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胸内压 1概念:胸膜腔内的压力叫~。 2胸膜腔的形成:胸膜脏层和壁层间潜在的 密闭腔隙。 腔内有少量的浆液,无气体。 浆液的作用: 胸膜顶纵隔 1>起润滑作用 胸膜 2>浆液分子内聚力使两层胸 脏层 膜贴附在一起,不易分开 胸膜 膈胸膜 膈肋窦 纵隔 胸膜 胸廓颜断面
(三) 胸内压 1 概念:胸膜腔内的压力叫~。 2 胸膜腔的形成:胸膜脏层和壁层间潜在的 密闭腔隙。 腔内有少量的浆液,无气体。 浆液的作用: 1>起润滑作用 2>浆液分子内聚力使两层胸 膜贴附在一起,不易分开
壁层胸膜 胸膜腔脏层胸膜 3胸内压的形成: Parietal pleura Pleural cavity Visceral pleura 760 A、胸膜腔为密闭的腔隙。 750 (-10) 10 B、胸膜腔脏层压力间接形成 胸膜腔内压 =肺内压一肺回缩力 -13.6cmH,0 (-10mmHg) =一肺回缩力 图一胸膜腔负压产生示意图 (条件:在吸气末或呼气末,肺内压=大气压, 若大气压=0) 无论吸气还是呼气压力均为负,又叫胸内负压。 4胸内压的测定 呼气时,绝对值减小小;吸气时,绝对值增 大
3 胸内压的形成: A、胸膜腔为密闭的腔隙。 B、胸膜腔脏层压力间接形成 胸膜腔内压 =肺内压-肺回缩力 = -肺回缩力 (条件:在吸气末或呼气末,肺内压=大气压, 若大气压=0) 无论吸气还是呼气压力均为负,又叫胸内负压。 4 胸内压的测定 呼气时,绝对值减小;吸气时,绝对值增 大
5胸膜腔负压的生理意义: A、保证和维持肺的扩张状态。 B、促进静脉血和淋巴的回流。作用 于胸腔内壁薄而扩张性大的腔静 脉和胸导管。 C、有利于呕吐和逆呕 6气胸刺破胸膜腔就会造成气胸
5 胸膜腔负压的生理意义: A、保证和维持肺的扩张状态。 B、促进静脉血和淋巴的回流。作用 于胸腔内壁薄而扩张性大的腔静 脉和胸导管。 C、有利于呕吐和逆呕 6 气胸 刺破胸膜腔就会造成气胸
三肺通气的阻力 肺组织本身的弹性回缩力1/3 肺弹性阻力 弹性阻力 肺泡内气-液界面的表面张力2/3 70% 胸廓的弹性阻力 气道阻力(为主)80-90% 非弹性阻力 309% 粘滞阻力等
三 肺通气的阻力 肺组织本身的弹性回缩力 1/3 肺弹性阻力 弹性阻力 肺泡内气-液界面的表面张力 2/3 70% 胸廓的弹性阻力 气道阻力(为主) 80-90% 非弹性阻力 30% 粘滞阻力等
(一)弹性阻力和顺应性 弹性阻力:弹性组织在外力作用下变形时,有 1概念 (R) 对抗变形和弹性回位的倾向。用顺 应性来度量。 顺应性:在外力作用下,弹性组织的可扩张性 (C) 2、 二者关系: 容积变化(△V) C三 或 C R 压力变化(△P) (L/CmH2O) 3、肺及胸廓顺应性和弹性阻力 (1)肺及胸廓顺应性 肺容量变化(△V) 肺的顺应性(C)三 跨肺压变化(△P)
(一)弹性阻力和顺应性 弹性阻力:弹性组织在外力作用下变形时,有 1 概念 (R) 对抗变形和弹性回位的倾向。用顺 应性来度量。 顺应性:在外力作用下,弹性组织的可扩张性 (C) 2、 二者关系: 1 容积变化(△V) C= 或 C= R 压力变化(△P) (L/CmH2O) 3、肺及胸廓顺应性和弹性阻力 (1)肺及胸廓顺应性 肺容量变化(△V) 肺的顺应性(C)= 跨肺压变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