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7408-2005/ISO8601:2000 3.24 秒 second 国际单位制(SI)中的一个基本的时间测量单位,见GB3102.1。 闰秒 leap second 为了确保与UT1(基于地球自转的时间标度)接近一致,而有意对UTC进行调整的一秒,插入的 秒称为正闰秒,而省略的一秒称为负闰秒。(参阅 ITU-R Rec.TF.460-5) 注:正闰秒是在23:59:59Z和24:00:00Z之间插入的,并且表示成23:59:60Z。负闰秒是通过省略23:59:59Z获 得。插入或省略是由IERS决定,通常是在6月30日或者12月31日,但是如果必要也可以在3月31日或9月 30日 3.26 时刻time- point 长度认作为零的时间瞬间 3.27 星期week 7日的一个时间单位 3.28 日历星期 calendar week 一个7日的时间间隔,从星期一开始,由其在日历年中的序号标识 注:日历星期通常也指星期。 年year 周期等于一个日历年的时间单位 日历年 calendar year 历法中的循环时间间隔为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接近日历日的整数倍)。 注:日历年通常也指年。 百年 centennial year 公历中年数能被100整除的日历年 平年 common year 公历中含有365日的日历年 闰年 leap year 公历中含有366日的日历年。 注:4.3.2.1中给出闰年中多出的一日的分配规则 4基本原则 4.1基本概念 本标准中定义了四个概念: 时刻:长度认作为零的时间瞬间。时刻由它们在时间坐标系中的位置决定(即,与零点的时间 距离)
GB/T 7408-2005/ISO 8601:2000 3.24 秒 second 国际单位制(SI)中的一个基本的时间测量单位 ,见 GB 3102. 10 3.25 闰秒 leap second 为了确保与UT1(基于地球自转的时间标度)接近一致,而有意对 UTC进行调整的一秒,插人的一 秒称为正闰秒,而省略的一秒称为负闰秒。(参阅 ITU-R Rec. TF. 460-5) 注:正闰秒是在 23:59:59Z和 24;00;00Z之间插人的,并且表示成 23;59,60Z。负闰秒是通过省略 23:59:59Z获 得。插人或省略是由IERS决定,通常是在6月30日或者 12月31日,但是如果必要也可以在3月31日或 9月 30日 。 3.26 时刻 time一point 长度认作为零的时间瞬间。 3.27 星期 week 7日的一个时间单位。 3.28 日历星期 calendar week 一个 7日的时间间隔,从星期一开始 ,由其在 日历年中的序号标识。 注:日历星期通常也指星期。 3.29 年 year 周期等于一个 日历年的时间单位。 3.30 日历年 calendar year 历法中的循环时间间隔,为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接近日历日的整数倍)。 注:日历年通常也指年。 3.31 百年 centennial year 公历中年数能被 100整除的 日历年。 3.32 平年 common year 公历 中含有 3“ 日的 日历年。 3.33 闰年 leap year 公历中含有 366日的日历年。 注:4. 3. 2.1中给出闰年中多出的一日的分配规则。 4 基本原则 4.1 基本概念 本标准中定义了四个概念 : — 时刻 :长度认作为零的时间瞬间。时刻 由它们在时间坐标系中的位置决定(即,与零点的时间 距离)
GB/T7408-2005/ISO8601:2000 时间间隔:两个时刻之间的一段时间。这些时刻分别标示为“开始”和“结束”。时间间隔由这 两个时刻规定,或由其中一个时刻以及时刻之间的时间距离规定,或仅由这些时刻之间的时间 距离规定。 循环时间间隔:一系列连续的相同周期的时间间隔。循环时间间隔由一个时间间隔和循环的 次数规定 周期:时间的数量(“长度”)。周期是国际单位制(SI)中表示时间单位的一个物理单位,其定义 见GB3102.1 精确的或近似的时刻和时间间隔均可通过使用唯一的、无歧义的表示法来标识,用以规定日期和日 期中的时间。本标准规定了一套表达日期、日中的时间、时间间隔以及循环时间间隔的规则。加入或删 除某些时间元素(如秒)可以调整所需的或能达到的精度。 4.2单项表示法和组合表示法共有的特征 通常以从左到右递降的次序来表示下列时间 时刻点; 只有日期; 只有时间; 时间间隔; 环时间间隔 上述任何缩略形式。 43时间单位和历法系统 4.3.1时间单位 标准中的周期由下列一个或多个单位表示: 秒:国际单位制(SI)中时间度量的一个基本单位,其定义见GB3102.1 分:60秒的一个时间单位 小时:60分的一个时间单位。 日:24小时的一个时间单位 星期:7日的一个时间单位。 月:28,29,30或31日的一个时间单位 注:在某些应用中,一个月指30日的时间单位 年:12个月的一个时间单位,接近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周期。参见4.3.2.1。 4.3.2日期和时间历法系统 4.3.2.1公历 本标准用公历标识日历日。 公历给出了由一系列连续的日历年(可能是无限的)组成的一个历法系统。连续的日历年由连续分 配的年数标识。在巴黎签署的“公约”的日历年数被分配为1875年,并以其作为参考点。 公历分为周期为365个日历日的平年以及周期为366个日历日的闰年。闰年是能被4整除的年, 然而,百年并不是闰年,除非它们能被400整除。 本标准允许按照相应的年数标识采用公历年之前或之后的日历年。确定日历年以及它的年数仅 使用上述规则。本标准中,这些规则统称公历。如果表示1582年之前的日期,必须在信息交换双方约 定的情况下才可使用本日历。 注1:公历中,日历年[000是一个闰年 注2:当确定扁平公历中的日期时(在1582年之前的朱利安日历的日期计算中可能有必要),不应插人或删除日期 另外,日历年[0001]年之前的年数与“BC/AD日历系统”中的年数不同该处年数“1AD”紧跟在年数“1BC” 之后
GB/T 7408-2005/ISO 8601:2000 — 时间间隔:两个时刻之间的一段时间。这些时刻分别标示为“开始”和“结束”。时间间隔 由这 两个时刻规定 ,或由其中一个时刻以及时刻之间的时间距离规定,或仅由这些时刻之间的时间 距离规定。 — 循环时间间隔:一系列连续的相同周期的时间间隔。循环时间间隔由一个时间间隔和循环的 次数规定。 — 周期 :时间的数量(“长度”)。周期是国际单位制(Si)中表示时间单位的一个物理单位 ,其定义 见 GB 3102. 1。 精确的或近似的时刻和时间间隔均可通过使用唯一的、无歧义的表示法来标识 ,用以规定 日期和 日 期中的时间。本标准规定了一套表达 日期、日中的时间 、时间间隔以及循环时间间隔的规则。加人或删 除某些时间元素(如秒)可以调整所需的或能达到的精度。 4.2 单项表示法和组合表示法共有的特征 通常以从左到右递降的次序来表示下列时间: — 时刻点 ; — 只有 日期; — 只有时间; — 时间间隔; — 循环时间间隔; — 上述任何缩略形式。 4.3 时间单位和历法系统 4.3.1 时间单位 本标准中的周期由下列一个或多个单位表示 : — 秒:国际单位制(Si)中时间度量的一个基本单位,其定义见 GB 3102. 10 — 分:60秒的一个时间单位。 — 小时 :60分的一个时间单位。 — 日:24小时的一个时间单位。 — 星期 :7日的一个时间单位。 — 月:28,29,30或 31日的一个时间单位。 注:在某些应用中,一个月指 30日的时间单位。 — 年 :12个月的一个时间单位 ,接近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周期 。参见 4.3.2.10 4.3.2 日期和时间历法系统 4.3.2. 1 公 历 本标准用公历标识 日历 日。 公历给出了由一系列连续的日历年(可能是无限的)组成的一个历法系统。连续的日历年由连续分 配的年数标识 。在巴黎签署的“公约”的日历年数被分配为 1875年 ,并以其作为参考点。 公历分为周期为 365个 日历 日的平年以及周期为 3“ 个 日历 日的闰年。闰年是能被 4整除的年 , 然而,百年并不是闰年,除非它们能被 400整除 。 本标准允许按照相应的年数标识采用公历年之前或之后的 日历年。确定 日历年以及它的年数,仅 使用上述规则。本标准中,这些规则统称公历。如果表示 1582年之前 的日期 ,必须在信息交换双方约 定的情况下才可使用本 日历。 注 1:公历中,日历年[0000〕是一个闰年。 注 2:当确定扁平公历中的日期时(在 1582年之前的朱利安 日历的 日期计算中可能有必要),不应插人或删除日期。 另外,日历年〔0001」年之前的年数与“BC/ AD日历系统”中的年数不同,该处年数“1 AD”紧跟在年数“1 BC' 之后
GB/T7408 5/ISo8601 公历中,每年划分成12个顺序的日历月,如表1所示。 表1日历月 日历月数 日历月名称 该月中的日数 平年中日期的顺序 闰年中日期的顺序 01~31 二月 28(闰年29) 32~59 32~60 61~91 9l~120 五月 152~181 153~18 七月 182~212 183~213 213~243 214~244 44~273 245~274 十月 275~305 305~334 306~335 335~365 336~366 4.3.2.2日历星期 除4.3.2.1中描述的历法系统之外,还存在着基于一系列无限连续的日历星期的历法系统。每个 日历星期有7个日历日,如表2所示 表2日历日 星期中的顺序日数 日历日名称 星期一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星期日历的参考点是把2000年1月1日定为星期六 日历年中的日历星期由日历星期数标识。依据规则,即一年中的第一个日历星期包括该年的第 个星期四,并且日历年的最后一个日历星期就是在下一个日历年的第一个日历星期之前的那个星期,日 历星期数是其在该年中的顺序。 注1:以上规则规定一个日历年有52或53个日历星期。 注2:日历年的第一个日历星期可能包含前个日历年中的三天,日历年的最后一个日历星期可能包含下-个日历 年的三天 注3:根据日历年的星期日期表示的时间间隔与根据同一年的日历日期或顺序日期表示的时间间隔并不相同 例如: 995年1月1日星期日是1994年的第52个星期的第7天 196年12月31日星期二是1997年的第1个星期的第2天。 注4:确定第1个日历星期的规则与规则“第一个日历星期包含1月4日的星期”是等同的
GB/T 7408-2005/ISO 8601:2000 公历中,每年划分成 12个顺序的日历月,如表 1所示。 表 1 日历月 少4.3.2 除 .2 4. 3 日 . 2 历 . 1 星 中 期 描述的历法系统之外,还存 三 在着基于一系列无限连续的日历星期的历法系统。每个 日历星期有 7个 日历 日,如表 2所示 。 表 2 日历 日 苹 星 日 期 历年 日历 中 的 的 参 日 考 历 点 星 是 期 把 由日 20 历 00 星 年 期 1 数 月 标 仁1 识 日 。 定 依 为 据 星 规 期 则 六 , 。 即一年中的第一iv 个 H 日 no 历 1 星期包括该年的第一 个星期四,并且日历年的最后一个日历星期就是在下一个 日历年的第一个 日历星期之前的那个星期,日 历星期数是其在该年 中的顺序。 注 1:以上规则规定一个日历年有 52或 53个日历星期。 注2:日历年的第一个日历星期可能包含前 个 日历年中的三天,日历年的最后一个日历星期可能包含下一个日历 年 的三天 。 注 3:根据 日历年的星期 日期表示的时间间隔与根据同一年的日历 日期或顺序 日期表示的时间间隔并不相同。 例 如: -----1995年 1月 1日星期 日是 1994年的第 52个星期的第 7天。 一一1996年 12月 31日星期二是 1997年的第 1个星期的第 2天。 注 4:确定第 1个 日历星期的规则与规则“第 一个 日历星期包 含 1月 4日的星期”是等 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