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 必修1分子与细胞 配人教版 8.(不定项选择题)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生命活动离不开 细胞。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其生命活动也离不开细胞 B.变形虫的细胞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4)三种生物都具有细胞层次,说明了细胞是 C.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由不同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 0 D.生命系统的各结构层次层层相依,具有相同的组成、结 答案(1)“细菌”一栏中的“组织”归纳得不正确。因为细 构和功能 菌是单细胞生物,没有“组织”层次 答案ABC (2)植物体是由六大器官直接构成的,因此没有“系 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A 统”层次 项正确。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可以独立完成生 (3)所有种群构成群落,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构 命活动,B项正确。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 成生态系统,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所以三种生物到 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C项正确。生命 种群以后的层次是共同的 系统的各层次组成、结构和功能不同,D项错误。 (4)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9.某同学在归纳细菌、松树和松鼠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时, 10.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列出了下表。 (HV)引起的。这种病于1981年首次被发现,现已在全 世界传播蔓延。请回答下列问题。 比较 细胞组织器官 系统个体种群 (1)HV在结构上与大肠杆菌最显著的差异是 项目 生 群 态 冬 细菌 落 系 物 (2)病毒虽然结构简单,但属于生物。其原因是它能在宿 松树 统 圈 主细胞中 (3)病毒与细胞在起源上的关系是人们很感兴趣的问题, 松鼠 目前主要存在两种观点: 注表中“√”表示具有,“×”表示不具有。 ①病毒→生物大分子→细胞: 仔细阅读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②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支持哪种观点并阐明理由。 (1)表中有一个“√”归纳得不正确,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答案(1)HIV没有细胞结构 (2)松树为什么没有系统这一层次? (2)增殖 (3)支持第二种观点,因为病毒全部营寄生生活,必 (3)为什么三种生物到种群以后的层次是共同的? 须依靠活细胞才能增殖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素养·目标定位 目标素养 知识概览 使用高倍显 目镜和物镜的区别 微镜观察几儿 1.通过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掌握使 细胞 种细胞 高倍镜的使用方法:我→移→转一调 的多 用高倍显微镜的操作技能。 样性 2.通过归纳总结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类群的从属关 和统 生物种类 …性 本质区别:有无以核膜为界 系,培养利用逻辑思维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原核细 限的细胞核 3.通过比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异同,建立辩证统 胞和真 细胞器种类:原核细胞只有 结构区别 一的观点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核细胞 核糖体,真核细胞具有多 种细胞器 染色体:真核细胞有染色体 判断方法 原核细胞无染色体
生物学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配人教版 8.(不定项选择题)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生命活动离不开 细胞。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其生命活动也离不开细胞 B.变形虫的细胞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C.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由不同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 D.生命系统的各结构层次层层相依,具有相同的组成、结 构和功能 答案 ABC 解析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A 项正确。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可以独立完成生 命活动,B项正确。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 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C项正确。生命 系统的各层次组成、结构和功能不同,D项错误。 9.某同学在归纳细菌、松树和松鼠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时, 列出了下表。 比较 项目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 种群 细菌 √ √ × × √ √ 松树 √ √ √ × √ √ 松鼠 √ √ √ √ √ √ 群 落 生 态 系 统 生 物 圈 注 表中“√”表示具有,“×”表示不具有。 仔细阅读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有一个“√”归纳得不正确,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 (2)松树为什么没有系统这一层次? 。 (3)为什么三种生物到种群以后的层次是共同的? 。 (4)三种生物都具有细胞层次,说明了细胞是 。 答案 (1)“细菌”一栏中的“组织”归纳得不正确。因为细 菌是单细胞生物,没有“组织”层次 (2)植物体是由六大器官直接构成的,因此没有“系 统”层次 (3)所有种群构成群落,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构 成生态系统,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所以三种生物到 种群以后的层次是共同的 (4)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0.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引起的。这种病于1981年首次被发现,现已在全 世界传播蔓延。请回答下列问题。 (1)HIV在结构上与大肠杆菌最显著的差异是 。 (2)病毒虽然结构简单,但属于生物。其原因是它能在宿 主细胞中 。 (3)病毒与细胞在起源上的关系是人们很感兴趣的问题, 目前主要存在两种观点: ①病毒→生物大分子→细胞; ②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支持哪种观点并阐明理由。 。 答案 (1)HIV没有细胞结构 (2)增殖 (3)支持第二种观点,因为病毒全部营寄生生活,必 须依靠活细胞才能增殖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素养·目标定位 目 标 素 养 知 识 概 览 1.通过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掌握使 用高倍显微镜的操作技能。 2.通过归纳总结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类群的从属关 系,培养利用逻辑思维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比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异同,建立辩证统 一的观点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6
第1章 走近细胞 课前 基础认知 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2) 名称:大肠杆菌 1.低倍镜:取镜→安放→对光→压片→调焦→ 结构:①细胞质, 观察。 ②细胞膜,③细胞 2.高倍镜使用的“四字诀” 壁,④拟核, 我一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在低倍镜下找到要观察的目标 ⑤核糖体,⑥鞭毛 生活方式:异养 移一移动装片,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3 名称:支原体 转一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 结构:①细胞膜,②细胞质, 调一用细准焦螺旋调焦并观察 ③DNA,④核糖体, ⑤RNA ·微判断基于高倍显微镜的使用要求,判断下列表 生活方式:异养 述是否正确。 1.高倍镜下看到的物像比低倍镜下看到的物像大,细胞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具有相似的细胞 数目多。() 膜和细胞质,细胞质中均含有核糖体,它们都以 2.换用高倍物镜后,应先调节粗准焦螺旋再调节细准焦 DNA作为遗传物质。 螺旋,直到物像清晰。() 微思考尝试解读“原核细胞”中的“原”字和“真核细 3.换用高倍镜后,只能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胞”中的“真”字的含义。 答案1.×2.×3./ 提示“原核细胞”中的“原”字是指从进化上看比较原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始,意味着其结构简单,无真正的细胞核;“真核细胞”中的 1.分类 “真”字是指具有真正的细胞核,真核细胞结构复杂,有以核 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以核膜为 有真核形成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等, 细胞 微判断2基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结构特点,判 DNA主要位于细胞核中 界限的细一 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 胞核 玉原核形成,原核生物:主要是细菌,DNA位于 细胞 拟核 1.蓝细菌无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2.乳酸菌与动物相比,细胞内没有核糖体。() 2.几种典型的原核生物 3.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最根本的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 (1) 界限的细胞核。() 名称:蓝细菌,其中①为 4.原核细胞都有细胞壁。() 拟核,⑤为核糖体 答案1.√2.×3.√/4.X 生活方式:细胞内含有 藻蓝素和叶绿素,是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 自养生物 课堂·重难突破 显微镜的使用 3.物镜和玻片的距离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1)距离越小,放大倍数越大。 重难归纳 (2)距离越大,放大倍数越小。 4.显微镜放大倍数与视野中的细胞数目的关系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观察到的材料面积越小 显微镜 视野中的细 2.放大倍数与镜头长短的关系 放大倍数越大 胞数目越少 视野中的细胞越大 (1)目镜(无螺纹):呈负相关,即目镜越长,放大倍数 越小。 观察到的材料面积越大 (2)物镜(有螺纹):呈正相关,即物镜越长,放大倍数 显微镜 视野中的细 放大倍数越小 胞数目越多 越大。 视野中的细胞越小
第1章 走近细胞 课前·基础认知 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1.低倍镜:取镜→安放→ 对光 →压片→ 调焦 → 观察。 2.高倍镜使用的“四字诀” 微判断 1 基于高倍显微镜的使用要求,判断下列表 述是否正确。 1.高倍镜下看到的物像比低倍镜下看到的物像大,细胞 数目多。( ) 2.换用高倍物镜后,应先调节粗准焦螺旋再调节细准焦 螺旋,直到物像清晰。( ) 3.换用高倍镜后,只能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 答案 1.× 2.× 3.√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分类 2.几种典型的原核生物 (1) 名称:蓝细菌,其中①为 拟核,⑤为核糖体 生活方式:细胞内含有 藻蓝素和叶绿素,是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 自养生物 (2) 名称:大肠杆菌 结构:①细胞质, ②细胞膜,③细胞 壁,④ 拟核 , ⑤核糖体,⑥鞭毛 生活方式:异养 (3) 名称:支原体 结构:①细胞膜,②细胞质, ③DNA,④ 核糖体 , ⑤ RNA 生活方式: 异养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具有相似的 细胞 膜 和细胞质,细胞质中均含有 核糖体 ,它们都以 DNA 作为遗传物质。 微思考 尝试解读“原核细胞”中的“原”字和“真核细 胞”中的 “真”字的含义。 提示 “原核细胞”中的“原”字是指从进化上看比较原 始,意味着其结构简单,无真正的细胞核;“真核细胞”中的 “真”字是指具有真正的细胞核,真核细胞结构复杂,有以核 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微判断 2 基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结构特点,判 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 1.蓝细菌无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 2.乳酸菌与动物相比,细胞内没有核糖体。( ) 3.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最根本的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 界限的细胞核。( ) 4.原核细胞都有细胞壁。( ) 答案 1.√ 2.× 3.√ 4.× 课堂·重难突破 一 显微镜的使用 重难归纳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2.放大倍数与镜头长短的关系 (1)目镜(无螺纹):呈负相关,即目镜越长,放大倍数 越小。 (2)物镜(有螺纹):呈正相关,即物镜越长,放大倍数 越大。 3.物镜和玻片的距离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1)距离越小,放大倍数越大。 (2)距离越大,放大倍数越小。 4.显微镜放大倍数与视野中的细胞数目的关系 7
生物学 必修1分子与细胞 配人教版 5.显微镜的成像特点及装片移动方向的判断 解析从图甲转为图乙,视野中几何图形数目减少,物 (1)成像特点 像变大,说明放大倍数增大,是转动转换器使用高倍镜的结 显微镜成的像为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的虚像,即物像与 果。使用高倍镜前,需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并向右上方 实物是倒置的,将物像旋转180°后与实物的位置相同。 移动装片,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换上 (2)装片移动方向的判断 高倍镜,调节光图和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断。 视野中物像移动的方向与载玻片上实物的运动方向正 好相反,所以移动装片时,应按照同向原则,即物像往哪偏离 学以致用 就将装片往哪移动,就可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下列关于光学显微镜使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情境体型 A.视野中一只草履虫向右游动,可向右移动装片进行 甲、乙两图均为(10×)物镜和(10×)目镜下的观察结 追踪 果,若将物镜换为40×,则能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分别为多 B.若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和转动目镜后异物不 少?试总结规律。 动,则异物应位于物镜上 ℃.当用低倍镜看清楚物像后,转换成高倍镜后却看不 到物像,其原因可能是被观察的物体未处于视野中央 D.用10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清晰时玻片与物镜的距 离为0.5cm,若改用40倍物镜观察,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 提示甲为4个,乙为4个。 应大于0.5cm 相关规律:(1)细胞在视野中呈单行或单列排布时,计算 答案D 时只考虑长度或宽度。 解析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与实物呈上下左右均倒置 放大后视野中的细胞数=放大前视野中的细胞 的关系,视野中草履虫向右游动,实则在装片上向左移动,应 数X效大前放大倍数 向右移动装片进行追踪,A项正确。移动装片和转动目镜后 放大后放大倍数 异物不动,则异物应位于物镜上,B项正确。当用低倍镜看 (2)细胞在视野中呈充满排布时,计算时要同时考虑长 清楚物像后,应将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再换用高倍镜,否则 度和宽度的变化。 可能会因换高倍镜后视野范围变小而观察不到物像,C项正 放大后视野中的细胞数=放大前视野中的细胞 数X(改大前放大倍数 确。放大倍数越大,物镜与玻片的距离越小,故改用40倍物 镜观察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小于0.5cm,D项错误。 放大后放大倍数 。 特别提醒有关显微镜使用的两个易错点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使用显微镜的基本原则是“先低后高不动粗”,即 重难归纳 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再 使用高倍镜;换用高倍镜后只能使用细准焦螺旋,不能使 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用粗准焦螺旋。 比较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2)若看到的视野一半亮一半暗,应调反光镜,不能 细胞大小 较小 较大 调光图。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 细胞核 区 细胞核,无染色体 核,有染色体 典例剖析 别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多种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 下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何图形,①~⑥是有关显微 细胞器 细胞器,植物细胞还有叶 胞器 镜的几个操作步骤。要将视野中的物像从图甲转为图乙,正 绿体和液泡等 确的操作顺序是( 具有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都以DNA作为 统一性 遗传物质 2.易混淆的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常见的原核生物 易与之混淆的真核生物 细菌:细菌常带有“杆”“球” “螺旋”“弧”字 酵母菌、霉菌(如青霉、根霉、曲霉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 等)、食用菌 ④转动转换器⑤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⑥向左下方移动 放线菌、链霉菌 装片 蓝细菌:念珠蓝细菌、发菜 衣藻、轮藻、黑藻、水绵等 A.①③④⑤ B.⑥④③⑤ 色球蓝细菌、颤蓝细菌 C.⑤④③② D.⑥④⑤③ 衣原体、支原体(无细胞原生动物:草履虫、变形虫、疟原 答案C 壁)、立克次氏体 虫等
生物学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配人教版 5.显微镜的成像特点及装片移动方向的判断 (1)成像特点 显微镜成的像为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的虚像,即物像与 实物是倒置的,将物像旋转180°后与实物的位置相同。 (2)装片移动方向的判断 视野中物像移动的方向与载玻片上实物的运动方向正 好相反,所以移动装片时,应按照同向原则,即物像往哪偏离 就将装片往哪移动,就可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甲、乙两图均为(10×)物镜和(10×)目镜下的观察结 果,若将物镜换为40×,则能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分别为多 少? 试总结规律。 提示 甲为4个,乙为4个。 相关规律:(1)细胞在视野中呈单行或单列排布时,计算 时只考虑长度或宽度。 放大后 视 野 中 的 细 胞 数 = 放 大 前 视 野 中 的 细 胞 数× 放大前放大倍数 放大后放大倍数 。 (2)细胞在视野中呈充满排布时,计算时要同时考虑长 度和宽度的变化。 放大后 视 野 中 的 细 胞 数 = 放 大 前 视 野 中 的 细 胞 数× 放大前放大倍数 放大后放大倍数 2 。 有关显微镜使用的两个易错点 (1)使用显微镜的基本原则是“先低后高不动粗”,即 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再 使用高倍镜;换用高倍镜后只能使用细准焦螺旋,不能使 用粗准焦螺旋。 (2)若看到的视野一半亮一半暗,应调反光镜,不能 调光圈。 典例剖析 下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何图形,①~⑥是有关显微 镜的几个操作步骤。要将视野中的物像从图甲转为图乙,正 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⑥向左下方移动 装片 A.①③④⑤ B.⑥④③⑤ C.⑤④③② D.⑥④⑤③ 答案 C 解析 从图甲转为图乙,视野中几何图形数目减少,物 像变大,说明放大倍数增大,是转动转换器使用高倍镜的结 果。使用高倍镜前,需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并向右上方 移动装片,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换上 高倍镜,调节光圈和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学以致用 下列关于光学显微镜使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视野中一只草履虫向右游动,可向右移动装片进行 追踪 B.若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和转动目镜后异物不 动,则异物应位于物镜上 C.当用低倍镜看清楚物像后,转换成高倍镜后却看不 到物像,其原因可能是被观察的物体未处于视野中央 D.用10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清晰时玻片与物镜的距 离为0.5cm,若改用40倍物镜观察,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 应大于0.5cm 答案 D 解析 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与实物呈上下左右均倒置 的关系,视野中草履虫向右游动,实则在装片上向左移动,应 向右移动装片进行追踪,A项正确。移动装片和转动目镜后 异物不动,则异物应位于物镜上,B项正确。当用低倍镜看 清楚物像后,应将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再换用高倍镜,否则 可能会因换高倍镜后视野范围变小而观察不到物像,C项正 确。放大倍数越大,物镜与玻片的距离越小,故改用40倍物 镜观察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小于0.5cm,D项错误。 二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重难归纳 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比较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区 别 细胞大小 较小 较大 细胞核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 细胞核,无染色体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 核,有染色体 细胞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 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多种 细胞器,植物细胞还有叶 绿体和液泡等 统一性 具有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都以 DNA 作为 遗传物质 2.易混淆的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常见的原核生物 易与之混淆的真核生物 细菌:细菌常带有“杆”“球” “螺旋”“弧”字 放线菌、链霉菌 酵母菌、霉菌(如青霉、根霉、曲霉 等)、食用菌 蓝细菌:念珠蓝细菌、发菜、 色球蓝细菌、颤蓝细菌 衣藻、轮藻、黑藻、水绵等 衣原 体、支 原 体 (无 细 胞 壁)、立克次氏体 原生动物:草履虫、变形虫、疟原 虫等 8
第1章 走近细胞 D.以上两种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等结构, 特别提醒(1)细胞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细胞的形态、 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大小、结构和功能的差异等方面。 答案CD (2)细胞的统一性主要体现在不同细胞具有相似的 解析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 结构和物质,如细胞膜、细胞质、DNA等。 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A项错误。发菜、颤蓝细菌、念珠蓝 (3)常见的蓝细菌有4种,即色球蓝细菌、颜蓝细菌、 细菌等都属于蓝细菌,而小球藻属于绿藻,B项错误。真核 念珠蓝细菌和发菜。 细胞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二者都有细胞壁, (4)名字带“菌”字的生物不一定是原核生物,如酵母 C项正确。两种细胞的共性是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菌、霉菌都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 和核糖体等结构,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D项正确。 ?循境体验 学以致用 下列是常见的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请回答下列相关 1.对四种生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表所示,a、b、c、d 问题。 最有可能是( ①蓝细菌②绿藻③发菜④紫菜⑤硝化细菌 生物种类细胞结构 细胞壁 细胞大小 细胞核 ⑥酵母菌⑦大肠杆菌⑧链球菌⑨颤蓝细菌 (1)属于原核生物的有 :属于真核 a 有 有 较大 有 生物的有 b 有 无 较大 交 答案①③⑤⑦⑧⑨②④⑥ 有 有 公 无 (2)已知绝大多数原核生物是单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 都是原核生物吗?试举例说明。 d 无 提示单细胞生物不一定是原核生物,如绿藻、变形虫、 A.病毒、植物、动物、细菌 B.植物、动物、细菌、病毒 酵母菌等都是单细胞生物,但都属于真核生物。 C.细菌、动物、植物、病毒 D动物、植物、细菌、病毒 典例剖析 答案B 解析a细胞具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细胞,且该细胞含有 (不定项选择题)下面为两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 细胞壁,可能为植物细胞:b细胞具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细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胞,且该细胞无细胞壁,可能是动物细胞:c细胞无细胞核, 属于原核细胞,可能是细菌:d生物无细胞结构,属于病毒。 2.每年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是“世界防治麻风病日”。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下列生物与 麻风杆菌结构最相似的是( 蓝细茵 水稻叶肉细胞 A.酵母菌 B.变形虫 C.发菜 D.HIV A蓝细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C B.发菜、颤蓝细菌、念珠蓝细菌、小球藻等都属于蓝 解析麻风杆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四个选项 细菌 中酵母菌和变形虫都属于真核生物,发莱是原核生物,HIV C.蓝细菌和水稻叶肉细胞都有核糖体和细胞壁 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 随堂训练 1.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不能升高镜筒,应该直接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停物镜,B项 A.标本染色较深,应选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错误。若物像位于视野左上方,则实物位于装片的右下 B.若转换成高倍物镜观察,需先升高镜筒,以免镜头碰坏 方,因此要将位于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装片 装片 应向左上方移动,C项正确。转换成高倍物镜之后,只能 C.若要将位于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左 使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焦,不能用粗准焦螺旋进行调焦 上方移动装片 D项正确。 D.转换成高倍物镜之后,只能使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焦 2.下列关于“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实验的叙述,错 答案B 误的是() 解析如果标本染色较深,观察时需要较强的光线,因此 A.调节反光镜使视野变亮后,将装片置于载物台上 应选用凹面镜和大光圈,A项正确。转换成高倍物镜时, B将低倍镜下要放大观察的清晰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后, 9
第1章 走近细胞 (1)细胞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细胞的形态、 大小、结构和功能的差异等方面。 (2)细胞的统一性主要体现在不同细胞具有相似的 结构和物质,如细胞膜、细胞质、DNA等。 (3)常见的蓝细菌有4种,即色球蓝细菌、颤蓝细菌、 念珠蓝细菌和发菜。 (4)名字带“菌”字的生物不一定是原核生物,如酵母 菌、霉菌都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 下列是常见的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请回答下列相关 问题。 ①蓝细菌 ②绿藻 ③发菜 ④紫菜 ⑤硝化细菌 ⑥酵母菌 ⑦大肠杆菌 ⑧链球菌 ⑨颤蓝细菌 (1)属于原核生物的有 ;属于真核 生物的有 。 答案 ①③⑤⑦⑧⑨ ②④⑥ (2)已知绝大多数原核生物是单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 都是原核生物吗? 试举例说明。 提示 单细胞生物不一定是原核生物,如绿藻、变形虫、 酵母菌等都是单细胞生物,但都属于真核生物。 典例剖析 (不定项选择题)下面为两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蓝细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发菜、颤蓝细菌、念珠蓝细菌、小球藻等都属于蓝 细菌 C.蓝细菌和水稻叶肉细胞都有核糖体和细胞壁 D.以上两种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等结构, 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答案 CD 解析 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 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A 项错误。发菜、颤蓝细菌、念珠蓝 细菌等都属于蓝细菌,而小球藻属于绿藻,B项错误。真核 细胞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二者都有细胞壁, C项正确。两种细胞的共性是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和核糖体等结构,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D项正确。 学以致用 1.对四种生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表所示,a、b、c、d 最有可能是( ) 生物种类 细胞结构 细胞壁 细胞大小 细胞核 a 有 有 较大 有 b 有 无 较大 有 c 有 有 小 无 d 无 — — — A.病毒、植物、动物、细菌 B.植物、动物、细菌、病毒 C.细菌、动物、植物、病毒 D.动物、植物、细菌、病毒 答案 B 解析 a细胞具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细胞,且该细胞含有 细胞壁,可能为植物细胞;b细胞具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细 胞,且该细胞无细胞壁,可能是动物细胞;c细胞无细胞核, 属于原核细胞,可能是细菌;d生物无细胞结构,属于病毒。 2.每年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是“世界防治麻风病日”。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下列生物与 麻风杆菌结构最相似的是( ) A.酵母菌 B.变形虫 C.发菜 D.HIV 答案 C 解析 麻风杆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四个选项 中酵母菌和变形虫都属于真核生物,发菜是原核生物,HIV 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 随堂训练 1.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标本染色较深,应选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B.若转换成高倍物镜观察,需先升高镜筒,以免镜头碰坏 装片 C.若要将位于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左 上方移动装片 D.转换成高倍物镜之后,只能使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焦 答案 B 解析 如果标本染色较深,观察时需要较强的光线,因此 应选用凹面镜和大光圈,A 项正确。转换成高倍物镜时, 不能升高镜筒,应该直接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B项 错误。若物像位于视野左上方,则实物位于装片的右下 方,因此要将位于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装片 应向左上方移动,C项正确。转换成高倍物镜之后,只能 使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焦,不能用粗准焦螺旋进行调焦, D项正确。 2.下列关于“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实验的叙述,错 误的是( ) A.调节反光镜使视野变亮后,将装片置于载物台上 B.将低倍镜下要放大观察的清晰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后, 9
生物学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配人教版 再换用高倍物镜 镜长,因此高倍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小于低倍物镜与 C.与低倍镜下的视野相比较,换用高倍物镜后的视野 载玻片之间的距离,⑤表示高倍物镜的观察位置,⑥表示 变暗 低倍物镜的观察位置。图丙和图乙相比,图丙的细胞大, D.换用高倍物镜后,要调节粗准焦螺旋直至物像清晰 细胞数量少,代表高倍镜下观察到的图像。观察物像为图 答案D 丙时应选用图甲中的目镜②、高倍物镜③,此时,物镜与栽 解析换用高倍物镜后,如果物像不清晰,应羽节细准焦 玻片距离较近(⑤)。从图乙转为图丙,指由低倍镜换为高 螺旋直至物像清晰,D项错误。 倍镜,操作流程为:移动物像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 3.研究人员发现,存在于地球3万米高空同温层的芽孢杆菌 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物像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 可用在微生物燃料电池中作为一种高效发电机。下列生 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是指长度(或宽度)的放 物与芽孢杆菌结构相似的是( 大倍数,不是指面积或体积。物像是实物的倒像,物像偏 A.黑藻 B.草履虫 向视野的右上方,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才能将物像移至 C蓝细菌 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视野中央。 答案C 6.下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A为口腔 解析芽孢杆菌属于原核生物,蓝细菌也属于原核生物, 上皮细胞,B为蓝细菌,C为小麦叶肉细胞,D为人血涂 片,E为细菌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黑藻、草履虫都属于真核生物,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无细胞 结构。 4.发菜细胞群体呈黑蓝色,状如发丝:生菜是一种绿色植物, 两者分别因与“发财”和“生财”谐音而备受青睐。下列属 于发菜和生菜的相同点的是( 发莱 生莱 D E A.是真核生物 B.含有叶绿体 (1)科学家依据 C.是自养生物 D.有核膜 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答案C (2)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填字母),此类细胞 解析发莱是蓝细菌的一种,属于原核生物,生莱属于真 的DNA主要存在于 中。能表示生命系统个体 核生物。发菜不具有叶绿体和核膜,但是具有藻蓝素和叶 层次的是 (填字母)。 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发莱和生莱都是自养生物。 (3)在上述五种细胞中,它们都具有的结构有 5图甲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 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DNA,这体现了不同种类细胞 玻片之间的距离,图乙和图丙分别表示目镜为②时,选用 之间的统一性。 不同物镜观察到的图像。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4)由于蓝细菌和小麦叶肉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因而 属于 生物,它们的光合作用色素中都有 ,不同的是蓝细菌还含有 (5)生活在湖水中的蓝细菌,当水体富营养化时,会大量繁 殖,形成现象。 ①②③④⑤6 甲 答案(1)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2)B、E拟核 丙 A.观察到的物像为图丙时应选用图甲中②④⑥组合 B、E(3)细胞膜(4)自养叶绿素藻蓝素(5)水华 B.从图乙转为图丙,正确的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 解析(1)科学家依据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将细 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2)图中B、E细胞没有以 C,若图丙是由图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细胞的面积增 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图中蓝细菌(B)和 大为原来的10倍 细菌(E)属于单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既属于细胞层次 D.若图丙观察到的细胞是位于图乙右上方的细胞,从图 又属于个体层次。(3)图中五种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有细胞 乙转为图丙时,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膜、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DNA,这体现了不同种类 答案D 细胞之间的统一性。(4)蓝细菌不含叶绿体,但含有光合 色素,即叶绿素和藻蓝素,因此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 解析目镜的放大倍数与镜头的长度呈负相关,②为高倍 养生物。(5)生活在湖水中的蓝细菌,当水体富营养化时, 目镜,①为低倍目镜。物镜的放大停数与镜头的长度呈正 会大量繁殖,形成水华。 相关,③为高倍物镜,④为低倍物镜。高倍物镜比低倍物 10
生物学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配人教版 再换用高倍物镜 C.与低倍镜下的视野相比较,换用高倍物镜后的视野 变暗 D.换用高倍物镜后,要调节粗准焦螺旋直至物像清晰 答案 D 解析 换用高倍物镜后,如果物像不清晰,应调节细准焦 螺旋直至物像清晰,D项错误。 3.研究人员发现,存在于地球3万米高空同温层的芽孢杆菌 可用在微生物燃料电池中作为一种高效发电机。下列生 物与芽孢杆菌结构相似的是( ) A.黑藻 B.草履虫 C.蓝细菌 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答案 C 解析 芽孢杆菌属于原核生物,蓝细菌也属于原核生物, 黑藻、草履虫都属于真核生物,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无细胞 结构。 4.发菜细胞群体呈黑蓝色,状如发丝;生菜是一种绿色植物, 两者分别因与“发财”和“生财”谐音而备受青睐。下列属 于发菜和生菜的相同点的是( ) A.是真核生物 B.含有叶绿体 C.是自养生物 D.有核膜 答案 C 解析 发菜是蓝细菌的一种,属于原核生物,生菜属于真 核生物。发菜不具有叶绿体和核膜,但是具有藻蓝素和叶 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发菜和生菜都是自养生物。 5.图甲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 玻片之间的距离,图乙和图丙分别表示目镜为②时,选用 不同物镜观察到的图像。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观察到的物像为图丙时应选用图甲中②④⑥组合 B.从图乙转为图丙,正确的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 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C.若图丙是由图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细胞的面积增 大为原来的10倍 D.若图丙观察到的细胞是位于图乙右上方的细胞,从图 乙转为图丙时,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答案 D 解析 目镜的放大倍数与镜头的长度呈负相关,②为高倍 目镜,①为低倍目镜。物镜的放大倍数与镜头的长度呈正 相关,③为高倍物镜,④为低倍物镜。高倍物镜比低倍物 镜长,因此高倍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小于低倍物镜与 载玻片之间的距离,⑤表示高倍物镜的观察位置,⑥表示 低倍物镜的观察位置。图丙和图乙相比,图丙的细胞大, 细胞数量少,代表高倍镜下观察到的图像。观察物像为图 丙时应选用图甲中的目镜②、高倍物镜③,此时,物镜与载 玻片距离较近(⑤)。从图乙转为图丙,指由低倍镜换为高 倍镜,操作流程为:移动物像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 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物像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 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是指长度(或宽度)的放 大倍数,不是指面积或体积。物像是实物的倒像,物像偏 向视野的右上方,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才能将物像移至 视野中央。 6.下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A为口腔 上皮细胞,B为蓝细菌,C为小麦叶肉细胞,D 为人血涂 片,E为细菌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依据 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2)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填字母),此类细胞 的DNA 主要存在于 中。能表示生命系统个体 层次的是 (填字母)。 (3)在上述五种细胞中,它们都具有的结构有 、 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DNA,这体现了不同种类细胞 之间的统一性。 (4)由于蓝细菌和小麦叶肉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因而 属于 生物,它们的光合作用色素中都有 ,不同的是蓝细菌还含有 。 (5)生活在湖水中的蓝细菌,当水体富营养化时,会大量繁 殖,形成 现象。 答案 (1)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B、E 拟核 B、E (3)细胞膜 (4)自养 叶绿素 藻蓝素 (5)水华 解析 (1)科学家依据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将细 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2)图中 B、E细胞没有以 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图中蓝细菌(B)和 细菌(E)属于单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既属于细胞层次, 又属于个体层次。(3)图中五种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有细胞 膜、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 DNA,这体现了不同种类 细胞之间的统一性。(4)蓝细菌不含叶绿体,但含有光合 色素,即叶绿素和藻蓝素,因此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 养生物。(5)生活在湖水中的蓝细菌,当水体富营养化时, 会大量繁殖,形成水华。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