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卷三魏书三明帝纪第 卓之凶逆,家家思乱,人人自危。山东牧守,咸以春秋之义,“卫人讨州吁于濮”,言人人皆得 讨贼。於是大兴义兵,名豪大侠,富室强族,飘扬云会,万里相赴:兗、豫之师战于荥阳,河 内之甲军于孟津。卓遂迁大驾,西都长安。而山东大者连郡国,中者婴城邑,小者聚阡陌,以 还相吞灭。会黄巾盛於海、岱,山寇暴於并、冀,乘胜转攻,席卷而南,乡邑望烟而奔,城郭 睹尘而溃,百姓死亡,暴骨如莽。余时年五岁,上以世方扰乱,教余学射,六岁而知射,又教 余骑马,八岁而能骑射矣。以时之多故,每征,余常从。建安初,上南征荆州,至宛,张绣降 旬日而反,亡兄孝廉子修、从兄安民遇害。时余年十岁,乘马得脱。夫文武之道,各随时而用, 生于中平之季,长于戎旅之间,是以少好弓马,于今不衰:逐禽辄十里,驰射常百步,日多体 健,心每不厌。建安十年,始定冀州,漩、貊贡良弓,燕、代献名马。时岁之暮春,勾芒司节, 和风扇物,弓燥手柔,草浅兽肥,与族兄子丹猎于鄴西,终日手获鏖鹿九,雉兔三十。后军南 征次曲蠡,尚书令荀彧奉使犒军,见余谈论之末,彧言:“闻君善左右射,此实难能。”余言: “执事未睹夫项发口纵,俯马蹄而仰月支也。”彧喜笑曰:“乃尔!”余曰:“埒有常径,的有常 所,虽每发辄中,非至妙也。若驰平原,赴丰草,要狡兽,截轻禽,使弓不虚弯,所中必洞 斯则妙矣。”时军祭酒张京在坐,顾彧拊手曰“善”。余又学击剑,阅师多矣,四方之法各异, 唯京师为善。桓、灵之间,有虎贲王越善斯术,称於京师。河南史阿言昔与越游,具得其法, 余从阿学之精熟。尝与平虏将军刘勋、奋威将军邓展等共饮,宿闻展善有手臂,晓五兵,又称 其能空手入白刃。余与论剑良久,谓言将军法非也,余顾尝好之,又得善术,因求与余对。时 酒酣耳热,方食芊蔗,便以为杖,下殿数交,三中其臂,左右大笑。展意不平,求更为之。余 言吾法急属,难相中面,故齐臂耳。展言原复一交,余知其欲突以取交中也,因伪深进,展果 寻前,余卻脚郸,正截其颡,坐中惊视。余还坐,笑曰:“昔阳庆使淳于意去其故方,更授以秘 术,今余亦原邓将军捐弃故伎,更受要道也。”一坐尽欢。夫事不可自谓己长,余少晓持衤复, 自谓无对:俗名双戟为坐铁室,镶楯为蔽木户:后从陈国袁敏学,以单攻衤复,每为若神,对 家不知所出,先日若逢敏於狭路,直决耳!余於他戏弄之事少所喜,唯弹釭略尽其巧,少为之 赋。昔京师先工有马合乡侯、东方安世、张公子,常恨不得与彼数子者对。上雅好诗书文籍 虽在军旅,手不释卷,每每定省从容,常言人少好学则思专,长则善忘,长大而能勤学者,唯 吾与袁伯业耳。余是以少诵诗、论,及长而备历五经、四部,史、汉、诸子百家之言,靡不毕 览。博物志曰:帝善弹釭,能用手巾角。时有一书生,又能低头以所冠著葛巾角撇釭。 若加之旷大之度,励以公平之诚,迈志存道,克广德心,则古之贤主,何远之有哉 三国志卷三 魏书三明帝纪第三 明皇帝讳叡,字元仲,文帝太子也。生而太祖爱之,常令在左右。 【裴注】魏书曰:帝生数岁而有岐嶷之姿,武皇帝异之,曰:“我基於尔三世矣。”每朝宴会同, 与侍中近臣并列帷幄。好学多识,特留意於法理。 年十五,封武德侯,黄初二年为齐公,三年为平原王。以其母诛,故未建为嗣。 【裴注】魏略曰:文帝以郭后无子,诏使子养帝。帝以母不以道终,意甚不平。后不获已,乃 敬事郭后,旦夕因长御问起居,郭后亦自以无子,遂加慈爱。文帝始以帝不悦,有意欲以他姬 子京兆王为嗣,故久不拜太子。魏末传曰:帝常从文帝猎,见子母鹿。文帝射杀鹿母,使帝射 鹿子,帝不从,曰:“陛下已杀其母,臣不忍复杀其子。”因涕泣。文帝即放弓箭,以此深奇之, 而树立之意定 七年夏五月,帝病笃,乃立为皇太子。丁巳,即皇帝位,大赦。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 后。诸臣封爵各有差 第36页
三国志卷三 魏书三 明帝纪第三 第 36 页 卓之凶逆,家家思乱,人人自危。山东牧守,咸以春秋之义,“卫人讨州吁于濮”,言人人皆得 讨贼。於是大兴义兵,名豪大侠,富室强族,飘扬云会,万里相赴;兗、豫之师战于荥阳,河 内之甲军于孟津。卓遂迁大驾,西都长安。而山东大者连郡国,中者婴城邑,小者聚阡陌,以 还相吞灭。会黄巾盛於海、岱,山寇暴於并、冀,乘胜转攻,席卷而南,乡邑望烟而奔,城郭 睹尘而溃,百姓死亡,暴骨如莽。余时年五岁,上以世方扰乱,教余学射,六岁而知射,又教 余骑马,八岁而能骑射矣。以时之多故,每征,余常从。建安初,上南征荆州,至宛,张绣降。 旬日而反,亡兄孝廉子修、从兄安民遇害。时余年十岁,乘马得脱。夫文武之道,各随时而用, 生于中平之季,长于戎旅之间,是以少好弓马,于今不衰;逐禽辄十里,驰射常百步,日多体 健,心每不厌。建安十年,始定冀州,濊、貊贡良弓,燕、代献名马。时岁之暮春,勾芒司节, 和风扇物,弓燥手柔,草浅兽肥,与族兄子丹猎于鄴西,终日手获麞鹿九,雉兔三十。后军南 征次曲蠡,尚书令荀彧奉使犒军,见余谈论之末,彧言:“闻君善左右射,此实难能。”余言: “执事未睹夫项发口纵,俯马蹄而仰月支也。”彧喜笑曰:“乃尔!”余曰:“埒有常径,的有常 所,虽每发辄中,非至妙也。若驰平原,赴丰草,要狡兽,截轻禽,使弓不虚弯,所中必洞, 斯则妙矣。”时军祭酒张京在坐,顾彧拊手曰“善”。余又学击剑,阅师多矣,四方之法各异, 唯京师为善。桓、灵之间,有虎贲王越善斯术,称於京师。河南史阿言昔与越游,具得其法, 余从阿学之精熟。尝与平虏将军刘勋、奋威将军邓展等共饮,宿闻展善有手臂,晓五兵,又称 其能空手入白刃。余与论剑良久,谓言将军法非也,余顾尝好之,又得善术,因求与余对。时 酒酣耳热,方食芊蔗,便以为杖,下殿数交,三中其臂,左右大笑。展意不平,求更为之。余 言吾法急属,难相中面,故齐臂耳。展言原复一交,余知其欲突以取交中也,因伪深进,展果 寻前,余卻脚鄛,正截其颡,坐中惊视。余还坐,笑曰:“昔阳庆使淳于意去其故方,更授以秘 术,今余亦原邓将军捐弃故伎,更受要道也。”一坐尽欢。夫事不可自谓己长,余少晓持衤复, 自谓无对;俗名双戟为坐铁室,镶楯为蔽木户;后从陈国袁敏学,以单攻衤复,每为若神,对 家不知所出,先日若逢敏於狭路,直决耳!余於他戏弄之事少所喜,唯弹釭略尽其巧,少为之 赋。昔京师先工有马合乡侯、东方安世、张公子,常恨不得与彼数子者对。上雅好诗书文籍, 虽在军旅,手不释卷,每每定省从容,常言人少好学则思专,长则善忘,长大而能勤学者,唯 吾与袁伯业耳。余是以少诵诗、论,及长而备历五经、四部,史、汉、诸子百家之言,靡不毕 览。博物志曰:帝善弹釭,能用手巾角。时有一书生,又能低头以所冠著葛巾角撇釭。 若加之旷大之度,励以公平之诚,迈志存道,克广德心,则古之贤主,何远之有哉! 三国志卷三 魏书三 明帝纪第三 明皇帝讳叡,字元仲,文帝太子也。生而太祖爱之,常令在左右。 【裴注】魏书曰:帝生数岁而有岐嶷之姿,武皇帝异之,曰:“我基於尔三世矣。”每朝宴会同, 与侍中近臣并列帷幄。好学多识,特留意於法理。 年十五,封武德侯,黄初二年为齐公,三年为平原王。以其母诛,故未建为嗣。 【裴注】魏略曰:文帝以郭后无子,诏使子养帝。帝以母不以道终,意甚不平。后不获已,乃 敬事郭后,旦夕因长御问起居,郭后亦自以无子,遂加慈爱。文帝始以帝不悦,有意欲以他姬 子京兆王为嗣,故久不拜太子。魏末传曰:帝常从文帝猎,见子母鹿。文帝射杀鹿母,使帝射 鹿子,帝不从,曰:“陛下已杀其母,臣不忍复杀其子。”因涕泣。文帝即放弓箭,以此深奇之, 而树立之意定。 七年夏五月,帝病笃,乃立为皇太子。丁巳,即皇帝位,大赦。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 后。诸臣封爵各有差
三国志卷三魏书三明帝纪第 【裴注】世语曰:帝与朝士素不接,即位之后,群下想闻风采。居数日,独见侍中刘晔,语尽 日。众人侧听,晔既出,问“何如”?晔曰:“秦始皇、汉孝武之俦,才具微不及耳。” 癸未,追谥母甄夫人曰文昭皇后。壬辰,立皇弟蕤为阳平王 八月,孙权攻江夏郡,太守文聘坚守。朝议欲发兵救之,帝曰:“权习水战,所以敢下船陆攻者,几 掩不备也。今已与聘相持,夫攻守势倍,终不敢久也。”先时遣治书侍御史荀禹慰劳边方,禹到,於 江夏发所经县兵及所从步骑千人乘山举火,权退走。 辛巳,立皇子冏为清河王。吴将诸葛瑾、张霸等寇襄阳,抚军大将军司马宣王讨破之,斩霸,征东 大将军曹休又破其别将於寻阳。论功行赏各有差。冬十月,清河王冏薨。十二月,以太尉锺繇为太 傅,征东大将军曹休为大司马,中军大将军曹真为大将军,司徒华歆为太尉,司空王朗为司徒,镇 军大将军陈群为司空,抚军大将军司马宣王为骠骑大将军。 太和元年春正月,郊祀武皇帝以配天,宗祀文皇帝於明堂以配上帝。分江夏南部,置江夏南部都尉。 西平麴英反,杀临羌令、西都长,遣将军郝昭、鹿磐讨斩之。二月辛未,帝耕於籍田。辛巳,立文 昭皇后寝庙於鄴。丁亥,朝日于东郊。夏四月乙亥,行五铢钱。甲申,初营宗庙。秋八月,夕月于 西郊。冬十月丙寅,治兵于东郊。焉耆王遣子入侍。十一月,立皇后毛氏。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 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赐谷。十二月,封后父毛嘉为列侯。新城太守孟达反,诏骠骑将军司马宣王讨 之 【裴注】三辅决录曰:伯郎,凉州人,名不令休。其註曰:伯郎姓孟,名他,扶风人。灵帝时。 中常侍张让专朝政,让监奴典护家事。他仕不遂,乃尽以家财赂监奴,与共结亲,积年家业为 之破尽。众奴皆惭,问他所欲,他曰:“欲得卿曹拜耳。”奴被恩久,皆许诺。时宾客求见让者, 门下车常数百乘,或累日不得通。他最后到,众奴伺其至,皆迎车而拜,径将他车独入。众人 悉惊,谓他与让善,争以珍物遗他。他得之,尽以赂让,让大喜。他又以蒲桃酒一斛遗让,即 拜凉州刺史。他生达,少入蜀。其处蜀事迹在刘封传。魏略曰:达以延康元年率部曲四千馀家 归魏。文帝时初即王位,既宿知有达,闻其来,甚悦,令贵臣有识察者往观之,还曰“将帅之 才也”,或曰“卿相之器也”,王益钦达。逆与达书曰:“近日有命,未足达旨,何者?昔伊挚背 商而归周,百里去虞而入秦,乐毅感鸱夷以蝉蜕,王遵识逆顺以去就,皆审兴废之符效,知成 败之必然,故丹青画其形容,良史载其功勋。闻卿姿度纯茂,器量优绝,当骋能明时,收名传 记。今者翻然濯鱗清流,甚相嘉乐,虚心西望,依依若旧,下笔属辞,欢心从之。昔虞卿入赵, 再见取相,陈平就汉,一觐参乘,孤今於卿,情过於往,故致所御马物以昭忠爱。”又曰:“今 者海内清定,万里一统,三垂无边尘之警,中夏无狗吠之虞,以是弛罔阔禁,与世无疑,保官 空虚,初无(资〕仼。卿来相就,当明孤意,慎勿令家人缤纷道路,以亲骇疏也。若卿欲来相 见,且当先安部曲,有所保固,然后徐徐轻骑来东。”达既至谯,进见闲雅,才辩过人,众莫不 属目。又王近出,乘小辇,执达手,抚其背戏之曰:“卿得无为刘备刺客邪?”遂与同载。又加 拜散骑常侍,领新城太守,委以西南之任。时众臣或以为待之太猥,又不宜委以方任。王闻之 曰:“吾保其无他,亦譬以蒿箭射蒿中耳。”达既为文帝所宠,又与桓阶、夏侯尚亲善,及文帝 崩,时桓、尚皆卒,达自以羁旅久在疆埸,心不自安。诸葛亮闻之,阴欲诱达,数书招之,达 与相报答。魏兴太守申仪与达有隙,密表达与蜀潜通,帝未之信也。司马宣王遣参军梁几察之 又劝其入朝。达惊惧,遂反。干宝晋纪曰:达初入新城,登白马塞,叹曰:“刘封、申耽,据金 城千里而失之乎!” 二年春正月,宣王攻破新城,斩达,传其首 【裴注】魏略曰:宣王诱达将李辅及达甥邓贤,贤等开门纳军。达被围旬有六日而败,焚其首 于洛阳四达之衢。 分新城之上庸、武陵、巫县为上庸郡,锡县为锡郡。 蜀大将诸葛亮寇边,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吏民叛应亮。 【裴注】魏书曰:是时朝臣未知计所出,帝曰:“亮阻山为固,今者自来,既合兵书致人之术 第37页
三国志卷三 魏书三 明帝纪第三 第 37 页 【裴注】世语曰:帝与朝士素不接,即位之后,群下想闻风采。居数日,独见侍中刘晔,语尽 日。众人侧听,晔既出,问“何如”?晔曰:“秦始皇、汉孝武之俦,才具微不及耳。” 癸未,追谥母甄夫人曰文昭皇后。壬辰,立皇弟蕤为阳平王。 八月,孙权攻江夏郡,太守文聘坚守。朝议欲发兵救之,帝曰:“权习水战,所以敢下船陆攻者,几 掩不备也。今已与聘相持,夫攻守势倍,终不敢久也。”先时遣治书侍御史荀禹慰劳边方,禹到,於 江夏发所经县兵及所从步骑千人乘山举火,权退走。 辛巳,立皇子冏为清河王。吴将诸葛瑾、张霸等寇襄阳,抚军大将军司马宣王讨破之,斩霸,征东 大将军曹休又破其别将於寻阳。论功行赏各有差。冬十月,清河王冏薨。十二月,以太尉锺繇为太 傅,征东大将军曹休为大司马,中军大将军曹真为大将军,司徒华歆为太尉,司空王朗为司徒,镇 军大将军陈群为司空,抚军大将军司马宣王为骠骑大将军。 太和元年春正月,郊祀武皇帝以配天,宗祀文皇帝於明堂以配上帝。分江夏南部,置江夏南部都尉。 西平麹英反,杀临羌令、西都长,遣将军郝昭、鹿磐讨斩之。二月辛未,帝耕於籍田。辛巳,立文 昭皇后寝庙於鄴。丁亥,朝日于东郊。夏四月乙亥,行五铢钱。甲申,初营宗庙。秋八月,夕月于 西郊。冬十月丙寅,治兵于东郊。焉耆王遣子入侍。十一月,立皇后毛氏。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 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赐谷。十二月,封后父毛嘉为列侯。新城太守孟达反,诏骠骑将军司马宣王讨 之。 【裴注】三辅决录曰:伯郎,凉州人,名不令休。其註曰:伯郎姓孟,名他,扶风人。灵帝时。 中常侍张让专朝政,让监奴典护家事。他仕不遂,乃尽以家财赂监奴,与共结亲,积年家业为 之破尽。众奴皆惭,问他所欲,他曰:“欲得卿曹拜耳。”奴被恩久,皆许诺。时宾客求见让者, 门下车常数百乘,或累日不得通。他最后到,众奴伺其至,皆迎车而拜,径将他车独入。众人 悉惊,谓他与让善,争以珍物遗他。他得之,尽以赂让,让大喜。他又以蒲桃酒一斛遗让,即 拜凉州刺史。他生达,少入蜀。其处蜀事迹在刘封传。魏略曰:达以延康元年率部曲四千馀家 归魏。文帝时初即王位,既宿知有达,闻其来,甚悦,令贵臣有识察者往观之,还曰“将帅之 才也”,或曰“卿相之器也”,王益钦达。逆与达书曰:“近日有命,未足达旨,何者?昔伊挚背 商而归周,百里去虞而入秦,乐毅感鸱夷以蝉蜕,王遵识逆顺以去就,皆审兴废之符效,知成 败之必然,故丹青画其形容,良史载其功勋。闻卿姿度纯茂,器量优绝,当骋能明时,收名传 记。今者翻然濯鳞清流,甚相嘉乐,虚心西望,依依若旧,下笔属辞,欢心从之。昔虞卿入赵, 再见取相,陈平就汉,一觐参乘,孤今於卿,情过於往,故致所御马物以昭忠爱。”又曰:“今 者海内清定,万里一统,三垂无边尘之警,中夏无狗吠之虞,以是弛罔阔禁,与世无疑,保官 空虚,初无(资)任。卿来相就,当明孤意,慎勿令家人缤纷道路,以亲骇疏也。若卿欲来相 见,且当先安部曲,有所保固,然后徐徐轻骑来东。”达既至谯,进见闲雅,才辩过人,众莫不 属目。又王近出,乘小辇,执达手,抚其背戏之曰:“卿得无为刘备刺客邪?”遂与同载。又加 拜散骑常侍,领新城太守,委以西南之任。时众臣或以为待之太猥,又不宜委以方任。王闻之 曰:“吾保其无他,亦譬以蒿箭射蒿中耳。”达既为文帝所宠,又与桓阶、夏侯尚亲善,及文帝 崩,时桓、尚皆卒,达自以羁旅久在疆埸,心不自安。诸葛亮闻之,阴欲诱达,数书招之,达 与相报答。魏兴太守申仪与达有隙,密表达与蜀潜通,帝未之信也。司马宣王遣参军梁几察之, 又劝其入朝。达惊惧,遂反。干宝晋纪曰:达初入新城,登白马塞,叹曰:“刘封、申耽,据金 城千里而失之乎!” 二年春正月,宣王攻破新城,斩达,传其首。 【裴注】魏略曰:宣王诱达将李辅及达甥邓贤,贤等开门纳军。达被围旬有六日而败,焚其首 于洛阳四达之衢。 分新城之上庸、武陵、巫县为上庸郡,锡县为锡郡。 蜀大将诸葛亮寇边,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吏民叛应亮。 【裴注】魏书曰:是时朝臣未知计所出,帝曰:“亮阻山为固,今者自来,既合兵书致人之术;
三国志卷三魏书三明帝纪第 且亮贪三郡,知进而不知退,今因此时,破亮必也。”乃部勒兵马步骑五万拒亮 遣大将军曹真都督关右,并进兵。右将军张郃击亮於街亭,大破之。亮败走,三郡平。丁未,行幸 长安 【裴注】魏略载帝露布天下并班告益州曰:“刘备背恩,自窜巴蜀。诸葛亮弃父母之国,阿残贼 之党,神人被毒,恶积身灭。亮外慕立孤之名,而内贪专擅之实。刘升之兄弟守空城而己。亮 又侮易益土,虐用其民,是以利狼、宕渠、高定、青羌莫不瓦解,为亮仇敌。而亮反裘负薪, 里尽毛殚,刖趾適屦,刻肌伤骨,反更称说,自以为能。行兵於井底,游步於牛蹄。自朕即位 边无事,犹哀怜天下数遭兵革,且欲养四海之耆老,长后生之孤幼,先移风於礼乐,次讲武 於农隙,置亮画外,未以为虞。而亮怀李熊愚勇之(智),不思荆邯度德之戒,驱略吏民,盜利 祁山。王师方振,胆破气夺,马谡、高祥,望旗奔败。虎臣逐北,蹈尸涉血,亮也小子,震惊 朕师。猛锐踊跃,咸思长驱。朕惟率土莫非王臣,师之所处,荆棘生焉,不欲使千室之邑忠信 贞良,与夫淫昏之党,共受涂炭。故先开示,以昭国诚,勉思变化,无滞乱邦。巴蜀将吏士民 诸为亮所劫迫,公卿已下皆听束手。” 夏四月丁酉,还洛阳宫 【裴注】魏略曰:是时讹言,云帝已崩,从驾群臣迎立雍丘王植。京师自卞太后群公尽惧。及 帝还,皆私察颜色。卞太后悲喜,欲推始言者,帝曰:“天下皆言,将何所推? 赦系囚非殊死以下。乙巳,论讨亮功,封爵增邑各有差。五月,大旱。六月,诏曰:“尊儒贵学,王 教之本也。自顷儒官或非其人,将何以宣明圣道?其高选博士,才任侍中常侍者。申敕郡国,贡士 以经学为先。”秋九月,曹休率诸军至皖,与吴将陆议战於石亭,败绩。乙酉,立皇子穆为繁阳王 庚子,大司马曹休薨。冬十月,诏公卿近臣举良将各一人。十一月,司徒王朗薨。十二月,诸葛亮 围陈仓,曹真遣将军费曜等拒之 【裴注】魏略曰:先是,使将军郝昭筑陈仓城:会亮至,围昭,不能拔。昭字伯道,太原人, 为人雄壮,少入军为部曲督,数有战功,为杂号将军,遂镇守河西十馀年,民夷畏服。亮围陈 仓,使昭乡人靳详於城外遥说之,昭於楼上应详曰:“魏家科法,卿所练也:我之为人,卿所知 也。我受国恩多而门户重,卿无可言者,但有必死耳。卿还谢诸葛,便可攻也。”详以昭语告亮 亮又使详重说昭,言人兵不敌,无为空自破灭。昭谓详曰:“前言已定矣。我识卿耳,箭不识也。” 详乃去。亮自以有众数万,而昭兵才千馀人,又度东救未能便到,乃进兵攻昭,起云梯冲车以 临城。昭於是以火箭逆射其云梯,梯然,梯上人皆烧死。昭又以绳连石磨压其冲车,冲车折 亮乃更为井阑百尺以射城中,以土丸填堑,欲直攀城,昭又於内筑重墙。亮又为地突,欲踊出 於城里,昭又於城内穿地横截之。昼夜相攻拒二十馀日,亮无计,救至,引退。诏嘉昭善守 赐爵列侯。及还,帝引见慰劳之,顾谓中书令孙资曰:“卿乡里乃有尔曹快人,为将灼如此,朕 复何忧乎?”仍欲大用之。会病亡,遗令戒其子凯曰:“吾为将,知将不可为也。吾数发冢,取 其木以为攻战具,又知厚葬无益於死者也。汝必敛以时服。且人生有处所耳,死复何在耶?今 去本墓远,东西南北,在汝而已。” 辽东太守公孙恭兄子渊,劫夺恭位,遂以渊领辽东太守。 三年夏四月,元城王礼薨。六月癸卯,繁阳王穆薨。戊申,追尊高祖大长秋曰高皇帝,夫人吴氏曰 高皇后。 秋七月,诏曰:“礼,王后无嗣,择建支子以继大宗,则当纂正统而奉公义,何得复顾私亲哉!汉宣 继昭帝后,加悼考以皇号:哀帝以外藩援立,而董宏等称引亡秦,惑误时朝,既尊恭皇,立庙京都, 又宠藩妾,使比长信,叙昭穆於前殿,并四位於东宫,僭差无度,人神弗祐,而非罪师丹忠正之谏, 用致丁、傅焚如之祸。自是之后,相踵行之。昔鲁文逆祀,罪由夏父:宋国非度,讥在华元。其令 公卿有司,深以前世行事为戒。后嗣万一有由诸侯入奉大统,则当明为人后之义;敢为佞邪导谀时 君,妄建非正之号以干正统,谓考为皇,称妣为后,则股肱大臣,诛之无赦。其书之金策,藏之宗 庙,著於令典。” 第38页
三国志卷三 魏书三 明帝纪第三 第 38 页 且亮贪三郡,知进而不知退,今因此时,破亮必也。”乃部勒兵马步骑五万拒亮。 遣大将军曹真都督关右,并进兵。右将军张郃击亮於街亭,大破之。亮败走,三郡平。丁未,行幸 长安。 【裴注】魏略载帝露布天下并班告益州曰:“刘备背恩,自窜巴蜀。诸葛亮弃父母之国,阿残贼 之党,神人被毒,恶积身灭。亮外慕立孤之名,而内贪专擅之实。刘升之兄弟守空城而己。亮 又侮易益土,虐用其民,是以利狼、宕渠、高定、青羌莫不瓦解,为亮仇敌。而亮反裘负薪, 里尽毛殚,刖趾適屦,刻肌伤骨,反更称说,自以为能。行兵於井底,游步於牛蹄。自朕即位, 三边无事,犹哀怜天下数遭兵革,且欲养四海之耆老,长后生之孤幼,先移风於礼乐,次讲武 於农隙,置亮画外,未以为虞。而亮怀李熊愚勇之(智),不思荆邯度德之戒,驱略吏民,盗利 祁山。王师方振,胆破气夺,马谡、高祥,望旗奔败。虎臣逐北,蹈尸涉血,亮也小子,震惊 朕师。猛锐踊跃,咸思长驱。朕惟率土莫非王臣,师之所处,荆棘生焉,不欲使千室之邑忠信 贞良,与夫淫昏之党,共受涂炭。故先开示,以昭国诚,勉思变化,无滞乱邦。巴蜀将吏士民 诸为亮所劫迫,公卿已下皆听束手。” 夏四月丁酉,还洛阳宫。 【裴注】魏略曰:是时讹言,云帝已崩,从驾群臣迎立雍丘王植。京师自卞太后群公尽惧。及 帝还,皆私察颜色。卞太后悲喜,欲推始言者,帝曰:“天下皆言,将何所推?” 赦系囚非殊死以下。乙巳,论讨亮功,封爵增邑各有差。五月,大旱。六月,诏曰:“尊儒贵学,王 教之本也。自顷儒官或非其人,将何以宣明圣道?其高选博士,才任侍中常侍者。申敕郡国,贡士 以经学为先。”秋九月,曹休率诸军至皖,与吴将陆议战於石亭,败绩。乙酉,立皇子穆为繁阳王。 庚子,大司马曹休薨。冬十月,诏公卿近臣举良将各一人。十一月,司徒王朗薨。十二月,诸葛亮 围陈仓,曹真遣将军费曜等拒之。 【裴注】魏略曰:先是,使将军郝昭筑陈仓城;会亮至,围昭,不能拔。昭字伯道,太原人, 为人雄壮,少入军为部曲督,数有战功,为杂号将军,遂镇守河西十馀年,民夷畏服。亮围陈 仓,使昭乡人靳详於城外遥说之,昭於楼上应详曰:“魏家科法,卿所练也;我之为人,卿所知 也。我受国恩多而门户重,卿无可言者,但有必死耳。卿还谢诸葛,便可攻也。”详以昭语告亮, 亮又使详重说昭,言人兵不敌,无为空自破灭。昭谓详曰:“前言已定矣。我识卿耳,箭不识也。” 详乃去。亮自以有众数万,而昭兵才千馀人,又度东救未能便到,乃进兵攻昭,起云梯冲车以 临城。昭於是以火箭逆射其云梯,梯然,梯上人皆烧死。昭又以绳连石磨压其冲车,冲车折。 亮乃更为井阑百尺以射城中,以土丸填堑,欲直攀城,昭又於内筑重墙。亮又为地突,欲踊出 於城里,昭又於城内穿地横截之。昼夜相攻拒二十馀日,亮无计,救至,引退。诏嘉昭善守, 赐爵列侯。及还,帝引见慰劳之,顾谓中书令孙资曰:“卿乡里乃有尔曹快人,为将灼如此,朕 复何忧乎?”仍欲大用之。会病亡,遗令戒其子凯曰:“吾为将,知将不可为也。吾数发冢,取 其木以为攻战具,又知厚葬无益於死者也。汝必敛以时服。且人生有处所耳,死复何在耶?今 去本墓远,东西南北,在汝而已。” 辽东太守公孙恭兄子渊,劫夺恭位,遂以渊领辽东太守。 三年夏四月,元城王礼薨。六月癸卯,繁阳王穆薨。戊申,追尊高祖大长秋曰高皇帝,夫人吴氏曰 高皇后。 秋七月,诏曰:“礼,王后无嗣,择建支子以继大宗,则当纂正统而奉公义,何得复顾私亲哉!汉宣 继昭帝后,加悼考以皇号;哀帝以外籓援立,而董宏等称引亡秦,惑误时朝,既尊恭皇,立庙京都, 又宠籓妾,使比长信,叙昭穆於前殿,并四位於东宫,僭差无度,人神弗祐,而非罪师丹忠正之谏, 用致丁、傅焚如之祸。自是之后,相踵行之。昔鲁文逆祀,罪由夏父;宋国非度,讥在华元。其令 公卿有司,深以前世行事为戒。后嗣万一有由诸侯入奉大统,则当明为人后之义;敢为佞邪导谀时 君,妄建非正之号以干正统,谓考为皇,称妣为后,则股肱大臣,诛之无赦。其书之金策,藏之宗 庙,著於令典
三国志卷三魏书三明帝纪第 冬十月,改平望观曰听讼观。帝常言“狱者,天下之性命也”,每断大狱,常幸观临听之。 初,洛阳宗庙未成,神主在鄴庙。十一月,庙始成,使太常韩暨持节迎高皇帝、太皇帝、武帝、文 帝神主于鄴,十二月己丑至,奉安神主于庙 【裴注】臣松之按:黄初四年,有司奏立二庙,太皇帝大长秋与文帝之高祖共一庙,特立武帝 庙,百世不毁。今此无高祖神主,盖以亲尽毁也。此则魏初唯立亲庙,祀四室而已。至景初元 年,始定七庙之制。孙盛曰:事亡犹存,祭如神在,迎迁神主,正斯宜矣。 癸卯,大月氏王波调遣使奉献,以调为亲魏大月氏王。 四年春二月壬午,诏曰:“世之质文,随教而变。兵乱以来,经学废绝,后生进趣,不由典谟。岂训 导未洽,将进用者不以德显乎?其郎吏学通一经,才任牧民,博士课试,擢其高第者,亟用:其浮 华不务道本者,皆罢退之。”戊子,诏太傅三公:以文帝典论刻石,立于庙门之外。癸巳,以大将军 曹真为大司马,骠骑将军司马宣王为大将军,辽东太守公孙渊为车骑将军。夏四月,太傅锺繇薨。 六月戊子,太皇太后崩。丙申,省上庸郡。秋七月,武宣卞后拊葬于高陵。诏大司马曹真、大将军 司马宣王伐蜀。八月辛巳,行东巡,遣使者以特牛祠中岳。 【裴注】魏书曰:行过繁昌,使执金吾臧霸行太尉事,以特牛祠受禅坛。臣松之按:汉纪章帝 元和三年,诏高邑县祠即位坛,五成陌,比腊祠门户。此虽前代已行故事,然为坛以祀天,而 坛非神也,今无事於上帝,而致祀於虚坛,求之义典,未详所据。 乙未,幸许昌宫。九月,大雨,伊、洛、河、汉水溢,诏真等班师。冬十月乙卯,行还洛阳宫。庚 申,令:“罪非殊死听赎各有差。”十一月,太白犯岁星。十二月辛未,改葬文昭甄后于朝阳陵。丙 寅,诏公卿举贤良。 五年春正月,帝耕于籍田。三月,大司马曹真薨。诸葛亮寇天水,诏大将军司马宣王拒之。自去冬 十月至此月不雨,辛巳,大雩。夏四月,鲜卑附义王轲比能率其种人及丁零大人兒禅诣幽州贡名马 复置护匈奴中郎将。秋七月丙子,以亮退走,封爵增位各有差 【裴注】魏书曰:初,亮出,议者以为亮军无辎重,粮必不继,不击自破,无为劳兵:或欲自 芟上邽左右生麦以夺贼食,帝皆不从。前后遣兵増宣王军,又敕使护麦。宣王与亮相持,赖得 此麦以为军粮 乙酉,皇子殷生,大赦。 八月,诏曰:“古者诸侯朝聘,所以敦睦亲亲协和万国也。先帝著令,不欲使诸王在京都者,谓幼主 在位,母后摄政,防微以渐,关诸盛衰也。朕惟不见诸王十有二载,悠悠之怀,能不兴思!其令诸 王及宗室公侯各将適子一人朝。后有少主、母后在宫者,自如先帝令,申明著于令。”冬十一月乙酉, 月犯轩辕大星。戊戌晦,日有蚀之。十二月甲辰,月犯镇星。戊午,太尉华歆薨 六年春二月,诏曰:“古之帝王,封建诸侯,所以瀋屏王室也。诗不云乎,‘怀德维宁,宗子维城 秦、汉继周,或强或弱,俱失厥中。大魏创业,诸王开国,随时之宜,未有定制,非所以永为后法 也。其改封诸侯王,皆以郡为国。”三月癸酉,行东巡,所过存问高年鳏寡孤独,赐谷帛。乙亥,月 犯轩辕大星。夏四月壬寅,行幸许昌宫。甲子,初进新果于庙。五月,皇子殷薨,追封谥安平哀王 秋七月,以卫尉董昭为司徒。九月,行幸摩陂,治许昌宫,起景福、承光殿。冬十月,殄夷将军田 豫帅众讨吴将周贺於成山,杀贺。十一月丙寅,太白昼见。有星孛于翼,近太微上将星。庚寅,陈 思王植薨。十二月,行还许昌宫 青龙元年春正月甲申,青龙见郏之摩陂井中。二月丁酉,幸摩陂观龙,於是改年;改摩陂为龙陂, 赐男子爵人二级,鳏寡孤独无出今年租赋。三月甲子,诏公卿举贤良笃行之士各一人。夏五月壬申, 诏祀故大将军夏侯惇、大司马曹仁、车骑将军程昱於太祖庙庭 【裴注】魏书载诏曰:“昔先王之礼,於功臣存则显其爵禄,没则祭於大蒸,故汉氏功臣,祀於 庙庭。大魏元功之臣功勋优著,终始休明者,其皆依礼祀之。”於是以惇等配飨。 戊寅,北海王蕤薨。闰月庚寅朔,日有蚀之。丁酉,改封宗室女非诸王女皆为邑主。诏诸郡国山川 不在祠典者勿祠。六月,洛阳宫鞠室灾 第39页
三国志卷三 魏书三 明帝纪第三 第 39 页 冬十月,改平望观曰听讼观。帝常言“狱者,天下之性命也”,每断大狱,常幸观临听之。 初,洛阳宗庙未成,神主在鄴庙。十一月,庙始成,使太常韩暨持节迎高皇帝、太皇帝、武帝、文 帝神主于鄴,十二月己丑至,奉安神主于庙。 【裴注】臣松之按:黄初四年,有司奏立二庙,太皇帝大长秋与文帝之高祖共一庙,特立武帝 庙,百世不毁。今此无高祖神主,盖以亲尽毁也。此则魏初唯立亲庙,祀四室而已。至景初元 年,始定七庙之制。孙盛曰:事亡犹存,祭如神在,迎迁神主,正斯宜矣。 癸卯,大月氏王波调遣使奉献,以调为亲魏大月氏王。 四年春二月壬午,诏曰:“世之质文,随教而变。兵乱以来,经学废绝,后生进趣,不由典谟。岂训 导未洽,将进用者不以德显乎?其郎吏学通一经,才任牧民,博士课试,擢其高第者,亟用;其浮 华不务道本者,皆罢退之。”戊子,诏太傅三公:以文帝典论刻石,立于庙门之外。癸巳,以大将军 曹真为大司马,骠骑将军司马宣王为大将军,辽东太守公孙渊为车骑将军。夏四月,太傅锺繇薨。 六月戊子,太皇太后崩。丙申,省上庸郡。秋七月,武宣卞后祔葬于高陵。诏大司马曹真、大将军 司马宣王伐蜀。八月辛巳,行东巡,遣使者以特牛祠中岳。 【裴注】魏书曰:行过繁昌,使执金吾臧霸行太尉事,以特牛祠受禅坛。臣松之按:汉纪章帝 元和三年,诏高邑县祠即位坛,五成陌,比腊祠门户。此虽前代已行故事,然为坛以祀天,而 坛非神也,今无事於上帝,而致祀於虚坛,求之义典,未详所据。 乙未,幸许昌宫。九月,大雨,伊、洛、河、汉水溢,诏真等班师。冬十月乙卯,行还洛阳宫。庚 申,令:“罪非殊死听赎各有差。”十一月,太白犯岁星。十二月辛未,改葬文昭甄后于朝阳陵。丙 寅,诏公卿举贤良。 五年春正月,帝耕于籍田。三月,大司马曹真薨。诸葛亮寇天水,诏大将军司马宣王拒之。自去冬 十月至此月不雨,辛巳,大雩。夏四月,鲜卑附义王轲比能率其种人及丁零大人兒禅诣幽州贡名马。 复置护匈奴中郎将。秋七月丙子,以亮退走,封爵增位各有差。 【裴注】魏书曰:初,亮出,议者以为亮军无辎重,粮必不继,不击自破,无为劳兵;或欲自 芟上邽左右生麦以夺贼食,帝皆不从。前后遣兵增宣王军,又敕使护麦。宣王与亮相持,赖得 此麦以为军粮。 乙酉,皇子殷生,大赦。 八月,诏曰:“古者诸侯朝聘,所以敦睦亲亲协和万国也。先帝著令,不欲使诸王在京都者,谓幼主 在位,母后摄政,防微以渐,关诸盛衰也。朕惟不见诸王十有二载,悠悠之怀,能不兴思!其令诸 王及宗室公侯各将適子一人朝。后有少主、母后在宫者,自如先帝令,申明著于令。”冬十一月乙酉, 月犯轩辕大星。戊戌晦,日有蚀之。十二月甲辰,月犯镇星。戊午,太尉华歆薨。 六年春二月,诏曰:“古之帝王,封建诸侯,所以籓屏王室也。诗不云乎,‘怀德维宁,宗子维城’。 秦、汉继周,或强或弱,俱失厥中。大魏创业,诸王开国,随时之宜,未有定制,非所以永为后法 也。其改封诸侯王,皆以郡为国。”三月癸酉,行东巡,所过存问高年鳏寡孤独,赐谷帛。乙亥,月 犯轩辕大星。夏四月壬寅,行幸许昌宫。甲子,初进新果于庙。五月,皇子殷薨,追封谥安平哀王。 秋七月,以卫尉董昭为司徒。九月,行幸摩陂,治许昌宫,起景福、承光殿。冬十月,殄夷将军田 豫帅众讨吴将周贺於成山,杀贺。十一月丙寅,太白昼见。有星孛于翼,近太微上将星。庚寅,陈 思王植薨。十二月,行还许昌宫。 青龙元年春正月甲申,青龙见郏之摩陂井中。二月丁酉,幸摩陂观龙,於是改年;改摩陂为龙陂, 赐男子爵人二级,鳏寡孤独无出今年租赋。三月甲子,诏公卿举贤良笃行之士各一人。夏五月壬申, 诏祀故大将军夏侯惇、大司马曹仁、车骑将军程昱於太祖庙庭。 【裴注】魏书载诏曰:“昔先王之礼,於功臣存则显其爵禄,没则祭於大蒸,故汉氏功臣,祀於 庙庭。大魏元功之臣功勋优著,终始休明者,其皆依礼祀之。”於是以惇等配飨。 戊寅,北海王蕤薨。闰月庚寅朔,日有蚀之。丁酉,改封宗室女非诸王女皆为邑主。诏诸郡国山川 不在祠典者勿祠。六月,洛阳宫鞠室灾
三国志卷三魏书三明帝纪第 保塞鲜卑大人步度根与叛鲜卑大人轲比能私通,并州刺史毕轨表,辄出军以外威比能,内镇步度根。 帝省表曰:“步度根以为比能所诱,有自疑心。今轨出军,適使二部惊合为一,何所威镇乎?”促敕 轨,以出军者慎勿越塞过句注也。比诏书到,轨以进军屯阴馆,遣将军苏尚、董弼追鲜卑。比能遣 子将千馀骑迎步度根部落,与尚、弼相遇,战於楼烦,二将没。步度根部落皆叛岀塞,与比能合寇 边。遣骁骑将军秦朗将中军讨之,虏乃走漠北 秋九月,安定保塞匈奴大人胡薄居姿职等叛,司马宣王遣将军胡遵等追讨,破降之。 冬十月,步度根部落大人戴胡阿狼泥等诣并州降,朗引军还 【裴注】魏氏春秋曰:朗字元明,新兴人。献帝传曰:朗父名宜禄,为吕布使诣袁术,术妻以 汉宗室女。其前妻杜氏留下邳。布之被围,关羽屡请於太祖,求以杜氏为妻,太祖疑其有色, 及城陷,太祖见之,乃自纳之。宜禄归降,以为铚长。及刘备走小沛,张飞随之,过谓宜禄曰: “人取汝妻,而为之长,乃蚩蚩若是邪!随我去乎?”宜禄从之数里,悔欲还,飞杀之。朗随 母氏畜于公宫,太祖甚爱之,每坐席,谓宾客曰:“世有人爱假子如孤者乎?”魏略曰:朗游遨 诸侯间,历武、文之世而无尤也。及明帝即位,授以内官,为骁骑将军、给事中,每车驾出入 朗常随从。时明帝喜发举,数有以轻微而致大辟者,朗终不能有所谏止,又未尝进一善人,帝 亦以是亲爱:每顾问之,多呼其小字阿稣,数加赏赐,为起大第於京城中。四方虽知朗无能为 益,犹以附近至尊,多赂遗之,富均公侯。世语曰:朗子秀,劲厉能直言,为晋武帝博士。魏 略以朗与孔桂俱在佞倖篇。桂字叔林,天水人也。建安初,数为将军杨秋使诣太祖,太祖表拜 骑都尉。桂性便辟,晓博弈、鞠,故太祖爱之,每在左右,出入随从。桂察太祖意,喜乐之 时,因言次曲有所陈,事多见从,数得赏赐,人多餽遗,桂由此侯服玉食。太祖既爱桂,五官 将及诸侯亦皆亲之。其后桂见太祖久不立太子,而有意於临菑侯,因更亲附临菑侯而简於五官 将,将甚衔之。及太祖薨,文帝即王位,未及致其罪。黄初元年,随例转拜驸马都尉。而桂私 受西域货赂,许为人事。事发,有诏收问,遂杀之。鱼豢曰:为上者不虚授,处下者不虚受 然后外无伐檀之叹,内无尸素之刺,雍熙之美著,太平之律显矣。而佞倖之徒,但姑息人主 至乃无德而荣,无功而禄,如是焉得不使中正日睃,倾邪滋多乎!以武皇帝之慎赏,明皇帝之 持法,而犹有若此等人,而况下斯者乎? 十二月,公孙渊斩送孙权所遣使张弥、许晏首,以渊为大司马乐浪公。 【裴注】世语曰:并州刺史毕轨送汉故度辽将军范明友鲜卑奴,年三百五十岁,言语饮食如常 人。奴云:“霍显,光后小妻。明友妻,光前妻女。”博物志曰:时京邑有一人,失其姓名,食 啖兼十许人,遂肥不能动。其父曾作远方长吏,官徙送彼县,令故义传供食之:一二年中, 乡中辄为之俭。傅子曰:时太原发冢破棺,棺中有一生妇人,将出与语,生人也。送之京师, 问其本事,不知也。视其冢上树木可三十岁,不知此妇人三十岁常生於地中邪?将一朝款生 偶与发冢者会也? 二年春二月乙未,太白犯荧惑。癸酉,诏曰:“鞭作官刑,所以纠慢怠也,而顷多以无辜死。其减鞭 杖之制,著于令。”三月庚寅,山阳公薨,帝素服发哀,遣使持节典护丧事。己酉,大赦。夏四月 大疫。崇华殿灾。丙寅,诏有司以太牢告祠文帝庙。追谥山阳公为汉孝献皇帝,葬以汉礼。 【裴注】献帝传曰:帝变服,率群臣哭之,使使持节行司徒太常和洽吊祭,又使持节行大司空 大司农崔林监护丧事。诏曰:“盖五帝之事尚矣,仲尼盛称尧、舜巍巍荡荡之功者,以为禅代乃 大圣之懿事也。山阳公深识天禄永终之运,禅位文皇帝以顺天命。先帝命公行汉正朔,郊天祀 祖以天子之礼,言事不称臣,此舜事尧之义也。昔放勋殂落,四海如丧考妣,遏密八音,明丧 葬之礼同於王者也。今有司奏丧礼比诸侯王,此岂古之遗制而先帝之至意哉?今谥公汉孝献皇 帝。”使太尉具以一太牢告祠文帝庙,曰:“叡闻夫礼也者,反本脩古,不忘厥初,是以先代之 君,尊尊亲亲,咸有尚焉。今山阳公寝疾弃国,有司建言丧纪之礼视诸侯王。叡惟山阳公昔知 天命永终於己,深观历数允在圣躬,传祚禅位,尊我民主,斯乃陶唐懿德之事也。黄初受终 命公于国行汉正朔,郊天祀祖礼乐制度率乃汉旧,斯亦舜、禹明堂之义也。上考遂初,皇极攸 第40页
三国志卷三 魏书三 明帝纪第三 第 40 页 保塞鲜卑大人步度根与叛鲜卑大人轲比能私通,并州刺史毕轨表,辄出军以外威比能,内镇步度根。 帝省表曰:“步度根以为比能所诱,有自疑心。今轨出军,適使二部惊合为一,何所威镇乎?”促敕 轨,以出军者慎勿越塞过句注也。比诏书到,轨以进军屯阴馆,遣将军苏尚、董弼追鲜卑。比能遣 子将千馀骑迎步度根部落,与尚、弼相遇,战於楼烦,二将没。步度根部落皆叛出塞,与比能合寇 边。遣骁骑将军秦朗将中军讨之,虏乃走漠北。 秋九月,安定保塞匈奴大人胡薄居姿职等叛,司马宣王遣将军胡遵等追讨,破降之。 冬十月,步度根部落大人戴胡阿狼泥等诣并州降,朗引军还。 【裴注】魏氏春秋曰:朗字元明,新兴人。献帝传曰:朗父名宜禄,为吕布使诣袁术,术妻以 汉宗室女。其前妻杜氏留下邳。布之被围,关羽屡请於太祖,求以杜氏为妻,太祖疑其有色, 及城陷,太祖见之,乃自纳之。宜禄归降,以为铚长。及刘备走小沛,张飞随之,过谓宜禄曰: “人取汝妻,而为之长,乃蚩蚩若是邪!随我去乎?”宜禄从之数里,悔欲还,飞杀之。朗随 母氏畜于公宫,太祖甚爱之,每坐席,谓宾客曰:“世有人爱假子如孤者乎?”魏略曰:朗游遨 诸侯间,历武、文之世而无尤也。及明帝即位,授以内官,为骁骑将军、给事中,每车驾出入, 朗常随从。时明帝喜发举,数有以轻微而致大辟者,朗终不能有所谏止,又未尝进一善人,帝 亦以是亲爱;每顾问之,多呼其小字阿稣,数加赏赐,为起大第於京城中。四方虽知朗无能为 益,犹以附近至尊,多赂遗之,富均公侯。世语曰:朗子秀,劲厉能直言,为晋武帝博士。魏 略以朗与孔桂俱在佞倖篇。桂字叔林,天水人也。建安初,数为将军杨秋使诣太祖,太祖表拜 骑都尉。桂性便辟,晓博弈、蹹鞠,故太祖爱之,每在左右,出入随从。桂察太祖意,喜乐之 时,因言次曲有所陈,事多见从,数得赏赐,人多餽遗,桂由此侯服玉食。太祖既爱桂,五官 将及诸侯亦皆亲之。其后桂见太祖久不立太子,而有意於临菑侯,因更亲附临菑侯而简於五官 将,将甚衔之。及太祖薨,文帝即王位,未及致其罪。黄初元年,随例转拜驸马都尉。而桂私 受西域货赂,许为人事。事发,有诏收问,遂杀之。鱼豢曰:为上者不虚授,处下者不虚受, 然后外无伐檀之叹,内无尸素之刺,雍熙之美著,太平之律显矣。而佞倖之徒,但姑息人主, 至乃无德而荣,无功而禄,如是焉得不使中正日朘,倾邪滋多乎!以武皇帝之慎赏,明皇帝之 持法,而犹有若此等人,而况下斯者乎? 十二月,公孙渊斩送孙权所遣使张弥、许晏首,以渊为大司马乐浪公。 【裴注】世语曰:并州刺史毕轨送汉故度辽将军范明友鲜卑奴,年三百五十岁,言语饮食如常 人。奴云:“霍显,光后小妻。明友妻,光前妻女。”博物志曰:时京邑有一人,失其姓名,食 啖兼十许人,遂肥不能动。其父曾作远方长吏,官徙送彼县,令故义传供食之;一二年中,一 乡中辄为之俭。傅子曰:时太原发冢破棺,棺中有一生妇人,将出与语,生人也。送之京师, 问其本事,不知也。视其冢上树木可三十岁,不知此妇人三十岁常生於地中邪?将一朝欻生, 偶与发冢者会也? 二年春二月乙未,太白犯荧惑。癸酉,诏曰:“鞭作官刑,所以纠慢怠也,而顷多以无辜死。其减鞭 杖之制,著于令。”三月庚寅,山阳公薨,帝素服发哀,遣使持节典护丧事。己酉,大赦。夏四月, 大疫。崇华殿灾。丙寅,诏有司以太牢告祠文帝庙。追谥山阳公为汉孝献皇帝,葬以汉礼。 【裴注】献帝传曰:帝变服,率群臣哭之,使使持节行司徒太常和洽吊祭,又使持节行大司空 大司农崔林监护丧事。诏曰:“盖五帝之事尚矣,仲尼盛称尧、舜巍巍荡荡之功者,以为禅代乃 大圣之懿事也。山阳公深识天禄永终之运,禅位文皇帝以顺天命。先帝命公行汉正朔,郊天祀 祖以天子之礼,言事不称臣,此舜事尧之义也。昔放勋殂落,四海如丧考妣,遏密八音,明丧 葬之礼同於王者也。今有司奏丧礼比诸侯王,此岂古之遗制而先帝之至意哉?今谥公汉孝献皇 帝。”使太尉具以一太牢告祠文帝庙,曰:“叡闻夫礼也者,反本脩古,不忘厥初,是以先代之 君,尊尊亲亲,咸有尚焉。今山阳公寝疾弃国,有司建言丧纪之礼视诸侯王。叡惟山阳公昔知 天命永终於己,深观历数允在圣躬,传祚禅位,尊我民主,斯乃陶唐懿德之事也。黄初受终, 命公于国行汉正朔,郊天祀祖礼乐制度率乃汉旧,斯亦舜、禹明堂之义也。上考遂初,皇极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