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配人教版 课前基础认知 一、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 3.概况 1.古典希腊文化 (1)基督教会控制着西欧社会的精神生活。基督教文化 (1)背景: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被称作 的载体是阐述教义的《圣经》以及研究教义的神学。神学家 古代希腊历史上的“古典时代”,这是古代希腊文化高度发展 用形式逻辑论证基督教教义,维护基督教会和封建主的统 的时期。 治。他们的思维方式源自古希腊哲学,对西欧思想文化的传 (2)文化成就 承与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①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被后世称为“三 (2)《圣经》对西欧的文学艺术有重要影响,文学艺术创 大哲人”。苏格拉底致力于探讨人生哲理和社会伦理,他用 作的很多素材来自其中的历史传说和神话。骑士文学和市 对话形式提出的哲学思想由其学生记录下来,流传后世。柏 民文学在中古西欧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们反映了封建时 拉图创建的“学园”将哲学和数学知识融会贯通,在几何学发 代和城市复兴时期的社会生活。 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奠定了基 4.影响 础。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其著作涉及哲 虽然中古西欧文化受到教会控制,少有科学成就,但它 学、政治学、文学、天文学、物理学等领域,对欧洲科学知识系 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哲学、法律和科学知识传统,为后来 统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②文学:古希腊文学的早期代表是《荷马史诗》,史诗中 三、拜占庭、俄罗斯文化 诸神和英雄的故事成为后世西方文学创作的源泉。雅典城 1.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分裂 邦时期的戏剧是古典时代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悲剧和喜剧 (1)罗马帝国分裂: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 是这一时期戏剧的杰出代表。 分,东罗马帝国因其首都君士坦丁堡旧称拜占庭而又称“拜 ③雕塑和建筑:雕刻家米隆的《掷铁饼者》是人物雕塑的 占庭帝国”。 典范,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则是建筑艺术的代表。 (2)基督教分裂:1054年,基督教会正式分裂。东派教 ④史学:古希腊是欧洲史学的源头。希罗多德的《历史》 会称为“东正教”或“希腊正教”。东正教是拜占庭帝国的国 开创了叙事体的撰史体裁,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教,君士坦丁堡是东正教的中心。 也是西方史学的经典之作。 2.拜占庭文化 2.古罗马文化 (1)特征:拜占庭帝国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融汇 (1)法律:公元前450年左右颁布的《十二铜表法》是古 了基督教文化和来自西亚、北非的文化,形成了独具一格的 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它包括债务法、继承法、婚姻法以及诉讼 拜占庭文化。 程序等多个方面,虽然其内容以维护贵族和富人的财产利益 (2)法学: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土丁尼在位时编纂的 为核心,但明文公示,按律量刑,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规范 《罗马民法大全》,为传承罗马法作出了贡献,对欧洲的法 了社会契约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平民利益,成为后 学思想和法制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拜占庭文化的标 来陆续颁布的一系列公民法的基础。罗马法体系适应了当 志性成就。 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后世欧洲国家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 (3)建筑和雕塑,拜占庭帝国保存了大量希腊古典书籍 影响。 其建筑和雕塑艺术也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遗产并有所发 (2)文学和史学:卢克莱修、西塞罗和维吉尔是古罗马时 展。君士坦丁堡市中心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以其罗马式穹顶 期最杰出的文学家。李维的《罗马史》和塔西佗的《编年史》 而闻名。 代表了古罗马史学的最高成就。 3.俄罗斯文化 (3)建筑:古罗马在建筑方面留下众多遗产,万神殿、大 (1)俄罗斯文化深受拜占庭文化的影响。10世纪中叶, 竞技场等是其中的代表。 基辅罗斯的统治者在与拜占庭帝国的交往中接受了基督教】 (4)历法:凯撒时期制定的儒略历后经修订成为世界通 基辅罗斯进入基督教文化圈。 用的公历。 (2)史诗《伊戈尔远征记》创作于12世纪,反映了古代斯 二、中古西欧文化 拉夫民族的历史、传说和风土人情,是基辅罗斯时期最杰出 1.背景 的文学作品。 (1)496年,法兰克国王克洛维皈依基督教,赋予基督教 (3)拜占庭帝国灭亡后,东正教的中心转移到俄罗 会多项特权。 斯。东正教逐渐成为专制君主统治国家的工具,并对俄 (2)756年,“教皇国”建立。欧洲逐渐形成了王权与教 罗斯的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生活习惯、建筑风格等产生 权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在西欧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发展过 了深远的影响。俄罗斯圆顶多塔风格的教堂建筑与西欧 程中,基督教会与世俗王权互相利用、竞争共存。 中古时期的哥特式教堂建筑形成鲜明对比,被视作东正 2.特征 教的象征。 基督教信仰成为西欧地区普遍的文化符号。 微思考出卖的物品纵经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 26
历 史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配人教版 课前·基础认知 一、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 1.古典希腊文化 (1)背景: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被称作 古代希腊历史上的“古典时代”,这是古代希腊文化高度发展 的时期。 (2)文化成就 ①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被后世称为“三 大哲人”。苏格拉底致力于探讨人生哲理和社会伦理,他用 对话形式提出的哲学思想由其学生记录下来,流传后世。柏 拉图创建的“学园”将哲学和数学知识融会贯通,在几何学发 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奠定了基 础。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其著作涉及哲 学、政治学、文学、天文学、物理学等领域,对欧洲科学知识系 统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②文学:古希腊文学的早期代表是《荷马史诗》,史诗中 诸神和英雄的故事成为后世西方文学创作的源泉。雅典城 邦时期的戏剧是古典时代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悲剧和喜剧 是这一时期戏剧的杰出代表。 ③雕塑和建筑:雕刻家米隆的《掷铁饼者》是人物雕塑的 典范,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则是建筑艺术的代表。 ④史学:古希腊是欧洲史学的源头。希罗多德的《历史》 开创了叙事体的撰史体裁,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也是西方史学的经典之作。 2.古罗马文化 (1)法律:公元前450年左右颁布的《十二铜表法》是古 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它包括债务法、继承法、婚姻法以及诉讼 程序等多个方面,虽然其内容以维护贵族和富人的财产利益 为核心,但明文公示,按律量刑,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规范 了社会契约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平民利益,成为后 来陆续颁布的一系列公民法的基础。罗马法体系适应了当 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后世欧洲国家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 影响。 (2)文学和史学:卢克莱修、西塞罗和维吉尔是古罗马时 期最杰出的文学家。李维的《罗马史》和塔西佗的《编年史》 代表了古罗马史学的最高成就。 (3)建筑:古罗马在建筑方面留下众多遗产,万神殿、大 竞技场等是其中的代表。 (4)历法:凯撒时期制定的儒略历后经修订成为世界通 用的公历。 二、中古西欧文化 1.背景 (1)496年,法兰克国王克洛维皈依基督教,赋予基督教 会多项特权。 (2)756年,“教皇国”建立。欧洲逐渐形成了王权与教 权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在西欧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发展过 程中,基督教会与世俗王权互相利用、竞争共存。 2.特征 基督教信仰成为西欧地区普遍的文化符号。 3.概况 (1)基督教会控制着西欧社会的精神生活。基督教文化 的载体是阐述教义的《圣经》以及研究教义的神学。神学家 用形式逻辑论证基督教教义,维护基督教会和封建主的统 治。他们的思维方式源自古希腊哲学,对西欧思想文化的传 承与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2)《圣经》对西欧的文学艺术有重要影响,文学艺术创 作的很多素材来自其中的历史传说和神话。骑士文学和市 民文学在中古西欧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们反映了封建时 代和城市复兴时期的社会生活。 4.影响 虽然中古西欧文化受到教会控制,少有科学成就,但它 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哲学、法律和科学知识传统,为后来 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三、拜占庭、俄罗斯文化 1.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分裂 (1)罗马帝国分裂: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 分,东罗马帝国因其首都君士坦丁堡旧称拜占庭而又称“拜 占庭帝国”。 (2)基督教分裂:1054年,基督教会正式分裂。东派教 会称为“东正教”或“希腊正教”。东正教是拜占庭帝国的国 教,君士坦丁堡是东正教的中心。 2.拜占庭文化 (1)特征:拜占庭帝国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融汇 了基督教文化和来自西亚、北非的文化,形成了独具一格的 拜占庭文化。 (2)法学:拜 占 庭 帝 国 皇 帝 查 士 丁 尼 在 位 时 编 纂 的 《罗马民法大全》,为传承罗马法作出了贡献,对欧洲的法 学思想和法制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拜占庭文化的标 志性成就。 (3)建筑和雕塑:拜占庭帝国保存了大量希腊古典书籍, 其建筑和雕塑艺术也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遗产并有所发 展。君士坦丁堡市中心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以其罗马式穹顶 而闻名。 3.俄罗斯文化 (1)俄罗斯文化深受拜占庭文化的影响。10世纪中叶, 基辅罗斯的统治者在与拜占庭帝国的交往中接受了基督教, 基辅罗斯进入基督教文化圈。 (2)史诗《伊戈尔远征记》创作于12世纪,反映了古代斯 拉夫民族的历史、传说和风土人情,是基辅罗斯时期最杰出 的文学作品。 (3)拜占庭 帝 国 灭 亡 后,东 正 教 的 中 心 转 移 到 俄 罗 斯。东正教逐渐成为专制君主统治国家的工具,并对俄 罗斯的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生活习惯、建筑风格等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俄罗斯圆顶多塔风格的教堂建筑与西欧 中古时期的哥特式教堂建筑形成鲜明对比,被视作东正 教的象征。 微思考 出卖的物品纵经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 26
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 该项规定体现的主旨是什么? 《十二铜表法·第六表所有权和占有》 提示注重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课堂 重难突破 古希腊文化的影响 哲学派别的基础。 3.古希腊是欧洲史学的源头。 材料一构成古希腊文化雄厚的物质基础是发达的奴 4,雅典的民主政治影响了后世西方的政治制度。 隶制经济。古希腊的奴隶制经济发展一直呈上升状态,到希 5.古希腊自然科学成就是西方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波战争以后,达到空前的繁荣。广泛的奴隶劳动促进了社会 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园艺业在雅典、米 拓展延伸 利都等城邦发展很快。手工业行业繁多,分工细致,产品盛 古希腊先哲的思想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的原因 销到地中海和黑海各地。 1,智者学派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人和 一关颖、唐韵娣《欧洲文化源流》 人类社会上,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构成了古希腊人 材料二毫无疑问,古希腊文明是对当今世界影响最为 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深远的文明之一,这种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古希腊文明首 2.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对 先体现在其政治领域。古希腊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国家组织 探索知识和自由的理性精神的崇尚与追求,对后世西方哲学 形式一城邦。尽管古希腊城邦规模小,人口也不多,但却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是完全独立的政治实体。就是在这些小小的政治实体的基 3.柏拉图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 础上,产生了古希腊文明。 定了基础。 一摘编自盛文林《西方历史的源头: 4.亚里士多德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 古希腊文明》 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他创建了逻辑学,充分体现了人类 问题探究 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 (1)古希腊文化繁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说明了 学以致用 什么? 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了普罗米修斯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政治制度 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 上的独特之处,并简要评价。 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 提示(1)根本原因:发达的奴隶制经济。说明:文化的 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 繁荣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 A.宗教意识淡薄 (2)独特之处:建立于奴隶制城邦基础上的民主政治:是 B.倡导理性主义 雅典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评价:古希腊 C.注重物质生活 民主政治对古典希腊文化的繁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西方 D.强调人的价值 近现代资产阶级民主莫定了基础。 答案D 核心归纳 解析在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中,普罗米修 斯是爱护人类、不屈服于暴力的英雄人物,他为了人类的生 古希腊文化的影响 1,古希腊文学为后世欧洲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肥沃 存和发展与宙斯进行顽强的抗争。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 的土壤,古希腊史诗中诸神和英雄的故事成为后世西方文学 这反映出当时雅典强调人的价值,D项符合题意:题干材料 创作的源泉。 没有反映当时雅典人宗教意识淡薄、倡导理性主义和注重物 质生活,故排除A、B、C三项。 2.古希腊哲学开启了世界哲学研究的诸多领域,奠定了 课后 训练提升 一、选择题 D.牛顿 1.古希腊先哲中对许多学科都有贡献且被称为“百科全书式 答案B 的学者”的是( 2.古希腊爱奥尼柱式建筑呈现一种轻松活泼、优雅高贵的气 A.德谟克利特 质,雅典卫城的胜利女神神庙便是这种建筑风格。该建筑 B.亚里士多德 风格的广泛出现() C.苏格拉底 A.彰显了古典人文精神 27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 ———《十二铜表法·第六表 所有权和占有》 该项规定体现的主旨是什么? 提示 注重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课堂·重难突破 古希腊文化的影响 材料一 构成古希腊文化雄厚的物质基础是发达的奴 隶制经济。古希腊的奴隶制经济发展一直呈上升状态,到希 波战争以后,达到空前的繁荣。广泛的奴隶劳动促进了社会 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园艺业在雅典、米 利都等城邦发展很快。手工业行业繁多,分工细致,产品盛 销到地中海和黑海各地。 ———关颖、唐韵娣《欧洲文化源流》 材料二 毫无疑问,古希腊文明是对当今世界影响最为 深远的文明之一,这种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古希腊文明首 先体现在其政治领域。古希腊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国家组织 形式———城邦。尽管古希腊城邦规模小,人口也不多,但却 是完全独立的政治实体。就是在这些小小的政治实体的基 础上,产生了古希腊文明。 ———摘编自盛文林《西方历史的源头: 古希腊文明》 问题探究 (1)古希腊文化繁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这说明了 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政治制度 上的独特之处,并简要评价。 提示 (1)根本原因:发达的奴隶制经济。说明:文化的 繁荣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 (2)独特之处:建立于奴隶制城邦基础上的民主政治;是 雅典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评价:古希腊 民主政治对古典希腊文化的繁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西方 近现代资产阶级民主奠定了基础。 核心归纳 古希腊文化的影响 1.古希腊文学为后世欧洲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肥沃 的土壤,古希腊史诗中诸神和英雄的故事成为后世西方文学 创作的源泉。 2.古希腊哲学开启了世界哲学研究的诸多领域,奠定了 哲学派别的基础。 3.古希腊是欧洲史学的源头。 4.雅典的民主政治影响了后世西方的政治制度。 5.古希腊自然科学成就是西方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拓展延伸 古希腊先哲的思想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的原因 1.智者学派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人和 人类社会上,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构成了古希腊人 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2.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对 探索知识和自由的理性精神的崇尚与追求,对后世西方哲学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柏拉图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 定了基础。 4.亚里士多德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 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他创建了逻辑学,充分体现了人类 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 学以致用 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了普罗米修斯为 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 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 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 ) A.宗教意识淡薄 B.倡导理性主义 C.注重物质生活 D.强调人的价值 答案 D 解析 在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中,普罗米修 斯是爱护人类、不屈服于暴力的英雄人物,他为了人类的生 存和发展与宙斯进行顽强的抗争。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 这反映出当时雅典强调人的价值,D项符合题意;题干材料 没有反映当时雅典人宗教意识淡薄、倡导理性主义和注重物 质生活,故排除 A、B、C三项。 课后·训练提升 一、选择题 1.古希腊先哲中对许多学科都有贡献且被称为“百科全书式 的学者”的是( ) A.德谟克利特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牛顿 答案 B 2.古希腊爱奥尼柱式建筑呈现一种轻松活泼、优雅高贵的气 质,雅典卫城的胜利女神神庙便是这种建筑风格。该建筑 风格的广泛出现( ) A.彰显了古典人文精神 27
历史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配人教版 B.反映了古希腊女性地位提高 答案C C.表明了古希腊建筑艺术高超 解析题千材料表明教权高于王权,罗马教会避免世俗君 D.体现了雅典文化的世俗性 主千涉教会人事权,故C项正确。 答案A 6.牛津大学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下图为牛津大学校 解析题干材料“轻松活泼、优雅高贵的气质”体现了人 徽,校徽由三顶王冠和一本展开的书组成。书中用拉丁文 文主义,因此该建筑风格的广泛出现彰显了古典人文 写着《圣经》中的一句话。据此可以推断( 精神,A项符合题意;古希腊妇女并不享有民主权利,B 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只是表面现象,没有反映实 质问题,不符合题意,排除;该建筑风格体现了雅典文 化的人文性而非世俗性,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3.“人口的增加使希腊半岛的资源变得紧张。为了缓解 人口压力,希腊人开始在地中海的其他地区建立殖民 地。从公元前8世纪中期到前6世纪晚期,他们在地 中海和黑海沿岸建立了400个殖民地。”上述状况产生 的影响是( A.欧洲中世纪国王兼任大学校长 A.希腊逐渐成为一个疆域辽阔的帝国 B.中世纪欧洲大学脱离教会控制 B.促进了希腊文明的传播 C.世俗文化的发展受到阻碍 C.推动了希腊农耕经济的发展 D.基督教影响中世纪文化教育 D.为波斯帝国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答案D 答案B 解析牛津大学的校徽上含有《圣经》中的话语,《圣经》是 解析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建立了城邦国家,希腊没有 基督教文化的载体,这表明基督教影响中世纪文化教育。 成为帝国,排除A项:希腊的城邦大都工商业发达,海外 故选D项。 贸易繁盛,农耕经济并不发达,排除C项:在对外关系上, 7.至今仍屹立在伊斯坦布尔(原名君士坦丁堡)城内的圣索 希腊城邦长期与波斯帝国对峙,排除D项:古希腊建立海 菲亚大教堂,静静地旁观着政治兴替、宗教斗争与历史的 外殖民地促进了希腊文明的传播,B项正确。 沧桑。它曾见证了下列哪一个国家的兴衰() 4.《十二铜表法》明文公示,按律量刑,并且在第九表第二条 A雅典 中指出:“对剥夺一人的生命、自由和国籍的判决,是专属 B.亚历山大帝国 百人团大会的权力。”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 C.罗马帝国 是() D.拜占庭帝国 A,强调公正至上 答案D B.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解析东罗马帝国因其首都君士坦丁堡旧称拜占庭而又 D.限制权力滥用 称拜占庭帝国。1453年,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 答案D 曼帝国攻陷,拜占庭帝国灭亡。 8.“这个帝国对外抵抗亚洲游牧民族的入侵,对内直接或间 解析题干材料“对剥夺一人的生命、自由和国籍的判决, 接地保存了古典文化。其后它所形成的文化至今仍存留 是专属百人团大会的权力”体现出集体裁决的作用,这表 于俄罗斯、巴尔干半岛和希腊一带。”这个帝国是( 明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限制权力溢用,故D项正 A.西罗马帝国 确: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强调公正至上不是制定这一法律 B.拜占庭帝国 条文的主要目的,A项错误;在阶级社会里,法律是统治阶 C.阿拉伯帝国 级意志的体现,《十二铜表法》主要是维护贵族的利益,B D.奥斯曼帝国 项错误: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不符合题干材料中法律条文的 目的,C项错误。 答案B 5.一份11世纪的教会文献指出,任何人接受皇帝、国王、公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长期 爵或侯爵任命为主教或院长,教会将不予承认,并剥夺其 的战争和动荡使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受到严重破坏,而相 进入教会的权利。同样的,皇帝、国王、公爵或侯爵若将主 对稳定的东罗马帝国抵抗住外族入侵,继承了大量的古代 教职位或其他神职授予他人,将受到谴责。材料说明罗马 希腊、罗马文化,俄罗斯深受拜占庭文化的影响,故B项 教会() 正确。 A.注重与君主协商教会事务 二、非选择题 B.严禁授予君主与贵族教职 9.材料一希腊科学的基础完全是东方的,不论古希腊的天 C.避免世俗君主干涉教会人事权 才多么深刻,没有这些基础,它并不一定能够创立任何可 D.防范神职人员与世俗君主贵族合作 与其实际成就相比的东西。我们没有权利无视古希腊天 28
历 史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配人教版 B.反映了古希腊女性地位提高 C.表明了古希腊建筑艺术高超 D.体现了雅典文化的世俗性 答案 A 解析 题干材料“轻松活泼、优雅高贵的气质”体现了人 文主义,因此该建筑风格的广泛出现彰显了古典人文 精神,A项符合题意;古希腊妇女并不享有民主权利,B 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只是表面现象,没有反映实 质问题,不符合题意,排除;该建筑风格体现了雅典文 化的人文性而非世俗性,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3.“人口的增加使希腊半岛的资源变得紧张。为了缓解 人口压力,希腊人开始在地中海的其他地区建立殖民 地。从公元前8世纪中期到前6世纪晚期,他们在地 中海和黑海沿岸建立了400个殖民地。”上述状况产生 的影响是( ) A.希腊逐渐成为一个疆域辽阔的帝国 B.促进了希腊文明的传播 C.推动了希腊农耕经济的发展 D.为波斯帝国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答案 B 解析 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建立了城邦国家,希腊没有 成为帝国,排除 A 项;希腊的城邦大都工商业发达,海外 贸易繁盛,农耕经济并不发达,排除C项;在对外关系上, 希腊城邦长期与波斯帝国对峙,排除 D项;古希腊建立海 外殖民地促进了希腊文明的传播,B项正确。 4.《十二铜表法》明文公示,按律量刑,并且在第九表第二条 中指出:“对剥夺一人的生命、自由和国籍的判决,是专属 百人团大会的权力。”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 是( ) A.强调公正至上 B.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限制权力滥用 答案 D 解析 题干材料“对剥夺一人的生命、自由和国籍的判决, 是专属百人团大会的权力”体现出集体裁决的作用,这表 明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限制权力滥用,故 D项正 确;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强调公正至上不是制定这一法律 条文的主要目的,A项错误;在阶级社会里,法律是统治阶 级意志的体现,《十二铜表法》主要是维护贵族的利益,B 项错误;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不符合题干材料中法律条文的 目的,C项错误。 5.一份11世纪的教会文献指出,任何人接受皇帝、国王、公 爵或侯爵任命为主教或院长,教会将不予承认,并剥夺其 进入教会的权利。同样的,皇帝、国王、公爵或侯爵若将主 教职位或其他神职授予他人,将受到谴责。材料说明罗马 教会( ) A.注重与君主协商教会事务 B.严禁授予君主与贵族教职 C.避免世俗君主干涉教会人事权 D.防范神职人员与世俗君主贵族合作 答案 C 解析 题干材料表明教权高于王权,罗马教会避免世俗君 主干涉教会人事权,故C项正确。 6.牛津大学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下图为牛津大学校 徽,校徽由三顶王冠和一本展开的书组成。书中用拉丁文 写着《圣经》中的一句话。据此可以推断( ) A.欧洲中世纪国王兼任大学校长 B.中世纪欧洲大学脱离教会控制 C.世俗文化的发展受到阻碍 D.基督教影响中世纪文化教育 答案 D 解析 牛津大学的校徽上含有《圣经》中的话语,《圣经》是 基督教文化的载体,这表明基督教影响中世纪文化教育。 故选D项。 7.至今仍屹立在伊斯坦布尔(原名君士坦丁堡)城内的圣索 菲亚大教堂,静静地旁观着政治兴替、宗教斗争与历史的 沧桑。它曾见证了下列哪一个国家的兴衰( ) A.雅典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 答案 D 解析 东罗马帝国因其首都君士坦丁堡旧称拜占庭而又 称拜占庭帝国。1453年,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 曼帝国攻陷,拜占庭帝国灭亡。 8.“这个帝国对外抵抗亚洲游牧民族的入侵,对内直接或间 接地保存了古典文化。其后它所形成的文化至今仍存留 于俄罗斯、巴尔干半岛和希腊一带。”这个帝国是( ) A.西罗马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帝国 答案 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长期 的战争和动荡使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受到严重破坏,而相 对稳定的东罗马帝国抵抗住外族入侵,继承了大量的古代 希腊、罗马文化,俄罗斯深受拜占庭文化的影响,故 B项 正确。 二、非选择题 9.材料一 希腊科学的基础完全是东方的,不论古希腊的天 才多么深刻,没有这些基础,它并不一定能够创立任何可 与其实际成就相比的东西。我们没有权利无视古希腊天 28
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才的埃及父亲和美索不达米亚母亲。 交流的意义。 —[美]乔治·萨顿 (2)根据材料二,分析基督教在西欧社会秩序重建中的 材料二推翻罗马帝国的“蛮族”将古代文明、古代哲学、 作用。 政治和法律等一扫而光,幸存下来的只有基督教和一些残 参考答案(1)关系:古希腊文明深受古埃及文明和美索 破不全的城市。然而,在欧洲社会的重建中,拥有高度文 不达米亚文明的影响。意义:古代世界各地区的思想、文 明进展的基督教对于当时尚处于文明发展落后阶段的“蛮 化和技术的传播是文明交流的重要表现,随着历史的发 族”进行了反征服。其结果,占领者和被占领者在信仰基 展,不同地区的文明不断加强交流,并相互影响,促进了文 督教上达到了和谐与共鸣。 明的发展。 —摘编自卓新平《宗教理解》 (2)作用:基督教为当时生活在“蛮族”统治下的西欧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希腊文明与古埃及文明、美索不达 各族人民提供了宗教信仰,使得基督教信仰成为西欧地区 米亚文明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早期文明之间 普遍的文化符号,推动了西欧社会秩序的重建。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素养 目标定位 目标素养 知识概览 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印度教 古代 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印度 L.了解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文化 佛教艺术、发明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 与婆罗门教、印度教,掌握 古代印度文化外传影响东南亚文化 古代印度在文学、艺术、科 技等方面的成就,培养历史 朝鲜出现青铜器和铁器 解释的素养 南 2.了解并掌握古代朝鲜、日本 古代 修建瞻星台 朝鲜 文化发展的表现,认识中华 东 《三国史记》 文化对古代朝鲜、日本文化 古代朝鲜与 朝鲜创制本民族文字与特色乐舞 的影响,培养唯物史观 日本文化 3.了解并掌握玛雅人、阿兹特 克人和印加人对人类文明 美洲的文 典章制度、文字、学术文化和风 俗习惯深受中华文化影响 进步做出的贡献,培养历史 日本神道与武士道 解释的素养 古代 文学、建筑、绘画艺术等方面的 4.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认 日本 独特成就 识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 族人民共同推动了人类文 创制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 化的发展,培养时空观念 玛雅文化 美洲印第安文化 阿兹特克文化 印加文化 29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才的埃及父亲和美索不达米亚母亲。 ———[美]乔治·萨顿 材料二 推翻罗马帝国的“蛮族”将古代文明、古代哲学、 政治和法律等一扫而光,幸存下来的只有基督教和一些残 破不全的城市。然而,在欧洲社会的重建中,拥有高度文 明进展的基督教对于当时尚处于文明发展落后阶段的“蛮 族”进行了反征服。其结果,占领者和被占领者在信仰基 督教上达到了和谐与共鸣。 ———摘编自卓新平《宗教理解》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希腊文明与古埃及文明、美索不达 米亚文明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早期文明之间 交流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分析基督教在西欧社会秩序重建中的 作用。 参考答案 (1)关系:古希腊文明深受古埃及文明和美索 不达米亚文明的影响。意义:古代世界各地区的思想、文 化和技术的传播是文明交流的重要表现,随着历史的发 展,不同地区的文明不断加强交流,并相互影响,促进了文 明的发展。 (2)作用:基督教为当时生活在“蛮族”统治下的西欧 各族人民提供了宗教信仰,使得基督教信仰成为西欧地区 普遍的文化符号,推动了西欧社会秩序的重建。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素养·目标定位 目 标 素 养 知 识 概 览 1.了解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与婆罗门教、印度教,掌握 古代印度在文学、艺术、科 技等方面的成就,培养历史 解释的素养 2.了解并掌握古代朝鲜、日本 文化发展的表现,认识中华 文化对古代朝鲜、日本文化 的影响,培养唯物史观 3.了解并掌握玛雅人、阿兹特 克人和印加人对人类文明 进步做出的贡献,培养历史 解释的素养 4.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认 识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 族人民共同推动了人类文 化的发展,培养时空观念 29
历史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配人教版 课前基础认知 一、古代印度文化 7世纪,天皇制度形成。天皇为巩固权力,自称是太阳神的 1.背景 后裔。12世纪以后,随着武士阶层的崛起,神道融合了佛教 (1)古代印度包括今天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巴基斯坦和 等外来文化,逐渐形成了武士道。 孟加拉国等广大地区,这里有着辉煌的古代文明。 (2)文学、建筑与绘画成就 (2)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逐 诗歌集《万叶集》和小说《源氏物语》享誉世界文坛,法隆 渐建立起一系列国家。在这些国家的形成过程中,印度出现 寺是日本古代建筑的代表,大和绘和浮世绘都是极具特色的 了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 日本绘画艺术。 2.文化成就 (3)中华文化对日本古代文化的影响:在吸收中华文化 (1)宗教:公元前6世纪,佛教产生。4世纪时,在古代 的基础上,日本本土文化得到发展。日本人根据日本语言的 婆罗门教的基础上,印度教开始兴起。后来,印度教逐渐发 发音、借用汉字的楷体笔画和草体,分别创制了字母片假名 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 和平假名。来自中国的制度、儒学、佛教等深刻影响了日本 (2)文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在古代印度 文化的发展。 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大约定型于2一4世纪。两部史诗 三、美洲印第安文化 集中反映了古代印度人民的生活和文化成就。 1.背景 (3)艺术:古代印度的艺术很多都与宗教有关,佛塔、 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与其他大陆几乎处于隔绝状态的 石柱和石窟是佛教艺术的代表。 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 (4)数学:古代印度人发明了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 2.宗教信仰 符号。 (1)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在宗教上是多神崇拜。 3.古代印度文化外传对东南亚的影响 玛雅人崇拜的大多是与其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自然神。 (1)5世纪时,印度的语言、文字、艺术、思想、宗教以及 (2)在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的信仰中,太阳神占有特别 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已经在东南亚产生了广泛影响。 重要的地位。 (2)佛教文化渗入东南亚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南传佛 (3)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金 教的经典主要用古代印度的巴利文书写,巴利文对东南亚国 字塔,但和埃及人把金字塔作为陵慕不同,他们在塔顶建起 家的文字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祭祀神灵的神庙,祭司也在塔上观察天象。 二、古代朝鲜与日本文化 3.玛雅文化 1.古代朝鲜文化 (1)玛雅人创造了独特的文字,发明了“玛雅历”。 (1)公元前5世纪前后,朝鲜出现了青铜器,稍后有了 (2)玛雅人知道“零”的概念,还以手和脚的20个指头作为 铁器。 计算的基础,创造出20进制。 (2)7世纪,朝鲜半岛的居民修建了观测天象的瞻星台。 4.印加文化 (3)12世纪完成的《三国史记》是朝鲜半岛现存最早的 (1)印加人建造了长达数千千米的驿道和宏大的太 史书。 阳庙。 (4)朝鲜的音乐、舞蹈源远流长、特色鲜明。 (2)印加人会使用麻碎剂,能进行人体解剖。 (5)朝鲜文化和中华文化的交流 (3)印加人制定了太阳历和太阴历。 ①佛教、道教和儒学从中国传入朝鲜,朝鲜的典章制度、 5.阿兹特克文化 文字、学术文化和风俗习惯都受到中国的影响。在学习汉字 (1)阿兹特克人采用天然铜锻造铜器,还会使用图画文 的基础上,朝鲜人创制了本民族文字。 字记录重要事件。 ②朝鲜半岛的古代文化传入中国中原地区,南北朝时期 (2)阿兹特克人制作的陶器、石雕、木刻和金银首饰都非 的中国宫廷中就已经有了朝鲜半岛的乐舞。 常精美。 2.古代日本文化 6.印第安文化的衰亡 (1)神道与武士道:古代日本人认为,太阳、海、河、树、 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后,印第安人遭到了大肆屠 山、龟、蛇等都有神灵,应该加以崇拜。神道逐渐发展起来。 杀,独立发展的印第安文化毁灭殆尽。 课堂·重难突破 世界文化多元发展 脊的胸怀之中。在印度的思想和想象模式中,在喜马拉 雅山南面的印度半岛所形成的一个倒三角形…印度的 材料一古代的印度,面积410多万平方千米,比古 主要河流,印度河、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不是发源 埃及和古巴比伦加起来还要大,它生长在世界的最高山 30
历 史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配人教版 课前·基础认知 一、古代印度文化 1.背景 (1)古代印度包括今天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巴基斯坦和 孟加拉国等广大地区,这里有着辉煌的古代文明。 (2)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逐 渐建立起一系列国家。在这些国家的形成过程中,印度出现 了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 2.文化成就 (1)宗教:公元前6世纪,佛教产生。4世纪时,在古代 婆罗门教的基础上,印度教开始兴起。后来,印度教逐渐发 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 (2)文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在古代印度 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大约定型于2—4世纪。两部史诗 集中反映了古代印度人民的生活和文化成就。 (3)艺术:古代印度的艺术很多都与宗教有关,佛塔、 石柱和石窟是佛教艺术的代表。 (4)数学:古代印度人发明了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 符号。 3.古代印度文化外传对东南亚的影响 (1)5世纪时,印度的语言、文字、艺术、思想、宗教以及 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已经在东南亚产生了广泛影响。 (2)佛教文化渗入东南亚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南传佛 教的经典主要用古代印度的巴利文书写,巴利文对东南亚国 家的文字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古代朝鲜与日本文化 1.古代朝鲜文化 (1)公元前5世纪前后,朝鲜出现了青铜器,稍后有了 铁器。 (2)7世纪,朝鲜半岛的居民修建了观测天象的瞻星台。 (3)12世纪完成的《三国史记》是朝鲜半岛现存最早的 史书。 (4)朝鲜的音乐、舞蹈源远流长、特色鲜明。 (5)朝鲜文化和中华文化的交流 ①佛教、道教和儒学从中国传入朝鲜,朝鲜的典章制度、 文字、学术文化和风俗习惯都受到中国的影响。在学习汉字 的基础上,朝鲜人创制了本民族文字。 ②朝鲜半岛的古代文化传入中国中原地区,南北朝时期 的中国宫廷中就已经有了朝鲜半岛的乐舞。 2.古代日本文化 (1)神道与武士道:古代日本人认为,太阳、海、河、树、 山、龟、蛇等都有神灵,应该加以崇拜。神道逐渐发展起来。 7世纪,天皇制度形成。天皇为巩固权力,自称是太阳神的 后裔。12世纪以后,随着武士阶层的崛起,神道融合了佛教 等外来文化,逐渐形成了武士道。 (2)文学、建筑与绘画成就 诗歌集《万叶集》和小说《源氏物语》享誉世界文坛,法隆 寺是日本古代建筑的代表,大和绘和浮世绘都是极具特色的 日本绘画艺术。 (3)中华文化对日本古代文化的影响:在吸收中华文化 的基础上,日本本土文化得到发展。日本人根据日本语言的 发音、借用汉字的楷体笔画和草体,分别创制了字母片假名 和平假名。来自中国的制度、儒学、佛教等深刻影响了日本 文化的发展。 三、美洲印第安文化 1.背景 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与其他大陆几乎处于隔绝状态的 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 2.宗教信仰 (1)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在宗教上是多神崇拜。 玛雅人崇拜的大多是与其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自然神。 (2)在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的信仰中,太阳神占有特别 重要的地位。 (3)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金 字塔,但和埃及人把金字塔作为陵墓不同,他们在塔顶建起 祭祀神灵的神庙,祭司也在塔上观察天象。 3.玛雅文化 (1)玛雅人创造了独特的文字,发明了“玛雅历”。 (2)玛雅人知道“零”的概念,还以手和脚的20个指头作为 计算的基础,创造出20进制。 4.印加文化 (1)印加人建造了长达数千千米的驿道和宏大的太 阳庙。 (2)印加人会使用麻醉剂,能进行人体解剖。 (3)印加人制定了太阳历和太阴历。 5.阿兹特克文化 (1)阿兹特克人采用天然铜锻造铜器,还会使用图画文 字记录重要事件。 (2)阿兹特克人制作的陶器、石雕、木刻和金银首饰都非 常精美。 6.印第安文化的衰亡 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后,印第安人遭到了大肆屠 杀,独立发展的印第安文化毁灭殆尽。 课堂·重难突破 一 世界文化多元发展 材料一 古代的印度,面积410多万平方千米,比古 埃及和古巴比伦加起来还要大,它生长在世界的最高山 脊的胸怀之中。在印度的思想和想象模式中,在喜马拉 雅山南面的印度半岛所形成的一个倒三角形……印度的 主要河流,印度河、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不是发源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