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调研 九年级语文 (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积累运用(3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拾级(she) 惬意(qie) 地壳(qido) 玲珑剔透(ti) B.怅惘(wang) 褒贬(bao) 污垢(gbu) 泠泠淙淙(ling) C.嶙峋(l1n) 崛起(jue) 簌簌(shu) 销声匿迹(ni) D.孕育(yun) 古刹(chd) 圩子(wei) 分道扬镳(biao) 2.选出下列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 )(2分) A.英国BC电视纪录片认为这个成绩能有效显示一个教育系统是否健康? B.22日,习近平主席在西雅图出席主题为“清洁能源与经济发展”的第三届中美省州长 论坛并发表讲话 C.《琅琊榜》播出后,圈内人士评论“这才是国产古装剧该有的样子”,观众称“该剧是 良心之作。” D.船家一路告诉你那些山的来历:什么象鼻山、斗鸡山、磨米山、螺丝山等……大半是 由山的形状得到名字。 3.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 )(2分) A.台湾“大选”参选人洪秀柱表示,两岸关系是否稳定是台湾安居乐业的基础 B.欧盟领袖于当地时间23日在布鲁塞尔召开紧急峰会,商讨制止难民不涌入的措施 C.33岁迪拜王子英年早逝,他曾在多哈亚运会上拿过马术金牌。 D.经过诗歌朗诵比赛,使人重拾古典文学之美,越发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 4.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 )(2分) A.隋唐陶俑艺术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其中以唐三彩为最。 B.如今,美联储的加息决定或将使得亚洲国家同中国分道扬镳 C.本来藏在叶底下的那盏路灯格外明亮,马路豁然开朗,像拓宽了几尺。 D.“内地第一偶像天团”的BOBO组合,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在短短的一年里交出了一系列 优秀的“作业”,得了众多的奖项,当之无愧地在一周年的时候,领到了“一年级优等生” 的奖状! 5.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鼎湖山听泉》作者是谢大光,按照作者的游山踪迹来写作,把山泉当作山的灵魂来写, 从自己对泉水的喜爱之情的不断深华之中,透露出作者对人生的见解:历史是生生不息的, 美感是充满生机的
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调研 九 年 级 语 文 (总分 150 分 时间 150 分钟) 一、积累运用(32 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 ....的一组是( )(2 分) A. 拾.级(shè) 惬.意(qiè) 地壳.(qiào) 玲珑剔.透(tì) B. 怅惘.(wǎng) 褒.贬(bǎo) 污垢.(gòu) 泠.泠淙淙(líng) C. 嶙.峋(lín) 崛.起(jué) 簌簌.(shù) 销声匿.迹(nì) D. 孕.育(yùn) 古刹.(chà) 圩.子(wéi) 分道扬镳.(biāo) 2. 选出下列标点使用正确 ....的一项( )(2 分) A. 英国 BBC 电视纪录片认为这个成绩能有效显示一个教育系统是否健康? B. 22 日,习近平主席在西雅图出席主题为“清洁能源与经济发展”的第三届中美省州长 论坛并发表讲话。 C.《琅琊榜》播出后,圈内人士评论“这才是国产古装剧该有的样子”,观众称“该剧是 良心之作。” D. 船家一路告诉你那些山的来历:什么象鼻山、斗鸡山、磨米山、螺丝山等……大半是 由山的形状得到名字。 3. 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 .........的一项( )(2 分) A.台湾“大选”参选人洪秀柱表示,两岸关系是否稳定是台湾安居乐业的基础。 B.欧盟领袖于当地时间 23 日在布鲁塞尔召开紧急峰会,商讨制止难民不涌入的措施。 C.33 岁迪拜王子英年早逝,他曾在多哈亚运会上拿过马术金牌。 D.经过诗歌朗诵比赛,使人重拾古典文学之美,越发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 4. 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 )(2 分) A. 隋唐陶俑艺术发展到了登峰造极 ....的境地,其中以唐三彩为最。 B. 如今,美联储的加息决定或将使得亚洲国家同中国分道扬镳 ....。 C. 本来藏在叶底下的那盏路灯格外明亮,马路豁然开朗 ....,像拓宽了几尺。 D. “内地第一偶像天团”的 BOBO 组合,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在短短的一年里交出了一系列 优秀的“作业”,赢得了众多的奖项,当之无愧 ....地在一周年的时候,领到了“一年级优等生” 的奖状! 5. 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完全 ...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鼎湖山听泉》作者是谢大光,按照作者的游山踪迹来写作,把山泉当作山的灵魂来写, 从自己对泉水的喜爱之情的不断深华之中,透露出作者对人生的见解:历史是生生不息的, 美感是充满生机的
B.俄国作家普里什文在《林中小溪》中通过对小溪流过森林全程表现出来的冲决一切障 碍,非到达自由水域不可的顽强精神的描写,透露了融入自然,亲近自然的感情,表现出 作者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 C.《陈涉世家》这篇课文以人物传记的形式,客观地记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的农民起 义的原因、经过和浩大声势,在一定程度上赞扬了陈胜、吴广的反抗精神,反映官逼民反 的社会现实,肯定了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作用 D.《捕蛇者说》以独特的写法(衬托、对比)尖锐、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下赋税的苛酷, 揭示了广大人民遭受的苦难与不幸,表现了作者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 6.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米字格内,4分) 皎洁的月光笼罩下的古运河,柔美多情,更见风致。近处,岸边垂柳,轻(f)水面, 微漾涟(yi):远处,拱宸古桥,身姿优美,长虹(w)波。两岸灯光璀璨,与月光交相辉 映。漫步河(pan),望着泛着月光的河面,不禁吟起“潋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的诗句来 7.默写。(每空1分,共9分) (1)那柔曼如提琴者, (2) ,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 (3)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 (5)年轻人要表达有远大抱负时常引用《陈涉世家》中陈胜的话: (6)秋天到了,看着眼前美景,你不禁吟诵出一句(课外积累的诗歌名句): 8.语文综合实践。(8分) 2014年12月13日,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南京举行。自国家公祭日 设立以来,越来越多的公众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观,在“万人坑” 遗址边默哀,在“哭墙”前献花:数以千万记的网名,在国家公祭网和手机客户端上 进行网络祭奠。实验初中也开展了“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1)为了让同学们积极参与这次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写一则宣传标语。(2分) (2)请你设计三项与语文学习有关的活动。(3分)
B.俄国作家普里什文在《林中小溪》中通过对小溪流过森林全程表现出来的冲决一切障 碍,非到达自由水域不可的顽强精神的描写,透露了融入自然,亲近自然的感情,表现出 作者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 C.《陈涉世家》这篇课文以人物传记的形式,客观地记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的农民起 义的原因、经过和浩大声势,在一定程度上赞扬了陈胜、吴广的反抗精神,反映官逼民反 的社会现实,肯定了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作用。 D.《捕蛇者说》以独特的写法(衬托、对比)尖锐、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下赋税的苛酷, 揭示了广大人民遭受的苦难与不幸,表现了作者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 6. 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米字格内,4 分) 皎洁的月光笼罩下的古运河,柔美多情,更见风致。近处,岸边垂柳,轻(fú)水面, 微漾涟(yī);远处,拱宸古桥,身姿优美,长虹(wò)波。两岸灯光璀璨,与月光交相辉 映。漫步河(pàn),望着泛着月光的河面,不禁吟起“潋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的诗句来。 7. 默写。(每空 1 分,共 9 分) (1)那柔曼如提琴者, 。 (2) ,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 (3)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 (4) ,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 (5)年轻人要表达有远大抱负时常引用《陈涉世家》中陈胜的话: “嗟乎, !” (6)秋天到了,看着眼前美景,你不禁吟诵出一句(课外积累的诗歌名句): , 。 8. 语文综合实践。(8 分) 2014 年 12 月 13 日,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南京举行。自国家公祭日 设立以来,越来越多的公众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观,在“万人坑” 遗址边默哀,在“哭墙”前献花;数以千万记的网名,在国家公祭网和手机客户端上, 进行网络祭奠。实验初中也开展了“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1)为了让同学们积极参与这次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写一则宣传标语。(2 分) (2) 请你设计三项与语文学习有关的活动。(3 分) ① ②
③ (3)对这次活动,有些同学认为初三了,时间紧,学习任务重,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参加活动 对此,你该如何来劝说他们呢?(3分)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诗歌,完成第9题。(6分) 采桑子 欧阳修 残霞夕照西湖①好。花坞②草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西湖月上浮云散,轩槛③凉生,莲芰④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注释】①西湖:指颍州西湖。②坞w山):湖岸凹入处。③轩槛:长廊前木栏干。④芰 即菱 9.(1)词中通过波平岸静、月色清幽、 表现“西湖好”。(2分) (2)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月”这一意象的作用。(2分) (3)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2分)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10-13题。(15分)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除°广都长。先主尝因游观奄 至广都,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沉醉,先主大怒,将加罪戮°。军师将军诸葛亮请曰:“蒋 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 建兴五年,亮住汉中,琬与长史张裔统留府事。八年,代裔为长史,加抚军将军。亮数 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亮毎言:“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密 表后主曰:“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 国志·蜀书·蒋琬传》) 【注释】①除:提拔官职。②奄:突然③戮:杀。④赞:辅佐。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社稷之器( (2)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3)亮数外出( (4)便要还家《桃花源记》)( 11.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为”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代裔为长史 A.为天下唱 (《陈涉世家》) B.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C.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D.故为之说(《捕蛇者说》) 1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③ (3) 对这次活动,有些同学认为初三了,时间紧,学习任务重,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参加活动, 对此,你该如何来劝说他们呢?(3 分) 二、阅读理解(55 分) (一)阅读诗歌,完成第 9 题。(6 分) 采桑子 欧阳修 残霞夕照西湖①好。花坞②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西湖月上浮云散,轩槛③凉生,莲芰④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注释】①西湖:指颍州西湖。②坞(wù):湖岸凹入处。③轩槛:长廊前木栏干。④芰: 即菱。 9. (1)词中通过波平岸静 、月色清幽、 表现“西湖好”。(2 分) (2)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月”这一意象的作用。(2 分) (3)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2 分)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 10-13 题。(15 分)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除①广都长。先主尝因游观奄② 至广都,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沉醉,先主大怒,将加罪戮③。军师将军诸葛亮请曰:“蒋 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 建兴五年,亮住汉中,琬与长史张裔统留府事。八年,代裔为长史,加抚军将军。亮数 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亮每言:“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④王业者也。”密 表后主曰:“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三 国志•蜀书•蒋琬传》) 【注释】①除:提拔官职。②奄:突然 ③戮:杀。④赞:辅佐。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1) 社稷..之器 ( ) (2)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 ) (3) 亮数.外出 ( ) (4)便要.还家 (《桃花源记》) ( ) 11.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为”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 例句:代裔为.长史 A.为.天下唱 (《陈涉世家》) B.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C.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D.故为.之说 (《捕蛇者说》) 12.翻译下列句子。(6 分)
1)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 译文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与朱元思书》) 译文: (3)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译文: 13.蒋琬深受诸葛亮器重的原因有哪些,请你写出两点。(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17分) 读书与境遇 罗建军 (1)读书的境遇是指人读书时所处的境况和遭遇。人总是活在特定的境遇之中,境遇不 同,对客观世界的认知、理解和感悟也会有所区别。读书作为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 常常会与境遇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境遇中的人读冋一本书,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感悟。 因此,科学地认识读书的境遇,是人们不容回避的问题。 (2)顺境中读书,可贵的是精神愉悦。人在此时此刻的心境,既有“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明媚,也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愉悦。身心轻松, 兴趣大增,容易打开视野,汲取新知识。正如罗曼·罗兰所言:“你用神采奕奕的眼神看世界, 世界也会用宽容的怀抱接纳你。”顺境中读书,关键是要确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的高远目标,广采博纳。同时还应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和清醒的头脑,平心静气,深思精进。 顺境中读书,可以帮助一个人消除骄气,清醒地认识自己,理性地看待世界。 (3)逆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坚持不懈。逆境人人都可能遇到,一些人在逆境中消沉,另一些 人却以此为杋遇,砥砺磨炼,最终“鱼化为龙”。逆境中读书,因为外界的压力,也因为内心的 苦闷,常常会获得不一般的感受,甚至得到对人生世理豁然开朗的认识。古今中外,在逆境中坚 持读书学习而成就伟业的不乏其人。司马迁惨遭宫刑,仍持之以恒地博览群书,从而成就了《史 记》这一伟大著作。海伦·凯勒失聪失明,却凭借超乎常人的毅力,坚持读书,学会了英、法 德、拉丁、希腊五种语言,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的传奇 人物。在这些人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水滴穿石”的韧性,逆境中读书,可以帮助我们驱散心里 积压的阴霾,重新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 (4)闹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心无旁骛。当今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仿佛连同这 个社会一起变得躁动不安,很难静下心来读书。社会愈是嘈杂,愈需要我们有“非宁静无以 致远”的心态,书籍恰好具有这种功能。读书可以帮助我们闹中取静,摆脱嘈杂与喧嚣,丰 富学识,增长智慧;能帮助我们摆脱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无纤尘地走进或厚重或轻盈的书中 世界;也能帮助我们不被五光十色的世界所左右,追求灵魂与人格的崇高
(1)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 译文: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与朱元思书》) 译文: (3)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译文: 13.蒋琬深受诸葛亮器重的原因有哪些,请你写出两点。(2 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 14-17 题。(17 分) 读书与境遇 罗建军 (1)读书的境遇是指人读书时所处的境况和遭遇。人总是活在特定的境遇之中,境遇不 同,对客观世界的认知、理解和感悟也会有所区别。读书作为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 常常会与境遇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境遇中的人读同一本书,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感悟。 因此,科学地认识读书的境遇,是人们不容回避的问题。 (2)顺境中读书,可贵的是精神愉悦。人在此时此刻的心境,既有“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明媚,也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愉悦。身心轻松, 兴趣大增,容易打开视野,汲取新知识。正如罗曼•罗兰所言:“你用神采奕奕的眼神看世界, 世界也会用宽容的怀抱接纳你。”顺境中读书,关键是要确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的高远目标,广采博纳。同时还应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和清醒的头脑,平心静气,深思精进。 顺境中读书,可以帮助一个人消除骄气,清醒地认识自己,理性地看待世界。 (3)逆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坚持不懈。逆境人人都可能遇到,一些人在逆境中消沉,另一些 人却以此为机遇,砥砺磨炼,最终“鱼化为龙”。逆境中读书,因为外界的压力,也因为内心的 苦闷,常常会获得不一般的感受,甚至得到对人生世理豁然开朗的认识。古今中外,在逆境中坚 持读书学习而成就伟业的不乏其人。司马迁惨遭宫刑,仍持之以恒地博览群书,从而成就了《史 记》这一伟大著作。海伦•凯勒失聪失明,却凭借超乎常人的毅力,坚持读书,学会了英、法、 德、拉丁、希腊五种语言,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的传奇 人物。在这些人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水滴穿石”的韧性,逆境中读书,可以帮助我们驱散心里 积压的阴霾,重新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 (4)闹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心无旁骛。当今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仿佛连同这 个社会一起变得躁动不安,很难静下心来读书。社会愈是嘈杂,愈需要我们有“非宁静无以 致远”的心态,书籍恰好具有这种功能。读书可以帮助我们闹中取静,摆脱嘈杂与喧嚣,丰 富学识,增长智慧;能帮助我们摆脱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无纤尘地走进或厚重或轻盈的书中 世界;也能帮助我们不被五光十色的世界所左右,追求灵魂与人格的崇高
(5)“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醢心转是圣贤”无论客观世界如何变化,人的因素始终具有 决定性,只要我们始终坚守“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一信念,时刻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 追求,一种境界,一种信仰,就一定能拓展视野,更新观念,振奋精神,不断进步。 14.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观点。(3分) 15.阅读文章第(3)段,分析作者是如何论证本段“逆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坚持不懈”这一 观点的。(6分) 16.请为“闹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心无旁鹜”这一观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4分) 17.如何理解第(5)段“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这句话的深刻含义?(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17分) 用岁月在莲上写诗 林清玄 (1)那天路过台南县白河镇,就像暑天里突然饮了一盅冰凉的蜜水,又凉又甜。 (2)白河小镇是一个让人吃惊的地方,它是本省最大的莲花种植地,在小巷里走,在田 野上闲逛,都会在转折处看到一田田又大又美的莲花。那些经过细心栽培的莲花竟好似是天 然生成,在大地的好风好景里毫无愧色,夏日里格外有一种欣悦的气息。 (3)我去的时候正妤是莲子收成的季节,种莲的人家都忙碌起来了,大人小孩全到莲田 里去采莲子,对于我们这些只看过莲花美姿就叹息的人,永远也不知道种莲的人家是用怎么 样的辛苦在维护一池莲,使它开花结实。 (4)“夕阳斜,晚风飘,大家来唱采莲谣。红花艳,白花娇,扑面香风暑气消。你打桨, 我撑篙,喊一声过小桥。船行快,歌声高,采得莲花乐陶陶。”我们童年唱过的《采莲谣》 在白河好像一个梦境,因为种莲人家采的不是观賞的莲花,而是用来维持一家生话的莲子, 莲田里也没有可以打桨撑篙的莲舫,而要一步一步踩在莲田的烂泥里。 (5)采莲的时间是清晨太阳刚出来或者黄昏日头要落山的时分,一个个采莲人背起了竹 篓,带上了斗笠,涉入浅浅的泥巴里,把已经成熟的莲蓬一朵朵摘下来,放在竹篓里。 ()采回来的莲蓬先挖出里面的莲子,莲蓬外面有一层粗壳,要用小刀一粒一粒剥开, 晶莹洁白的莲子就滚了一地。 ⑦)莲子剥好后,还要用细针把莲子里的莲心挑出来,这些靠的全是灵巧的手工,一粒 也偷懒不得,所以全家老小都加入了工作。空的莲蓬可以卖给中药铺,还可以挂起来装饰; 洁白的莲子可以煮莲子汤,做许多可口的莱肴:苦的莲心则能煮苦茶,既降火又提神。 (8)我在白河镇看莲花的农民工作了一天,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觉得种莲的人就像莲子
(5)“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无论客观世界如何变化,人的因素始终具有 决定性,只要我们始终坚守“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一信念,时刻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 追求,一种境界,一种信仰,就一定能拓展视野,更新观念,振奋精神,不断进步。 14.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观点。(3 分) 15.阅读文章第(3)段,分析作者是如何论证本段“逆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坚持不懈”这一 观点的。(6 分) 16.请为“闹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心无旁骛”这一观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4 分) 17.如何理解第(5)段“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这句话的深刻含义?(4 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 18-21 题。(17 分) 用岁月在莲上写诗 林清玄 (1)那天路过台南县白河镇,就像暑天里突然饮了一盅冰凉的蜜水,又凉又甜。 (2)白河小镇是一个让人吃惊的地方,它是本省最大的莲花种植地,在小巷里走,在田 野上闲逛,都会在转折处看到一田田又大又美的莲花。那些经过细心栽培的莲花竟好似是天 然生成,在大地的好风好景里毫无愧色,夏日里格外有一种欣悦的气息。 (3)我去的时候正好是莲子收成的季节, 种莲的人家都忙碌起来了,大人小孩全到莲田 里去采莲子,对于我们这些只看过莲花美姿就叹息的人,永远也不知道种莲的人家是用怎么 样的辛苦在维护一池莲,使它开花结实。 (4)“夕阳斜,晚风飘,大家来唱采莲谣。红花艳,白花娇,扑面香风暑气消。你打桨, 我撑篙,喊一声过小桥。船行快,歌声高,采得莲花乐陶陶。”我们童年唱过的《采莲谣》 在白河好像一个梦境,因为种莲人家采的不是观赏的莲花,而是用来维持一家生话的莲子, 莲田里也没有可以打桨撑篙的莲舫,而要一步一步踩在莲田的烂泥里。 (5)采莲的时间是清晨太阳刚出来或者黄昏日头要落山的时分,一个个采莲人背起了竹 篓,带上了斗笠,涉入浅浅的泥巴里,把已经成熟的莲蓬一朵朵摘下来,放在竹篓里。 (6)采回来的莲蓬先挖出里面的莲子,莲蓬外面有一层粗壳,要用小刀一粒一粒剥开, 晶莹洁白的莲子就滚了一地。 (7)莲子剥好后,还要用细针把莲子里的莲心挑出来,这些靠的全是灵巧的手工,一粒 也偷懒不得,所以全家老小都加入了工作。空的莲蓬可以卖给中药铺,还可以挂起来装饰; 洁白的莲子可以煮莲子汤,做许多可口的菜肴;苦的莲心则能煮苦茶,既降火又提神。 (8)我在白河镇看莲花的农民工作了一天,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觉得种莲的人就像莲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