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九年级语文试题 .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夜来南风起,口口口口口。(白居易《观刈麦》)(1分) (2)官船来往乱如麻,口口口口口口。(王磐《朝天子·咏喇叭》)(1分) (3)塞下秋来风景异,口口囗口口口口。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口口口囗囗口口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2分) (4)古代诗人喜欢登临古迹,抒情言志。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就 曾发出“口口口囗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的物是人非的嗟叹。(2分) 5)把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下阕默写完整。(4分) 酒酣胸胆尚开张。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囗口口口口囗,西 北望,射天狼。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 yao rdo( (2)我母亲对我们的jej( )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3)有这种诗人灵魂的传统的民族,应该有 qi tun dou niu( 的表现才 4牍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 yao wen jido zi( ),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到了秋天,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B.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 C.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研究它生长的过程,绝不是置若罔闻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D.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面向中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删除“面向”或者 “的对象”) B通过这次活动,使我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能力。(删除“使”) C班长采纳和征求了同学们关于开展作文竞赛的意见。(“采纳”和“征求”调换位置) D.故宫博物院展出了两千多年前的新出土的文物。(删除“新”)
2016 ~ 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九年级语文试题 一. 基础 (24 分)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 分) ⑴ 夜来南风起,□□□□□。(白居易《观刈麦》)(1 分) ⑵ 官船来往乱如麻,□□□□□□。(王磐《朝天子·咏喇叭》)(1 分) ⑶ 塞下秋来风景异,□□□□□□□。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2 分) ⑷ 古代诗人喜欢登临古迹,抒情言志。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就 曾发出“□□□□□□□?□□。□□□□□□□”的物是人非的嗟叹。(2 分) ⑸ 把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下阕默写完整。(4 分) 酒酣胸胆尚开张。□□□,□□□!□□□□,□□□□□?□□□□□□□,西 北望,射天狼。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 分) ⑴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 yāo ráo( )。 ⑵我母亲对我们的 jié jū( )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⑶有这种诗人灵魂的传统的民族,应该有 qì tūn dǒu niú( )的表现才对。 ⑷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yǎo wén jiáo zì( ),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到了秋天,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 B. 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 ....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 C. 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研究它生长的过程,绝不是置若罔闻 ....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D.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 ....,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面向中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删除“面向”或者 “的对象”) B.通过这次活动,使我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能力。(删除“使”) C.班长采纳和征求了同学们关于开展作文竞赛的意见。(“采纳”和“征求”调换位置) D.故宫博物院展出了两千多年前的新出土的文物。(删除“新”)
5.请仿照下面的例句再写一句话来形容你心中的唐诗。(4分) 例句:唐诗,是中国诗坛的珠穆朗玛峰,在小农社会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一个 无法企及的高度。唐诗,是中国诗坛的长江、黄河,以广阔的流域面积灌溉着中华民族 文化的国土 阅读(46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6至18题。 (一)(10分) 出师表 诸葛亮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 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 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土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 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3)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 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4)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5)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 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 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5. 请仿照下面的例句再写一句话来形容你心中的唐诗。(4 分) 例句:唐诗,是中国诗坛的珠穆朗玛峰,在小农社会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一个 无法企及的高度。唐诗,是中国诗坛的长江、黄河,以广阔的流域面积灌溉着中华民族 文化的国土。 仿写: 。 二. 阅读(46 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 6 至 18 题。 (一) (10 分) 出师表 诸葛亮 ⑴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 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 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⑵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 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⑶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 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⑷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⑸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 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 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6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 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 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7)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 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 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8)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 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9)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6.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2)以光先帝遗德(3)以彰其咎 7.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8.对选文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执法方面,诸葛亮主张惩罚“作奸犯科者”,奖赏“为忠善者”。 B.作者列举宫中府中的事例,突出郭攸之等人的忠诚,希望后主广开言路,听取各方意见。 C.第()段一个“当”字引出六个四字句,以磅礴的气势指出这次“出师”的战略目标 使后主深信伐魏势在必行。 D.作者在文末叙写个人经历,是为了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表明自己的忠心。 (二)(9分) 宋太宗学书
⑹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 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 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⑺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 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 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⑻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 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⑼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6.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 分) ⑴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⑵以光.先帝遗德 ⑶以彰.其咎 7.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⑴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⑵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8. 对选文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在执法方面,诸葛亮主张惩罚“作奸犯科者”,奖赏“为忠善者”。 B.作者列举宫中府中的事例,突出郭攸之等人的忠诚,希望后主广开言路,听取各方意见。 C.第⑺段一个“当”字引出六个四字句,以磅礴的气势指出这次“出师”的战略目标, 使后主深信伐魏势在必行。 D.作者在文末叙写个人经历,是为了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表明自己的忠心。 (二) (9 分) 宋太宗学书
太宗朝③,有王著者学右军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帝听政之余,留心笔札③,数遣 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或询其意,著曰书固 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矣。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 (选自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七) 【注释】①太宗朝:指宋太宗执政时期。②右军:王羲之因曾任右军将军,所以人们称 他为“王右军"。③笔札:书法。④遽:立刻,马上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数遣内侍持书示著/广故数言欲亡 B.著每以为未善/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C.太宗益刻意临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D.对如初/唐雎对曰 10.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著日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矣 11.面对太宗的询问,王著为什么总是“以为未善”?(3分) (三)(10分) 保卫我们城市的传统 王澍 (回顾二十多年来的历史,在相当长时间里,我们在城市建设方面流于简单地向西方学 习,建设高楼大厦。现在看起来城市的建设应该根据各地情况采取不同思路。有悠久文明历 史的西欧,根本不是当年我们从电视图像上看到的那种高楼林立的“现代化"。但是,发现 这一点时已经有点晚了。现在我国不少城市都是“崭新”的,大部分都只有二三十年的历史, 别说和欧洲比,就是和“没有历史”的美国比也要短得多 (2)这种现象和中国近代以来长期处于落后而形成的追赶心态有关。很多人希望城市从外 观上都向发达国家靠近,很多旧城拆迁中,地方决策层都认为“太落后了”、“太破旧了
太宗朝①,有王著者学右军②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帝听政之余,留心笔札③,数遣 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或询其意,著曰书固 佳矣若遽④称善恐帝不复用意矣。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 (选自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七) 【注释】①太宗朝:指宋太宗执政时期。 ②右军:王羲之因曾任右军将军,所以人们称 他为“王右军”。 ③笔札:书法。 ④遽:立刻,马上。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 数.遣内侍持书示著 / 广故数.言欲亡 B. 著每.以为未善 /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C. 太宗益.刻意临学 /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D. 对.如初 / 唐雎对.曰 10.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 分) 著 曰 书 固 佳 矣 若 遽 称 善 恐 帝 不 复 用 意 矣 。 11.面对太宗的询问,王著为什么总是“以为未善”?(3 分) (三)(10 分) 保卫我们城市的传统 王 澍 ⑴回顾二十多年来的历史,在相当长时间里,我们在城市建设方面流于简单地向西方学 习,建设高楼大厦。现在看起来城市的建设应该根据各地情况采取不同思路。有悠久文明历 史的西欧,根本不是当年我们从电视图像上看到的那种高楼林立的“现代化”。但是,发现 这一点时已经有点晚了。现在我国不少城市都是“崭新”的,大部分都只有二三十年的历史, 别说和欧洲比,就是和“没有历史”的美国比也要短得多。 ⑵这种现象和中国近代以来长期处于落后而形成的追赶心态有关。很多人希望城市从外 观上都向发达国家靠近,很多旧城拆迁中,地方决策层都认为“太落后了”、“ 太破旧了
非拆不可。 (3)实际上,中国有非常优秀的城市化传统。和西方不同,中国从唐朝开始就出现很多城 市。由于社会具有成熟的宗族礼法格局,到明代形成了建筑无城乡差别的城市。在皖南的山 区里,现在可以看到遗存下来的非常成熟、优美、先进的古代建筑。把苏州切一块放到皖南 山区的农村,或是把皖南农村的一部分放大挪到苏州,几乎是一样的 (4)从秦汉时人们开始用夯土技术造房子,在杭州这座南方富庶大城,至今可以看到那么 多的“土房子”,显示出秦汉建筑脉络的延续,是很重要的“城市记忆"。看起来土得掉渣的 夯土技术其实是高度理性的产物,“百年的砖干年的土”,中国古代造房子,很注重稳固和长 (s)中国本土的建筑传统是—个循环营造的体系,有很多奇妙的细节,为现代建筑技术所 不及。如传统的中国建筑方式是没有下水道的,主要用地渗技术,从地表大范围地向地下渗 透排水,效果很好。而现在的下水道技术,只要有一个地方堵了,其他地方就都要积水。很 多抛弃传统简单采用西方技术的建筑方式都是这样,花了大价钱,却制造出新的问题。 (6)举这些例子并不是简单地提倡复古,而是想说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存在很多“闪光 点”,但是目前处于不被人重视的境地。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传统的营造体系受到 破坏,除了在最不讲究建筑文化的地方——农村里尚有遗存,在城市中大都已经中断了。 (减城市之魅力,不是来自于大楼有多高,马路有多宽,而是来自于文化的独特性。竞争 力就来自于创造这种有差异性的文化的能力。 (8在很多城市一些街道原本拥有历史上不同时代的各种痕迹都有其独特的城市记忆 层次分明,形成历史线索的会合,不应该在一次次旧城改造中被全面“覆盖”更新。尤其不 能简单地用“有没有住过名人"、“有没有发生过著名事件”作为拆除与否的依据,前几年发 生的拆除中国美术馆后一个四合院的事件,当时的说法就是“不是文物,也不是名人故居
非拆不可。 ⑶实际上,中国有非常优秀的城市化传统。和西方不同,中国从唐朝开始就出现很多城 市。由于社会具有成熟的宗族礼法格局,到明代形成了建筑无城乡差别的城市。在皖南的山 区里,现在可以看到遗存下来的非常成熟、优美、先进的古代建筑。把苏州切一块放到皖南 山区的农村,或是把皖南农村的一部分放大挪到苏州,几乎是一样的。 ⑷从秦汉时人们开始用夯土技术造房子,在杭州这座南方富庶大城,至今可以看到那么 多的“土房子”,显示出秦汉建筑脉络的延续,是很重要的“城市记忆”。看起来土得掉渣的 夯土技术其实是高度理性的产物,“百年的砖千年的土”,中国古代造房子,很注重稳固和长 久。 ⑸中国本土的建筑传统是一个循环营造的体系,有很多奇妙的细节,为现代建筑技术所 不及。如传统的中国建筑方式是没有下水道的,主要用地渗技术,从地表大范围地向地下渗 透排水,效果很好。而现在的下水道技术,只要有一个地方堵了,其他地方就都要积水。很 多抛弃传统简单采用西方技术的建筑方式都是这样,花了大价钱,却制造出新的问题。 ⑹举这些例子并不是简单地提倡复古,而是想说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存在很多“闪光 点”,但是目前处于不被人重视的境地。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传统的营造体系受到 破坏,除了在最不讲究建筑文化的地方——农村里尚有遗存,在城市中大都已经中断了。 ⑺城市之魅力,不是来自于大楼有多高,马路有多宽,而是来自于文化的独特性。竞争 力就来自于创造这种有差异性的文化的能力。 ⑻在很多城市,一些街道原本拥有历史上不同时代的各种痕迹,都有其独特的城市记忆, 层次分明,形成历史线索的会合,不应该在一次次旧城改造中被全面“覆盖”更新。尤其不 能简单地用“有没有住过名人”、“有没有发生过著名事件”作为拆除与否的依据,前几年发 生的拆除中国美术馆后一个四合院的事件,当时的说法就是“不是文物,也不是名人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