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学理论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0250012 课程名称:信息经济学理论与应用 英文名称: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Economics 课程类别:公共课 学 时: 学分:2 适用对象:全校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 这门课得内容涵盖全面而丰富,涉及 (1)经济学入门知识,包括“为什么要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怎样才能像经济学家那样 思考?”: (2)信息经济学基本原理及应用,包括“为什么信息与激励如此重要?”“逆向选择”“道德 风险”“机制设计”等内容及专门的案例讨论: (3)信总经济学的拓展应用,包括“转型的信息与激励经济学”及专门的案例讨论等。 英文简介 is comprehensiveand covers: (1)Introduction to economics,including"Why do you think like economists?"and"How can we think like economists? (2)Basic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information economics.including "Why is information and motivation so important?hazardmechanism design"and ther cone will be discussion: (3)Expansion application of"infomation and incentive of transformation"and special case studies.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1 《信息经济学理论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0250012 课程名称:信息经济学理论与应用 英文名称: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Economics 课程类别:公共课 学 时: 32 学 分: 2 适用对象: 全校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 这门课程内容涵盖全面而丰富,涉及: (1)经济学入门知识,包括“为什么要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怎样才能像经济学家那样 思考?”; (2)信息经济学基本原理及应用,包括“为什么信息与激励如此重要?”“逆向选择”“道德 风险”“机制设计”等内容及专门的案例讨论; (3)信息经济学的拓展应用,包括“转型的信息与激励经济学”及专门的案例讨论等。 英文简介 The course is comprehensive and rich in content and covers: (1) Introduction to economics, including "Why do you think like economists?" and "How can we think like economists?" (2) Basic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information economics, including "Why is information and motivation so important?" "adverse selection "," moral hazard "," mechanism design" and other content will be discussion; (3) Expansion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economics, including "information and incentive economics of transformation" and special case studies.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全校本科生,属于通识选修课。教学目的是能够让学生感受 到经济学的魅力,学会如何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从信息与激励的视角对各种现象与 政策展开独到的分析与评论.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为什么要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 (一)目的与要求 1.在深入了解信息经济学的本质和细节之前,综述一下经济学家如何研 究这个世界是很有用的 2.经济学家在处理所遇到的问题时有何独特之处 3.像经济学家思若是什么竞思?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1.主要内容: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效率 2.什么是帕累托效率 3.举例说明帕累托最优 第二节 4.主要内容:经济学原理与人生智慧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经济学中的十大原理(机会成本) 6.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什么? (三)思考与实践 为什么经济学家的建议并不总是被采纳? 经济学家是如何研究问题的?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是课堂教授、多媒体教学和课堂讨论 第二章怎样才能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 (一)目的与要求 1. 经济学家是如何做出假设? 2.经济模型应该如何准确地描述现实? 3.回顾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1.主要内容:经济学家如何提假设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假设 2
2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全校本科生,属于通识选修课。教学目的是能够让学生感受 到经济学的魅力,学会如何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从信息与激励的视角对各种现象与 政策展开独到的分析与评论.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为什么要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 (一)目的与要求 1.在深入了解信息经济学的本质和细节之前,综述一下经济学家如何研 究这个世界是很有用的 2.经济学家在处理所遇到的问题时有何独特之处 3.像经济学家思考是什么意思?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1. 主要内容: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效率 2. 什么是帕累托效率 3. 举例说明帕累托最优 第二节 4. 主要内容:经济学原理与人生智慧 5.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经济学中的十大原理(机会成本) 6. 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什么? (三)思考与实践 为什么经济学家的建议并不总是被采纳? 经济学家是如何研究问题的?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是课堂教授、多媒体教学和课堂讨论 第二章 怎样才能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 (一) 目的与要求 1. 经济学家是如何做出假设? 2. 经济模型应该如何准确地描述现实? 3.回顾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1.主要内容:经济学家如何提假设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假设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假设条件的理论可以解释现实吗? 第二节 1.主要内容:经济模型如何准确描述现实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经济模型、循环图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举出一种没有包括在简单的循环流量图中的 经济关系 (三)思考与实践 经济学家为什么要做出假设?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是课堂教授、多媒体教学和课堂讨论 第三章为什么信息与激励如此重要 (一) 目的与要求 1. 了解激励的目标 非对称信息是什么 3.激励的原则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主要内容: 激励制度设计的基本问题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约束条件、非对称信息、逆向选择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为什么存在激励问题 第二节 1.主要内容 激励合同的7个基本原则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激励的信息量原则:监督与激励的选择原则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激励员工有哪些办法? (三)思考与实我 激励在市场经济中时如何配置稀缺资源的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是课堂教授、多媒体教学和课堂讨论 第四章信息经济学概述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信息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2.什么是信息不对称? 3.逆向选择
3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假设条件的理论可以解释现实吗? 第二节 1.主要内容:经济模型如何准确描述现实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经济模型、循环图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举出一种没有包括在简单的循环流量图中的 经济关系 (三) 思考与实践 经济学家为什么要做出假设?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是课堂教授、多媒体教学和课堂讨论 第三章 为什么信息与激励如此重要 (一) 目的与要求 1. 了解激励的目标 2. 非对称信息是什么 3. 激励的原则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1. 主要内容: 激励制度设计的基本问题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约束条件、非对称信息、逆向选择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为什么存在激励问题 第二节 1.主要内容: 激励合同的 7 个基本原则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激励的信息量原则;监督与激励的选择原则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激励员工有哪些办法? (三) 思考与实践 激励在市场经济中时如何配置稀缺资源的?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是课堂教授、多媒体教学和课堂讨论 第四章 信息经济学概述 (一) 目的与要求 1. 了解信息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2. 什么是信息不对称? 3. 逆向选择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1.主要内容:隐藏信息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对称信息时的均衡:讲真话原理:最优契约设计: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讲真话原理的本质是什么? 第二节 1.主要内容:隐藏行为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对称信息下的最优契约:不对称信息:一阶条件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如何求一阶条件 第三节 1.主要内容:逆向选择、首德风险和信号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保险需求;逆向选择:道德风险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税费可以解决道德风险问题吗? (三)思考与实践 旧车市场旧车的质量信息完全不对称时,可以通过哪些办法达成交易?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是课堂教授、多媒体教学和课堂讨论 第五章逆向选择:理论棋型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逆向选择 2.如何对市场失灵进行解释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1.主要内容: 旧车市场背后的故事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信息不对称、市场失灵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二手市场上,在买卖双发关于二手车质量信息不 对称的情况下会发生什么故事? 第二节 1.主要内容:逆向选择模型揭示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逆向选择模型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为什么无公害蔬菜在菜市场没有市场? (三)思考与实践 如果你去逛文物二手市场会不会指望自己在里面买到一个物有所值的古董 呢?
4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1. 主要内容: 隐藏信息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对称信息时的均衡;讲真话原理;最优契约设计;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讲真话原理的本质是什么? 第二节 1.主要内容:隐藏行为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对称信息下的最优契约;不对称信息:一阶条件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如何求一阶条件 第三节 1.主要内容: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信号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保险需求;逆向选择;道德风险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税费可以解决道德风险问题吗? (三) 思考与实践 旧车市场旧车的质量信息完全不对称时,可以通过哪些办法达成交易?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是课堂教授、多媒体教学和课堂讨论 第五章 逆向选择:理论模型 (一) 目的与要求 1. 了解逆向选择 2. 如何对市场失灵进行解释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1. 主要内容: 旧车市场背后的故事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信息不对称、市场失灵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二手市场上,在买卖双发关于二手车质量信息不 对称的情况下会发生什么故事? 第二节 1.主要内容: 逆向选择模型揭示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逆向选择模型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为什么无公害蔬菜在菜市场没有市场? (三) 思考与实践 如果你去逛文物二手市场会不会指望自己在里面买到一个物有所值的古董 呢?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是课堂教授、多媒体教学和课堂讨论 第六章信息经济学简述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信息经济学模型分类 2. 学会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问题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1.主要内容:信息经济学模型基本分类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逆向选择模型、道德风险模型:信息甄别模型:委托 代理模型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柠檬市场 第二节 L.主要内容: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委托代理产生的原因、历史背景、假设前提、主要 内容、模型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委托代理理论在国企的运用 (三) 思考与实践 解决我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理论问题的途径有哪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是课堂教授、多媒体教学和课堂讨论 第七章信号发送:模型 (一) 目的与要求 1.了解信号发送条件 2. 了解信号发送传递机制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1. 主要内容:信号发送模型成立的条件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信号发送机制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为什么东方人,比如说中国人的女性特别喜欢美 白? 第一节 1.主要内容:纳什均衡、混合均衡 5
5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是课堂教授、多媒体教学和课堂讨论 第六章 信息经济学简述 (一) 目的与要求 1. 了解信息经济学模型分类 2. 学会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问题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1. 主要内容:信息经济学模型基本分类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逆向选择模型、道德风险模型;信息甄别模型;委托 代理模型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柠檬市场 第二节 1.主要内容: 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委托代理产生的原因、历史背景、假设前提、主要 内容、模型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委托代理理论在国企的运用 (三) 思考与实践 解决我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理论问题的途径有哪些?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是课堂教授、多媒体教学和课堂讨论 第七章 信号发送:模型 (一) 目的与要求 1. 了解信号发送条件 2. 了解信号发送传递机制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1. 主要内容: 信号发送模型成立的条件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信号发送机制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为什么东方人,比如说中国人的女性特别喜欢美 白? 第二节 1.主要内容:纳什均衡、混合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