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卷二魏书二文帝纪第 郎中令为光禄勋,大理为廷尉,大农为大司农。郡国县邑,多所改易。更授匈奴南单于呼厨泉魏玺 绶,赐青盖车、乘舆、宝剑、玉玦。十二月,初营洛阳宫,戊午幸洛阳。 【裴注】臣松之案:诸书记是时帝居北宫,以建始殿朝群臣,门曰承明,陈思王植诗曰“谒帝 承明庐”是也。至明帝时,始於汉南宫崇德殿处起太极、昭阳诸殿。魏书曰:以夏数为得天, 故即用夏正,而服色尚黄。魏略曰:诏以汉火行也,火忌水,故“洛”去“水”而加“佳”。魏 於行次为土,土,水之牡也,水得土而乃流,土得水而柔,故除“佳”加“水”,变“雒”为“洛”。 是岁,长水校尉戴陵谏不宜数行弋猎,帝大怒:陵减死罪一等。 二年春正月,郊祀天地、明堂。甲戌,校猎至原陵,遣使者以太牢祠汉世祖。乙亥,朝日于东郊 【裴注】臣松之以为礼天子以春分朝日,秋分夕月:寻此年正月郊祀,有月无日,乙亥朝日 则有日无月,盖文之脱也。案明帝朝日夕月,皆如礼文,故知此纪为误者也 初令郡国口满十万者,岁察孝廉一人:其有秀异,无拘户口。辛巳,分三公户邑,封子弟各一人为 列侯。壬午,复颍川郡一年田租。 【裴注】魏书载诏曰:“颍川,先帝所由起兵征伐也。官渡之役,四方瓦解,远近顾望,而此郡 守义,丁壮荷戈,老弱负粮。昔汉祖以秦中为国本,光武恃河内为王基,今朕复於此登坛受禅, 天以此郡翼成大魏。” 改许县为许昌县。以魏郡东部为阳平郡,西部为广平郡。 【裴注】魏略曰:改长安、谯、许昌、鄴、洛阳为五都:立石表,西界宜阳,北循太行,东北 界阳平,南循鲁阳,东界郯,为中都之地。令天下听内徙,复五年,后又增其复。 诏曰:“昔仲尼资大圣之才,怀帝王之器,当衰周之末,无受命之运,在鲁、卫之朝,教化乎洙、泗 之上,凄凄焉,遑遑焉,欲屈己以存道,贬身以救世。于时王公终莫能用之,乃退考五代之礼,脩 素王之事,因鲁史而制春秋,就太师而正雅颂,俾千载之后,莫不宗其文以述作,仰其圣以成谋 咨!可谓命世之大圣,亿载之师表者也。遭天下大乱,百祀堕坏,旧居之庙,毁而不脩,褒成之后 绝而莫继,阙里不闻讲颂之声,四时不睹蒸尝之位,斯岂所谓崇礼报功,盛德百世必祀者哉!其以 议郎孔羡为宗圣侯,邑百户,奉孔子祀。”令鲁郡脩起旧庙,置百户吏卒以守卫之,又於其外广为室 屋以居学者。 (春)三月,加辽东太守公孙恭为车骑将军。初复五铢钱。夏四月,以车骑将军曹仁为大将军。五 月,郑甘复叛,遣曹仁讨斩之。六月庚子,初祀五岳四渎,咸秩群祀 【裴注】魏书:甲辰,以京师宗庙未成,帝亲祠武皇帝于建始殿,躬执馈奠,如家人之礼。 丁卯,夫人甄氏卒。戊辰晦,日有食之,有司奏免太尉,诏曰:“灾异之作,以谴元首,而归过股肱 岂禹、汤罪己之义乎?其令百官各虔厥职,后有天地之眚,勿复劾三公。” 秋八月,孙权遣使奉章,并遣于禁等还。丁巳,使太常邢贞持节拜权为大将军,封吴王,加九锡。 冬十月,授杨彪光禄大夫 【裴注】魏书曰:己亥,公卿朝朔旦,并引故汉太尉杨彪,待以客礼,诏曰:“夫先王制几杖之 赐,所以宾礼黄者褒崇元老也。昔孔光、卓茂皆以淑德高年,受兹嘉锡。公故汉宰臣,乃祖已 来,世著名节,年过七十,行不逾矩,可谓老成人矣,所宜宠异以章旧德。其赐公延年杖及冯 几:谒请之日,便使杖入,又可使著鹿皮冠。”彪辞让不听,竟著布单衣、皮弁以见。续汉书曰 彪见汉祚将终,自以累世为三公,耻为魏臣,遂称足挛,不复行。积十馀年,帝即王位,欲以 为太尉,令近臣宣旨。彪辞曰:“尝以汉朝为三公,值世衰乱,不能立尺寸之益,若复为魏臣 於国之选,亦不为荣也。”帝不夺其意。黄初四年,诏拜光禄大夫,秩中二千石,朝见位次三公, 如孔光故事。彪上章固让,帝不听,又为门施行马,致吏卒,以优崇之。年八十四,以六年薨 子脩,事见陈思王传。 以谷贵,罢五铢钱 【裴注】魏书曰:十一月辛未,镇西将军曹真命众将及州郡兵讨破叛胡治元多、卢水、封赏等, 斩首五万馀级,获生口十万,羊一百一十一万口,牛八万,河西遂平。帝初闻胡决水灌显美 第31页
三国志卷二 魏书二 文帝纪第二 第 31 页 郎中令为光禄勋,大理为廷尉,大农为大司农。郡国县邑,多所改易。更授匈奴南单于呼厨泉魏玺 绶,赐青盖车、乘舆、宝剑、玉玦。十二月,初营洛阳宫,戊午幸洛阳。 【裴注】臣松之案:诸书记是时帝居北宫,以建始殿朝群臣,门曰承明,陈思王植诗曰“谒帝 承明庐”是也。至明帝时,始於汉南宫崇德殿处起太极、昭阳诸殿。魏书曰:以夏数为得天, 故即用夏正,而服色尚黄。魏略曰:诏以汉火行也,火忌水,故“洛”去“水”而加“佳”。魏 於行次为土,土,水之牡也,水得土而乃流,土得水而柔,故除“佳”加“水”,变“雒”为“洛”。 是岁,长水校尉戴陵谏不宜数行弋猎,帝大怒;陵减死罪一等。 二年春正月,郊祀天地、明堂。甲戌,校猎至原陵,遣使者以太牢祠汉世祖。乙亥,朝日于东郊。 【裴注】臣松之以为礼天子以春分朝日,秋分夕月;寻此年正月郊祀,有月无日,乙亥朝日, 则有日无月,盖文之脱也。案明帝朝日夕月,皆如礼文,故知此纪为误者也。 初令郡国口满十万者,岁察孝廉一人;其有秀异,无拘户口。辛巳,分三公户邑,封子弟各一人为 列侯。壬午,复颍川郡一年田租。 【裴注】魏书载诏曰:“颍川,先帝所由起兵征伐也。官渡之役,四方瓦解,远近顾望,而此郡 守义,丁壮荷戈,老弱负粮。昔汉祖以秦中为国本,光武恃河内为王基,今朕复於此登坛受禅, 天以此郡翼成大魏。” 改许县为许昌县。以魏郡东部为阳平郡,西部为广平郡。 【裴注】魏略曰:改长安、谯、许昌、鄴、洛阳为五都;立石表,西界宜阳,北循太行,东北 界阳平,南循鲁阳,东界郯,为中都之地。令天下听内徙,复五年,后又增其复。 诏曰:“昔仲尼资大圣之才,怀帝王之器,当衰周之末,无受命之运,在鲁、卫之朝,教化乎洙、泗 之上,凄凄焉,遑遑焉,欲屈己以存道,贬身以救世。于时王公终莫能用之,乃退考五代之礼,脩 素王之事,因鲁史而制春秋,就太师而正雅颂,俾千载之后,莫不宗其文以述作,仰其圣以成谋, 咨!可谓命世之大圣,亿载之师表者也。遭天下大乱,百祀堕坏,旧居之庙,毁而不脩,褒成之后, 绝而莫继,阙里不闻讲颂之声,四时不睹蒸尝之位,斯岂所谓崇礼报功,盛德百世必祀者哉!其以 议郎孔羡为宗圣侯,邑百户,奉孔子祀。”令鲁郡脩起旧庙,置百户吏卒以守卫之,又於其外广为室 屋以居学者。 (春)三月,加辽东太守公孙恭为车骑将军。初复五铢钱。夏四月,以车骑将军曹仁为大将军。五 月,郑甘复叛,遣曹仁讨斩之。六月庚子,初祀五岳四渎,咸秩群祀。 【裴注】魏书:甲辰,以京师宗庙未成,帝亲祠武皇帝于建始殿,躬执馈奠,如家人之礼。 丁卯,夫人甄氏卒。戊辰晦,日有食之,有司奏免太尉,诏曰:“灾异之作,以谴元首,而归过股肱, 岂禹、汤罪己之义乎?其令百官各虔厥职,后有天地之眚,勿复劾三公。” 秋八月,孙权遣使奉章,并遣于禁等还。丁巳,使太常邢贞持节拜权为大将军,封吴王,加九锡。 冬十月,授杨彪光禄大夫。 【裴注】魏书曰:己亥,公卿朝朔旦,并引故汉太尉杨彪,待以客礼,诏曰:“夫先王制几杖之 赐,所以宾礼黄耇褒崇元老也。昔孔光、卓茂皆以淑德高年,受兹嘉锡。公故汉宰臣,乃祖已 来,世著名节,年过七十,行不逾矩,可谓老成人矣,所宜宠异以章旧德。其赐公延年杖及冯 几;谒请之日,便使杖入,又可使著鹿皮冠。”彪辞让不听,竟著布单衣、皮弁以见。续汉书曰: 彪见汉祚将终,自以累世为三公,耻为魏臣,遂称足挛,不复行。积十馀年,帝即王位,欲以 为太尉,令近臣宣旨。彪辞曰:“尝以汉朝为三公,值世衰乱,不能立尺寸之益,若复为魏臣, 於国之选,亦不为荣也。”帝不夺其意。黄初四年,诏拜光禄大夫,秩中二千石,朝见位次三公, 如孔光故事。彪上章固让,帝不听,又为门施行马,致吏卒,以优崇之。年八十四,以六年薨。 子脩,事见陈思王传。 以谷贵,罢五铢钱。 【裴注】魏书曰:十一月辛未,镇西将军曹真命众将及州郡兵讨破叛胡治元多、卢水、封赏等, 斩首五万馀级,获生口十万,羊一百一十一万口,牛八万,河西遂平。帝初闻胡决水灌显美
三国志卷二魏书二文帝纪第 谓左右诸将曰:“昔隗嚣灌略阳,而光武因其疲弊,进兵灭之。今胡决水灌显美,其事正相似, 破胡事今至不久。”旬日,破胡告檄到,上大笑曰:“吾策之於帷幕之内,诸将奋击於万里之外 其相应若合符节。前后战克获虏,未有如此也。” 己卯,以大将军曹仁为大司马。十二月,行东巡。是岁筑陵云台。 三年春正月丙寅朔,日有蚀之。庚午,行幸许昌宫。诏曰:“今之计、(考),古之贡士也:十室之邑 必有忠信,若限年然后取士,是吕尚、周晋不显於前世也。其令郡国所选,勿拘老幼:儒通经术 吏达文法,到皆试用。有司纠故不以实者 【裴注】魏书曰:癸亥,孙权上书,说:“刘备支党四万人,马二三千匹,出秭归,请往扫扑, 以克捷为效。”帝报曰:“昔隗嚣之弊,祸发栒邑,子阳之禽,变起扦关,将军其亢厉威武,勉 蹈奇功,以称吾意。” 二月,鄯善、龟兹、于阗王各遣使奉献,诏曰:“西戎即叙,氐、羌来王,诗、书美之。顷者西域外 夷并款塞内附 【裴注】应劭汉书注曰:款,叩也:皆叩塞门来服从 其遣使者抚劳之。“是后西域遂通,置戊己校尉 三月乙丑,立齐公叡为平原王,帝弟鄢陵公彰等十一人皆为王。初制封王之庶子为乡公,嗣王之庶 子为亭侯,公之庶子为亭伯。甲戌,立皇子霖为河东王。甲午,行幸襄邑。夏四月戊申,立鄄城侯 植为鄄城王。癸亥,行还许昌宫。五月,以荆、扬、江表八郡为荆州,孙权领牧故也:荆州江北诸 郡为郢州。 闰月,孙权破刘备于夷陵。初,帝闻备兵东下,与权交战,树栅连营七百馀里,谓群臣曰:“备不晓 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苞原隰险阻而为军者为敌所禽’,此兵忌也。孙权上事今至矣。” 后七日,破备书到 秋七月,冀州大蝗,民饥,使尚书杜畿持节开仓廪以振之。八月,蜀大将黄权率众降 【裴注】魏书曰:杈及领南郡太守史郃等三百一十八人,诣荆州刺史奉上所假印绶、棨戟、幢 麾、牙门、鼓车。权等诣行在所,帝置酒设乐,引见于承光殿。权、郃等人人前自陈,帝为论 说军旅成败去就之分,诸将无不喜悦。赐权金帛、车马、衣裘、帷帐、妻妾,下及偏裨皆有差 拜权为侍中镇南将军,封列侯,即日召使骖乘:及封史郃等四十二人皆为列侯,为将军郎将百 馀人 九月甲午,诏曰:“夫妇人与政,乱之本也。自今以后,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 任,又不得横受茅土之爵;以此诏传后世,若有背违,天下共诛之。 【裴注】孙盛曰:夫经国营治,必凭俊喆之辅,贤达令德,必居参乱之任,故虽周室之盛,有 妇人与焉。然则坤道承天,南面罔二,三从之礼,谓之至顺,至於号令自天子出,奏事专行, 非古义也。昔在申、吕,实匡有周。苟以天下为心,惟德是杖,则亲疏之授,至公一也,何至 后族而必斥远之哉?二汉之季世,王道陵迟,故令外戚凭宠,职为乱阶。(於)此自时昏道丧, 运祚将移,纵无王、吕之难,岂乏田、赵之祸乎?而后世观其若此,深怀酰毒之戒也。至于魏 文,遂发一概之诏,可谓有识之爽言,非帝者之宏议 庚子,立皇后郭氏。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鳏寡笃癃及贫不能自存者赐谷。 冬十月甲子,表首阳山东为寿陵,作终制曰:“礼,国君即位为稗, 【裴注】裨音扶历反 存不忘亡也。 【裴注】臣松之按:礼,天子诸侯之棺,各有重数:棺之亲身者曰稗。 昔尧葬谷林,通树之,禹葬会稽,农不易亩 【裴注】吕氏春秋:尧葬于谷林,通树之:舜葬于纪,市廛不变其肆:禹葬会稽,不变人徒 故葬於山林,则合乎山林。封树之制,非上古也,吾无取焉。寿陵因山为体,无为封树,无立寝殿, 造园邑,通神道。夫葬也者,藏也,欲人之不得见也。骨无痛痒之知,冢非栖神之宅,礼不墓祭, 第32页
三国志卷二 魏书二 文帝纪第二 第 32 页 谓左右诸将曰:“昔隗嚣灌略阳,而光武因其疲弊,进兵灭之。今胡决水灌显美,其事正相似, 破胡事今至不久。”旬日,破胡告檄到,上大笑曰:“吾策之於帷幕之内,诸将奋击於万里之外, 其相应若合符节。前后战克获虏,未有如此也。” 己卯,以大将军曹仁为大司马。十二月,行东巡。是岁筑陵云台。 三年春正月丙寅朔,日有蚀之。庚午,行幸许昌宫。诏曰:“今之计、(考),古之贡士也;十室之邑, 必有忠信,若限年然后取士,是吕尚、周晋不显於前世也。其令郡国所选,勿拘老幼;儒通经术, 吏达文法,到皆试用。有司纠故不以实者。” 【裴注】魏书曰:癸亥,孙权上书,说:“刘备支党四万人,马二三千匹,出秭归,请往扫扑, 以克捷为效。”帝报曰:“昔隗嚣之弊,祸发栒邑,子阳之禽,变起扞关,将军其亢厉威武,勉 蹈奇功,以称吾意。” 二月,鄯善、龟兹、于阗王各遣使奉献,诏曰:“西戎即叙,氐、羌来王,诗、书美之。顷者西域外 夷并款塞内附, 【裴注】应劭汉书注曰:款,叩也;皆叩塞门来服从。 其遣使者抚劳之。“是后西域遂通,置戊己校尉。 三月乙丑,立齐公叡为平原王,帝弟鄢陵公彰等十一人皆为王。初制封王之庶子为乡公,嗣王之庶 子为亭侯,公之庶子为亭伯。甲戌,立皇子霖为河东王。甲午,行幸襄邑。夏四月戊申,立鄄城侯 植为鄄城王。癸亥,行还许昌宫。五月,以荆、扬、江表八郡为荆州,孙权领牧故也;荆州江北诸 郡为郢州。 闰月,孙权破刘备于夷陵。初,帝闻备兵东下,与权交战,树栅连营七百馀里,谓群臣曰:“备不晓 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苞原隰险阻而为军者为敌所禽’,此兵忌也。孙权上事今至矣。” 后七日,破备书到。 秋七月,冀州大蝗,民饥,使尚书杜畿持节开仓廪以振之。八月,蜀大将黄权率众降。 【裴注】魏书曰:权及领南郡太守史郃等三百一十八人,诣荆州刺史奉上所假印绶、棨戟、幢 麾、牙门、鼓车。权等诣行在所,帝置酒设乐,引见于承光殿。权、郃等人人前自陈,帝为论 说军旅成败去就之分,诸将无不喜悦。赐权金帛、车马、衣裘、帷帐、妻妾,下及偏裨皆有差。 拜权为侍中镇南将军,封列侯,即日召使骖乘;及封史郃等四十二人皆为列侯,为将军郎将百 馀人。 九月甲午,诏曰:“夫妇人与政,乱之本也。自今以后,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 任,又不得横受茅土之爵;以此诏传后世,若有背违,天下共诛之。” 【裴注】孙盛曰:夫经国营治,必凭俊喆之辅,贤达令德,必居参乱之任,故虽周室之盛,有 妇人与焉。然则坤道承天,南面罔二,三从之礼,谓之至顺,至於号令自天子出,奏事专行, 非古义也。昔在申、吕,实匡有周。苟以天下为心,惟德是杖,则亲疏之授,至公一也,何至 后族而必斥远之哉?二汉之季世,王道陵迟,故令外戚凭宠,职为乱阶。(於)此自时昏道丧, 运祚将移,纵无王、吕之难,岂乏田、赵之祸乎?而后世观其若此,深怀酖毒之戒也。至于魏 文,遂发一概之诏,可谓有识之爽言,非帝者之宏议。 庚子,立皇后郭氏。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鳏寡笃癃及贫不能自存者赐谷。 冬十月甲子,表首阳山东为寿陵,作终制曰:“礼,国君即位为椑, 【裴注】椑音扶历反。 存不忘亡也。 【裴注】臣松之按:礼,天子诸侯之棺,各有重数;棺之亲身者曰椑。 昔尧葬谷林,通树之,禹葬会稽,农不易亩, 【裴注】吕氏春秋:尧葬于谷林,通树之;舜葬于纪,市廛不变其肆;禹葬会稽,不变人徒。 故葬於山林,则合乎山林。封树之制,非上古也,吾无取焉。寿陵因山为体,无为封树,无立寝殿, 造园邑,通神道。夫葬也者,藏也,欲人之不得见也。骨无痛痒之知,冢非栖神之宅,礼不墓祭
三国志卷二魏书二文帝纪第 欲存亡之不黩也,为棺椁足以朽骨,衣衾足以朽肉而己。故吾营此丘墟不食之地,欲使易代之后不 知其处。无施苇炭,无藏金银铜铁,一以瓦器,合古涂车、刍灵之义。棺但漆际会三过,饭含无以 珠玉,无施珠襦玉匣,诸愚俗所为也。季孙以兴璠敛,孔子历级而救之,譬之暴骸中原。宋公厚 葬,君子谓华元、乐莒不臣,以为弃君於恶。汉文帝之不发,霸陵无求也:光武之掘,原陵封树也 霸陵之完,功在释之:原陵之掘,罪在明帝。是释之忠以利君,明帝爱以害亲也。忠臣孝子,宜思 仲尼、丘明、释之之言,鉴华元、乐莒、明帝之戒,存於所以安君定亲,使魂灵万载无危,斯则贤 圣之忠孝矣。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丧乱以来,汉氏诸陵无不发掘,至乃烧 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是焚如之刑,岂不重痛哉!祸由乎厚葬封树。‘桑、霍为我戒’,不亦明乎 其皇后及贵人以下,不随王之国者,有终没皆葬涧西,前又以表其处矣。盖舜葬苍梧,二妃不从, 延陵葬子,远在嬴、博,魂而有灵,无不之也,一涧之间,不足为远。若违今诏,妄有所变改造施, 吾为戮尸地下,戮而重戮,死而重死。臣子为蔑死君父,不忠不孝,使死者有知,将不福汝。其以 此诏藏之宗庙,副在尚书、秘书、三府。“ 是月,孙权复叛。复郢州为荆州。帝自许昌南征,诸军兵并进,权临江拒守。十一月辛丑,行幸宛。 庚申晦,日有食之。是岁,穿灵芝池。 四年春正月,诏曰:“丧乱以来,兵革未戢,天下之人,互相残杀。今海内初定,敢有私复雠者皆族 之。”筑南巡台于宛。三月丙申,行自宛还洛阳宫。癸卯,月犯心中央大星 【裴注】魏书载丙午诏曰:“孙权残害民物,朕以寇不可长,故分命猛将三道并征。今征东诸军 与权党吕范等水战,则斩首四万,获船万艘。大司马据守濡须,其所禽获亦以万数。中军、征 南,攻围江陵,左将军张郃等舳舻直渡,击其南渚,贼赴水溺死者数千人,又为地道攻城,城 中外雀鼠不得出入,此几上肉耳!而贼中疠气疾病,夹江涂地,恐相染污。昔周武伐殷,旋师 孟津,汉祖征隗嚣,还军高平,皆知天时而度贼情也。且成汤解三面之网,天下归仁。今开江 陵之围,以缓成死之禽。且休力役,罢省繇戍,畜养士民,咸使安息。” 丁未,大司马曹仁薨。是月大疫。 夏五月,有鹈鹕鸟集灵芝池,诏曰:“此诗人所谓污泽也。曹诗‘刺恭公远君子而近小人’,今岂有 贤智之士处於下位乎?否则斯鸟何为而至?其博举天下俊德茂才、独行君子,以答曹人之刺 【裴注】魏书曰:辛酉,有司奏造二庙,立太皇帝庙,大长秋特进侯与高祖合祭,亲尽以次毁 特立武皇帝庙,四时享祀,为魏太祖,万载不毁也 六月甲戌,任城王彰薨於京都。甲申,太尉贾诩薨。太白昼见。是月大雨,伊、洛溢流,杀人民, 坏庐宅 【裴注】魏书曰:七月乙未,大军当出,使太常以特牛一告祠于郊。臣松之按:魏郊祀奏中 尚书卢毓议祀厉殃事云:“具牺牲祭器,如前后师出告郊之礼。”如此,则魏氏出师,皆告郊也 秋八月丁卯,以廷尉锺繇为太尉。 【裴注】魏书曰:有司奏改汉氏宗庙安世乐曰正世乐,嘉至乐曰迎灵乐,武德乐曰武颂乐,昭 容乐曰昭业乐,云(翻)舞曰凤翔舞,育命舞曰灵应舞,武德舞曰武颂舞,文(昭)舞曰大(昭 舞,五行舞曰大武舞 辛未,校猎于荥阳,遂东巡。论征孙权功,诸将已下进爵增户各有差。九月甲辰,行幸许昌宫。 【裴注】魏书曰:十二月丙寅,赐山阳公夫人汤沐邑,公女曼为长乐郡公主,食邑各五百户 是冬,甘露降芳林园。臣松之按:芳林园即今华林园,齐王芳即位,改为华林。 五年春正月,初令谋反大逆乃得相告,其馀皆勿听治:敢妄相告,以其罪罪之。三月,行自许昌还 洛阳宫。夏四月,立太学,制五经课试之法,置春秋谷梁博士。五月,有司以公卿朝朔望日,因奏 疑事,听断大政,论辨得失。秋七月,行东巡,幸许昌宫。八月,为水军,亲御龙舟,循蔡、颍, 浮淮,幸寿春。扬州界将吏士民,犯五岁刑已下,皆原除之。九月,遂至广陵,赦青、徐二州,改 易诸将守。冬十月乙卯,太白昼见。行还许昌宫。 【裴注】魏书载癸酉诏曰:“近之不绥,何远之怀?今事多而民少,上下相弊以文法,百姓无所 第33页
三国志卷二 魏书二 文帝纪第二 第 33 页 欲存亡之不黩也,为棺椁足以朽骨,衣衾足以朽肉而已。故吾营此丘墟不食之地,欲使易代之后不 知其处。无施苇炭,无藏金银铜铁,一以瓦器,合古涂车、刍灵之义。棺但漆际会三过,饭含无以 珠玉,无施珠襦玉匣,诸愚俗所为也。季孙以 兴璠敛,孔子历级而救之,譬之暴骸中原。宋公厚 葬,君子谓华元、乐莒不臣,以为弃君於恶。汉文帝之不发,霸陵无求也;光武之掘,原陵封树也。 霸陵之完,功在释之;原陵之掘,罪在明帝。是释之忠以利君,明帝爱以害亲也。忠臣孝子,宜思 仲尼、丘明、释之之言,鉴华元、乐莒、明帝之戒,存於所以安君定亲,使魂灵万载无危,斯则贤 圣之忠孝矣。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丧乱以来,汉氏诸陵无不发掘,至乃烧 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是焚如之刑,岂不重痛哉!祸由乎厚葬封树。‘桑、霍为我戒’,不亦明乎? 其皇后及贵人以下,不随王之国者,有终没皆葬涧西,前又以表其处矣。盖舜葬苍梧,二妃不从, 延陵葬子,远在嬴、博,魂而有灵,无不之也,一涧之间,不足为远。若违今诏,妄有所变改造施, 吾为戮尸地下,戮而重戮,死而重死。臣子为蔑死君父,不忠不孝,使死者有知,将不福汝。其以 此诏藏之宗庙,副在尚书、秘书、三府。“ 是月,孙权复叛。复郢州为荆州。帝自许昌南征,诸军兵并进,权临江拒守。十一月辛丑,行幸宛。 庚申晦,日有食之。是岁,穿灵芝池。 四年春正月,诏曰:“丧乱以来,兵革未戢,天下之人,互相残杀。今海内初定,敢有私复雠者皆族 之。”筑南巡台于宛。三月丙申,行自宛还洛阳宫。癸卯,月犯心中央大星。 【裴注】魏书载丙午诏曰:“孙权残害民物,朕以寇不可长,故分命猛将三道并征。今征东诸军 与权党吕范等水战,则斩首四万,获船万艘。大司马据守濡须,其所禽获亦以万数。中军、征 南,攻围江陵,左将军张郃等舳舻直渡,击其南渚,贼赴水溺死者数千人,又为地道攻城,城 中外雀鼠不得出入,此几上肉耳!而贼中疠气疾病,夹江涂地,恐相染污。昔周武伐殷,旋师 孟津,汉祖征隗嚣,还军高平,皆知天时而度贼情也。且成汤解三面之网,天下归仁。今开江 陵之围,以缓成死之禽。且休力役,罢省繇戍,畜养士民,咸使安息。” 丁未,大司马曹仁薨。是月大疫。 夏五月,有鹈鹕鸟集灵芝池,诏曰:“此诗人所谓污泽也。曹诗‘刺恭公远君子而近小人’,今岂有 贤智之士处於下位乎?否则斯鸟何为而至?其博举天下俊德茂才、独行君子,以答曹人之刺。” 【裴注】魏书曰:辛酉,有司奏造二庙,立太皇帝庙,大长秋特进侯与高祖合祭,亲尽以次毁; 特立武皇帝庙,四时享祀,为魏太祖,万载不毁也。 六月甲戌,任城王彰薨於京都。甲申,太尉贾诩薨。太白昼见。是月大雨,伊、洛溢流,杀人民, 坏庐宅。 【裴注】魏书曰:七月乙未,大军当出,使太常以特牛一告祠于郊。臣松之按:魏郊祀奏中, 尚书卢毓议祀厉殃事云:“具牺牲祭器,如前后师出告郊之礼。”如此,则魏氏出师,皆告郊也。 秋八月丁卯,以廷尉锺繇为太尉。 【裴注】魏书曰:有司奏改汉氏宗庙安世乐曰正世乐,嘉至乐曰迎灵乐,武德乐曰武颂乐,昭 容乐曰昭业乐,云(翻)舞曰凤翔舞,育命舞曰灵应舞,武德舞曰武颂舞,文(昭)舞曰大(昭) 舞,五行舞曰大武舞。 辛未,校猎于荥阳,遂东巡。论征孙权功,诸将已下进爵增户各有差。九月甲辰,行幸许昌宫。 【裴注】魏书曰:十二月丙寅,赐山阳公夫人汤沐邑,公女曼为长乐郡公主,食邑各五百户。 是冬,甘露降芳林园。臣松之按:芳林园即今华林园,齐王芳即位,改为华林。 五年春正月,初令谋反大逆乃得相告,其馀皆勿听治;敢妄相告,以其罪罪之。三月,行自许昌还 洛阳宫。夏四月,立太学,制五经课试之法,置春秋谷梁博士。五月,有司以公卿朝朔望日,因奏 疑事,听断大政,论辨得失。秋七月,行东巡,幸许昌宫。八月,为水军,亲御龙舟,循蔡、颍, 浮淮,幸寿春。扬州界将吏士民,犯五岁刑已下,皆原除之。九月,遂至广陵,赦青、徐二州,改 易诸将守。冬十月乙卯,太白昼见。行还许昌宫。 【裴注】魏书载癸酉诏曰:“近之不绥,何远之怀?今事多而民少,上下相弊以文法,百姓无所
三国志卷二魏书二文帝纪第 措其手足。昔太山之哭者,以为苛政甚于猛虎,吾备儒者之风,服圣人之遗教,岂可以目玩其 辞,行违其诫者哉?广议轻刑,以惠百姓 十一月庚寅,以冀州饥,遣使者开仓廪振之。戊申晦,日有食之 十二月,诏曰:“先王制礼,所以昭孝事祖,大则郊社,其次宗庙,三辰五行,名山大川,非此族也 不在祀典。叔世衰乱,崇信巫史,至乃宫殿之内,户牖之间,无不沃酹,甚矣其惑也。自今,其敢 设非祀之祭,巫祝之言,皆以执左道论,著于令典。”是岁穿天渊池 六年春二月,遣使者循行许昌以东尽沛郡,问民所疾苦,贫者振贷之 【裴注】魏略载诏曰:“昔轩辕建四面之号,周武称‘予有乱臣十人’,斯盖先圣所以体国君民, 亮成天工,多贤为贵也。今内有公卿以镇京师,外设牧伯以监四方,至於元戎出征,则军中宜 有柱石之贤帅,辎重所在,又宜有镇守之重臣,然后车驾可以周行天下,无内外之虑。吾今当 征贼,欲守之积年。其以尚书令颍乡侯陈群为镇军大将军,尚书仆射西乡侯司马懿为抚军大将 军。若吾临江授诸将方略,则抚军当留许昌,督后诸军,录后台文书事:镇军随车驾,当董督 众军,录行尚书事:皆假节鼓吹,给中军兵骑六百人。吾欲去江数里,筑宫室,往来其中,见 贼可击之形,便出奇兵击之;若或未可,则当舒六军以游猎,飨赐军士。” 三月,行幸召陵,通讨虏渠。乙巳,还许昌宫。并州刺史梁习讨鲜卑轲比能,大破之。辛未,帝为 舟师东征。五月戊申,幸谯。壬戌,荧惑入太微 六月,利成郡兵蔡方等以郡反,杀太守徐质。遣屯骑校尉任福、步兵校尉段昭与青州刺史讨平之 其见胁略及亡命者,皆赦其罪。 秋七月,立皇子鉴为东武阳王。八月,帝遂以舟师自谯循涡入淮,从陆道幸徐。九月,筑东巡台。 冬十月,行幸广陵故城,临江观兵,戎卒十馀万,旌旗数百里。 【裴注】魏书载帝於马上为诗曰:“观兵临江水,水流何汤汤!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猛将 怀暴怒,胆气正从横。谁云江水广,一苇可以航,不战屈敌虏,戢兵称贤良。古公宅岐邑,实 始翦殷商。孟献营虎牢,郑人惧稽颡。充国务耕植,先零自破亡。兴农淮、泗间,筑室都徐方。 量宜运权略,六军咸悦康:岂如东山诗,悠悠多忧伤 是岁大寒,水道冰,舟不得入江,乃引还。十一月,东武阳王鉴薨。十二月,行自谯过梁,遣使以 太牢祀故汉太尉桥玄。 七年春正月,将幸许昌,许昌城南门无故自崩,帝心恶之,遂不入。壬子,行还洛阳宫。三月,筑 九华台。夏五月丙辰,帝疾笃,召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 军司马宣王,并受遗诏辅嗣主。遣后宫淑媛、昭仪已下归其家。丁巳,帝崩于嘉福殿,时年四十, 【裴注】魏书曰:殡於崇华前殿 六月戊寅,葬首阳陵。自殡及葬,皆以终制从事。 【裴注】魏氏春秋曰:明帝将送葬,曹真、陈群、王朗等以暑热固谏,乃止。孙盛曰:夫窀穸 之事,孝子之极痛也,人伦之道,於斯莫重。故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夫以义感之情,犹 尽临隧之哀,况乎天性发中,敦礼者重之哉!魏氏之德,仍世不基矣。昔华元厚葬,君子以为 弃君於恶,群等之谏,弃孰甚焉!鄄城侯植为诔曰:“惟黄初七年五月七日,大行皇帝崩,呜呼 哀哉!于时天震地骇,崩山陨霜,阳精薄景,五纬错行,百姓呼嗟,万国悲伤,若丧考妣,(恩 过慕)〔思慕过〕唐,擗踊郊野,仰想穹苍,佥曰何辜,早世殒丧,呜呼哀哉!悲夫大行,忽焉 光灭,永弃万国,云往雨绝。承问荒忽,桰懵哽咽,袖锋抽刃,叹自僵毙,追慕三良,甘心同 穴。感惟南风,惟以郁滞,终於偕没,指景自誓。考诸先记,寻之哲言,生若浮寄,唯德可论, 朝闻夕逝,孔志所存。皇虽一没,天禄永延,何以述德?表之素旃。何以咏功?宣之管弦。乃 作诔曰:皓皓太素,两仪始分,中和产物,肇有人伦,爰暨三皇,实秉道真,降逮五帝,继以 懿纯,三代制作,踵武立勋。季嗣不维,网漏于秦,崩乐灭学,儒坑礼焚,二世而歼,汉氏乃 因,弗求古训,嬴政是遵,王纲帝典,阒尔无闻。末光幽昧,道究运迁,乾坤回历,简圣授贤, 乃眷大行,属以黎元。龙飞启祚,合契上玄,五行定纪,改号革年,明明赫赫,受命于天。仁 第34页
三国志卷二 魏书二 文帝纪第二 第 34 页 措其手足。昔太山之哭者,以为苛政甚于猛虎,吾备儒者之风,服圣人之遗教,岂可以目玩其 辞,行违其诫者哉?广议轻刑,以惠百姓。” 十一月庚寅,以冀州饥,遣使者开仓廪振之。戊申晦,日有食之。 十二月,诏曰:“先王制礼,所以昭孝事祖,大则郊社,其次宗庙,三辰五行,名山大川,非此族也, 不在祀典。叔世衰乱,崇信巫史,至乃宫殿之内,户牖之间,无不沃酹,甚矣其惑也。自今,其敢 设非祀之祭,巫祝之言,皆以执左道论,著于令典。”是岁穿天渊池。 六年春二月,遣使者循行许昌以东尽沛郡,问民所疾苦,贫者振贷之。 【裴注】魏略载诏曰:“昔轩辕建四面之号,周武称‘予有乱臣十人’,斯盖先圣所以体国君民, 亮成天工,多贤为贵也。今内有公卿以镇京师,外设牧伯以监四方,至於元戎出征,则军中宜 有柱石之贤帅,辎重所在,又宜有镇守之重臣,然后车驾可以周行天下,无内外之虑。吾今当 征贼,欲守之积年。其以尚书令颍乡侯陈群为镇军大将军,尚书仆射西乡侯司马懿为抚军大将 军。若吾临江授诸将方略,则抚军当留许昌,督后诸军,录后台文书事;镇军随车驾,当董督 众军,录行尚书事;皆假节鼓吹,给中军兵骑六百人。吾欲去江数里,筑宫室,往来其中,见 贼可击之形,便出奇兵击之;若或未可,则当舒六军以游猎,飨赐军士。” 三月,行幸召陵,通讨虏渠。乙巳,还许昌宫。并州刺史梁习讨鲜卑轲比能,大破之。辛未,帝为 舟师东征。五月戊申,幸谯。壬戌,荧惑入太微。 六月,利成郡兵蔡方等以郡反,杀太守徐质。遣屯骑校尉任福、步兵校尉段昭与青州刺史讨平之; 其见胁略及亡命者,皆赦其罪。 秋七月,立皇子鉴为东武阳王。八月,帝遂以舟师自谯循涡入淮,从陆道幸徐。九月,筑东巡台。 冬十月,行幸广陵故城,临江观兵,戎卒十馀万,旌旗数百里。 【裴注】魏书载帝於马上为诗曰:“观兵临江水,水流何汤汤!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猛将 怀暴怒,胆气正从横。谁云江水广,一苇可以航,不战屈敌虏,戢兵称贤良。古公宅岐邑,实 始翦殷商。孟献营虎牢,郑人惧稽颡。充国务耕植,先零自破亡。兴农淮、泗间,筑室都徐方。 量宜运权略,六军咸悦康;岂如东山诗,悠悠多忧伤。” 是岁大寒,水道冰,舟不得入江,乃引还。十一月,东武阳王鉴薨。十二月,行自谯过梁,遣使以 太牢祀故汉太尉桥玄。 七年春正月,将幸许昌,许昌城南门无故自崩,帝心恶之,遂不入。壬子,行还洛阳宫。三月,筑 九华台。夏五月丙辰,帝疾笃,召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 军司马宣王,并受遗诏辅嗣主。遣后宫淑媛、昭仪已下归其家。丁巳,帝崩于嘉福殿,时年四十。 【裴注】魏书曰:殡於崇华前殿。 六月戊寅,葬首阳陵。自殡及葬,皆以终制从事。 【裴注】魏氏春秋曰:明帝将送葬,曹真、陈群、王朗等以暑热固谏,乃止。孙盛曰:夫窀穸 之事,孝子之极痛也,人伦之道,於斯莫重。故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夫以义感之情,犹 尽临隧之哀,况乎天性发中,敦礼者重之哉!魏氏之德,仍世不基矣。昔华元厚葬,君子以为 弃君於恶,群等之谏,弃孰甚焉!鄄城侯植为诔曰:“惟黄初七年五月七日,大行皇帝崩,呜呼 哀哉!于时天震地骇,崩山陨霜,阳精薄景,五纬错行,百姓呼嗟,万国悲伤,若丧考妣,(恩 过慕)〔思慕过〕唐,擗踊郊野,仰想穹苍,佥曰何辜,早世殒丧,呜呼哀哉!悲夫大行,忽焉 光灭,永弃万国,云往雨绝。承问荒忽,惛懵哽咽,袖锋抽刃,叹自僵毙,追慕三良,甘心同 穴。感惟南风,惟以郁滞,终於偕没,指景自誓。考诸先记,寻之哲言,生若浮寄,唯德可论, 朝闻夕逝,孔志所存。皇虽一没,天禄永延,何以述德?表之素旃。何以咏功?宣之管弦。乃 作诔曰:皓皓太素,两仪始分,中和产物,肇有人伦,爰暨三皇,实秉道真,降逮五帝,继以 懿纯,三代制作,踵武立勋。季嗣不维,网漏于秦,崩乐灭学,儒坑礼焚,二世而歼,汉氏乃 因,弗求古训,嬴政是遵,王纲帝典,阒尔无闻。末光幽昧,道究运迁,乾坤回历,简圣授贤, 乃眷大行,属以黎元。龙飞启祚,合契上玄,五行定纪,改号革年,明明赫赫,受命于天。仁
三国志卷二魏书二文帝纪第 风偃物,德以礼宣:祥惟圣质,嶷在幼妍。庶几六典,学不过庭,潜心无罔,抗志青冥。才秀 藻朗,如玉之莹,听察无乡,瞻睹未形。其刚如金,其贞如琼,如冰之洁,如砥之平。爵公无 私,戮违无轻,心镜万机,揽照下情。思良股肱,嘉昔伊、吕,搜扬侧陋,举汤代禹:拔才岩 穴,取士蓬户,唯德是萦,弗拘祢祖。宅土之表,道义是图,弗营厥险,六合是虞。齐契共遵 下以纯民,恢拓规矩,克绍前人。科条品制,褒贬以因。乘殷之辂,行夏之辰。金根黄屋,翠 葆龙鳞,紼冕崇丽,衡統维新,尊肃礼容,瞩之若神。方牧妙举,钦於恤民,虎将荷节,镇彼 四邻:硃旗所剿,九壤被震,畴克不若?孰敢不臣?县旌海表,万里无尘。虏备凶彻,鸟殪江 岷,权若涸鱼,乾腊矫鳞,肃慎纳贡,越裳效珍,条支绝域,侍子内宾。德侪先皇,功侔太古。 上灵降瑞,黄初叔祜:河龙洛龟,凌波游下:平钧应绳,神鸾翔舞:数荚阶除,系风扇暑:皓 兽素禽,飞走郊野;神锺宝鼎,形自旧土:云英甘露,澂涂被宇;灵芝冒沼,硃华廳渚。回回 凯风,祁祁甘雨,稼穑丰登,我稷我黍。家佩惠君,户蒙慈父。图致太和,洽德全义。将登介 山,先皇作俪。镌石纪勋,兼录众瑞,方隆封禅,归功天地,宾礼百灵,勋命视规,望祭四岳, 燎封奉柴,肃于南郊,宗祀上帝。三牲既供,夏諦秋尝,元侯佐祭,献璧奉璋。鸾舆幽蔼,龙 旂太常,爰迄太庙,锺鼓锽锽,颂德咏功,八佾锵锵。皇祖既飨,烈考来享,神具醉止,降兹 福祥。天地震荡,大行康之:三辰暗昧,大行光之:皇纮绝维,大行纲之:神器莫统,大行当 之;礼乐废弛,大行张之:仁义陆沈,大行扬之:潜龙隐凤,大行翔之;疏狄遐康,大行匡之 在位七载,元功仍举,将永太和,绝迹三五,宜作物师,长为神主,寿终金石,等算东父,如 何奄忽,摧身后土,俾我茕茕,靡瞻靡顾。嗟嗟皇穹,胡宁忍务?呜呼哀哉!明监吉凶,体远 存亡,深垂典制,申之嗣皇。圣上虔奉,是顺是将,乃创玄宇,基为首阳,拟迹谷林,追尧慕 唐,合山同陵,不树不疆,涂车刍灵,珠玉靡藏。百神警侍,来宾幽堂,耕禽田兽,望魂之翔。 於是,俟大隧之致功兮,练元辰之淑祯,潜华体於梓宫兮,冯正殿以居灵。顾望嗣之号眺兮, 存临者之悲声,悼晏驾之既脩兮,感容车之速征。浮飞魂於轻霄兮,就黄墟以灭形,背三光之 昭晰兮,归玄宅之冥冥。嗟一往之不反兮,痛闼之长扃。咨远臣之眇眇兮,感凶讳以怛惊, 心孤绝而靡告兮,纷流涕而交颈。思恩荣以横奔兮,阂阙塞之峣峥,顾衰絰以轻举兮,迫关防 之我婴。欲高飞而遥憩兮,惮天网之远经,遥投骨於山足兮,报恩养於下庭。慨拊心而自悼兮, 惧施重而命轻,嗟微驱之是效兮,甘九死而忘生,几司命之役籍兮,先黄发而陨零,天盖高而 察卑兮,冀神明之我听。独郁伊而莫愬兮,追顾景而怜形,奏斯文以写思兮,结翰墨以敷诚。 呜呼哀哉!” 初,帝好文学,以著述为务,自所勒成垂百篇。又使诸儒撰集经传,随类相从,凡千馀篇,号曰皇 览 【裴注】魏书曰:帝初在东宫,疫疠大起,时人彫伤,帝深感叹,与素所敬者大理王朗书 “生有七尺之形,死唯一棺之土,唯立德扬名,可以不朽,其次莫如著篇籍。疫疠数起,士人 彫落,余独何人,能全其寿?”故论撰所著典论、诗赋,盖百馀篇,集诸儒於肃城门内,讲论 大义,侃侃无倦。常嘉汉文帝之为君,宽仁玄默,务欲以德化民,有贤圣之风。时文学诸儒, 或以为孝文虽贤,其於聪明,通达国体,不如贾谊。帝由是著太宗论曰:“昔有苗不宾,重华舞 以干戚,尉佗称帝,孝文抚以恩德,吴王不朝,锡之几杖以抚其意,而天下赖安:乃弘三章之 教,恺悌之化,欲使曩时累息之民,得阔步高谈,无危惧之心。若贾谊之才敏,筹画国政,特 贤臣之器,管、晏之姿,岂若孝文大人之量哉?”三年之中,以孙权不服,复颁太宗论于天下 明示不原征伐也。他日又从容言曰:“顾我亦有所不取于汉文帝者三:杀薄昭:幸邓通:慎夫人 衣不曳地,集上书囊为帐帷。以为汉文俭而无法,舅后之家,但当养育以恩而不当假借以权 既触罪法,又不得不害矣。”其欲秉持中道,以为帝王仪表者如此。胡冲吴历曰:帝以素书所著 典论及诗赋饷孙权,又以纸写一通与张昭。 评曰: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 【裴注】典论帝自叙曰:初平之元,董卓杀主鸩后,荡覆王室。是时四海既困中平之政,兼恶 第35页
三国志卷二 魏书二 文帝纪第二 第 35 页 风偃物,德以礼宣;祥惟圣质,嶷在幼妍。庶几六典,学不过庭,潜心无罔,抗志青冥。才秀 藻朗,如玉之莹,听察无乡,瞻睹未形。其刚如金,其贞如琼,如冰之洁,如砥之平。爵公无 私,戮违无轻,心镜万机,揽照下情。思良股肱,嘉昔伊、吕,搜扬侧陋,举汤代禹;拔才岩 穴,取士蓬户,唯德是萦,弗拘祢祖。宅土之表,道义是图,弗营厥险,六合是虞。齐契共遵, 下以纯民,恢拓规矩,克绍前人。科条品制,褒贬以因。乘殷之辂,行夏之辰。金根黄屋,翠 葆龙鳞,紼冕崇丽,衡紞维新,尊肃礼容,瞩之若神。方牧妙举,钦於恤民,虎将荷节,镇彼 四邻;硃旗所剿,九壤被震,畴克不若?孰敢不臣?县旌海表,万里无尘。虏备凶彻,鸟殪江 岷,权若涸鱼,乾腊矫鳞,肃慎纳贡,越裳效珍,条支绝域,侍子内宾。德侪先皇,功侔太古。 上灵降瑞,黄初叔祜:河龙洛龟,凌波游下;平钧应绳,神鸾翔舞;数荚阶除,系风扇暑;皓 兽素禽,飞走郊野;神锺宝鼎,形自旧土;云英甘露,瀸涂被宇;灵芝冒沼,硃华廕渚。回回 凯风,祁祁甘雨,稼穑丰登,我稷我黍。家佩惠君,户蒙慈父。图致太和,洽德全义。将登介 山,先皇作俪。镌石纪勋,兼录众瑞,方隆封禅,归功天地,宾礼百灵,勋命视规,望祭四岳, 燎封奉柴,肃于南郊,宗祀上帝。三牲既供,夏禘秋尝,元侯佐祭,献璧奉璋。鸾舆幽蔼,龙 旂太常,爰迄太庙,锺鼓锽锽,颂德咏功,八佾锵锵。皇祖既飨,烈考来享,神具醉止,降兹 福祥。天地震荡,大行康之;三辰暗昧,大行光之;皇纮绝维,大行纲之;神器莫统,大行当 之;礼乐废弛,大行张之;仁义陆沈,大行扬之;潜龙隐凤,大行翔之;疏狄遐康,大行匡之。 在位七载,元功仍举,将永太和,绝迹三五,宜作物师,长为神主,寿终金石,等算东父,如 何奄忽,摧身后土,俾我茕茕,靡瞻靡顾。嗟嗟皇穹,胡宁忍务?呜呼哀哉!明监吉凶,体远 存亡,深垂典制,申之嗣皇。圣上虔奉,是顺是将,乃创玄宇,基为首阳,拟迹谷林,追尧慕 唐,合山同陵,不树不疆,涂车刍灵,珠玉靡藏。百神警侍,来宾幽堂,耕禽田兽,望魂之翔。 於是,俟大隧之致功兮,练元辰之淑祯,潜华体於梓宫兮,冯正殿以居灵。顾望嗣之号咷兮, 存临者之悲声,悼晏驾之既脩兮,感容车之速征。浮飞魂於轻霄兮,就黄墟以灭形,背三光之 昭晰兮,归玄宅之冥冥。嗟一往之不反兮,痛閟闼之长扃。咨远臣之眇眇兮,感凶讳以怛惊, 心孤绝而靡告兮,纷流涕而交颈。思恩荣以横奔兮,阂阙塞之峣峥,顾衰绖以轻举兮,迫关防 之我婴。欲高飞而遥憩兮,惮天网之远经,遥投骨於山足兮,报恩养於下庭。慨拊心而自悼兮, 惧施重而命轻,嗟微驱之是效兮,甘九死而忘生,几司命之役籍兮,先黄发而陨零,天盖高而 察卑兮,冀神明之我听。独郁伊而莫愬兮,追顾景而怜形,奏斯文以写思兮,结翰墨以敷诚。 呜呼哀哉!” 初,帝好文学,以著述为务,自所勒成垂百篇。又使诸儒撰集经传,随类相从,凡千馀篇,号曰皇 览。 【裴注】魏书曰:帝初在东宫,疫疠大起,时人彫伤,帝深感叹,与素所敬者大理王朗书曰: “生有七尺之形,死唯一棺之土,唯立德扬名,可以不朽,其次莫如著篇籍。疫疠数起,士人 彫落,余独何人,能全其寿?”故论撰所著典论、诗赋,盖百馀篇,集诸儒於肃城门内,讲论 大义,侃侃无倦。常嘉汉文帝之为君,宽仁玄默,务欲以德化民,有贤圣之风。时文学诸儒, 或以为孝文虽贤,其於聪明,通达国体,不如贾谊。帝由是著太宗论曰:“昔有苗不宾,重华舞 以干戚,尉佗称帝,孝文抚以恩德,吴王不朝,锡之几杖以抚其意,而天下赖安;乃弘三章之 教,恺悌之化,欲使曩时累息之民,得阔步高谈,无危惧之心。若贾谊之才敏,筹画国政,特 贤臣之器,管、晏之姿,岂若孝文大人之量哉?”三年之中,以孙权不服,复颁太宗论于天下, 明示不原征伐也。他日又从容言曰:“顾我亦有所不取于汉文帝者三:杀薄昭;幸邓通;慎夫人 衣不曳地,集上书囊为帐帷。以为汉文俭而无法,舅后之家,但当养育以恩而不当假借以权, 既触罪法,又不得不害矣。”其欲秉持中道,以为帝王仪表者如此。胡冲吴历曰:帝以素书所著 典论及诗赋饷孙权,又以纸写一通与张昭。 评曰: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 【裴注】典论帝自叙曰:初平之元,董卓杀主鸩后,荡覆王室。是时四海既困中平之政,兼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