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寨中学第三次月考九年级语文试卷 敦寨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 九年级语文试卷 九年级班考号: 考生姓名: 得分: 注意事项:本试卷共五大题28个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36分,共11小题,1-5小题每小题3分,6小题9分,7-11题12分) 题号 2 3 4 5 答案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A、风骚(sao)伶俐(in)旁骛(wu)东施效颦(pin) B、灵柩(j)拮据(ju亵渎(xie)恪尽职守(ke) C、褴褛()扶掖(ye)桑梓(z)徇私枉法(xun) D、繁衍(yain)恣睢(su)佛幸(jiao)怒不可遏(e)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缭亮地响着. B、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 C、他能听见黄鸴清呤,社鹃滴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 D、梵净山的雄奇险俊,秀美清灵,古朴神秘,引得无数游客赞叹不已 3、对四大名著中人物和情节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悟空曾被封为齐天大圣,猪八戒原是天蓬元帅,沙僧做过卷帘大将, 后来他们都做了唐僧的徒弟,随唐僧西天取经。(《西游记》) B、吴敬梓明朝著名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他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儒 林外史》 C、武松是一位豪侠之土,他景阳冈打虎是“勇”的表现,醉打蒋门神是"义 的驱使,斗杀西门庆是“恨”的宣泄。(《水浒传》) 敦寨中学九年级语文试卷一1
敦寨中学第三次月考九年级语文试卷 敦寨中学九年级语文试卷―1― 敦寨中学 2009—2010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 九 年 级 语 文 试 卷 九年级 班 考号: 考生姓名: 得分: 注意事项:本试卷共五大题 28 个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36 分,共 11 小题,1—5 小题每小题 3 分,6 小题 9 分,7-11 题 12 分)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 A、风骚.(sāo) 伶.俐 (lín) 旁骛.(wù) 东施效颦.(pín) B、灵柩.(jiù) 拮据. ( jū) 亵渎. (xiè) 恪.尽职守(kè) C、褴褛.(lǚ) 扶掖.(yè) 桑梓.(zǐ) 徇.私枉法(xún) D、繁衍.(yǎn) 恣睢.(suī) 侥.幸(jiǎo) 怒不可遏.(è)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缭亮地响着. B、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 C、他能听见黄莺清呤,杜鹃滴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 D、梵净山的雄奇险俊,秀美清灵,古朴神秘,引得无数游客赞叹不已。 3、对四大名著中人物和情节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悟空曾被封为齐天大圣,猪八戒原是天蓬元帅,沙僧做过卷帘大将, 后来他们都做了唐僧的徒弟,随唐僧西天取经。(《西游记》) B、吴敬梓明朝著名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他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儒 林外史》。 C、武松是一位豪侠之士,他景阳冈打虎是“勇”的表现,醉打蒋门神是“义” 的驱使,斗杀西门庆是“恨”的宣泄。(《水浒传》)
敦寨中学第三次月考九年级语文试卷 D、曹雪芹清代著名小说家。名霑,字梦阮,雪芹是其号。代表作《红楼梦》 有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失窃事件不再发生,敦寨中学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B、能不能战胜自己思想上的弱点,是一个人在事业上成功的关键 C、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强了能力 D、我们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面前充满信心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本成语词典各得其所,一本重视澜源,一本例句丰富,特色都很鲜明。 B、经过大家一番苦心孤诣的开导,他终于明白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C、由于厂家对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吹毛求疵,因而产品销路越来越好。 D、美丽的画面与逼真的音响效果相得益彰,使这部影片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准。 6、根据提示默写(共6小题,选做三个小题,在所选题上画“√”多答以最先 三个题计分,共9分) ()遂许先帝以驱驰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白居易《观刈麦》中与《买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4牛衣古柳卖黄瓜。 (5无意苦争春, 敲门试问野人家。 阅读下面选文,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12分) 敦寨中学九年级语文试卷
敦寨中学第三次月考九年级语文试卷 敦寨中学九年级语文试卷―2― D、 曹雪芹清代著名小说家。名霑,字梦阮,雪芹是其号。代表作《红楼梦》 有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防止失窃事件不再发生,敦寨中学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B、能不能战胜自己思想上的弱点,是一个人在事业上成功的关键。 C、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强了能力。 D、我们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面前充满信心。 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两本成语词典各得其所 ....,一本重视溯源,一本例句丰富,特色都很鲜明。 B、经过大家一番苦心孤诣 ....的开导,他终于明白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C、由于厂家对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吹毛求疵 ....,因而产品销路越来越好。 D、美丽的画面与逼真的音响效果相得益彰 ....,使这部影片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准。 6、根据提示默写(共 6 小题,选做三个小题,在所选题上画“√”,多答以最先 三个题计分,共 9 分) ⑴遂许先帝以驱驰。 , ,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⑵ , 。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⑶白居易《观刈麦》中与《买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 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 ⑷牛衣古柳卖黄瓜。 , 。 ⑸无意苦争春, 。 , 。 ⑹ , 。敲门试问野人家。 阅读下面选文,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12 分)
敦寨中学第三次月考九年级语文试卷 出师表(节选)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爱任于几军之 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帮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故五朋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 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 攸之、(左)允之任也 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④臣本布衣 布衣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 ③遂许先产以驱驰驱驰: ④深入不毛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以”与“临崩寄臣以大事”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句 是 ()(2分) A、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B、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C、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9、翻译: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分) 10、下列对文章(节选)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表、记,都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 B、两段文字五次提到先帝,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和“忧叹”之情。 C、作者把“北定中原”看作自己“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 D、这两段文字,寓情于议,感人之深 11、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他运筹帷幄,指挥若定,请结合《三国演义》中的故 事情节,用短语写出他所指挥的两个战例。(2分) 敦寨中学九年级语文试卷-3
敦寨中学第三次月考九年级语文试卷 敦寨中学九年级语文试卷―3― 出师表(节选)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爱任于几军之 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帮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故五朋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 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 攸之、(左)、允之任也。 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 分) ①臣本布衣.. 布衣: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③遂许先产以驱驰.. 驱驰: ④深入不毛. 不毛.: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以”与“临崩寄臣以大事”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句 是 ( )(2 分) A、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B、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C、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9、翻译: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 分) 10、下列对文章(节选)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表、记,都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 B、两段文字五次提到先帝,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和“忧叹”之情。 C、作者把“北定中原”看作自己“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 D、这两段文字,寓情于议,感人之深。 11、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他运筹帷幄,指挥若定,请结合《三国演义》中的故 事情节,用短语写出他所指挥的两个战例。(2 分)
敦寨中学第三次月考九年级语文试卷 二、阅读(13分) 阅读《孤独之旅》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①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一个最恶劣的天气。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 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 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 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干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 ②杜小康忘记了父亲,朝一股鸭子追去。这股鸭子大概有六七十只。它们在轰隆隆的雷声 中,仓皇逃窜着。他紧紧地跟随着宮们。他不停地用手拨着眼前的芦苇。即使这样脸还是 次又一次地被芦苇叶割破了。他感到脚钻心地疼痛。他顾不得去察看-下。他知道,这是头年 的芦苇旧茬儿戳破了他的脚。他一边追,一边呼唤着他的鸭子 ③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 空。而月亮又是那么地明亮。 ④杜小康顺手枢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兔又想起母 亲,想起桑桑和许多曲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12、这四段选文各属于什么描写?(A.动作描写B.环境描写C.语言描写D.心 理描写)(4分) ④ 13、第①殿中4个加点的“黑”字,哪些是实指,哪些是虚指?作者这样肆意渲染, 有什么作用?(4分) 14、找岀第②段中的关键词语,说说它们表现了社小康什么样的性格特征。3分 敦寨中学九年级语文试卷一4
敦寨中学第三次月考九年级语文试卷 敦寨中学九年级语文试卷―4― 二、阅读(13 分) 阅读《孤独之旅》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①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一个最恶劣的天气。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 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 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 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 ②杜小康忘记了父亲,朝一股鸭子追去。这股鸭子大概有六七十只。它们在轰隆隆的雷声 中,仓皇逃窜着。他紧紧地跟随着它们。他不停地用手拨着眼前的芦苇。即使这样,脸还是一 次又一次地被芦苇叶割破了。他感到脚钻心地疼痛。他顾不得去察看一下。他知道,这是头年 的芦苇旧茬儿戳破了他的脚。他一边追,一边呼唤着他的鸭子。 ③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 空。而月亮又是那么地明亮。 ④杜小康顺手枢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 亲,想起桑桑和许多曲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12、这四段选文各属于什么描写?(A.动作描写 B.环境描写 C.语言描写 D.心 理描写)(4 分) ① ② ③ ④ 13、第①段中 4 个加点的“黑”字,哪些是实指,哪些是虚指?作者这样肆意渲染, 有什么作用?(4 分) 14、找出第②段中的关键词语,说说它们表现了杜小康什么样的性格特征。3 分
敦寨中学第三次月考九年级语文试卷 15、第④段写杜小康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你能结合课文其他内容,说说社小康 为什么长大了?(2分) 三、现代文阅读:(27分) (一)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6——20题。(15分) 幸福的坡度 李其志 我们经常喜欢把自己的感受强加到别人身上,认为自己体会到的也一定是他人体会到的 其实,这在许多时候都有偏差,至少我从那位坐在轮椅上的中年男子身上看到了这一点 那时,我们警队正和一所小学搞警民共建活动,小学生们毎到周末就要自发地到警队来打 扫卫生,这让我们感到有些不好意思。几个领导一商量,也应该为学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上法制教育课是一个方面,但不够。后来一个民警说,学校距离马路挺近的,小学生毎天上学 放学过马路,家长都很担心。于是我们就有了主意,设个助学岗,一来可以保证学生过马路时 的安全;二来,对那些在学校外抢小学生钱的大孩子也是个警示 每天护送孩子们过马路,时间长了,与孩子家长也熟悉起来,基本上能认清哪个小孩子是 谁的。其中一个坐着残疾人手摇车的中年男人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的神情有些落寞,只有在见 到自己的孩子跑过来时,才豁然一笑。 后来,我知道他的孩子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有一次我问他,那个坐着轮椅的是你爸爸吗? 他点点头。我说,他行动不方便,你放学不可以自己回家吗? 男孩儿欲言又止,嘟着嘴道:他就在前边的福利厂工作呢。 我心里说,这小孩子,不知大人的难处 初秋的雨总会在不经意间落下来。那天我们又提前到助学岗上执勤,在树下,我见到了那 位中年男子,披着雨衣,头露在外面,都淋湿了。见到我后,笑笑,说:“警察同志,麻烦您一 件事可以吗?” 敦寨中学九年级语文试卷
敦寨中学第三次月考九年级语文试卷 敦寨中学九年级语文试卷―5― 15、第④段写杜小康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你能结合课文其他内容,说说杜小康 为什么长大了?(2 分) 三、现代文阅读:(27 分) (一)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 6——20 题。(15 分) 幸福的坡度 李其志 我们经常喜欢把自己的感受强加到别人身上,认为自己体会到的也一定是他人体会到的。 其实,这在许多时候都有偏差,至少我从那位坐在轮椅上的中年男子身上看到了这一点。 那时,我们警队正和一所小学搞警民共建活动,小学生们每到周末就要自发地到警队来打 扫卫生,这让我们感到有些不好意思。几个领导一商量,也应该为学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上法制教育课是一个方面,但不够。后来一个民警说,学校距离马路挺近的,小学生每天上学 放学过马路,家长都很担心。于是我们就有了主意,设个助学岗,一来可以保证学生过马路时 的安全;二来,对那些在学校外抢小学生钱的大孩子也是个警示。 每天护送孩子们过马路,时间长了,与孩子家长也熟悉起来,基本上能认清哪个小孩子是 谁的。其中一个坐着残疾人手摇车的中年男人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的神情有些落寞,只有在见 到自己的孩子跑过来时,才豁然一笑。 后来,我知道他的孩子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有一次我问他,那个坐着轮椅的是你爸爸吗? 他点点头。我说,他行动不方便,你放学不可以自己回家吗? 男孩儿欲言又止,嘟着嘴道:他就在前边的福利厂工作呢。 我心里说,这小孩子,不知大人的难处。 初秋的雨总会在不经意间落下来。那天我们又提前到助学岗上执勤,在树下,我见到了那 位中年男子,披着雨衣,头露在外面,都淋湿了。见到我后,笑笑,说:“警察同志,麻烦您一 件事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