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走近细胞 课后·训练提升 合格考·基础巩固 5.在使用高倍镜观察酵母菌和大肠杆菌时( A.都可以观察到细胞壁、细胞核 1.微生物的种类繁多。下列微生物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B都可以观察到核糖体 ( C,若发现视野较亮,应调节反光镜和光圈 ①木耳②酵母菌③蓝细菌④大肠杆菌 ⑤乳酸菌 D.在换用高倍镜之后,只能用粗准焦螺旋调焦 A.①②③ B.②③④ 答案C c.③④⑤ D.①④⑤ 解析大肠杆菌无细胞核。核糖体在高倍镜下观察不到。 答案C 换用高倍镜后只能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解析蓝细菌、大肠杆菌、乳酸菌都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6.观察细胞结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而木耳、酵母菌为真菌,属于真核 A.低倍镜下物像清晰,换高倍物镜后视野变暗,应首先调 生物。 节细准焦螺旋 2.下列关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B.观察无色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的液泡时,应把 A.蓝细菌和水绵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 视野调亮 B.细菌的细胞膜与真菌的细胞膜相似 C,视野中有异物,转动目镜发现异物不动,移动装片也不 C.发菜与草履虫都有染色体 动,则异物在物镜上 D.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没有: D.若观察到的视野一半亮一半暗,则需要调节光圈 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答案C 答案C 解析换高倍物镜后视野变暗,应先调节光圈:观察无色 解析发菜属于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的液泡时,应把视野调暗:若 没有染色体及除核糖体以外的细胞器,C项错误。 观察到的视野一半亮一半暗,则需要调节反光镜。 3.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若发现视野中微 7.婢虫可以传播森林脑炎病毒,下列有关该病毒的说法正确 生物按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游动,应该将载玻片向图2所 的是() 示的哪个方向移动,才能保证微生物的物像在视野的中 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有核糖体 央?( ) B.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没有核糖体 微生物 C.为非细胞生物 显微镜 D.无细胞壁,有细胞膜 的视野 答案C 游动方向 移动方向 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没有核糖体,更没有成形的 图1 图2 细胞核,A、B两项错误。病毒为非细胞生物,C项正确。 A.甲 B.乙 病毒没有细胞壁,也没有细胞膜,D项错误。 C.丙 D.丁 8.研究人员对五种不同生物进行观察和分析实验,获得的结 答案C 果如下表所示(表中“十”表示有,“一”表示无),请据表回 解析显微镜下的物像移动方向和实际物体的移动方向 答下列问题。 相反。视野中的微生物(物像)向左下方游动,微生物实际 五种不同生物的分析结果 是向右上方游动。要保证微生物在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 生物 细胞 细胞 叶绿 叶绿 核膜 DNA RNA 向左下方移动。 种类 壁 膜 素 体 4.夏季,饮食不洁易引起腹泻,其病原微生物主要是痢疾杆 甲 + 菌。下列关于痢疾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没有线粒体、核糖体等复杂的细胞器 B.细胞中具有拟核,核内有染色体 C.具有细胞膜和细胞壁 D.痢疾杆菌的DNA呈线型 答案C 解析痢疾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线粒体等复 (1) 可能取自玉米的叶肉细胞,判断依据是 杂的细胞器,但有核热体;细胞中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 胞核,具有拟核,拟核中的DNA呈环状,没有染色体:有 (2) 可能是艾滋病的病原体,判断依据是 细胞壁和细胞膜等结构。 11
第1章 走近细胞 课后·训练提升 合格考 基础巩固 1.微生物的种类繁多。下列微生物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 ) ①木耳 ②酵母菌 ③蓝细菌 ④大肠杆菌 ⑤乳酸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答案 C 解析 蓝细菌、大肠杆菌、乳酸菌都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 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而木耳、酵母菌为真菌,属于真核 生物。 2.下列关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蓝细菌和水绵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 B.细菌的细胞膜与真菌的细胞膜相似 C.发菜与草履虫都有染色体 D.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没有 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答案 C 解析 发菜属于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没有染色体及除核糖体以外的细胞器,C项错误。 3.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若发现视野中微 生物按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游动,应该将载玻片向图2所 示的哪个方向移动,才能保证微生物的物像在视野的中 央? (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C 解析 显微镜下的物像移动方向和实际物体的移动方向 相反。视野中的微生物(物像)向左下方游动,微生物实际 是向右上方游动。要保证微生物在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 向左下方移动。 4.夏季,饮食不洁易引起腹泻,其病原微生物主要是痢疾杆 菌。下列关于痢疾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没有线粒体、核糖体等复杂的细胞器 B.细胞中具有拟核,核内有染色体 C.具有细胞膜和细胞壁 D.痢疾杆菌的DNA呈线型 答案 C 解析 痢疾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线粒体等复 杂的细胞器,但有核糖体;细胞中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 胞核,具有拟核,拟核中的 DNA 呈环状,没有染色体;有 细胞壁和细胞膜等结构。 5.在使用高倍镜观察酵母菌和大肠杆菌时( ) A.都可以观察到细胞壁、细胞核 B.都可以观察到核糖体 C.若发现视野较亮,应调节反光镜和光圈 D.在换用高倍镜之后,只能用粗准焦螺旋调焦 答案 C 解析 大肠杆菌无细胞核。核糖体在高倍镜下观察不到。 换用高倍镜后只能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6.观察细胞结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低倍镜下物像清晰,换高倍物镜后视野变暗,应首先调 节细准焦螺旋 B.观察无色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的液泡时,应把 视野调亮 C.视野中有异物,转动目镜发现异物不动,移动装片也不 动,则异物在物镜上 D.若观察到的视野一半亮一半暗,则需要调节光圈 答案 C 解析 换高倍物镜后视野变暗,应先调节光圈;观察无色 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的液泡时,应把视野调暗;若 观察到的视野一半亮一半暗,则需要调节反光镜。 7.蜱虫可以传播森林脑炎病毒,下列有关该病毒的说法正确 的是( ) 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有核糖体 B.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没有核糖体 C.为非细胞生物 D.无细胞壁,有细胞膜 答案 C 解析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没有核糖体,更没有成形的 细胞核,A、B两项错误。病毒为非细胞生物,C项正确。 病毒没有细胞壁,也没有细胞膜,D项错误。 8.研究人员对五种不同生物进行观察和分析实验,获得的结 果如下表所示(表中“+”表示有,“-”表示无),请据表回 答下列问题。 五种不同生物的分析结果 生物 种类 细胞 壁 细胞 膜 叶绿 素 叶绿 体 核膜 DNA RNA 甲 + + + + + + + 乙 + + + - - + + 丙 - + - - + + + 丁 - - - - - - + 戊 + + - - + + + (1) 可能取自玉米的叶肉细胞,判断依据是 。 (2) 可能是艾滋病的病原体,判断依据是 。 11
生物学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配人教版 (3) 可能是蘑菇,判断依据是 4.(不定项选择题)在显微镜不同的放大倍数下,所呈现的视 0 野分别为甲和乙(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4) 可能是念珠蓝细菌,判断依据是 ( 答案(1)甲 有叶绿体(其他答案合理亦可) (2)丁 无细胞结构,只有1种核酸(有RNA,无 DNA) (3)戊有细胞壁和核膜,无叶绿体 甲 (4)乙 有细胞壁和叶绿素,无核膜和叶绿体 A.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则甲比乙亮 等级考:拓展提高 B.在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被观察到 C.若玻片右移,则甲的物像会右移,而乙的物像左移 1.观察植物细胞装片时,在低倍镜下视野明亮,物像清晰,但 D.若甲物像模糊,则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物像 换成高倍镜后,物像不见了。导致该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答案BCD A.没有移动装片使物像在视野的中央 解析由图可知,乙是高倍镜下的视野,甲是低倍镜下的 B.没有调节反光镜 视野。与甲相比,乙的视野较暗,A项正确。甲放大倍数 C.没有调节粗准焦螺旋 较小,乙放大倍数较大,甲中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不会都 D.没有调节细准焦螺旋 被观察到,B项错误。物像与玻片移动的方向相反,若玻 答案A 片右移,则甲、乙的物像都会向左移,C项错误。物像模糊 2.下列关于下图所示四种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是因为聚焦不准确,应该调节准焦螺旋:若在甲中看到的 物像模糊,则改换成乙也不会看到清晰的物像,故D 错误。 5.(不定项选择题)下图是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下列有关 幽门螺 蓝细菌 该组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杆菌 2 ① ② ④ 人类免疫 变形虫 A.图中各细胞均具有核糖体 缺陷病 B.具有核膜和染色体的生物有①②③⑤ 丙 丁 C.①④是一类生物,②③⑤是一类生物 A.甲和乙的主要区别在于乙具有细胞壁 D.各细胞结构上的差异性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 B.丙和丁的主要区别在于丙具有拟核 答案BC C.甲和丙的主要区别在于甲具有细胞结构 解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含有核糖体,A项正确。图 D.乙和丁的主要区别在于丁没有核膜 中①②③都属于真核生物,具有核膜和染色体,⑤是蓝细 答案C 菌,没有核膜,B项错误。④⑤都是原核生物,C项错误。 3.下列有关下图中①②③④四个框图内所包括生物的共同 题述各细胞结构上的差异性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D项 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正确。 ③ 烟草花 挑战·创新 硝化 叶病毒 酵母菌 细菌 衣藻 金鱼藻 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的“放大50 A框图①内都是原核生物 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 B.框图②内的生物除烟草花叶病毒外,都是原核生物 (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 C.框图③内的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都有细胞壁 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 D.框图④内都是原核生物 40×,则在视野中可看到 个细胞。 答案C (3)某同学在做实验时,先用一块洁净的纱布擦拭镜头,再 解析烟草花叶病毒是非细胞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 在一干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放人一小块植物组织切 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A、B、D三项错误。衣藻和金鱼藻 片,小心展平后,放在显微镜载物台正中央,并用压片夹夹 属于植物,有细胞壁;酵母菌为真菌,硝化细菌属于细菌, 住。然后在双眼侧视下,将物镜降至欲接近玻片标本时停 二者也都具有细胞壁,C项正确。 止。用左眼朝目镜里观察,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缓缓上 12
生物学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配人教版 (3) 可能是蘑菇,判断依据是 。 (4) 可能是念珠蓝细菌,判断依据是 。 答案 (1)甲 有叶绿体(其他答案合理亦可) (2)丁 无细胞结构,只有 1种核酸(有 RNA,无 DNA) (3)戊 有细胞壁和核膜,无叶绿体 (4)乙 有细胞壁和叶绿素,无核膜和叶绿体 等级考 拓展提高 1.观察植物细胞装片时,在低倍镜下视野明亮,物像清晰,但 换成高倍镜后,物像不见了。导致该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 ) A.没有移动装片使物像在视野的中央 B.没有调节反光镜 C.没有调节粗准焦螺旋 D.没有调节细准焦螺旋 答案 A 2.下列关于下图所示四种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乙的主要区别在于乙具有细胞壁 B.丙和丁的主要区别在于丙具有拟核 C.甲和丙的主要区别在于甲具有细胞结构 D.乙和丁的主要区别在于丁没有核膜 答案 C 3.下列有关下图中①②③④四个框图内所包括生物的共同 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框图①内都是原核生物 B.框图②内的生物除烟草花叶病毒外,都是原核生物 C.框图③内的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都有细胞壁 D.框图④内都是原核生物 答案 C 解析 烟草花叶病毒是非细胞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 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A、B、D三项错误。衣藻和金鱼藻 属于植物,有细胞壁;酵母菌为真菌,硝化细菌属于细菌, 二者也都具有细胞壁,C项正确。 4.(不定项选择题)在显微镜不同的放大倍数下,所呈现的视 野分别为甲和乙(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则甲比乙亮 B.在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被观察到 C.若玻片右移,则甲的物像会右移,而乙的物像左移 D.若甲物像模糊,则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物像 答案 BCD 解析 由图可知,乙是高倍镜下的视野,甲是低倍镜下的 视野。与甲相比,乙的视野较暗,A 项正确。甲放大倍数 较小,乙放大倍数较大,甲中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不会都 被观察到,B项错误。物像与玻片移动的方向相反,若玻 片右移,则甲、乙的物像都会向左移,C项错误。物像模糊 是因为聚焦不准确,应该调节准焦螺旋;若在甲中看到的 物像模糊,则改换成乙也不会看到清晰的物像,故 D 错误。 5.(不定项选择题)下图是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下列有关 该组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各细胞均具有核糖体 B.具有核膜和染色体的生物有①②③⑤ C.①④是一类生物,②③⑤是一类生物 D.各细胞结构上的差异性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 答案 BC 解析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含有核糖体,A 项正确。图 中①②③都属于真核生物,具有核膜和染色体,⑤是蓝细 菌,没有核膜,B项错误。④⑤都是原核生物,C项错误。 题述各细胞结构上的差异性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D 项 正确。 挑战 创新 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的“放大50 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 。 (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 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 40×,则在视野中可看到 个细胞。 (3)某同学在做实验时,先用一块洁净的纱布擦拭镜头,再 在一干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放入一小块植物组织切 片,小心展平后,放在显微镜载物台正中央,并用压片夹夹 住。然后在双眼侧视下,将物镜降至欲接近玻片标本时停 止。用左眼朝目镜里观察,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缓缓上 12
第1章 走近细胞 升镜筒。请指出该同学操作中错误的地方并改正: “放大50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长度或宽度,而不是面积 或体积。(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X物镜 的放大倍数。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X时,显 (4)在显微镜下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要观察的物像位于 微镜的放大倍数是100,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 视野的左上方,应向 移动玻片,方能使要观察 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显微镜的放大 的物像位于视野的中央:在玻片上写一个字母“b”,则在 倍数是400,是原来放大倍数的4倍,因此看到的细胞数 显微镜的视野中观察到的是“ ”。 目是原来的1/4,即2个。(3)不能用纱布擦拭镜头,应用 答案(1)长度或宽度 专门的擦镜纸擦拭镜头:放入植物组织切片后应加盖盖玻 (2)2 片。(4)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倒像,上下、左右均颠倒,若看 (3)不能用纱布擦拭镜头,应用专门的擦镜纸擦拭镜 到物像在左上方,则实际物体在右下方,所以要想把观察 头放入植物组织切片后没加盖盖玻片,应加盖盖玻片 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需向左上方移动装片。在玻片上写 (4)左上方9 一个字母“b”,则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观察到的是“q”。 解析(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的 章末核心素养整合 知识体系构建 建立过程 细胞学说 内容 意义 细胞→基本的生命系统 组织☐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器官 系统植物不具备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个体 种群 走近细胞 群落☐ 生态系统 生物圈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原核细胞 多样性 细胞的分类 统一性 真核细胞 13
第1章 走近细胞 升镜筒。请指出该同学操作中错误的地方并改正: ; 。 (4)在显微镜下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要观察的物像位于 视野的左上方,应向 移动玻片,方能使要观察 的物像位于视野的中央;在玻片上写一个字母“”,则在 显微镜的视野中观察到的是“ ”。 答案 (1)长度或宽度 (2)2 (3)不能用纱布擦拭镜头,应用专门的擦镜纸擦拭镜 头 放入植物组织切片后没加盖盖玻片,应加盖盖玻片 (4)左上方 解析 (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的 “放大50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长度或宽度,而不是面积 或体积。(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 的放大倍数。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显 微镜的放大倍数是100,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 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显微镜的放大 倍数是400,是原来放大倍数的4倍,因此看到的细胞数 目是原来的1/4,即2个。(3)不能用纱布擦拭镜头,应用 专门的擦镜纸擦拭镜头;放入植物组织切片后应加盖盖玻 片。(4)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倒像,上下、左右均颠倒,若看 到物像在左上方,则实际物体在右下方,所以要想把观察 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需向左上方移动装片。在玻片上写 一个字母“”,则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观察到的是“”。 章末 核心素养整合 知识 体系构建 13
生物学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配人教版 专题归纳突破 专题一 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病毒的比较 于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菌有核糖体,无叶绿体 比较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B.蓝细菌无细胞核,也无核糖体 项目 病毒 C.水绵有细胞核,也有叶绿体 植物细胞、真菌细胞 D.酵母菌有细胞核,无叶绿体 细胞壁 大多数有 有细胞壁,动物细胞 答案B 无细胞壁 解析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无细胞核,但有核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 无细胞 糖体。 细胞质 胞器 胞器 结构 专题二生物类群分析 有拟核,无核膜。 1.常见生物类群的从属关系图解 有核膜,DNA与蛋 DNA 细胞核 DNA不与蛋白质 据遗传 T2噬菌体等 白质结合成染色体 非细胞生物 物质不同 结合 病毒 RNA 烟草花叶病毒 HV、流感病毒等 遗传 DNA或 DNA 物质 RNA 物 无核膜原核生物:细菌、放线菌、支原体 细莉牛物 衣原体等 特别提醒 据核膜有无 (1)病毒(如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它是由 有核酿真核生物:植物、动物、真菌等 蛋白质和核酸(每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 2.生物类群的判断 RNA)等物质组成的简单生命体,切不要把病毒当成原 (1)区分病毒与细胞生物 核生物。 病毒是无细胞结构的生物,大部分由核酸和蛋白质构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异同 成,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常见病 细胞核 细胞膜 毒有HV、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脊髓灰质 的有无 真核细胞 统 细胞质 炎病毒、烟草花叶病毒(植物病毒)、噬菌体(细菌病毒)等。 染色体 原核细胞 核糖体 (2)区分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 的有习 遗传物质:DNA 原核生物的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真核生 物的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典型例题1】若用圆圈表示原核生物()、真核生物 【典型例题3】下列关于几类生物的特点的叙述,正确 (b)、乳酸菌(c)、硝化细菌(d)、酵母菌(e)、细菌(f),则这些 的是() 概念的正确从属关系是( A大肠杆菌和蓝细菌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具体体现 在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及拟核 B.硝化细菌与变形虫在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前者有细 b C) (d e)b 胞壁,属于自养型:后者无细胞壁,属于异养型,这也体现了 细胞的多样性 C.颤蓝细菌与发菜的共同点是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 颤蓝细菌含有光合色素,而发菜细胞含有叶绿体 D.一个动物体的不同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具有多样性, e)b 本质上是由于不同细胞的遗传物质是不同的 e 答案A D 解析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与变形虫相比,结构上的 答案B 根本区别是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颤蓝细菌与发菜都 解析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是并列关系,乳酸菌、硝化 属于蓝细菌,无叶绿体。来自同一生物体的各类细胞的遗传 细菌属于细菌,细菌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 物质相同。 【典型例题2】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下列关 14
生物学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配人教版 专题 归纳突破 专题一 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病毒的比较 比较 项目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病毒 细胞壁 大多数有 植物细胞、真菌细胞 有细胞壁,动物细胞 无细胞壁 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 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 胞器 细胞核 有 拟 核,无 核 膜, DNA 不 与 蛋 白 质 结合 有核膜,DNA 与蛋 白质结合成染色体 无细胞 结构 遗传 物质 DNA DNA或 RNA (1)病毒(如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它是由 蛋白质和核酸(每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 或 RNA)等物质组成的简单生命体,切不要把病毒当成原 核生物。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异同 【典型例题1】若用圆圈表示原核生物(a)、真核生物 (b)、乳酸菌(c)、硝化细菌(d)、酵母菌(e)、细菌(f),则这些 概念的正确从属关系是( ) 答案 B 解析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是并列关系,乳酸菌、硝化 细菌属于细菌,细菌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 【典型例题2】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下列关 于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菌有核糖体,无叶绿体 B.蓝细菌无细胞核,也无核糖体 C.水绵有细胞核,也有叶绿体 D.酵母菌有细胞核,无叶绿体 答案 B 解析 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无细胞核,但有核 糖体。 专题二 生物类群分析 1.常见生物类群的从属关系图解 2.生物类群的判断 (1)区分病毒与细胞生物 病毒是无细胞结构的生物,大部分由核酸和蛋白质构 成,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常见病 毒有 HIV、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脊髓灰质 炎病毒、烟草花叶病毒(植物病毒)、噬菌体(细菌病毒)等。 (2)区分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的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真核生 物的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典型例题3】下列关于几类生物的特点的叙述,正确 的是( ) A.大肠杆菌和蓝细菌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具体体现 在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及拟核 B.硝化细菌与变形虫在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前者有细 胞壁,属于自养型;后者无细胞壁,属于异养型,这也体现了 细胞的多样性 C.颤蓝细菌与发菜的共同点是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 颤蓝细菌含有光合色素,而发菜细胞含有叶绿体 D.一个动物体的不同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具有多样性, 本质上是由于不同细胞的遗传物质是不同的 答案 A 解析 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与变形虫相比,结构上的 根本区别是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颤蓝细菌与发菜都 属于蓝细菌,无叶绿体。来自同一生物体的各类细胞的遗传 物质相同。 14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素养 目标定位 目标素养 知识概览 大量元素 组成细胞的元素 微量元素 L.基于对数据的分析和比较,归纳总结生物界与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 水 无机化合物 非生物界在元素组成上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组成细胞的 无机盐 2.运用物质与能量观,阐明细胞主要的元素 化合物 蛋白质 组成。 脂质 3.基于数据模型,归纳总结细胞中主要元素和化 有机化合物 糖类 合物的种类和含量。 鉴定 4.设计实验方案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 核酸 蛋白质。 还原糖 蛋白质 脂肪 斐林水浴 双缩脲 苏丹Ⅲ 试剂加热 试剂 染液 砖红色 紫色 橘黄色 课前·基础认知 一、组成细胞的元素 三、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1.种类:常见的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 1.实验原理(连线) 2.分类 检测物质 使用试剂 颜色变化 (I)大量元素:C、H,ONP,S、K,CaMg等。 ①葡萄糖 a.双缩脲试剂 (2)微量元素:FeMn,Zn,Cu,BMo等。 【,砖红色沉淀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②花生子叶 b.斐林试剂 Ⅱ橘黄色 1.种类 ③鸡蛋清 c苏丹Ⅲ染液 Ⅲ紫色 (1)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 答案①-b-I②-c-Ⅱ ③一a-Ⅲ (2)有机化合物: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 2.实验步骤 2.含量 (1)还原糖的检测 (1)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选材 含还原糖量较高、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 (2)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 微判断基于对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认识,判 制备组 织样液 (制浆→单层纱布过滤→取液) 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 1.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在元素组成的种类上完全相同。 待测 刚配制的 组织 ( ①斐林试剂 显色 样液 I mL 2.Ca、Fe、Mn、Zn、B、Mo等是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 反应 2mL ( 3.细胞中的一种元素的作用能被其他元素替代。( 呈现②蓝色 生成③砖红 色沉淀 4.沙漠中的仙人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50~65℃温水中加热约2mim ( 答案1.×2.×3.×4./ 结论待测植物组织中含有还原糖 5
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素养·目标定位 目 标 素 养 知 识 概 览 1.基于对数据的分析和比较,归纳总结生物界与 非生物界在元素组成上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2.运用 物 质 与 能 量 观,阐 明 细 胞 主 要 的 元 素 组成。 3.基于数据模型,归纳总结细胞中主要元素和化 合物的种类和含量。 4.设计实验方案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 蛋白质。 课前·基础认知 一、组成细胞的元素 1.种类:常见的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有 20 多种。 2.分类 (1)大量元素: C、H、O、N、P、S、K、Ca、Mg 等。 (2)微量元素: Fe、Mn、Zn、Cu、B、Mo 等。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1.种类 (1)无机化合物: 水、无机盐 。 (2)有机化合物: 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 。 2.含量 (1)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水 。 (2)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 蛋白质 。 微判断 基于对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认识,判 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 1.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在元素组成的种类上完全相同。 ( ) 2.Ca、Fe、Mn、Zn、B、Mo等是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 ( ) 3.细胞中的一种元素的作用能被其他元素替代。( ) 4.沙漠中的仙人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 ) 答案 1.× 2.× 3.× 4.√ 三、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1.实验原理(连线) 答案 ①—b—Ⅰ ②—c—Ⅱ ③—a—Ⅲ 2.实验步骤 (1)还原糖的检测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