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志卷一魏书一武帝纪第一 “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公曰:“吾任天下之智力 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裴注】傅子曰:太祖又云:“汤、武之王,岂同土哉?若以险固为资,则不能应机而变化 九月,令曰:“河北罹袁氏之难,其令无出今年租赋!”重豪强兼并之法,百姓喜悦。 【裴注】魏书载公令曰:“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袁氏之治也 使豪强擅恣,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代出租赋,伭鬻家财,不足应命:审配宗族,至乃藏 匿罪人,为逋逃主。欲望百姓亲附,甲兵强盛,岂可得邪!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 绵二斤而已,他不得擅兴发。郡国守相明检察之,无令强民有所隐藏,而弱民兼赋也。” 天子以公领冀州牧,公让还兗州。 公之围鄴也,谭略取甘陵、安平、勃海、河间。尚败,还中山。谭攻之,尚奔故安,遂并其众。公 遗谭书,责以负约,与之绝婚,女还,然后进军。谭惧,拔平原,走保南皮。十二月,公入平原, 略定诸县。 十年春正月,攻谭,破之,斩谭,诛其妻子,冀州平。 【裴注】魏书曰:公攻谭,旦及日中不决;公乃自执桴鼓,士卒咸奋,应时破陷 下令曰:“其与袁氏同恶者,与之更始。”令民不得复私雠,禁厚葬,皆一之于法。是月,袁熙大将 焦触、张南等叛攻熙、尚,熙、尚奔三郡乌丸。触等举其县降,封为列侯。初讨谭时,民亡椎冰 【裴注】臣松之以为讨谭时,川渠水冻,使民椎冰以通船,民惮役而亡。 令不得降。顷之,亡民有诣门首者,公谓曰:“听汝则违令,杀汝则诛首,归深自藏,无为吏所获。” 民垂泣而去;后竞捕得 夏四月,黑山贼张燕率其众十馀万降,封为列侯。故安赵犊、霍奴等杀幽州刺史、涿郡太守。三郡 乌丸攻鲜于辅於獷平 【裴注】续汉书郡国志曰:獷平,县名,属渔阳郡。 秋八月,公征之,斩犊等,乃渡潞河救獷平,乌丸奔走出塞 九月,令曰:“阿党比周,先圣所疾也。闻冀州俗,父子异部,更相毁誉。昔直不疑无兄,世人谓之 盗嫂;第五伯鱼三娶孤女,谓之挝妇翁:王凤擅权,谷永比之申伯,王商忠议,张匡谓之左道:此 皆以白为黑,欺天罔君者也。吾欲整齐风俗,四者不除,吾以为羞。”冬十月,公还鄴 初,袁绍以甥高幹领并州牧,公之拔鄴,幹降,遂以为刺史。幹闻公讨乌丸,乃以州叛,执上党太 守,举兵守壶关口。遣乐进、李典击之,幹还守壶关城。十一年春正月,公征幹。幹闻之,乃留其 别将守城,走入匈奴,求救於单于,单于不受。公围壶关三月,拔之。幹遂走荆州,上洛都尉王琰 捕斩之 秋八月,公东征海贼管承,至淳于,遣乐进、李典击破之,承走入海岛。割东海之襄贲、郯、戚以 益琅邪,省昌虑郡。 【裴注】魏书载十月乙亥令曰:“夫治世御众,建立辅弼,诫在面从,诗称‘听用我谋,庶 无大悔’,斯实君臣恳恳之求也。吾充重任,每惧失中,频年已来,不闻嘉谋,岂吾开延不 勤之咎邪?自今以后,诸掾属治中、别驾,常以月旦各言其失,吾将览焉。” 三郡乌丸承天下乱,破幽州,略有汉民合十馀万户。袁绍皆立其酋豪为单于,以家人子为己女,妻 焉。辽西单于蹋顿尤强,为绍所厚,故尚兄弟归之,数入塞为害。公将征之,凿渠,自呼入弧水, 【裴注】弧音孤 名平虏渠;又从洵河口 【裴注】洵音句 凿入潞河,名泉州渠,以通海。 十二月春二月,公自淳于还鄴。丁酋,令曰:“吾起义兵诛暴乱,於今十九年,所征必克,岂吾功哉? 乃贤士大夫之力也。天下虽未悉定,吾当要与贤士大夫共定之;而专飨其劳,吾何以安焉!其促定 第11页
三国志卷一 魏书一 武帝纪第一 第 11 页 “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公曰:“吾任天下之智力, 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裴注】傅子曰:太祖又云:“汤、武之王,岂同土哉?若以险固为资,则不能应机而变化 也。” 九月,令曰:“河北罹袁氏之难,其令无出今年租赋!”重豪强兼并之法,百姓喜悦。 【裴注】魏书载公令曰:“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袁氏之治也, 使豪强擅恣,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代出租赋,衒鬻家财,不足应命;审配宗族,至乃藏 匿罪人,为逋逃主。欲望百姓亲附,甲兵强盛,岂可得邪!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 绵二斤而已,他不得擅兴发。郡国守相明检察之,无令强民有所隐藏,而弱民兼赋也。” 天子以公领冀州牧,公让还兗州。 公之围鄴也,谭略取甘陵、安平、勃海、河间。尚败,还中山。谭攻之,尚奔故安,遂并其众。公 遗谭书,责以负约,与之绝婚,女还,然后进军。谭惧,拔平原,走保南皮。十二月,公入平原, 略定诸县。 十年春正月,攻谭,破之,斩谭,诛其妻子,冀州平。 【裴注】魏书曰:公攻谭,旦及日中不决;公乃自执桴鼓,士卒咸奋,应时破陷。 下令曰:“其与袁氏同恶者,与之更始。”令民不得复私雠,禁厚葬,皆一之于法。是月,袁熙大将 焦触、张南等叛攻熙、尚,熙、尚奔三郡乌丸。触等举其县降,封为列侯。初讨谭时,民亡椎冰, 【裴注】臣松之以为讨谭时,川渠水冻,使民椎冰以通船,民惮役而亡。 令不得降。顷之,亡民有诣门首者,公谓曰:“听汝则违令,杀汝则诛首,归深自藏,无为吏所获。” 民垂泣而去;后竟捕得。 夏四月,黑山贼张燕率其众十馀万降,封为列侯。故安赵犊、霍奴等杀幽州刺史、涿郡太守。三郡 乌丸攻鲜于辅於獷平。 【裴注】续汉书郡国志曰:獷平,县名,属渔阳郡。 秋八月,公征之,斩犊等,乃渡潞河救獷平,乌丸奔走出塞。 九月,令曰:“阿党比周,先圣所疾也。闻冀州俗,父子异部,更相毁誉。昔直不疑无兄,世人谓之 盗嫂;第五伯鱼三娶孤女,谓之挝妇翁;王凤擅权,谷永比之申伯,王商忠议,张匡谓之左道:此 皆以白为黑,欺天罔君者也。吾欲整齐风俗,四者不除,吾以为羞。”冬十月,公还鄴。 初,袁绍以甥高幹领并州牧,公之拔鄴,幹降,遂以为刺史。幹闻公讨乌丸,乃以州叛,执上党太 守,举兵守壶关口。遣乐进、李典击之,幹还守壶关城。十一年春正月,公征幹。幹闻之,乃留其 别将守城,走入匈奴,求救於单于,单于不受。公围壶关三月,拔之。幹遂走荆州,上洛都尉王琰 捕斩之。 秋八月,公东征海贼管承,至淳于,遣乐进、李典击破之,承走入海岛。割东海之襄贲、郯、戚以 益琅邪,省昌虑郡。 【裴注】魏书载十月乙亥令曰:“夫治世御众,建立辅弼,诫在面从,诗称‘听用我谋,庶 无大悔’,斯实君臣恳恳之求也。吾充重任,每惧失中,频年已来,不闻嘉谋,岂吾开延不 勤之咎邪?自今以后,诸掾属治中、别驾,常以月旦各言其失,吾将览焉。” 三郡乌丸承天下乱,破幽州,略有汉民合十馀万户。袁绍皆立其酋豪为单于,以家人子为己女,妻 焉。辽西单于蹋顿尤强,为绍所厚,故尚兄弟归之,数入塞为害。公将征之,凿渠,自呼 入泒水, 【裴注】泒音孤。 名平虏渠;又从泃河口 【裴注】泃音句。 凿入潞河,名泉州渠,以通海。 十二月春二月,公自淳于还鄴。丁酋,令曰:“吾起义兵诛暴乱,於今十九年,所征必克,岂吾功哉? 乃贤士大夫之力也。天下虽未悉定,吾当要与贤士大夫共定之;而专飨其劳,吾何以安焉!其促定
因志卷一魏书一武帝纪第一 功行封。”於是大封功臣二十馀人,皆为列侯,其馀各以次受封,及复死事之孤,轻重各有差。 【裴注】魏书载公令曰:“昔赵奢、窦婴之为将也,受赐千金,一朝散之,故能济成大功 永世流声。吾读其文,未尝不慕其为人也。与诸将士大夫共从戎事,幸赖贤人不爱其谋, 群士不遗其力,是夷险平乱,而吾得窃大赏,户邑三万。追思窦婴散金之义,今分所受租 与诸将掾属及故戍于陈、蔡者,庶以畴答众劳,不擅大惠也。宜差死事之孤,以租谷及之。 若年殷用足,租奉毕入,将大与众人悉共飨之。” 将北征三郡乌丸,诸将皆曰:“袁尚,亡虏耳,夷狄贪而无亲,岂能为尚用?今深入征之,刘备必说 刘表以袭许。万一为变,事不可悔。”惟郭嘉策表必不能任备,劝公行。夏五用,至无终。秋七月 大水,傍海道不通,田畴请为乡导,公从之。引军出卢龙塞,塞外道绝不通,乃堑山堙谷五百馀里 经白檀,历平冈,涉鲜卑庭,东指柳城。未至二百里,虏乃知之。尚、熙与蹋顿、辽西单于楼班、 右北平单于能臣抵之等将数万骑逆军。八月,登白狼山,卒与虏遇,众甚盛。公车重在后,被甲者 少,左右皆惧。公登高,望虏陈不整,乃纵兵击之,使张辽为先锋,虏众大崩,斩蹋顿及名王已下, 胡、汉降者二十馀万口。辽东单于速仆丸及辽西、北平诸豪,弃其种人,与尚、熙奔辽东,众尚有 数千骑。初,辽东太守公孙康恃远不服。及公破乌丸,或说公遂征之,尚兄弟可禽也。公曰:“吾方 使康斩送尚、熙首,不烦兵矣。”九月,公引兵自柳城还, 【裴注】曹瞒传曰:时寒且旱,二百里无复水,军又乏食,杀马数千匹以为粮,凿地入三 十馀丈乃得水。既还,科问前谏者,众莫知其故,人人皆惧。公皆厚赏之,曰:“孤前行 乘危以徼幸,虽得之,天所佐也,故不可以为常。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 难言之。” 康即斩尚、熙及速仆丸等,传其首。诸将或问:“公还而康斩送尚、熙,何也?”公曰:“彼素畏尚 等,吾急之则并力,缓之则自相图,其势然也。”十一月至易水,代郡乌丸行单于普富卢、上郡乌丸 行单于那楼将其名王来贺。 十三年春正月,公还鄴,作玄武池以肄舟师。 【裴注】肄,以四反。三苍曰:“肄,习也。” 汉罢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夏六月,以公为丞相。 【裴注】献帝起居注曰:使太常徐璆即授印绶。御史大夫不领中丞,置长史一人。先贤行 状曰:璆字(孟平)〔孟玉),广陵人。少履清爽,立朝正色。历任城、汝南、东海三郡 所在化行。被徵当还,为袁术所劫。术僭号,欲授以上公之位,璆终不为屈。术死后,璆 得术玺,致之汉朝,拜卫尉太常:公为丞相,以位让璆焉。 秋七月,公南征刘表。八月,表卒,其子琮代,屯襄阳,刘备屯樊。九月,公到新野,琮遂降,备 走夏口。公进军江陵,下令荆州吏民,与之更始。乃论荆州服从之功,侯者十五人,以刘表大将文 聘为江夏太守,使统本兵,引用荆州名士韩嵩、邓义等。 【裴注】卫恆四体书势序曰:上谷王次仲善隶书,始为楷法。至灵帝好书,世多能者。而 师宜官为最,甚矜其能,每书,辄削焚其札。梁鹄乃益为版而饮之酒,候其醉而窃其札, 鹄卒以攻书至选部尚书。於是公欲为洛阳令,鹄以为北部尉。鹄后依刘表。及荆州平,公 募求鹄,鹄惧,自缚诣门,署军假司马,使在秘书,以(勤)书自效。公尝悬著帐中,及 以钉壁玩之,谓胜宜官。鹄字孟黄,安定人。魏宫殿题署,皆鹄书也。皇甫谧逸士传曰: 汝南王俊,字子文,少为范滂、许章所识,与南阳岑晊善。公之为布衣,特爱俊;俊亦称 公有治世之具。及袁绍与弟术丧母,归葬汝南,俊与公会之,会者三万人。公於外密语俊 曰:“天下将乱,为乱魁者必此二人也。欲济天下,为百姓请命,不先诛此二子,乱今作矣。 俊曰:“如卿之言,济天下者,舍卿复谁?”相对而笑。俊为人外静而内明,不应州郡三府 之命。公车徵,不到,避地居武陵,归俊者一百馀家。帝之都许,复徴为尚书,又不就 刘表见绍强,阴与绍通,俊谓表曰:“曹公,天下之雄也,必能兴霸道,继桓、文之功者也。 今乃释近而就远,如有一朝之急,遥望漠北之救,不亦难乎!”表不从。俊年六十四,以寿 第12页
三国志卷一 魏书一 武帝纪第一 第 12 页 功行封。”於是大封功臣二十馀人,皆为列侯,其馀各以次受封,及复死事之孤,轻重各有差。 【裴注】魏书载公令曰:“昔赵奢、窦婴之为将也,受赐千金,一朝散之,故能济成大功, 永世流声。吾读其文,未尝不慕其为人也。与诸将士大夫共从戎事,幸赖贤人不爱其谋, 群士不遗其力,是夷险平乱,而吾得窃大赏,户邑三万。追思窦婴散金之义,今分所受租 与诸将掾属及故戍于陈、蔡者,庶以畴答众劳,不擅大惠也。宜差死事之孤,以租谷及之。 若年殷用足,租奉毕入,将大与众人悉共飨之。” 将北征三郡乌丸,诸将皆曰:“袁尚,亡虏耳,夷狄贪而无亲,岂能为尚用?今深入征之,刘备必说 刘表以袭许。万一为变,事不可悔。”惟郭嘉策表必不能任备,劝公行。夏五用,至无终。秋七月, 大水,傍海道不通,田畴请为乡导,公从之。引军出卢龙塞,塞外道绝不通,乃堑山堙谷五百馀里, 经白檀,历平冈,涉鲜卑庭,东指柳城。未至二百里,虏乃知之。尚、熙与蹋顿、辽西单于楼班、 右北平单于能臣抵之等将数万骑逆军。八月,登白狼山,卒与虏遇,众甚盛。公车重在后,被甲者 少,左右皆惧。公登高,望虏陈不整,乃纵兵击之,使张辽为先锋,虏众大崩,斩蹋顿及名王已下, 胡、汉降者二十馀万口。辽东单于速仆丸及辽西、北平诸豪,弃其种人,与尚、熙奔辽东,众尚有 数千骑。初,辽东太守公孙康恃远不服。及公破乌丸,或说公遂征之,尚兄弟可禽也。公曰:“吾方 使康斩送尚、熙首,不烦兵矣。”九月,公引兵自柳城还, 【裴注】曹瞒传曰:时寒且旱,二百里无复水,军又乏食,杀马数千匹以为粮,凿地入三 十馀丈乃得水。既还,科问前谏者,众莫知其故,人人皆惧。公皆厚赏之,曰:“孤前行, 乘危以徼幸,虽得之,天所佐也,故不可以为常。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 难言之。” 康即斩尚、熙及速仆丸等,传其首。诸将或问:“公还而康斩送尚、熙,何也?”公曰:“彼素畏尚 等,吾急之则并力,缓之则自相图,其势然也。”十一月至易水,代郡乌丸行单于普富卢、上郡乌丸 行单于那楼将其名王来贺。 十三年春正月,公还鄴,作玄武池以肄舟师。 【裴注】肄,以四反。三苍曰:“肄,习也。” 汉罢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夏六月,以公为丞相。 【裴注】献帝起居注曰:使太常徐璆即授印绶。御史大夫不领中丞,置长史一人。先贤行 状曰:璆字(孟平)〔孟玉〕,广陵人。少履清爽,立朝正色。历任城、汝南、东海三郡, 所在化行。被徵当还,为袁术所劫。术僭号,欲授以上公之位,璆终不为屈。术死后,璆 得术玺,致之汉朝,拜卫尉太常;公为丞相,以位让璆焉。 秋七月,公南征刘表。八月,表卒,其子琮代,屯襄阳,刘备屯樊。九月,公到新野,琮遂降,备 走夏口。公进军江陵,下令荆州吏民,与之更始。乃论荆州服从之功,侯者十五人,以刘表大将文 聘为江夏太守,使统本兵,引用荆州名士韩嵩、邓义等。 【裴注】卫恆四体书势序曰:上谷王次仲善隶书,始为楷法。至灵帝好书,世多能者。而 师宜官为最,甚矜其能,每书,辄削焚其札。梁鹄乃益为版而饮之酒,候其醉而窃其札, 鹄卒以攻书至选部尚书。於是公欲为洛阳令,鹄以为北部尉。鹄后依刘表。及荆州平,公 募求鹄,鹄惧,自缚诣门,署军假司马,使在秘书,以(勤)书自效。公尝悬著帐中,及 以钉壁玩之,谓胜宜官。鹄字孟黄,安定人。魏宫殿题署,皆鹄书也。皇甫谧逸士传曰: 汝南王俊,字子文,少为范滂、许章所识,与南阳岑晊善。公之为布衣,特爱俊;俊亦称 公有治世之具。及袁绍与弟术丧母,归葬汝南,俊与公会之,会者三万人。公於外密语俊 曰:“天下将乱,为乱魁者必此二人也。欲济天下,为百姓请命,不先诛此二子,乱今作矣。” 俊曰:“如卿之言,济天下者,舍卿复谁?”相对而笑。俊为人外静而内明,不应州郡三府 之命。公车徵,不到,避地居武陵,归俊者一百馀家。帝之都许,复徵为尚书,又不就。 刘表见绍强,阴与绍通,俊谓表曰:“曹公,天下之雄也,必能兴霸道,继桓、文之功者也。 今乃释近而就远,如有一朝之急,遥望漠北之救,不亦难乎!”表不从。俊年六十四,以寿
因志卷一魏书一武帝纪第一 终于武陵,公闻而哀伤。及平荆州,自临江迎丧,改葬于江陵,表为先贤也。 益州牧刘璋始受徵役,遣兵给军。十二月,孙权为备攻合肥。公自江陵征备,至巴丘,遣张熹救合 肥。权闻愙至,乃走。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 江南诸郡 【裴注】山阳公载记曰:公船舰为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 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军既得出 公大喜,诸将问之,公曰:“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无类矣。”备 寻亦放火而无所及。孙盛异同评曰:按吴志,刘备先破公军,然后权攻合肥,而此记云权 先攻合肥,后有赤壁之事。二者不同,吴志为是。 十四年春三月,军至谯,作轻舟,治水军。秋七月,自涡入淮,出肥水,军合肥。辛未,令曰:“自 顷已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而仁者岂乐之哉?不得已也。 其令死者家无基业不能自存者,县官勿绝廪,长吏存恤抚循,以称吾意。”置扬州郡县长吏,开芍陂 屯田。十二月,军还谯。 十五年春,下令曰:“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 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 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 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盜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冬,作铜雀台。 【裴注】魏武故事载公十二月己亥令曰:“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 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 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迕诸常侍。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去官之后 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卻去二十年,待天下清 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故以四时归乡里,於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 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后徵为都尉,迁典军校尉, 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 此其志也。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 然者,多兵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 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后领兗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又袁术僭号于九江,下皆称臣, 名门曰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 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后孤讨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发 病而死。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 足垂於后。幸而破绍,枭其二子。又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卻,以观世事, 据有当州,孤复定之,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今孤言此,若 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 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齐桓 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论语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 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夫能以大事小也。昔乐毅走赵,赵王欲与之图燕,乐毅伏而 垂泣,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天王: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己,不忍谋赵之徒隶, 况燕后嗣乎!’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於秦三世矣;今臣将兵 十馀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孤每读此 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 植)〔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孤非徒对诸君说此也,常以语妻妾,皆令深知此意。孤谓 之言:‘顾我万年之后,汝曹皆当出嫁,欲令传道我心,使他人皆知之。’孤此言皆肝鬲之 要也。所以勤勤恳恳叙心腹者,见周公有金鰧之书以自明,恐人不信之故。然欲孤便尔委 第13页
三国志卷一 魏书一 武帝纪第一 第 13 页 终于武陵,公闻而哀伤。及平荆州,自临江迎丧,改葬于江陵,表为先贤也。 益州牧刘璋始受徵役,遣兵给军。十二月,孙权为备攻合肥。公自江陵征备,至巴丘,遣张憙救合 肥。权闻憙至,乃走。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 江南诸郡。 【裴注】山阳公载记曰:公船舰为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 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军既得出, 公大喜,诸将问之,公曰:“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无类矣。”备 寻亦放火而无所及。孙盛异同评曰:按吴志,刘备先破公军,然后权攻合肥,而此记云权 先攻合肥,后有赤壁之事。二者不同,吴志为是。 十四年春三月,军至谯,作轻舟,治水军。秋七月,自涡入淮,出肥水,军合肥。辛未,令曰:“自 顷已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而仁者岂乐之哉?不得已也。 其令死者家无基业不能自存者,县官勿绝廪,长吏存恤抚循,以称吾意。”置扬州郡县长吏,开芍陂 屯田。十二月,军还谯。 十五年春,下令曰:“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 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 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 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冬,作铜雀台。 【裴注】魏武故事载公十二月己亥令曰:“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 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 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迕诸常侍。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去官之后, 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卻去二十年,待天下清, 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故以四时归乡里,於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 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后徵为都尉,迁典军校尉, 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 此其志也。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 然者,多兵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 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后领兗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又袁术僭号于九江,下皆称臣, 名门曰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 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后孤讨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发 病而死。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 足垂於后。幸而破绍,枭其二子。又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卻,以观世事, 据有当州,孤复定之,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今孤言此,若 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 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齐桓、 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论语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 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夫能以大事小也。昔乐毅走赵,赵王欲与之图燕,乐毅伏而 垂泣,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天王;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不忍谋赵之徒隶, 况燕后嗣乎!’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於秦三世矣;今臣将兵 三十馀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孤每读此 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 植)〔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孤非徒对诸君说此也,常以语妻妾,皆令深知此意。孤谓 之言:‘顾我万年之后,汝曹皆当出嫁,欲令传道我心,使他人皆知之。’孤此言皆肝鬲之 要也。所以勤勤恳恳叙心腹者,见周公有金縢之书以自明,恐人不信之故。然欲孤便尔委
因志卷一魏书一武帝纪第一 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 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前朝恩封三子为侯 固辞不受,今更欲受之,非欲复以为荣,欲以为外援,为万安计。孤闻介推之避晋封。申 胥之逃楚赏,未尝不舍书而叹,有以自省也。奉国威灵,仗钺征伐,推弱以克强,处小而 禽大,意之所图,动无违事,心之所虑,何向不济,遂荡平天下,不辱主命,可谓天助汉 室,非人力也。然封兼四县,食户三万,何德堪之!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 得而辞。今上还阳夏、柘、苦三县户二万,但食武平万户,且以分损谤议,少减孤之责也 十六年春正月 【裴注】魏书曰:庚辰,天子报:减户五千,分所让三县万五千封三子,植为平原侯,据 为范阳侯,豹为饶阳侯,食邑各五千户。 天子命公世子丕为五官中郎将,置官属,为丞相副。太原商曜等以大陵叛,遣夏侯渊、徐晃围破之。 张鲁据汉中,三月,遣锺繇讨之。公使渊等出河东与繇会。 是时关中诸将疑繇欲自袭,马超遂与韩遂、杨秋、李堪、成宜等叛。遣曹仁讨之。超等屯潼关,公 敕诸将:“关西兵精悍,坚壁勿与战。”秋七月,公西征, 【裴注】魏书曰:议者多言“关西兵强,习长矛,非精选前锋,则不可以当也”。公谓诸将 曰:“战在我,非在贼也。贼虽习长矛,将使不得以刺,诸君但观之耳。” 与超等夹关而军。公急持之,而潜遣徐晃、硃灵等夜渡蒲阪津,据河西为营。公自潼关北渡,未济, 超赴船急战。校尉丁斐因放牛马以饵贼,贼乱取牛马,公乃得渡 【裴注】曹瞒传曰:公将过河,前队適渡,超等奄至,公犹坐胡床不起。张郃等见事急 共引公入船。河水急,比渡,流四五里,超等骑追射之,矢下如雨。诸将见军败,不知公 所在,皆惶惧,至见,乃悲喜,或流涕。公大笑曰:“今日几为小贼所困乎!” 循河为甬道而南。贼退,拒渭口,公乃多设疑兵,潜以舟载兵入渭,为浮桥,夜,分兵结营于渭南。 贼夜攻营,伏兵击破之。超等屯渭南,遺信求割河以西请和,公不许。九月,进军渡渭。 【裴注】曹瞒传曰:时公军每渡渭,辄为超骑所冲突,营不得立,地又多沙,不可筑垒 娄子伯说公曰:“今天寒,可起沙为城,以水灌之,可一夜而成。”公从之,乃多作缣囊以 运水,夜渡兵作城,比明,城立,由是公军尽得渡渭。或疑于时九月,水未应冻。臣松之 按魏书:公军八月至潼关,闰月北渡河,则其年闰八月也,至此容可大寒邪! 超等数挑战,又不许:;固请割地,求送任子,公用贾诩计,伪许之。韩遂请与公相见,公与遂父同 岁孝廉,又与遂同时侪辈,於是交马语移时,不及军事,但说京都旧故,拊手欢笑。既罢,超等问 遂:“公何言?”遂曰:“无所言也。”超等疑之。 【裴注】魏书曰:公后日复与遂等会语,诸将曰:“公与虏交语,不宜轻脱,可为木行马以 为防遏。”公然之。贼将见公,悉于马上拜,秦、胡观者,前后重沓,公笑谓贼曰:“汝欲 观曹公邪?亦犹人也,非有四目两口,但多智耳!”胡前后大观。又列铁骑五千为十重陈, 精光耀日,贼益震惧 他日,公又与遂书,多所点窜,如遂改定者;超等愈疑遂。公乃与克日会战,先以轻兵挑之,战良 久,乃纵虎骑夹击,大破之,斩成宜、李堪等。遂、超等走凉州,杨秋奔安定,关中平。诸将或问 公曰:“初,贼守潼关,渭北道缺,不从河东击冯翊而反守潼关,引日而后北渡,何也?”公曰:“贼 守潼关,若吾入河东,贼必引守诸津,则西河未可渡,吾故盛兵向潼关:贼悉众南守,西河之备虚, 故二将得擅取西河:然后引军北渡,贼不能与吾争西河者,以有二将之军也。连车树栅,为甬道而 南 【裴注】臣松之案:汉高祖二年,与楚战荥阳京、索之间,筑甬道属河以取敖仓粟。应劭 曰:“恐敌钞辎重,故筑垣墙如街巷也。”今魏武不筑垣墙,但连车树栅以扦两面。 既为不可胜,且以示弱。渡渭为坚垒,虏至不出,所以骄之也:故贼不为营垒而求割地。吾顺言许 之,所以从其意,使自安而不为备,因畜士卒之力,一旦击之,所谓疾雷不及掩耳,兵之变化,固 第14页
三国志卷一 魏书一 武帝纪第一 第 14 页 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 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前朝恩封三子为侯, 固辞不受,今更欲受之,非欲复以为荣,欲以为外援,为万安计。孤闻介推之避晋封。申 胥之逃楚赏,未尝不舍书而叹,有以自省也。奉国威灵,仗钺征伐,推弱以克强,处小而 禽大,意之所图,动无违事,心之所虑,何向不济,遂荡平天下,不辱主命,可谓天助汉 室,非人力也。然封兼四县,食户三万,何德堪之!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 得而辞。今上还阳夏、柘、苦三县户二万,但食武平万户,且以分损谤议,少减孤之责也。” 十六年春正月, 【裴注】魏书曰:庚辰,天子报:减户五千,分所让三县万五千封三子,植为平原侯,据 为范阳侯,豹为饶阳侯,食邑各五千户。 天子命公世子丕为五官中郎将,置官属,为丞相副。太原商曜等以大陵叛,遣夏侯渊、徐晃围破之。 张鲁据汉中,三月,遣锺繇讨之。公使渊等出河东与繇会。 是时关中诸将疑繇欲自袭,马超遂与韩遂、杨秋、李堪、成宜等叛。遣曹仁讨之。超等屯潼关,公 敕诸将:“关西兵精悍,坚壁勿与战。”秋七月,公西征, 【裴注】魏书曰:议者多言“关西兵强,习长矛,非精选前锋,则不可以当也”。公谓诸将 曰:“战在我,非在贼也。贼虽习长矛,将使不得以刺,诸君但观之耳。” 与超等夹关而军。公急持之,而潜遣徐晃、硃灵等夜渡蒲阪津,据河西为营。公自潼关北渡,未济, 超赴船急战。校尉丁斐因放牛马以饵贼,贼乱取牛马,公乃得渡, 【裴注】曹瞒传曰:公将过河,前队適渡,超等奄至,公犹坐胡床不起。张郃等见事急, 共引公入船。河水急,比渡,流四五里,超等骑追射之,矢下如雨。诸将见军败,不知公 所在,皆惶惧,至见,乃悲喜,或流涕。公大笑曰:“今日几为小贼所困乎!” 循河为甬道而南。贼退,拒渭口,公乃多设疑兵,潜以舟载兵入渭,为浮桥,夜,分兵结营于渭南。 贼夜攻营,伏兵击破之。超等屯渭南,遣信求割河以西请和,公不许。九月,进军渡渭。 【裴注】曹瞒传曰:时公军每渡渭,辄为超骑所冲突,营不得立,地又多沙,不可筑垒。 娄子伯说公曰:“今天寒,可起沙为城,以水灌之,可一夜而成。”公从之,乃多作缣囊以 运水,夜渡兵作城,比明,城立,由是公军尽得渡渭。或疑于时九月,水未应冻。臣松之 按魏书:公军八月至潼关,闰月北渡河,则其年闰八月也,至此容可大寒邪! 超等数挑战,又不许;固请割地,求送任子,公用贾诩计,伪许之。韩遂请与公相见,公与遂父同 岁孝廉,又与遂同时侪辈,於是交马语移时,不及军事,但说京都旧故,拊手欢笑。既罢,超等问 遂:“公何言?”遂曰:“无所言也。”超等疑之。 【裴注】魏书曰:公后日复与遂等会语,诸将曰:“公与虏交语,不宜轻脱,可为木行马以 为防遏。”公然之。贼将见公,悉于马上拜,秦、胡观者,前后重沓,公笑谓贼曰:“汝欲 观曹公邪?亦犹人也,非有四目两口,但多智耳!”胡前后大观。又列铁骑五千为十重陈, 精光耀日,贼益震惧。 他日,公又与遂书,多所点窜,如遂改定者;超等愈疑遂。公乃与克日会战,先以轻兵挑之,战良 久,乃纵虎骑夹击,大破之,斩成宜、李堪等。遂、超等走凉州,杨秋奔安定,关中平。诸将或问 公曰:“初,贼守潼关,渭北道缺,不从河东击冯翊而反守潼关,引日而后北渡,何也?”公曰:“贼 守潼关,若吾入河东,贼必引守诸津,则西河未可渡,吾故盛兵向潼关;贼悉众南守,西河之备虚, 故二将得擅取西河;然后引军北渡,贼不能与吾争西河者,以有二将之军也。连车树栅,为甬道而 南, 【裴注】臣松之案:汉高祖二年,与楚战荥阳京、索之间,筑甬道属河以取敖仓粟。应劭 曰:“恐敌钞辎重,故筑垣墙如街巷也。”今魏武不筑垣墙,但连车树栅以扞两面。 既为不可胜,且以示弱。渡渭为坚垒,虏至不出,所以骄之也;故贼不为营垒而求割地。吾顺言许 之,所以从其意,使自安而不为备,因畜士卒之力,一旦击之,所谓疾雷不及掩耳,兵之变化,固
因志卷一魏书一武帝纪第一 非一道也。“始,贼每一部到,公辄有喜色。贼破之后,诸将问其故。公答曰:“关中长远,若贼各 依险阻,征之,不一二年不可定也。今皆来集,其众虽多,莫相归服,军无適主,一举可灭,为功 差易,吾是以喜。” 冬十月,军自长安北征杨秋,围安定。秋降,复其爵位,使留抚其民人。 【裴注】魏略曰:杨秋,黄初中迁讨寇将军,位特进,封临泾侯,以寿终。 十二月,自安定还,留夏侯渊屯长安。 十七年舂正月,公还鄴。天子命公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马超馀众梁兴等 屯蓝田,使夏侯渊击平之。割河内之荡阴、朝歌、林虑,东郡之卫国、顿丘、东武阳、发干,钜鹿 之瘿陶、曲周、南和,广平之任城,赵之襄国、邯郸、易阳以益魏郡。 冬十月,公征孙权。 十八年春正月,进军濡须口,攻破权江西营,获权都督公孙阳,乃引军还。诏书并十四州,复为九 州。夏四月,至鄴 五月丙申,天子使御史大夫郗虑持节策命公为魏公 【裴注】续汉书曰:虑字鸿豫,山阳高平人。少受业于郑玄,建安初为侍中。虞溥江表传 曰:献帝尝特见虑及少府孔融,问融曰:“鸿豫何所优长?”融曰:“可与適道,未可与权。” 虑举笏曰:“融昔宰北海,政散民流,其权安在也!”遂与融互相长短,以至不睦。公以书 和解之。虑从光禄勋迁为大夫。 曰:朕以不德,少遭愍凶,越在西土,迁於唐、卫。当此之时,若缀旒然 【裴注】公羊传曰:“君若赘旒然。”何休云:“赘犹缀也。旒,旂旒也。以旒譬者,言为下 所执持东西也。 宗庙乏祀,社稷无位:;群凶觊觎,分裂诸夏,率土之民,朕无获焉,即我高祖之命将坠於地。朕用 夙兴假寐,震悼於厥心,曰“惟祖惟父,股肱先正 【裴注】文侯之命曰:“亦惟先正。”郑玄云:“先正,先臣。谓公卿大夫也。” 其孰能恤朕躬“?乃诱天衷,诞育丞相,保乂我皇家,弘济於艰难,朕实赖之。今将授君典礼,其 敬听朕命。昔者董卓初兴国难,群后释位以谋王室 【裴注】左氏传曰:“诸侯释位以间王政。”服虔曰:“言诸侯释其私政而佐王室。” 君则摄进,首启戎行,此君之忠於本朝也。后及黄巾反易天常,侵我三州,延及平民,君又翦之以 宁东夏,此又君之功也。韩暹、杨奉专用威命,君则致讨,克黜其难,遂迁许都,造我京畿,设官 兆祀,不失旧物,天地鬼神於是获乂,此又君之功也。袁术僭逆,肆於淮南,慑惮君灵,用丕显谋 蕲阳之役,桥蕤授首,稜威南迈,术以陨溃,此又君之功也。回戈东征,吕布就戮,乘辕将返,张 杨殂毙,眭固伏罪,张绣稽服,此又君之功也。袁绍逆乱天常,谋危社稷,凭恃其众,称兵内侮, 当此之时,王师寡弱,天下寒心,莫有固志,君执大节,精贯白日,奋其武怒,运其神策,致届官 渡,大歼丑类, 【裴注】诗曰:“致天之届,于牧之野。”郑玄云:“届,极也。”鸿范曰:“鲧则殛死。” 俾我国家拯于危坠,此又君之功也。济师洪河,拓定四州,袁谭、高幹,咸枭其首,海盗奔迸,黑 山顺轨,此又君之功也。乌丸三种,崇乱二世,袁尚因之,逼据塞北,束马县车,一征而灭,此又 君之功也。刘表背诞,不供贡职,王师首路,威风先逝,百城八郡,交臂屈膝,此又君之功也。马 超、成宜,同恶相济,滨据河、潼,求逞所欲,殄之渭南,献馘万计,遂定边境,抚和戎狄,此又 君之功也。鲜卑、丁零,重译而至,(单于)〔箄于)、白屋,请吏率职,此又君之功也。君有定天下 之功,重之以明德,班叙海内,宣美风俗,旁施勤教,恤慎刑狱,吏无苛政,民无怀慝;敦崇帝族, 表继绝世,旧德前功,罔不咸秩:虽伊尹格于皇天,周公光于四海,方之蔑如也。朕闻先王并建 德,胙之以土,分之以民,崇其宠章,备其礼物,所以藩卫王室,左右厥世也。其在周成,管、蔡 不静,惩难念功,乃使邵康公赐齐太公履,东至於海,西至於河,南至於穆陵,北至於无棣,五侯 九伯,实得征之,世祚太师,以表东海:爰及襄王,亦有楚人不供王职,又命晋文登为侯伯,锡以 第15页
三国志卷一 魏书一 武帝纪第一 第 15 页 非一道也。“始,贼每一部到,公辄有喜色。贼破之后,诸将问其故。公答曰:“关中长远,若贼各 依险阻,征之,不一二年不可定也。今皆来集,其众虽多,莫相归服,军无適主,一举可灭,为功 差易,吾是以喜。” 冬十月,军自长安北征杨秋,围安定。秋降,复其爵位,使留抚其民人。 【裴注】魏略曰:杨秋,黄初中迁讨寇将军,位特进,封临泾侯,以寿终。 十二月,自安定还,留夏侯渊屯长安。 十七年春正月,公还鄴。天子命公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马超馀众梁兴等 屯蓝田,使夏侯渊击平之。割河内之荡阴、朝歌、林虑,东郡之卫国、顿丘、东武阳、发干,钜鹿 之瘿陶、曲周、南和,广平之任城,赵之襄国、邯郸、易阳以益魏郡。 冬十月,公征孙权。 十八年春正月,进军濡须口,攻破权江西营,获权都督公孙阳,乃引军还。诏书并十四州,复为九 州。夏四月,至鄴。 五月丙申,天子使御史大夫郗虑持节策命公为魏公 【裴注】续汉书曰:虑字鸿豫,山阳高平人。少受业于郑玄,建安初为侍中。虞溥江表传 曰:献帝尝特见虑及少府孔融,问融曰:“鸿豫何所优长?”融曰:“可与適道,未可与权。” 虑举笏曰:“融昔宰北海,政散民流,其权安在也!”遂与融互相长短,以至不睦。公以书 和解之。虑从光禄勋迁为大夫。 曰:朕以不德,少遭愍凶,越在西土,迁於唐、卫。当此之时,若缀旒然, 【裴注】公羊传曰:“君若赘旒然。”何休云:“赘犹缀也。旒,旂旒也。以旒譬者,言为下 所执持东西也。” 宗庙乏祀,社稷无位;群凶觊觎,分裂诸夏,率土之民,朕无获焉,即我高祖之命将坠於地。朕用 夙兴假寐,震悼於厥心,曰“惟祖惟父,股肱先正, 【裴注】文侯之命曰:“亦惟先正。”郑玄云:“先正,先臣。谓公卿大夫也。” 其孰能恤朕躬“?乃诱天衷,诞育丞相,保乂我皇家,弘济於艰难,朕实赖之。今将授君典礼,其 敬听朕命。昔者董卓初兴国难,群后释位以谋王室, 【裴注】左氏传曰:“诸侯释位以间王政。”服虔曰:“言诸侯释其私政而佐王室。” 君则摄进,首启戎行,此君之忠於本朝也。后及黄巾反易天常,侵我三州,延及平民,君又翦之以 宁东夏,此又君之功也。韩暹、杨奉专用威命,君则致讨,克黜其难,遂迁许都,造我京畿,设官 兆祀,不失旧物,天地鬼神於是获乂,此又君之功也。袁术僭逆,肆於淮南,慑惮君灵,用丕显谋, 蕲阳之役,桥蕤授首,稜威南迈,术以陨溃,此又君之功也。回戈东征,吕布就戮,乘辕将返,张 杨殂毙,眭固伏罪,张绣稽服,此又君之功也。袁绍逆乱天常,谋危社稷,凭恃其众,称兵内侮, 当此之时,王师寡弱,天下寒心,莫有固志,君执大节,精贯白日,奋其武怒,运其神策,致届官 渡,大歼丑类, 【裴注】诗曰:“致天之届,于牧之野。”郑玄云:“届,极也。”鸿范曰:“鲧则殛死。” 俾我国家拯于危坠,此又君之功也。济师洪河,拓定四州,袁谭、高幹,咸枭其首,海盗奔迸,黑 山顺轨,此又君之功也。乌丸三种,崇乱二世,袁尚因之,逼据塞北,束马县车,一征而灭,此又 君之功也。刘表背诞,不供贡职,王师首路,威风先逝,百城八郡,交臂屈膝,此又君之功也。马 超、成宜,同恶相济,滨据河、潼,求逞所欲,殄之渭南,献馘万计,遂定边境,抚和戎狄,此又 君之功也。鲜卑、丁零,重译而至,(单于)〔箄于〕、白屋,请吏率职,此又君之功也。君有定天下 之功,重之以明德,班叙海内,宣美风俗,旁施勤教,恤慎刑狱,吏无苛政,民无怀慝;敦崇帝族, 表继绝世,旧德前功,罔不咸秩;虽伊尹格于皇天,周公光于四海,方之蔑如也。朕闻先王并建明 德,胙之以土,分之以民,崇其宠章,备其礼物,所以籓卫王室,左右厥世也。其在周成,管、蔡 不静,惩难念功,乃使邵康公赐齐太公履,东至於海,西至於河,南至於穆陵,北至於无棣,五侯 九伯,实得征之,世祚太师,以表东海;爰及襄王,亦有楚人不供王职,又命晋文登为侯伯,锡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