的主要原因,故选B项。 5. 图1 图2 (1)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文明的角度对两 幅图片进行解读。 (2)根据图片信息,你认为研究建筑或雕塑史料有何历史 价值? 参考答案 (1)图1:古代埃及的建筑艺术受宗教信仰的 影响较大。埃及人把大量精力和财富用于埋葬死者上,高 大雄伟的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象征着古代埃及法 老死后仍要维持其权威。图2:《汉谟拉比法典》详细规定 24
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了臣民的义务以及违背法律后具体的处罚措施,反映了古 行论》中,现代天文学家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 巴比伦王国的奴隶主贵族需要依靠严酷的法律来巩固其 天文学家。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 统治,表明人类社会的立法传统源远流长。 译本又重新被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 (2)价值:建筑和雕塑史料具有直观的特征,是凝固、 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从阿拉 物化和有形的历史,它们承载着历史的变迁,见证了人类 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的人们带来了心灵上的启 经历的大事件,从建筑和雕塑中我们可以读到历史,感受 迪,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唤醒了沉睡的欧洲 那一时期工业、手工业的魅力。 思想界,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 挑战·创新 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 一摘编自蔡德贵《阿拉伯哲学史》 材料一早在阿拉伯国家成立之初,穆罕默德就注重提高 (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拉伯统治者在文化领域采取的主 阿拉伯人的文化。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比较注重先进文化 要措施。 的摄取。阿拉伯的统治者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帝 (2)根据材料二,概括阿拉伯人的文化成就对欧洲社会的 国服务,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 影响。 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经过长期的努力,帝国境内的 参考答案(1)措施:重视人才:翻译、研究、摄取东西方 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逐渐 文化:整合东西方文化。 融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光辉灿烂的文化。 (2)影响:阿拉伯人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领先全球 —摘编自朱襄《世界上古中古史》 的成就,影响了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将中世纪被湮没 材料二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 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成果保存并重新传回欧洲,为文艺复 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解剖学、化学、物理、地理、数 兴提供了条件:将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传播到欧洲, 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学 促进了欧洲封建社会的崩溃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 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体运 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 素养·目标定位 目标素养 知识概览 “三大哲人”及其哲学成就 古希腊 L.了解并掌握古希腊在哲学、 文学、戏剧、雕塑、建筑、史 古典希腊 文学、戏剧、雕塑、建筑和史 学成就非凡 文化与罗 L 学方面的成就,认识古希腊 马文化 文化的影响,培养历史解释 影响深远的罗马法体系 古罗马 的素养 文学、史学、建筑、历法成就 2.了解并掌握古罗马在法律、 文学、史学、建筑和历法等 欧洲文 教皇国”的建立 方面的成就,认识古罗马文 中古西欧文化 基督教文化对西欧思想文化的影响 化与古希腊文化的关系,培 的 养唯物史观 《圣经》对西欧文学艺术的影响 3.认识基督教对欧洲社会及 成 文化的影响,培养唯物史观 罗马帝国和基督教会的分裂 4.掌握拜占庭帝国在法律、建 《罗马民法大全》的影响 筑和雕塑方面的成就,理解 影响俄罗斯文化的东正教 拜占庭、俄罗斯文化 拜占庭帝国建筑和雕塑艺术的发展 特色,培养历史解释的素养 俄罗斯文化受拜占庭文化的影响 东正教对俄罗斯文化的影响 25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了臣民的义务以及违背法律后具体的处罚措施,反映了古 巴比伦王国的奴隶主贵族需要依靠严酷的法律来巩固其 统治,表明人类社会的立法传统源远流长。 (2)价值:建筑和雕塑史料具有直观的特征,是凝固、 物化和有形的历史,它们承载着历史的变迁,见证了人类 经历的大事件,从建筑和雕塑中我们可以读到历史,感受 那一时期工业、手工业的魅力。 挑战 创新 材料一 早在阿拉伯国家成立之初,穆罕默德就注重提高 阿拉伯人的文化。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比较注重先进文化 的摄取。阿拉伯的统治者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帝 国服务,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 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经过长期的努力,帝国境内的 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逐渐 融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光辉灿烂的文化。 ———摘编自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 材料二 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 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解剖学、化学、物理、地理、数 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学 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体运 行论》中,现代天文学家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 天文学家。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 译本又重新被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 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从阿拉 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的人们带来了心灵上的启 迪,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唤醒了沉睡的欧洲 思想界,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 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 ———摘编自蔡德贵《阿拉伯哲学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拉伯统治者在文化领域采取的主 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阿拉伯人的文化成就对欧洲社会的 影响。 参考答案 (1)措施:重视人才;翻译、研究、摄取东西方 文化;整合东西方文化。 (2)影响:阿拉伯人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领先全球 的成就,影响了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将中世纪被湮没 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成果保存并重新传回欧洲,为文艺复 兴提供了条件;将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传播到欧洲, 促进了欧洲封建社会的崩溃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 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 素养·目标定位 目 标 素 养 知 识 概 览 1.了解并掌握古希腊在哲学、 文学、戏剧、雕塑、建筑和史 学方面的成就,认识古希腊 文化的影响,培养历史解释 的素养 2.了解并掌握古罗马在法律、 文学、史学、建筑和历法等 方面的成就,认识古罗马文 化与古希腊文化的关系,培 养唯物史观 3.认识基督教对欧洲社会及 文化的影响,培养唯物史观 4.掌握拜占庭帝国在法律、建 筑和雕塑方面的成就,理解 影响俄罗斯文化的东正教 特色,培养历史解释的素养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