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测评 (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积累与运用(2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奠基(dian) 愧怍(zuo) 宰割(zai) 瓶颈(jing) B.涉猎(she)惦记(dian)取缔(ti)污秽(hui) C.歼灭(jian) 丰饶(ydo) 书斋(zhai) 然(han) D.憎恶(zeng)请问(jie)震悚(song)憧憬( cho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嗥鸣 谎谬 门槛 精疲力竭 B.元勋 粗拙 辔头 大庭广众 C.惧惮 选聘 攀谈 转弯摸角 D.谣言 田垄 班斓 莫名其妙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B.增加质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C.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D.当外国友人来杭州时,受到了杭州人民的热烈欢迎 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三月初,微风还带着寒意。西湖边的垂柳却迎风招展,满枝嫩叶、翩翩起舞,仿佛在迎候来自各方 的早春游人 B.“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罢?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罢?…”母亲曾经这样地问过 她 C.红船从嘉兴南湖出发已经航行了九十多年。其间,有时“春和景明,波澜不惊”;有时“阴风怒号, 浊浪排空”,但始终坚定不移,顺乎潮流 D.老舍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把平凡的话调动得生动有力。”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在中国人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一衣、食、住、行。把衣放在首位,为什 么? ①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②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 ③即必须首先从外表上塑造出具有儒家风范的形象 ④因为在礼仪之邦,衣是脸面、包装,是身份的体现 ⑤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与行为准则 A.①②⑤④③ B.③⑤④①② C.④①⑤②③ D.④①③②⑤ 6.默写。(3分) (1) 关山度若飞
1 期中测评 (时间:12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积累与运用(22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奠.基(diàn) 愧怍.(zuò) 宰.割(zǎi) 瓶颈.(jìng) B.涉.猎(shè) 惦.记(diàn) 取缔.(tì) 污秽.(huì) C.歼.灭(jiān) 丰饶.(yáo) 书斋.(zhāi) 酣.然(hān) D.憎.恶(zēng) 诘.问(jié) 震悚.(sǒng) 憧.憬(chōnɡ)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 分) A.嗥鸣 谎谬 门槛 精疲力竭 B.元勋 粗拙 辔头 大庭广众 C.惧惮 选聘 攀谈 转弯摸角 D.谣言 田垄 班斓 莫名其妙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B.增加质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C.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D.当外国友人来杭州时,受到了杭州人民的热烈欢迎。 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三月初,微风还带着寒意。西湖边的垂柳却迎风招展,满枝嫩叶、翩翩起舞,仿佛在迎候来自各方 的早春游人。 B.“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罢?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罢?……”母亲曾经这样地问过 她。 C.红船从嘉兴南湖出发已经航行了九十多年。其间,有时“春和景明,波澜不惊”;有时“阴风怒号, 浊浪排空”,但始终坚定不移,顺乎潮流。 D.老舍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把平凡的话调动得生动有力。”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在中国人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把衣放在首位,为什 么? 。 , , , 。 ①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②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 ③即必须首先从外表上塑造出具有儒家风范的形象 ④因为在礼仪之邦,衣是脸面、包装,是身份的体现 ⑤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与行为准则 A.①②⑤④③ B.③⑤④①② C.④①⑤②③ D.④①③②⑤ 6.默写。(3 分) (1) ,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2)独坐幽篁里, (王维《竹里馆》) 3)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7.名著阅读。(3分) 同学们针对《骆驼祥子》中“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 里去”这句话展开了讨论。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的发言,你怎么看?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阐述你 的看法和理由 甲:祥子是被他周围的人驱赶到野兽中去的。 乙:你怎么这么说呢?是祥子自己把自己驱赶到野兽中去的。 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6分) 材料一曾经热播的电视剧《虎妈猫爸》,让“爹娘难当”成了朋友圈里热议的话题,也让“起跑 线”的争论再度被热炒。也许,通过采访各类专家,人们可以找到“真正起跑线”的答案。 材料二对家长关于“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问题的调查结果 您认同“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吗?(单位%) 60 30 比较认同不认同 材料三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其实是父母自身。“正本”必须“溯源”,家长 只有形成正确的育儿观,才能帮助孩子在成长的每一天中都向着理想的终点奔跑。从这个意义上讲, 父母才是孩子成长的真正起跑线 材料四专家提醒:78%以上的孩子有心事总会选择向朋友和同学诉说。由此可见,父母要理解孩子 的内心世界,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1)请根据以上材料,概括“真正起跑线”的内涵。(2分) (2)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图表中所包含的主要信息。(不超过30字)(2分)
2 (《木兰诗》) (2)独坐幽篁里, 。 (王维《竹里馆》) (3)此夜曲中闻折柳,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7.名著阅读。(3 分) 同学们针对《骆驼祥子》中“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 里去”这句话展开了讨论。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的发言,你怎么看?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阐述你 的看法和理由。 甲:祥子是被他周围的人驱赶到野兽中去的。 乙:你怎么这么说呢?是祥子自己把自己驱赶到野兽中去的。 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6 分) 材料一 曾经热播的电视剧《虎妈猫爸》,让“爹娘难当”成了朋友圈里热议的话题,也让“起跑 线”的争论再度被热炒。也许,通过采访各类专家,人们可以找到“真正起跑线”的答案。 材料二 对家长关于“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问题的调查结果 材料三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其实是父母自身。“正本”必须“溯源”,家长 只有形成正确的育儿观,才能帮助孩子在成长的每一天中都向着理想的终点奔跑。从这个意义上讲, 父母才是孩子成长的真正起跑线。 材料四 专家提醒:78%以上的孩子有心事总会选择向朋友和同学诉说。由此可见,父母要理解孩子 的内心世界,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1)请根据以上材料,概括“真正起跑线”的内涵。(2 分) (2)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图表中所包含的主要信息。(不超过 30 字)(2 分)
(3)结合材料三的观点,你认为父母应怎样做到正确地教育子女?(2分) 、古诗文阅读(13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910题。(5分) 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国①席:竹席。②流莺:莺。流指其鸣声婉转 9.本诗通过描写院深席清 树阴满地 四幅夏日图画,流露 出诗人 的心情。(3分) 10.赏析“石榴开遍透帘明”中“透”字的妙处。(2分) (二)阅读【甲】【乙】两文,完成第1113题。(8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 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 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平 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 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味行乎?”平公曰:“善哉!” (选自《说苑·建本》) ①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②师旷:春秋时期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在音乐方 面造诣很深。③炳烛:点燃蜡烛。④昧行:在黑暗中走路。昧,暗。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及鲁肃过寻阳( (2)恐已暮矣(
3 (3)结合材料三的观点,你认为父母应怎样做到正确地教育子女?(2 分) 二、古诗文阅读(13 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 9~10 题。(5 分) 夏 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①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②时一声。 注①席:竹席。②流莺:莺。流,指其鸣声婉转。 9.本诗通过描写院深席清、 、树阴满地、 四幅夏日图画,流露 出诗人 的心情。(3 分) 10.赏析“石榴开遍透帘明”中“透”字的妙处。(2 分) (二)阅读【甲】【乙】两文,完成第 11~13 题。(8 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 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 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晋平公①问于师旷②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③乎?”平 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 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④乎?”平公曰:“善哉!” (选自《说苑·建本》) 注①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②师旷:春秋时期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在音乐方 面造诣很深。③炳烛:点燃蜡烛。④昧行:在黑暗中走路。昧,暗。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 分) (1)及.鲁肃过寻阳( ) (2)恐已暮.矣(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卿言多务,孰若孤? (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13.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请写出你在学习上得到的两点启示。(2分) 现代文阅读(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16题。(13分) 心中有间小书屋 ①那是一个初冬的夜晚,晚饭后,我和老公在附近一条不常走的街上散步。路灯早早亮了,路两 旁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闪烁的霓虹灯则为小城的夜色增添了几分妩媚。灯光下的人们或奔走于下 班回家的路上,或继续经营着赖以生存的生意,整个街道并没有因夜色而沉寂,一如白天的喧嚣 ②我们缓缓前行,漫无目的地打量着街道两边的店铺,饭店、超市、五金店……那个小书屋就 这样跳进了我的眼帘。最初吸引我的是玻璃橱窗上的那一层白纱,让店里的陈设变得隐约可见,多 了一层朦胧,多了一分温馨,还多了几许妙曼。透过橱窗旁边的玻璃门,小店一览无余。这是一个精 心布置的小书屋,二三十平方米,西边和北边沿墙各放一排高高的书架,上面满是书;东边放一长沙 发,玻璃茶几,有一位女士正坐在沙发上看书;中间一片空旷处放一玻璃桌,几把椅子,两位男士坐在 桌旁交谈。小屋上方垂着几盏别致的吊灯,橘黄色的光笼罩着,柔和而温暖。 ③好个静逸、雅致、可人的书屋啊!我指着书屋对老公说:“快看,这个书店不错!”老公看了 看,也赞同道:“是不错!刚开张的吧,前几天我从这儿经过还没看到。”“走,进去看看。”我提议 谁知老公兴致不高:“改天吧,有点冷,我想回去了。”我有点不舍,再把目光投向书屋,我好像听到 了有音乐在流淌,好像闻到了有香气在弥漫………
4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卿言多务,孰若孤? (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13.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请写出你在学习上得到的两点启示。(2 分) 三、现代文阅读(25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4~16 题。(13 分) 心中有间小书屋 ①那是一个初冬的夜晚,晚饭后,我和老公在附近一条不常走的街上散步。路灯早早亮了,路两 旁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闪烁的霓虹灯则为小城的夜色增添了几分妩媚。灯光下的人们或奔走于下 班回家的路上,或继续经营着赖以生存的生意,整个街道并没有因夜色而沉寂,一如白天的喧嚣。 ②我们缓缓前行,漫无目的地打量着街道两边的店铺,饭店、超市、五金店……那个小书屋就 这样跳进了我的眼帘。最初吸引我的是玻璃橱窗上的那一层白纱,让店里的陈设变得隐约可见,多 了一层朦胧,多了一分温馨,还多了几许妙曼。透过橱窗旁边的玻璃门,小店一览无余。这是一个精 心布置的小书屋,二三十平方米,西边和北边沿墙各放一排高高的书架,上面满是书;东边放一长沙 发,玻璃茶几,有一位女士正坐在沙发上看书;中间一片空旷处放一玻璃桌,几把椅子,两位男士坐在 桌旁交谈。小屋上方垂着几盏别致的吊灯,橘黄色的光笼罩着,柔和而温暖 .....。 ③好个静逸、雅致、可人的书屋啊!我指着书屋对老公说:“快看,这个书店不错!”老公看了 看,也赞同道:“是不错!刚开张的吧,前几天我从这儿经过还没看到。”“走,进去看看。”我提议。 谁知老公兴致不高:“改天吧,有点冷,我想回去了。”我有点不舍,再把目光投向书屋,我好像听到 了有音乐在流淌,好像闻到了有香气在弥漫……
④后来,北风凛冽,不再散步。再后来,忙忙碌碌,这个书屋也被淡忘了。直到半年后的一天,晚 饭后我独自散步,临出门时突然有要买一本书的冲动,便想起了那个温馨的小书屋。来到书店时,我 却愣住了:明晃晃的灯把屋子照得如同白昼,书店原本不大的空间里又新增了不少半人高的书柜和 方形的桌子,上面堆满了书,书柜书桌之间的走道仅供两人侧身通过。我转了转,满眼都是刀光剑影 的武侠小说、肤浅庸俗的言情故事、粗制滥造的搞怪漫画……与那些充斥着商业气息的书店并无 二致,哪里还是半年前的那个弥散着书香的书屋啊!几许惆怅油然而生 ⑤一本本寻,一本本觅,终于找到了国学大师季羡林的两本散文,两本书灰头土脸地躲在角落里 感觉是从前没卖掉剩下的。我抽出了其中一本——《心是莲花开》,走向门边的付款台。店主是 位三十多岁的男子,正沉迷于网络游戏,我把书伸过去,好一会儿,他勉强抬起头看一下价格,又把目 光转向电脑屏幕。我一边付款一边说:“你这个店变化好大呀!我喜欢原来的样子。”“哦?”他狐 疑地看了我一眼,没有吱声,这还是那位店主吗?不是,应该不是,怎么能是呢?能把书屋布置成那样 的人必定是个读书之人,必定是个爱书之人,他的眼里必定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的周身必定弥漫着 书卷的清香。当他决定把这个店转给别人时,心中一定有着万般的不舍,又有着万般的无奈吧! ⑥走出店门,沉重的脚步声告诉我:这儿我再不会 ⑦抬头望向夜空,星星已经困倦得睡眼蒙昽,我的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那曾经温馨的书屋在 喧嚣的都市里或许不会长久,即使残存在角落里的或许也抵挡不了利益洪流的冲击。我们无法改变 什么,却可以为自己宁静的生活、高雅的情趣坚守一方栖息地,沉默守望 ⑧好想拥有一间书屋,拥有一间静逸、温馨的书屋。我也会在窗上缀有白纱,清风徐来,纱随风 舞;我也会在书屋里安放沙发桌椅,播放轻柔的钢琴曲;我还会在书屋一角放置几盆鲜花,让花香和 墨香一起萦绕,心如莲花般绽放… ⑨温馨的小书屋没有了,却在我的心里扎下了根。 14.通读全文思考:文章②③两段写出小书屋 的特点,第⑥ 段却说“这儿,我再不会来”,原因是 表达 (4分) 15.品味语言,回答问题。(6分) (1)结合语境,说说第②段中加点短语的含义。(3分) 小屋上方垂着几盏别致的吊灯,橘黄色的光笼罩着,柔和而温暖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⑤段中的画线句。(3分) 两本书灰头土脸地躲在角落里,感觉是从前没卖掉剩下的
5 ④后来,北风凛冽,不再散步。再后来,忙忙碌碌,这个书屋也被淡忘了。直到半年后的一天,晚 饭后我独自散步,临出门时突然有要买一本书的冲动,便想起了那个温馨的小书屋。来到书店时,我 却愣住了:明晃晃的灯把屋子照得如同白昼,书店原本不大的空间里又新增了不少半人高的书柜和 方形的桌子,上面堆满了书,书柜书桌之间的走道仅供两人侧身通过。我转了转,满眼都是刀光剑影 的武侠小说、肤浅庸俗的言情故事、粗制滥造的搞怪漫画……与那些充斥着商业气息的书店并无 二致,哪里还是半年前的那个弥散着书香的书屋啊!几许惆怅油然而生。 ⑤一本本寻,一本本觅,终于找到了国学大师季羡林的两本散文,两本书灰头土脸地躲在角落里, 感觉是从前没卖掉剩下的。我抽出了其中一本——《心是莲花开》,走向门边的付款台。店主是一 位三十多岁的男子,正沉迷于网络游戏,我把书伸过去,好一会儿,他勉强抬起头看一下价格,又把目 光转向电脑屏幕。我一边付款一边说:“你这个店变化好大呀!我喜欢原来的样子。”“哦?”他狐 疑地看了我一眼,没有吱声,这还是那位店主吗?不是,应该不是,怎么能是呢?能把书屋布置成那样 的人必定是个读书之人,必定是个爱书之人,他的眼里必定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的周身必定弥漫着 书卷的清香。当他决定把这个店转给别人时,心中一定有着万般的不舍,又有着万般的无奈吧! ⑥走出店门,沉重的脚步声告诉我:这儿,我再不会来。 ⑦抬头望向夜空,星星已经困倦得睡眼蒙眬,我的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那曾经温馨的书屋在 喧嚣的都市里或许不会长久,即使残存在角落里的或许也抵挡不了利益洪流的冲击。我们无法改变 什么,却可以为自己宁静的生活、高雅的情趣坚守一方栖息地,沉默守望。 ⑧好想拥有一间书屋,拥有一间静逸、温馨的书屋。我也会在窗上缀有白纱,清风徐来,纱随风 舞;我也会在书屋里安放沙发桌椅,播放轻柔的钢琴曲;我还会在书屋一角放置几盆鲜花,让花香和 墨香一起萦绕,心如莲花般绽放…… ⑨温馨的小书屋没有了,却在我的心里扎下了根。 14.通读全文思考:文章②③两段写出小书屋 的特点,第⑥ 段却说“这儿,我再不会来”,原因是 ,表达 了 。(4 分) 15.品味语言,回答问题。(6 分) (1)结合语境,说说第②段中加点短语的含义。(3 分) 小屋上方垂着几盏别致的吊灯,橘黄色的光笼罩着,柔和而温暖 .....。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⑤段中的画线句。(3 分) 两本书灰头土脸地躲在角落里,感觉是从前没卖掉剩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