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The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 课程编码:Z215689 总学分:2 总学时:32 理论学时:32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必修课 开课单位:文学艺术学院音乐系 大纲制定者:范锐 大纲审定者:徐静 审定日期:2014年10月10日 课程简介: 《西方音乐史》这门课程是由七个阶段构成,分别是古希腊古罗马音乐时期、中世纪音乐时期 文艺复兴音乐时期,巴洛克音乐时期、古典主义音乐时期、浪漫主义音乐时期和0世纪的音乐。通过 音乐体裁、音乐作品、音乐风格、乐器器乐、音乐家以及音乐流派的产生和发展,融会贯通的学习 个完整的西方音乐历史。 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1、《西方音乐史》是音乐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其他音乐理论课程学习的基础,如:作品分析、 音乐美学、音乐人类学等学科。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能正确认知其他课程的学习内容,充实其精神 内涵和知识构架,更好的把握学习方向。 2、《西方音乐史》也是升学考研的必考科目。对继续深造学习的同学具有现实意义,所以学好该 课程很有必要。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1、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该课程,旨在掌握西方音乐发展的历史进程:了解不同时期音乐发展的不同风格流派、 各种音乐形式、体裁等,熟悉主要作曲家的生平与代表作品,掌握其创作风格和表现特征,开阔学生 的艺术视野,掌握欣赏音乐的基本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丰富音乐史理论知识,打 好音乐史论基础。 2、基本要求 《西方音乐史》是一门知识量丰富的课程,有大量的知识要点需要熟练掌握,要求同学们能够在 课堂上做好笔记,积极参与课堂的提问和问题的解答。希望同学们在课前课后进行预习和复习,博览 群书,并对课上提到的知识点做到融会贯通的理解。课后多欣赏音乐作品,从音乐中感悟音乐的变迁 时代的变迁、风格的变迁。 三、课程知识单元与知识点 0绪论 1古希腊古罗马音乐 1.1古希腊音乐 1.2古罗马音乐 2中世纪音乐 2.1 教会音乐的发展 2.2复调音乐的兴起 2.3世俗音乐的发展
26 《西方音乐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 The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 课程编码:Z215689 总学分: 2 总学时:32 理论学时:32 课程性质: 学科基础必修课 开课单位:文学艺术学院音乐系 大纲制定者: 范锐 大纲审定者:徐静 审定日期:2014 年 10 月 10 日 课程简介: 《西方音乐史》这门课程是由七个阶段构成,分别是古希腊古罗马音乐时期、中世纪音乐时期、 文艺复兴音乐时期,巴洛克音乐时期、古典主义音乐时期、浪漫主义音乐时期和 20 世纪的音乐。通过 音乐体裁、音乐作品、音乐风格、乐器器乐、音乐家以及音乐流派的产生和发展,融会贯通的学习一 个完整的西方音乐历史。 一、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1、《西方音乐史》是音乐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其他音乐理论课程学习的基础,如:作品分析、 音乐美学、音乐人类学等学科。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能正确认知其他课程的学习内容,充实其精神 内涵和知识构架,更好的把握学习方向。 2、《西方音乐史》也是升学考研的必考科目。对继续深造学习的同学具有现实意义,所以学好该 课程很有必要。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1、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该课程,旨在掌握西方音乐发展的历史进程;了解不同时期音乐发展的不同风格流派、 各种音乐形式、体裁等,熟悉主要作曲家的生平与代表作品,掌握其创作风格和表现特征,开阔学生 的艺术视野,掌握欣赏音乐的基本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丰富音乐史理论知识,打 好音乐史论基础。 2、 基本要求 《西方音乐史》是一门知识量丰富的课程,有大量的知识要点需要熟练掌握,要求同学们能够在 课堂上做好笔记,积极参与课堂的提问和问题的解答。希望同学们在课前课后进行预习和复习,博览 群书,并对课上提到的知识点做到融会贯通的理解。课后多欣赏音乐作品, 从音乐中感悟音乐的变迁、 时代的变迁、风格的变迁。 三、课程知识单元与知识点 0 绪论 1 古希腊古罗马音乐 1.1 古希腊音乐 1.2 古罗马音乐 2 中世纪音乐 2.1 教会音乐的发展 2.2 复调音乐的兴起 2.3 世俗音乐的发展
2.4 中世纪乐器 2.5“新艺术”时期 3文艺复兴时期音乐 3.1复调音乐的发展 32 宗教改革与反改药 3.3世俗音乐体裁 3.4乐器与器乐的发展 4巴罗克时期音乐 4.1 声乐的早期发展 42 乐器与器乐的发展 4.3巴罗克时期的代表作曲家 5古典主义时期音乐 5.1 古典主义时期歌剧的发展 5.2 古典主义时期器乐的发展 5.3维也纳古典乐派音乐家的艺术贡献 6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 6.1 浪漫主义致剧的发展 6.2 浪漫主义时期德奥音乐家 6.3浪漫主义时期其他国园籍音乐家 6.4 民族乐派 720世纪音乐 7.1 印象主义音乐 7.2表现主义音乐 7.3 新古典主义音乐 7.4 民族主义音乐 7.520世纪上半叶其他风格音乐 7.620世纪50一60年代音乐 7.7 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音乐 四、时间分配 教学环节(学时) 知识 单元 知识点 讲课 小计 0 绪论 2 2 1 古希腊古罗马音乐 2 2 2 中世纪音乐 4 文艺复兴时期暗乐 4 巴罗克时期音乐 4 5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 6 6 6浪漫主义时期音乐 6 6
27 2.4 中世纪乐器 2.5 “新艺术”时期 3 文艺复兴时期音乐 3.1 复调音乐的发展 3.2 宗教改革与反改革 3.3 世俗音乐体裁 3.4 乐器与器乐的发展 4 巴罗克时期音乐 4.1 声乐的早期发展 4.2 乐器与器乐的发展 4.3 巴罗克时期的代表作曲家 5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 5.1 古典主义时期歌剧的发展 5.2 古典主义时期器乐的发展 5.3 维也纳古典乐派音乐家的艺术贡献 6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 6.1 浪漫主义歌剧的发展 6.2 浪漫主义时期德奥音乐家 6.3 浪漫主义时期其他国籍音乐家 6.4 民族乐派 7 20 世纪音乐 7.1 印象主义音乐 7.2 表现主义音乐 7.3 新古典主义音乐 7.4 民族主义音乐 7.5 20 世纪上半叶其他风格音乐 7.6 20 世纪 50—60 年代音乐 7.7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的音乐 四、 时间分配 知识 单元 知 识 点 教学环节(学时) 讲课 小计 0 绪论 2 2 1 古希腊古罗马音乐 2 2 2 中世纪音乐 4 4 3 文艺复兴时期音乐 4 4 4 巴罗克时期音乐 4 4 5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 6 6 6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 6 6
720世纪音乐 4 4 总计 2 五、课程其他说明 1、主要先修课程:基本乐理、基础和声 2、适用专业类别:音乐学 3、授课教材: 沈旋 《西方音乐史简编》 上海音乐出版礼 参考教材: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 上海音乐出版社 张洪岛《欧洲音乐史》 人民音乐出版社 4、老核方式及成特构成: 闭卷考试,采用百分制。平时成绩30%(课堂表现10%、考勒情祝及自主学习方面20%),期 末试卷考试成绩70%
28 7 20 世纪音乐 4 4 总 计 32 32 五、课程其他说明 1、主要先修课程:基本乐理、基础和声 2、适用专业类别:音乐学 3、授课教材: 沈旋 《西方音乐史简编》 上海音乐出版社 参考教材: 于润洋 《西方音乐通史》 上海音乐出版社 张洪岛 《欧洲音乐史》 人民音乐出版社 4、 考核方式及成绩构成: 闭卷考试,采用百分制。平时成绩 30%(课堂表现 10%、考勤情况及自主学习方面 20%),期 末试卷考试成绩 70%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Brief introduction of Arts 课程编码:Z215167 总学分:2 总学时:32 理论学时:32 实验学时: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必修课 开课单位:文学艺术学院音乐系 大纲制定者:张 大纲审定者:徐静 审定日期:2014年10月10日 课程简介: 《艺术概论》是学科基础必修课,是一门研究艺术活动基本规律的课程,是阐述艺术的基本性质 艺术活动系统以及艺术种类特点为宗旨的科学体系。它是高校艺术院校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 《艺术概论》是对艺术活动进行分析、研究,以揭示艺术的本质和规律,指导学生按照艺术的特殊规 律讲行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营,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充分发挥艺术的各种功能的学科。 一、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艺术概论》是以艺术学基础理论和原理为内容的理论课程,是一门研究人类在艺术实践中所有 在的一般的艺术现象与本质及其活动规律的学科。该课程是为艺术类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 且属于一门必修课。该学科对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与艺术理性思考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指导作用。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1.教学目标 通过对《艺术概论》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确立科学的艺术观,基本具备观察艺术文化现象、分 析艺术发展规律,使学生能够鉴赏中外不同的艺术作品,体会不同民族的审美特征、审美理想与追求, 从而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与品味,进而增强民族的自豪感与自信心。 2.基本要求 《艺术概论》是一门引导和指导学生了解艺术学专业,并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艺术现象与本质及 其活动规律的课程,主要是理论教学环节,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对艺术活动进行分析、研究,以 揭示艺术的本质和规律,并按照艺术的特殊规律进行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 教师授课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方式主要采用教师讲解,理论授课32学时:教学方法采 用启发式、案例式、研讨式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要求学生明确该门学科的性质、意义和作用:学习和理解有关艺术理论的基本概念与原理:明了 艺术类型的划分及其主要艺术门类的审美特征:了解和掌握艺术发生、发展的一般知识与原理:明确 艺术在整个文化社会中的地位以及与其他文化现象的相关性:明确艺术世界的构成体系及其相互关系 深刻领会与把握艺术创作过程的艺术观念以及艺术创作的条件和规律,懂得艺术作品的内在语言构成 体系及其运动关系:明确艺术消费与艺术传播、艺术接受的基本理论,并重在提高其开展艺术欣赏与 批评活动的专业工作水平,最终不断强化讲行艺术活动的美有观今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知识单元与知识点 1艺术的起源 1.1关于艺术起源的传统观点 2.2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说
29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Brief introduction of Arts 课程编码:Z215167 总学分:2 总学时:32 理论学时:32 实验学时: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必修课 开课单位:文学艺术学院音乐系 大纲制定者:张弫 大纲审定者:徐静 审定日期:2014 年 10 月 10 日 课程简介: 《艺术概论》是学科基础必修课,是一门研究艺术活动基本规律的课程,是阐述艺术的基本性质、 艺术活动系统以及艺术种类特点为宗旨的科学体系。它是高校艺术院校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 《艺术概论》是对艺术活动进行分析、研究,以揭示艺术的本质和规律,指导学生按照艺术的特殊规 律进行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充分发挥艺术的各种功能的学科。 一、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艺术概论》是以艺术学基础理论和原理为内容的理论课程,是一门研究人类在艺术实践中所存 在的一般的艺术现象与本质及其活动规律的学科。该课程是为艺术类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 且属于一门必修课。该学科对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与艺术理性思考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指导作用。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1. 教学目标 通过对《艺术概论》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确立科学的艺术观,基本具备观察艺术文化现象、分 析艺术发展规律,使学生能够鉴赏中外不同的艺术作品,体会不同民族的审美特征、审美理想与追求, 从而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与品味,进而增强民族的自豪感与自信心。 2. 基本要求 《艺术概论》是一门引导和指导学生了解艺术学专业,并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艺术现象与本质及 其活动规律的课程,主要是理论教学环节,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对艺术活动进行分析、研究,以 揭示艺术的本质和规律,并按照艺术的特殊规律进行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 教师授课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方式主要采用教师讲解,理论授课 32 学时;教学方法采 用启发式、案例式、研讨式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要求学生明确该门学科的性质、意义和作用;学习和理解有关艺术理论的基本概念与原理;明了 艺术类型的划分及其主要艺术门类的审美特征;了解和掌握艺术发生、发展的一般知识与原理;明确 艺术在整个文化社会中的地位以及与其他文化现象的相关性;明确艺术世界的构成体系及其相互关系, 深刻领会与把握艺术创作过程的艺术观念以及艺术创作的条件和规律,懂得艺术作品的内在语言构成 体系及其运动关系;明确艺术消费与艺术传播、艺术接受的基本理论,并重在提高其开展艺术欣赏与 批评活动的专业工作水平,最终不断强化进行艺术活动的美育观念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知识单元与知识点 1 艺术的起源 1.1 关于艺术起源的传统观点 2.2 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说
2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2.1艺术的本质 2.2艺术的特征 3艺术功能与艺术教育 3.1艺术功能 3.2艺术教育 4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4.1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4.2艺术与哲学 43艺术与宗教 4.4艺术与道德 4.5艺术与科学 5艺术的门类 5.1艺术分类的依据 52步术分举的显现 5.3艺术分类的意义 6实用艺术 6.1建筑艺术 6.2园林艺术 6.3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 7造型艺术 7.1绘画艺术 7.2雕塑艺术 7.3摄影艺术 74书法艺术 8表情艺术 8.1音乐艺术 8.2舞蹈艺术 8.3曲艺艺术 9综合艺术 9.1戏剧艺术 9.2戏曲艺术 9.3动漫艺术 9.4电影艺术 9.5电视艺术 10语言艺术 10.1诗歌 10.2散文 10.3小说 1Ⅱ艺术创作
30 2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2.1 艺术的本质 2.2 艺术的特征 3 艺术功能与艺术教育 3.1 艺术功能 3.2 艺术教育 4 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4.1 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4.2 艺术与哲学 4.3 艺术与宗教 4.4 艺术与道德 4.5 艺术与科学 5 艺术的门类 5.1 艺术分类的依据 5.2 艺术分类的显现 5.3 艺术分类的意义 6 实用艺术 6.1 建筑艺术 6.2 园林艺术 6.3 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 7 造型艺术 7.1 绘画艺术 7.2 雕塑艺术 7.3 摄影艺术 7.4 书法艺术 8 表情艺术 8.1 音乐艺术 8.2 舞蹈艺术 8.3 曲艺艺术 9 综合艺术 9.1 戏剧艺术 9.2 戏曲艺术 9.3 动漫艺术 9.4 电影艺术 9.5 电视艺术 10 语言艺术 10.1 诗歌 10.2 散文 10.3 小说 11 艺术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