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a 通史概览 a 两河流域 两河流域 希腊城邦逐 波斯 亚历山大 罗马帝 西罗马 文明产生 基本统一 渐发展起来 帝国 帝国 国建立 帝国灭亡 公元前 公元前 约公元前 公元前8一 公元前6 公元前4 公元前 5世纪 3500年 3千纪 18世纪 前6世纪 前4世纪 世纪晚期 左右 1世纪末后期 埃及文 古代印度 明兴起 文明诞生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素养 目标定位 目标素养 知识概览 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1.了解人类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的一般情 人类文明的 手工业和商业的出现 况,培养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人类社会发展 产生 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 的一般规律的能力 文明的产生 国家的出现 2.了解世界各地古代文明早期发展的不同特 与早期发展 点,认识文明发展的多样性 古代西亚文明 3.认识世界各地古代文明产生和发展的不同 古代文明的 埃及文明 条件,培养时空观念 多元特点 古代印度文明 古希腊文明 课前·基础认知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①手工业:一些人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手工业 1.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生产,出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 (1)西亚地区的居民最早培植出大麦、小麦和豆类作物。 ②商业:不同地区的产品互通有无,促进了交换和贸易。 (2)南亚、中国和中南美洲等地也培育出各自的农作物 (3)影响 如南亚的芋头、中国的水稻和粟、中南美洲的玉米和南瓜等。 ①社会经济的发展,让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 (3)在这些地区,人类还驯养了羊、猪和牛等动物。最初 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 的农业和高牧业逐渐发展并传播开来。 ②农耕生产需要人们定居生活,一些较大的居住点逐渐 2.手工业和商业的出现 发展为早期城市。 (1)原因: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要求有质量更好、更方 ③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人类在满足 便实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 自己的基本需要之外,有了剩余产品,为私有制和剥削的产 (2)出现 生创造了条件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通史概览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素养·目标定位 目 标 素 养 知 识 概 览 1.了解人类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的一般情 况,培养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人类社会发展 的一般规律的能力 2.了解世界各地古代文明早期发展的不同特 点,认识文明发展的多样性 3.认识世界各地古代文明产生和发展的不同 条件,培养时空观念 课前·基础认知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1.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1)西亚地区的居民最早培植出大麦、小麦和豆类作物。 (2)南亚、中国和中南美洲等地也培育出各自的农作物, 如南亚的芋头、中国的水稻和粟、中南美洲的玉米和南瓜等。 (3)在这些地区,人类还驯养了羊、猪和牛等动物。最初 的农业和畜牧业逐渐发展并传播开来。 2.手工业和商业的出现 (1)原因: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要求有质量更好、更方 便实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 (2)出现 ①手工业:一些人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手工业 生产,出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 ②商业:不同地区的产品互通有无,促进了交换和贸易。 (3)影响 ①社会经济的发展,让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 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 ②农耕生产需要人们定居生活,一些较大的居住点逐渐 发展为早期城市。 ③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人类在满足 自己的基本需要之外,有了剩余产品,为私有制和剥削的产 生创造了条件。 1
历史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配人教版 3.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 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官像系统。在埃 私有制逐 政 及,法老掌握着政治、经济和军事 等最重要的权力。法老之下,设有 农业和 社会分工 渐产生 分化为统 的发展和 官员分别处理政务和地方事务 畜牧业 治者和被 劳动生产 统治者两 产生 率的提高 古代埃及有丰富多彩的神话和 出现剥削 大阶级 文学故事;埃及人创造了古老 现象 表现 的象形文字 微悬考民主、平等的原始社会被阶级社会取代, 出现了阶级压迫,这是历史的倒退吗?为什么? 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提示判断:不是。原因:阶级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到 文 化 金字塔的建造不仅体现了法老的至 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生产力进步的表现,说明人类进入到一 上权威,而且证明了埃及人在建筑 个更高的发展阶段。 和数学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4.国家的出现 尼罗河的特产莎草被加工成莎草 (1)公共权力出现:在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双重作用 纸,是古代埃及主要的书写材料 下,逐渐出现了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国家开始形 和重要的出口物资 成。原来的部落首领,演变为阶级社会中国家的统治者。 微思考2不同的古代文明都出现了文字,你认为文 (2)文字的产生:出于记事和管理的需要,文字产生了。 字有何价值?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提示价值:文字的发明克服了语言交际在时间和空间 1.特征 上的局限:文字通过书面语能更好地记录人类的文化活动, 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古代各个文明 有助于文明的传承:文字能促进思维的发展。 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 (3)古代印度文明 2.表现 ①原因:随着铁器时代的来临,生产工具的进步,恒河流 (1)古代西亚文明 域逐步得到开发,成为印度历史的中心舞台。 ①时间:公元前3500年左右,两河流域这里产生了最初 ②表现 的文明。 ②表现 国家的 到公元前6世纪,恒河流战形成一系列国家 城市 约公元前2900年,两河下游 产生 国家 的苏美尔地区出现了一系列 在国家形成过程中,印度出现贵贱分明、职业世袭、 城市国家 种姓 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这种发端于古代的制 约公元前18世纪, 古巴比伦 制度 度延续下来,对印度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 政治 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基本统 影响 制度 了两河流域,建立君主专制 佛教 制度 产生 佛教对种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汉漠拉比法典》是世界上 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 文学 《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世界上著名的史诗 表现 法律 法典,涉及古巴比伦王国的 印度人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提出了 社会结构、婚姻、土地租赁 科学 和借贷等多个方面 按位计值的方法 (4)古希腊文明 古代西亚的楔形文字是世界 ①城邦的出现 上最古老的文字,《吉尔伽美 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 a原因:多山少平原,陆上交通不便,不利于地区性大国 的兴起。 在与经常泛滥的洪水斗争的 b.时间:公元前8一前6世纪,城邦逐渐发展起来。 文化 过程中,诞生了著名的洪水 C.特征:小国寡民,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和方舟传说 ②代表:斯巴达和雅典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两个城邦。斯 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制,用 巴达是少数人掌握政权的寡头政治的代表,雅典是多数公民 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 掌权的民主政治的典型。 和人工 ③雅典民主制:在雅典,公民都有出席公民大会和担任 (2)埃及文明 公职的权利,直接决定城邦的大政方针。 ①原因: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④局限性: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 尼罗河还提供了连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条件。 上,享有民主权利的仅是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和奴隶 ②表现 都被排斥在公民队伍之外。奴隶缺少最基本的权利
历 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配人教版 3.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 微思考 1 民主、平等的原始社会被阶级社会取代, 出现了阶级压迫,这是历史的倒退吗? 为什么? 提示 判断:不是。原因:阶级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到 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生产力进步的表现,说明人类进入到一 个更高的发展阶段。 4.国家的出现 (1)公共权力出现:在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双重作用 下,逐渐出现了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国家开始形 成。原来的部落首领,演变为阶级社会中国家的统治者。 (2)文字的产生:出于记事和管理的需要,文字产生了。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1.特征 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古代各个文明 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 2.表现 (1)古代西亚文明 ①时间:公元前3500年左右,两河流域这里产生了最初 的文明。 ②表现 (2)埃及文明 ①原因: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尼罗河还提供了连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条件。 ②表现 微思考 2 不同的古代文明都出现了文字,你认为文 字有何价值? 提示 价值:文字的发明克服了语言交际在时间和空间 上的局限;文字通过书面语能更好地记录人类的文化活动, 有助于文明的传承;文字能促进思维的发展。 (3)古代印度文明 ①原因:随着铁器时代的来临,生产工具的进步,恒河流 域逐步得到开发,成为印度历史的中心舞台。 ②表现 国家的 产生 到公元前6世纪,恒河流域形成一系列国家 种姓 制度 在国家形成过程中,印度出现贵贱分明、职业世袭、 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这种发端于古代的制 度延续下来,对印度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 影响 佛教 产生 佛教对种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文学 《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世界上著名的史诗 科学 印度人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提出了 按位计值的方法 (4)古希腊文明 ①城邦的出现 a.原因:多山少平原,陆上交通不便,不利于地区性大国 的兴起。 b.时间:公元前8—前6世纪,城邦逐渐发展起来。 c.特征:小国寡民,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②代表:斯巴达和雅典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两个城邦。斯 巴达是少数人掌握政权的寡头政治的代表,雅典是多数公民 掌权的民主政治的典型。 ③雅典民主制:在雅典,公民都有出席公民大会和担任 公职的权利,直接决定城邦的大政方针。 ④局限性: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 上,享有民主权利的仅是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和奴隶 都被排斥在公民队伍之外。奴隶缺少最基本的权利。 2
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⑤文化 微思考3如何评价雅典民主制? 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在西 提示评价: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也是制造社会不公 方,他被认为是“史学之父” 的暴力机器。 文化 修昔底德成为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 古希腊的神话、悲剧和喜剧等,是 世界文学的瑰宝,启迪了西方的文 学创作和思想 课堂·重难突破 国家的产生 2.实质: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 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暴力机构。 材料一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 3.根本属性:阶级性。 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 4国家的职能 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 (1)对内职能 面…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 ①阶级统治的职能。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维护统治 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 阶级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 突… ②社会管理的职能。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关系,调整其他 一「德]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 社会关系,调控经济、教育和文化等社会活动。 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 (2)对外职能 材料二社会矛盾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日益复杂,需要 ①防御外来侵路和颠覆,保护本国利益不受侵犯。 对全社会进行劳动管理,组织社会生产,兴建大型水利工 ②参与国际竞争,协调国家关系。 程,从事法律事务、艺术、科学等。氏族…已经显得无 能为力了。 学以致用 材料三随着部落间战争的不断发生,由此就产生了各 1.马克思说:“除了自由人和奴隶之间的差别以外,又出 部落抵御侵略的迫切需要,从而加速了国家暴力机构的建立 现了富人和穷人间的差别。”这种差别导致了奴隶与奴隶主、 和发展,使国家制度日臻完善。 富人与穷人、氏族一般成员与氏族贵族之间的斗争,这种斗 材料四通过征服而形成的国家大致有两种类型。 争() 其一,是部落联盟征服原有的国家,因而在征服中迅速形 A导致了氏族公社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 成国家,如日耳曼人征服西罗马帝国时…必须设置一 B.导致了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分化 种代替物来代替罗马国家…而这只有另一种国家才能 C.导致了社会混乱,是历史的倒退 胜任。另一种类型是部落联盟征服别的部落,在征服时 D.是人类进人文明阶段的标志 并不马上建立国家,而是在长期的剥削和压迫被征服者 以及被征服者的反抗斗争中逐渐建立国家机构,如斯巴 答案A 达国家。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原始社会后期已经出现了社 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均摘编自黄英贤 会不平等现象,进而产生了阶级和阶级压迫,最终导致国家 《国家产生的原因是多样的》 的出现,故A项正确:B项与题千材料无直接关系:阶级和 国家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C项错误:人类进入文明阶段的 问题探究 标志之一是国家的出现,但是题千材料并非强调国家出现的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国家产生的原因。你认为国家产生 影响,而是国家出现的原因,故排除D项。 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有人认为,国家出现的主要目的是维护秩序和安全, 提示原因:国家是阶级斗争不可调和的产物:社会管 增加公民福利,以提高全体人民的幸福感。这一观点( 理的需要:防御外族入侵的需要:对外征服加速了国家的形 A.认识到国家的一个重要特征:公正性 成。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B.揭示了国家是政治中最根本的问题 C.说明了社会管理职能是实现政治统治职能的保证 核心归纳 D.抹杀了国家的阶级本质 国家产生的标志、实质、根本属性与职能 答案D 1.标志:军队、政府和监狱等强制机关的出现:赋税制度 解析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 建立。 性,题干中的观点把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看成国家的主要目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⑤文化 微思考 3 如何评价雅典民主制? 提示 评价: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也是制造社会不公 的暴力机器。 课堂·重难突破 一 国家的产生 材料一 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 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 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 面……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 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 突…… ———[德]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 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 材料二 社会矛盾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日益复杂,需要 对全社会进行劳动管理,组织社会生产,兴建大型水利工 程,从事法律事务、艺术、科学等。氏族……已经显得无 能为力了。 材料三 随着部落间战争的不断发生,由此就产生了各 部落抵御侵略的迫切需要,从而加速了国家暴力机构的建立 和发展,使国家制度日臻完善。 材料四 通过征服而形成的国家大致有两种类型。 其一,是部落联盟征服原有的国家,因而在征服中迅速形 成国家,如日耳曼人征服西罗马帝国时……必须设置一 种代替物来代替罗马国家……而这只有另一种国家才能 胜任。另一种类型是部落联盟征服别的部落,在征服时 并不马上建立国家,而是在长期的剥削和压迫被征服者 以及被征服者的反抗斗争中逐渐建立国家机构,如斯巴 达国家。 ———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均摘编自黄英贤 《国家产生的原因是多样的》 问题探究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国家产生的原因。你认为国家产生 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 原因:国家是阶级斗争不可调和的产物;社会管 理的需要;防御外族入侵的需要;对外征服加速了国家的形 成。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核心归纳 国家产生的标志、实质、根本属性与职能 1.标志:军队、政府和监狱等强制机关的出现;赋税制度 建立。 2.实质: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 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暴力机构。 3.根本属性:阶级性。 4.国家的职能 (1)对内职能 ①阶级统治的职能。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维护统治 阶级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 ②社会管理的职能。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关系,调整其他 社会关系,调控经济、教育和文化等社会活动。 (2)对外职能 ①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保护本国利益不受侵犯。 ②参与国际竞争,协调国家关系。 学以致用 1.马克思说:“除了自由人和奴隶之间的差别以外,又出 现了富人和穷人间的差别。”这种差别导致了奴隶与奴隶主、 富人与穷人、氏族一般成员与氏族贵族之间的斗争,这种斗 争( ) A.导致了氏族公社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 B.导致了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分化 C.导致了社会混乱,是历史的倒退 D.是人类进入文明阶段的标志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原始社会后期已经出现了社 会不平等现象,进而产生了阶级和阶级压迫,最终导致国家 的出现,故 A项正确;B项与题干材料无直接关系;阶级和 国家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C项错误;人类进入文明阶段的 标志之一是国家的出现,但是题干材料并非强调国家出现的 影响,而是国家出现的原因,故排除D项。 2.有人认为,国家出现的主要目的是维护秩序和安全, 增加公民福利,以提高全体人民的幸福感。这一观点( ) A.认识到国家的一个重要特征:公正性 B.揭示了国家是政治中最根本的问题 C.说明了社会管理职能是实现政治统治职能的保证 D.抹杀了国家的阶级本质 答案 D 解析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 性,题干中的观点把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看成国家的主要目 3
历史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配人教版 的,以国家的社会管理属性掩盖了国家的阶级性,D项树 合题意,B项错误;题千中的观点不能体现公正性,A项 核心归纳 不符合题意;社会管理职能是国家实现政治统治职能的 古代文明发生和发展的不同条件和文明标志 基础和前捉,政治统治职能是社会管理职能的保证,C项 古代 表述错误。 不同条件 文明标志 文明 二古代文明发展的不同条件 《汉漠拉比法典》、楔形文 古代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 材料一 西亚 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字、《吉尔伽美什》、六十 进制 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利 古代 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尼罗 太阳历、金字塔、象形文字 埃及 河提供了连通上下埃及 莎草纸 的交通条件 图1 图2 种姓制度、佛教,《摩诃婆罗 婆罗门 古代 印度河、恒河流域雨水丰 多》《罗摩衍那》,从1到9 印度 沛,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的数字和发明“0”,按位计 刹帝利 值的方法 吠舍 古希腊民主制度,古希腊神 古代 多山少平原,港湾众多 话、悲剧和喜刷,古希腊哲 家首陀罗 希腊 工商业发展,城邦林立 学、史学 图3 材料二啊,尼罗河,我黄美你,你从大地涌流而出,养 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学以致用 古代埃及诗歌 3.灌溉系统是苏美尔城市中的重要部分,它支撑着农业 问题探究 生产与城市社会。灌溉系统的建造、维护都需要大量人力, 只有政府才能持续征召人们从事这样艰巨的活动:即使灌溉 (1)材料一中三幅图片分别反映的是什么文明成果,分 系统运行良好,政府也需要保证水源的公平分配、解决争端 别代表了古代什么文明? 等。约公元前2900年,苏美尔地区出现了一系列城市国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古代文明多出 这些国家的国王拥有很大权力。这说明( 现在大河流域的原因有哪些? A农业生产影响国家的发展 提示(1)图1: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古代埃及文明:图 B.苏美尔人十分重视水利灌溉 2:《汉漠拉比法典》,古代西亚文明:图3:种姓制度,古代印 C.农业国家与专制政府相符 度文明。 D.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管理灌溉 (2)原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 答案A 人类生存;大河上游高山积雪融化,致使河水定期泛溢,为农 解析根据題千材料,可知灌溉系统对苏美尔城市中政 业生产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促进了大河文明的 府的管理职能有较高的要求,这促使了苏美尔城市中国王拥 产生与发展。 有很大权力的局面出现,A项正确;B项与题千材料主旨不 符:C、D两项说法错误。 课后 ·训练提升 合格考·基础巩固 D.生产工具的改进是农业生产出现的根本原因 答案B 一、选择题 解析题干材料说明原始农业是通过在长期的采集劳动 1.原始农业是由采集经济发展而来的,人们在长期的采集劳 实践中获得了相关经验而产生的,并不是在科学理论的指 动实践中,掌握了某些作物的生长规律,学会了栽培的方 导下产生的,故A项错误,B项正确: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法。据此可以看出() 是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故C项错误:D项说法错误, A.任何实践活动都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排除。 B.原始农业来源于人们的劳动实践 2.农业和手工业分离后,剩余产品增多引起了财产的分化, C.采集经济发展为农业生产是古代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一些人因为占据巨额财富而上升为氏族贵族,更多的人陷
历 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配人教版 的,以国家的社会管理属性掩盖了国家的阶级性,D项符 合题意,B项错误;题干中的观点不能体现公正性,A 项 不符合题意;社会管理职能是国家实现政治统治职能的 基础和前提,政治统治职能是社会管理职能的保证,C项 表述错误。 二 古代文明发展的不同条件 材料一 材料二 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而出,养 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古代埃及诗歌 问题探究 (1)材料一中三幅图片分别反映的是什么文明成果,分 别代表了古代什么文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古代文明多出 现在大河流域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 (1)图1: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古代埃及文明;图 2:《汉谟拉比法典》,古代西亚文明;图3:种姓制度,古代印 度文明。 (2)原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 人类生存;大河上游高山积雪融化,致使河水定期泛滥,为农 业生产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促进了大河文明的 产生与发展。 核心归纳 古代文明发生和发展的不同条件和文明标志 古代 文明 不同条件 文明标志 古代 西亚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 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 字、《吉 尔 伽 美 什》、六 十 进制 古代 埃及 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利 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尼罗 河提供了连通上下埃及 的交通条件 太阳历、金字塔、象形文字、 莎草纸 古代 印度 印度河、恒河流域雨水丰 沛,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种姓制度、佛教,《摩诃婆罗 多》《罗摩衍那》,从1到9 的数字和发明“0”,按位计 值的方法 古代 希腊 多山少平原,港湾众多, 工商业发展,城邦林立 古希腊民主制度,古希腊神 话、悲剧和喜剧,古希腊哲 学、史学 学以致用 3.灌溉系统是苏美尔城市中的重要部分,它支撑着农业 生产与城市社会。灌溉系统的建造、维护都需要大量人力, 只有政府才能持续征召人们从事这样艰巨的活动;即使灌溉 系统运行良好,政府也需要保证水源的公平分配、解决争端 等。约公元前2900年,苏美尔地区出现了一系列城市国家, 这些国家的国王拥有很大权力。这说明( ) A.农业生产影响国家的发展 B.苏美尔人十分重视水利灌溉 C.农业国家与专制政府相符 D.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管理灌溉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灌溉系统对苏美尔城市中政 府的管理职能有较高的要求,这促使了苏美尔城市中国王拥 有很大权力的局面出现,A 项正确;B项与题干材料主旨不 符;C、D两项说法错误。 课后·训练提升 合格考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原始农业是由采集经济发展而来的,人们在长期的采集劳 动实践中,掌握了某些作物的生长规律,学会了栽培的方 法。据此可以看出( ) A.任何实践活动都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B.原始农业来源于人们的劳动实践 C.采集经济发展为农业生产是古代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D.生产工具的改进是农业生产出现的根本原因 答案 B 解析 题干材料说明原始农业是通过在长期的采集劳动 实践中获得了相关经验而产生的,并不是在科学理论的指 导下产生的,故 A 项错误,B项正确;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是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故 C 项错误;D 项说法错误, 排除。 2.农业和手工业分离后,剩余产品增多引起了财产的分化, 一些人因为占据巨额财富而上升为氏族贵族,更多的人陷 4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入贫困的境地。这说明( A.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在尼罗河畔 A.占有财产的不平等是造成阶级差别的重要原因 B.古埃及人都饮用尼罗河水 B.私有制的出现造成了人压迫人的现象,与历史潮流发 C.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展不符 D.尼罗河是古埃及人挖掘出来的 C.平等观念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 答案C D.国家已经产生 解析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 答案A 沃的黑色淤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古埃及文明得 解析根据题千材料,可知剩余产品的增多引起了财产的 以孕育、繁衍。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 分化,导致了氏族成员的阶层分化,故A项正确:私有制 礼”,C项符合题意。 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湖 7.面对雅利安人的等级制度,它以“众生平等”相抗,反对婆 流,故B项错误: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错误:国家产生 罗门特权,并在之后传播到亚洲其他地区。材料反映的历 的重要标志是出现了公共权力,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故D 史现象是() 项错误。 A.金字塔的修建 3.“国家是人民通过社会契约而结成的。国家维护一切缔约 B.种姓制度的传播 者的自由、平等、生命、财产,国家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C,佛教的发展 这个观点() D.基督教的诞生 A.揭示了国家的历史起源 答案C B.揭示了所有国家的共同职能 解析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故C C,确认了公民在国家中的真实地位 项正确。 D.掩盖了国家的阶级本质 8.在整体地理环境内,古希腊居民的活动范围局限在了地中 答案D 海的周边,形成了一个个分散的、与母邦相独立的殖民点。 解析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 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文明的最大影响是( A.有利于古希腊发展工商业 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题干材料的观点掩盖了 B.有利于古希腊航海事业的发展 国家的阶级本质,故D项正确。 4.“希腊人从那里学到了数学、物理学和哲学…而那里最 C,有利于古希腊向海外扩张 D.有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 重要的文化遗产却是人类社会的法治传统和渊源。”“那 里”是指( 答案D A.尼罗河流域 解析希腊多山近海的独特自然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 B.两河流域 影响了古希腊的历史和文化,广泛的海外贸易、殖民及其 C.印度河流域 他经济和文化交往活动,使古希腊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 D.黄河和长江流域 境,这一切都有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故选D项。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那里”的法治传统源远流长, 9.材料一奴隶是主人的工具和财产,不属于人的范畴,不 受法律保护: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需向主人赔偿 且靠近希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 损失:盗窃或藏匿他人奴隶者处死。 国国王汉漠拉比制定了《汉漠拉比法典》,这是世界上现存 自由民损毁其他自由民的眼睛,则应损毁其眼:自由 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汉漠拉比法典》表明人类 民击落其他自由民牙齿,则应击落其齿。 社会的法治传统源远流长,故B项正确」 据《汉漠拉比法典》整理 5.《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 材料二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的自由民的眼睛等,必须遭到同样损害;但如损害无公民 等级名称 职业 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一点钱财。这说明该法典 第一等级婆罗门 掌管祭祀 具有( 第二等级刹帝利 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A.等级性 B.公平性 第三等级 吠舍 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C.随意性 D.专制性 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 答案A 第四等级 首陀罗 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 解析根据题千材料,可知伤害有公民权的自由民和无公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谟拉比法典》的 民权的自由民,受到的惩罚不同,说明《汉漠拉比法典》具 相关规定说明的问题。 有等级性,故A项正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能从表格中得到哪些 6.古代埃及人赞颂尼罗河的诗歌:“阿,尼罗河,我赞美你,你 信息? 从大地涌流而出,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 (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汉漠拉比法典》和印度种姓 停止了呼吸。”对这句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制度的共同历史作用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入贫困的境地。这说明( ) A.占有财产的不平等是造成阶级差别的重要原因 B.私有制的出现造成了人压迫人的现象,与历史潮流发 展不符 C.平等观念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 D.国家已经产生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剩余产品的增多引起了财产的 分化,导致了氏族成员的阶层分化,故 A 项正确;私有制 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 流,故B项错误;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错误;国家产生 的重要标志是出现了公共权力,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故 D 项错误。 3.“国家是人民通过社会契约而结成的。国家维护一切缔约 者的自由、平等、生命、财产,国家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这个观点( ) A.揭示了国家的历史起源 B.揭示了所有国家的共同职能 C.确认了公民在国家中的真实地位 D.掩盖了国家的阶级本质 答案 D 解析 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 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题干材料的观点掩盖了 国家的阶级本质,故D项正确。 4.“希腊人从那里学到了数学、物理学和哲学……而那里最 重要的文化遗产却是人类社会的法治传统和渊源。”“那 里”是指( )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黄河和长江流域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那里”的法治传统源远流长, 且靠近希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 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这是世界上现存 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表明人类 社会的法治传统源远流长,故B项正确。 5.《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 的自由民的眼睛等,必须遭到同样损害;但如损害无公民 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一点钱财。这说明该法典 具有( ) A.等级性 B.公平性 C.随意性 D.专制性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伤害有公民权的自由民和无公 民权的自由民,受到的惩罚不同,说明《汉谟拉比法典》具 有等级性,故 A项正确。 6.古代埃及人赞颂尼罗河的诗歌:“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 从大地涌流而出,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 停止了呼吸。”对这句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 A.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在尼罗河畔 B.古埃及人都饮用尼罗河水 C.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D.尼罗河是古埃及人挖掘出来的 答案 C 解析 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 沃的黑色淤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古埃及文明得 以孕育、繁衍。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 礼”,C项符合题意。 7.面对雅利安人的等级制度,它以“众生平等”相抗,反对婆 罗门特权,并在之后传播到亚洲其他地区。材料反映的历 史现象是( ) A.金字塔的修建 B.种姓制度的传播 C.佛教的发展 D.基督教的诞生 答案 C 解析 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故C 项正确。 8.在整体地理环境内,古希腊居民的活动范围局限在了地中 海的周边,形成了一个个分散的、与母邦相独立的殖民点。 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文明的最大影响是( ) A.有利于古希腊发展工商业 B.有利于古希腊航海事业的发展 C.有利于古希腊向海外扩张 D.有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 答案 D 解析 希腊多山近海的独特自然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 影响了古希腊的历史和文化,广泛的海外贸易、殖民及其 他经济和文化交往活动,使古希腊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 境,这一切都有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 9.材料一 奴隶是主人的工具和财产,不属于人的范畴,不 受法律保护;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需向主人赔偿 损失;盗窃或藏匿他人奴隶者处死。 自由民损毁其他自由民的眼睛,则应损毁其眼;自由 民击落其他自由民牙齿,则应击落其齿。 ———据《汉谟拉比法典》整理 材料二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等级 名称 职业 第一等级 婆罗门 掌管祭祀 第二等级 刹帝利 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第三等级 吠舍 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第四等级 首陀罗 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 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谟拉比法典》的 相关规定说明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能从表格中得到哪些 信息? (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汉谟拉比法典》和印度种姓 制度的共同历史作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