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素质测评》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1300382 课程名称:人员素质测评 英文名称: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evaluation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时:32 学分:2 适用对象:人力资源学院各专业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无 二、 课程简介 《人员素质测评》介绍了当今测评研究中主要的测量方法,包括测量的信度、 效度、以及测量中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控制方法:介绍了各种著名测验,除了 要求了解编制原理,还要求掌握实际使用方法:还引进了评价中心技术、行为情 境判断测验、内隐联想测验等较为新近或更为实用的测量理论和技术。除了介绍 经典测量理论,还介绍了发展前景更为诱人的项目反应理论和概化理论,以及认 知诊断理论。为将来准备从事人员测评等工作的本科生学习使用。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evaluation introduce some measure methods which are widely used in personnel evaluation research.Those methods are reliability,validity and control methods of random measurement error and systematic error,difficulty, discrimination and How to control the degree of difficulty and improve the distinction. introduced a variety of well-known tests,in addition to understand the principle,but also required to master the practical use;besides introducing classical measurement theory,also introduced a more attractive prospect item response theory and generalizability theory,and the theory of cognitive diagnosis.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人员素质测评课程是人力资源管理各专业共同必修的一门应用与方法课程, 是一门应用性交叉学科,是在管理学、测量学、统计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思想和 原理上建立起来的一种科学方法,具有相对独立性。在整个人力资源学科体系中 具有基础性的地位
1 《人员素质测评》教学大纲 一、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1300382 课程名称:人员素质测评 英文名称: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evaluation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 时: 32 学 分: 2 适用对象: 人力资源学院各专业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无 二、 课程简介 《人员素质测评》介绍了当今测评研究中主要的测量方法,包括测量的信度、 效度、以及测量中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控制方法;介绍了各种著名测验,除了 要求了解编制原理,还要求掌握实际使用方法;还引进了评价中心技术、行为情 境判断测验、内隐联想测验等较为新近或更为实用的测量理论和技术。除了介绍 经典测量理论,还介绍了发展前景更为诱人的项目反应理论和概化理论,以及认 知诊断理论。为将来准备从事人员测评等工作的本科生学习使用。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evaluation introduce some measure methods which are widely used in personnel evaluation research. Those methods are reliability, validity and control methods of random measurement error and systematic error; difficulty, discrimination and How to control the degree of difficulty and improve the distinction; introduced a variety of well-known tests, in addition to understand the principle, but also required to master the practical use; besides introducing classical measurement theory, also introduced a more attractive prospect item response theory and generalizability theory, and the theory of cognitive diagnosis.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人员素质测评课程是人力资源管理各专业共同必修的一门应用与方法课程, 是一门应用性交叉学科,是在管理学、测量学、统计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思想和 原理上建立起来的一种科学方法,具有相对独立性。在整个人力资源学科体系中 具有基础性的地位
本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了解名 主要人员素质测评方法的操作技术和操作规程,学会灵活运用各种人员素质测评 工具、客观分析测评结果,使学生对人员素质测评的相关理论、方法、过程与技 巧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要求学生在掌握人力资源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相 应的职业技能,并为以后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人员素质测量概论 (一)目的与要求 本章是人员测评的概要性知识,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从总体上了解人员测评研 究的目的、研究的内容、研究的简单历史,了解人员测评的若干常识性概念和基 本性质,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心理测量学习的方向和方法。从中国古代关于人才 的内涵及其测量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古代在人员测评上的悠久历史和辉煌成 就。从现代人员测评在中国的发展,让学生感受到现在中国人员测评的飞速发展。 (二)教学内容 编号 知识点 能力层次重难点 01.1.1 心理的可测性 理解 一般 01.1.2人员测评的间接性 理解 重难点 01.1.3 人员测评定义 理解 重点 01.1.4 人员测评的心理影响性 理解 一般 01.1.5人员测评量表、量表参照点和测量单位特性 理解重难点 01.1.6 测量的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误差形成的原因 理解 重难点 01.1.7 人员测评测量误差控制目标 理解 重点 01.2.1 测验按所测心理品质不同分类 知识 一般 01.2.2 测验按评价参照标准不同分类 知识 重难点 01.2.3 标准化测验及其四个方面的标准化 知识 重点 01.2.4 常见的计算机化测验分类 知识 一般 01,2.5 最佳行为测验和典型行为测验 知识 般 01.2.6 个别测验与团体测验 知识 一般 01.2.7 难度测验与速度测验 知识 一般 01.2.8 文字测验与非文字测验 知识 一般 、3
2 本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了解各 主要人员素质测评方法的操作技术和操作规程,学会灵活运用各种人员素质测评 工具、客观分析测评结果,使学生对人员素质测评的相关理论、方法、过程与技 巧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要求学生在掌握人力资源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相 应的职业技能,并为以后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人员素质测量概论 (一) 目的与要求 本章是人员测评的概要性知识,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从总体上了解人员测评研 究的目的、研究的内容、研究的简单历史,了解人员测评的若干常识性概念和基 本性质,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心理测量学习的方向和方法。从中国古代关于人才 的内涵及其测量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古代在人员测评上的悠久历史和辉煌成 就。从现代人员测评在中国的发展,让学生感受到现在中国人员测评的飞速发展。 (二) 教学内容 编号 知 识 点 能力层次 重难点 01.1.1 心理的可测性 理解 一般 01.1.2 人员测评的间接性 理解 重难点 01.1.3 人员测评定义 理解 重点 01.1.4 人员测评的心理影响性 理解 一般 01.1.5 人员测评量表、量表参照点和测量单位特性 理解 重难点 01.1.6 测量的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误差形成的原因 理解 重难点 01.1.7 人员测评测量误差控制目标 理解 重点 01.2.1 测验按所测心理品质不同分类 知识 一般 01.2.2 测验按评价参照标准不同分类 知识 重难点 01.2.3 标准化测验及其四个方面的标准化 知识 重点 01.2.4 常见的计算机化测验分类 知识 一般 01.2.5 最佳行为测验和典型行为测验 知识 一般 01.2.6 个别测验与团体测验 知识 一般 01.2.7 难度测验与速度测验 知识 一般 01.2.8 文字测验与非文字测验 知识 一般
01.2.9 主观题测验与客观题测验 知识 一般 01.3.1 测验编制的一般步骤 知识 重点 01.3.2 测验使用手册 知识 01.3.3 测验备份 知识 一般 01.3.4 测验实施的一般步骤 知识 一般 01.3.5 测验编制与实施中的法律与道德问题 知识 般 01.4.1 中国古代关于人才的内涵及其测量方法 知识 一般 01.4.2 中国古代人员测评的实践活动 知识 一般 01.4.3 中国古代人员测评的特点 理解 一般 01.4.4 人员测评测量的早期探索者 知识 一般 01.4.5 人员测评的发展与当代趋势 理解 重点 01.4.6 现代人员测评在中国的发展 知识 般 (三)课后练习 P28复习与思考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分组讨论、课堂讨论 第二章测量信度与随机误差控制 (一)目的与要求 本章是人员测评测量学的基础性内容,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信度的概念 信度分类及其评估方法、测量随机误差的控制。其中信度分类及其评估方法是重 点内容,需要掌握分类的原则,能够具体操作各种信度的评估过程。 (二)教学内容 编号 知识点 能力层次 重难点 02.1.1信度的概念 理解 重点 02.1.2 信度与随机误差关系 理解 重点 02.1.3 其分数、观察分数、随机误差分数关系与信度 理解 重点 02.1.4 信度的作用 理解 重点 02.2.1 重测信度的含义 理解 重点 02.2.2重测信度的评估方法 简单应用 重点
3 01.2.9 主观题测验与客观题测验 知识 一般 01.3.1 测验编制的一般步骤 知识 重点 01.3.2 测验使用手册 知识 一般 01.3.3 测验备份 知识 一般 01.3.4 测验实施的一般步骤 知识 一般 01.3.5 测验编制与实施中的法律与道德问题 知识 一般 01.4.1 中国古代关于人才的内涵及其测量方法 知识 一般 01.4.2 中国古代人员测评的实践活动 知识 一般 01.4.3 中国古代人员测评的特点 理解 一般 01.4.4 人员测评测量的早期探索者 知识 一般 01.4.5 人员测评的发展与当代趋势 理解 重点 01.4.6 现代人员测评在中国的发展 知识 一般 (三) 课后练习 P28 复习与思考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分组讨论、课堂讨论 第二章 测量信度与随机误差控制 (一) 目的与要求 本章是人员测评测量学的基础性内容,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信度的概念、 信度分类及其评估方法、测量随机误差的控制。其中信度分类及其评估方法是重 点内容,需要掌握分类的原则,能够具体操作各种信度的评估过程。 (二) 教学内容 编号 知 识 点 能力层次 重难点 02.1.1 信度的概念 理解 重点 02.1.2 信度与随机误差关系 理解 重点 02.1.3 真分数、观察分数、随机误差分数关系与信度 理解 重点 02.1.4 信度的作用 理解 重点 02.2.1 重测信度的含义 理解 重点 02.2.2 重测信度的评估方法 简单应用 重点
02.2.3重测信度的使用条件 理解 重点 02.2.4 复本信度的含义 理解 重点 02.2.5 复本信度的评估方法 简单应用 重点 02.2.6 复本信度的使用条件 理解 重点 02.2.7内部一致性信度的概念及主要评估方法 理解 重点 02.2.8 分半信度的含义及评估方法 理解与简单应用 重点 02.2.9 分半信度的使用条件 理解 重点 02.2.10库德-理查森信度的含义及评估方法 理解与简单应用 重点 02.2.11库德-理查森信度的使用条件 理解 重点 02.2.12克龙巴赫Alpha系数的含义及评估方法 理解与简单应用 重点 02.2.13克龙巴赫Alpha系数的使用条件 理解 重点 02.2.14评分者信度的含义及评估方法 理解与简单应用 重点 02.2.15各种信度系数及其评估方法之间的比较 理解 重点 02.3.1 测量标准误的概念及其估计方法 理解与简单应用 重点 02.3.2 影响测量信度的随机误差因素 理解 一般 02.3.3控制测量的随机误差 理解 重点 (三)课后练习 P42复习与思考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分组讨论、课堂讨论 第三章测量效度与系统误差控制 (一)目的与要求 本章是人员测评测量学的基础性内容,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效度的概念 各种效度验证方法及其分类、测量系统误差的控制。其中效度验证方法及其分类 是本章重点内容,需要掌握分类的原则,能够具体操作大部分效度验证的过程。 (二)教学内容 编号 知识点 能力层次 重难点
4 02.2.3 重测信度的使用条件 理解 重点 02.2.4 复本信度的含义 理解 重点 02.2.5 复本信度的评估方法 简单应用 重点 02.2.6 复本信度的使用条件 理解 重点 02.2.7 内部一致性信度的概念及主要评估方法 理解 重点 02.2.8 分半信度的含义及评估方法 理解与简单应用 重点 02.2.9 分半信度的使用条件 理解 重点 02.2.10 库德-理查森信度的含义及评估方法 理解与简单应用 重点 02.2.11 库德-理查森信度的使用条件 理解 重点 02.2.12 克龙巴赫 Alpha 系数的含义及评估方法 理解与简单应用 重点 02.2.13 克龙巴赫 Alpha 系数的使用条件 理解 重点 02.2.14 评分者信度的含义及评估方法 理解与简单应用 重点 02.2.15 各种信度系数及其评估方法之间的比较 理解 重点 02.3.1 测量标准误的概念及其估计方法 理解与简单应用 重点 02.3.2 影响测量信度的随机误差因素 理解 一般 02.3.3 控制测量的随机误差 理解 重点 (三) 课后练习 P42 复习与思考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分组讨论、课堂讨论 第三章 测量效度与系统误差控制 (一) 目的与要求 本章是人员测评测量学的基础性内容,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效度的概念、 各种效度验证方法及其分类、测量系统误差的控制。其中效度验证方法及其分类 是本章重点内容,需要掌握分类的原则,能够具体操作大部分效度验证的过程。 (二) 教学内容 编号 知 识 点 能力层次 重难点
03.1.1 效度的概念 理解 重点 03.1.2效度与信度的关系 理解 一般 03.2.1 效度验证的分类原则 理解 一般 03.2.2 基于所测内容的效度验证方法的含义和应用 理解 重点 03.2.3基于所测内容的效度验证方法的具体过程 理解与简单应用 重点 03.2.4 表面效度的含义 理解 03.2.5 基于效标关联性的效度验证方法的含义和应用 理解 重点 03.2.6效度证据采集的预测性设计方法的含义和应用 理解 重点 03.2.7 效度证据采集的预测性设计方法的验证方法 理解与简单应用 重点 03.2.8 效度证据采集的同时性设计方法的含义和应用 理解与简单应用 重点 03.2.9基于效标关联性的效度验证方法的影响因素 理解 重点 03.2.10 估计标准误 理解 重点 03.2.11 基于所测人员测评结构的效度验证方法的含义和应 理解 重点 用 03.2.12 基于所测人员测评结构的效度验证方法的具体评估 理解与简单应用 重难点 过程 03.3.1 测量的系统误差控制 理解 重点 (三)课后练习 P56复习与思考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分组讨论、课堂讨论 第四章测验题目性能与题目编制 (一)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是关于测验题目性能及其编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握测验题目的 基本类型、功能及特点,掌握基本的测验项目编制原则,同时掌握必要的题目测 量学参数(如题目的难度、区分度、题目功能差异等)的计算及评价。 (二)教学内容 5
5 03.1.1 效度的概念 理解 重点 03.1.2 效度与信度的关系 理解 一般 03.2.1 效度验证的分类原则 理解 一般 03.2.2 基于所测内容的效度验证方法的含义和应用 理解 重点 03.2.3 基于所测内容的效度验证方法的具体过程 理解与简单应用 重点 03.2.4 表面效度的含义 理解 一般 03.2.5 基于效标关联性的效度验证方法的含义和应用 理解 重点 03.2.6 效度证据采集的预测性设计方法的含义和应用 理解 重点 03.2.7 效度证据采集的预测性设计方法的验证方法 理解与简单应用 重点 03.2.8 效度证据采集的同时性设计方法的含义和应用 理解与简单应用 重点 03.2.9 基于效标关联性的效度验证方法的影响因素 理解 重点 03.2.10 估计标准误 理解 重点 03.2.11 基于所测人员测评结构的效度验证方法的含义和应 用 理解 重点 03.2.12 基于所测人员测评结构的效度验证方法的具体评估 过程 理解与简单应用 重难点 03.3.1 测量的系统误差控制 理解 重点 (三) 课后练习 P56 复习与思考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分组讨论、课堂讨论 第四章 测验题目性能与题目编制 (一) 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是关于测验题目性能及其编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测验题目的 基本类型、功能及特点,掌握基本的测验项目编制原则,同时掌握必要的题目测 量学参数(如题目的难度、区分度、题目功能差异等)的计算及评价。 (二) 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