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学习目标达成途径型TCP/IP应用服务。四、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课程贡献毕业要求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度目标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能够将网络空间安全领域常目标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0.4 1-3用的工程方法和技术应用于实践1、2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工程问题的推理、分析。复杂工程问题。毕业要求4.研究:掌握网络空间安全领域中实践工程问题的科学研究方法,能能够通过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目标30.6够针对研究目标设计实验、4-4和解释,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有效的结论。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五、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支撑课程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在讲计算机网络定义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作用是什么、计算机网络具有哪些特点等问题。2.讲授教学法(支撑课程目标2)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以语言为主要工具,通过叙述、解释、推论来传递信息、传授知识、阐明概念,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概念、网络拓扑结构及网络传输介质,让学生熟悉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网络互连设备和Internet技术。3.互动式教学法(支撑课程目标2)加强师生互动,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和分享经验。通过组织课堂讨论、小组作业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例如让学生分小组讨论IP地址分类,分析子网划分和子网掩码。4.任务驱动教学法(支撑课程目标3)23
23 课程学习目标 达成途径 型 TCP/IP 应用服务。 四、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 课程 目标 贡 献 度 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 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 复杂工程问题。 1-3 能够将网络空间安全领域常 用的工程方法和技术应用于实践 工程问题的推理、分析。 目标 1、2 0.4 毕业要求 4.研究:掌握 网络空间安全领域中实践工 程问题的科学研究方法,能 够针对研究目标设计实验、 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 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 论。 4-4 能够通过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和解释,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 有效的结论。 目标 3 0.6 五、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法(支撑课程目标 1) 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 性。例如在讲计算机网络定义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 网络的作用是什么、计算机网络具有哪些特点等问题。 2.讲授教学法(支撑课程目标 2) 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以语言为主要工具,通过叙述、解释、推论来传递信 息、传授知识、阐明概念,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概念、网 络拓扑结构及网络传输介质,让学生熟悉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网络互连设备和 Internet 技术。 3.互动式教学法(支撑课程目标 2) 加强师生互动,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和分享经验。通过组织课堂讨论、小组 作业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例如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IP 地址分 类,分析子网划分和子网掩码。 4.任务驱动教学法(支撑课程目标 3)
布置与网络设备相关的项目任务,让学生在项目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项目任务可以涉及各种网络设备的安装、配置、调试以及进行网络管理、维护的能力,掌握常用网络操作系统之上的各种网络应用的配置等能力,培养学生的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力,六、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一)课堂教学内容及安排思政元素/对应的序学教学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难点思政案例课程目号时方法标(简述)涉及到数据通信技术编1、讲码技术时,授理我们也应该了解计算机网络论知认识到信息概念、形成与发的传递与共识教学重点:计算机网展、计算机网络络的分类、数据编码享不仅仅是2、示的分类等内容;技术、计算机网络的技术层面掌握数据通信技范演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目标 1术、数据编码技2的,更包含1示络传输介质概述术、数据交换技了责任与安3、实术;理解计算机全意识,促教学难点:数据交换践练网络的拓扑结技术使我们在学构:掌握计算机习习与实践中网络传输介质:4、小保持良好的组讨道德品质与论社会责任感。在诸多不同教学重点:掌握OSI1、讲掌握OSI参考模之上,定义参考模型;掌握授理型及数据传输;统一的规范TCP/IP体系结构;掌论知计算机网络掌握TCP/IP网络和标准,只握物理层、数据链路识体系结构与要遵守规目标224层、网络层、传输层、体系结构和两种2、示协议则,则兼容应用层的层次结构及体系结构之间的范演一切不同。功能异同:掌握DNS、示既追求可通3、实DHCP、HTTP、FTP教学难点:掌握网络信范围内的24
24 布置与网络设备相关的项目任务,让学生在项目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项目任务可以涉及各种网络设备的安装、配置、 调试以及进行网络管理、维护的能力,掌握常用网络操作系统之上的各种网络应 用的配置等能力,培养学生的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力。 六、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 (一)课堂教学内容及安排 序 号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学 时 重难点 思政元素/ 思政案例 (简述) 教学 方法 对应的 课程目 标 1 计算机网络 概述 了解计算机网络 概念、形成与发 展、计算机网络 的分类等内容; 掌握数据通信技 术、数据编码技 术、数据交换技 术;理解计算机 网 络 的 拓 扑 结 构;掌握计算机 网络传输介质; 2 教学重点:计算机网 络的分类、数据编码 技术、计算机网络的 拓扑结构、计算机网 络传输介质 教学难点:数据交换 技术 涉及到数据 通信技术编 码技术时, 我们也应该 认识到信息 的传递与共 享不仅仅是 技术层面 的,更包含 了责任与安 全意识,促 使我们在学 习与实践中 保持良好的 道德品质与 社会责任 感。 1、讲 授理 论知 识 2、示 范演 示 3、实 践练 习 4、小 组讨 论 目标 1 2 计算机网络 体系结构与 协议 掌握 OSI 参考模 型及数据传输; 掌握TCP/IP网络 体系结构和两种 体系结构之间的 异同;掌握 DNS、 DHCP、HTTP、FTP 4 教学重点:掌握 OSI 参考模型;掌握 TCP/IP 体系结构;掌 握物理层、数据链路 层、网络层、传输层、 应用层的层次结构及 功能 教学难点:掌握网络 在诸多不同 之上,定义 统一的规范 和标准,只 要遵守规 则,则兼容 一切不同。 既追求可通 信范围内的 1、讲 授理 论知 识 2、示 范演 示 3、实 目标 2
层、传输层的功能共同点,又践练协议:重点掌握尊重各个厂习IP协议、TCP协商与机构的4、小议、UDP协议;创新与不组讨同。求同存论异是在生活中解决问题的一大法宝。在通过分析CSMA/CD1、讲协议和令牌授理环、令牌总论知教学重点:掌握线的原理和了解常局域网的识CSMA/CD协议和令实现过程,基本概念和发牌环、令牌总线、以2、示可以启发学展;掌握局域网太网、无线局域网。生思考如何范演参考模型及协议优化网络性目标1局域网技术3示教学难点:需要深入标准:掌握局域能、提高网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3、实网组网技术:理络效率等;和实现机制,包括如践练解无线局域网的通过实践操何避免冲突、如何保作,可以培习内容;证数据的一致性等。养学生的动4、小手能力和解组讨决问题的能论力。广域网技术1、讲作为公共通授理信基础设施,对于社论知了解广域网技术教学重点:掌握典型会的发展和的基本原理与发识:的广域网协议和技进步具有重展;了解公用交2、示要作用。通术,如PPP、ISDN、换电话网PSTNATM、顿中继和SDH过介绍广域范演广域网技术了解综合业务数目标1X技术等。网技术在应示字网ISDN;掌握急救援、疫教学难点:掌握X.25X.25分组交换网3、实情防控等方分组交换网、顿中继、掌握顿中继FR;践练ATM网的联系和区别面的应用,掌握ATM技术可以引导学习生认识到广4、小域网技术对组讨于社会公共25
25 协议;重点掌握 IP 协议、TCP 协 议、UDP 协议; 层、传输层的功能 共同点,又 尊重各个厂 商与机构的 创新与不 同。求同存 异是在生活 中解决问题 的一大法 宝。 践练习4、小 组讨论 3 局域网技术 了解常局域网的 基 本 概 念 和 发 展;掌握局域网 参考模型及协议 标准;掌握局域 网组网技术;理 解无线局域网的 内容; 4 教 学 重 点 : 掌 握 CSMA/CD 协 议 和 令 牌环、令牌总线、以 太网、无线局域网。 教学难点:需要深入 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 和实现机制,包括如 何避免冲突、如何保 证数据的一致性等。 在通过分析 CSMA/CD 协议和令牌 环、令牌总 线的原理和 实现过程, 可以启发学 生思考如何 优化网络性 能、提高网 络效率等; 通过实践操 作,可以培 养学生的动 手能力和解 决问题的能 力。 1、讲 授理论知识2、示 范演示3、实 践练习4、小 组讨论 目标 1 4 广域网技术 了解广域网技术 的基本原理与发 展;了解公用交 换电话网 PSTN 了解综合业务数 字网 ISDN;掌握 X.25 分组交换网 掌握帧中继 FR; 掌握 ATM 技术 2 教学重点:掌握典型 的广域网协议和技 术,如 PPP、ISDN、 ATM、帧中继和 SDH 技术等。 教学难点:掌握 X.25 分组交换网、帧中继、 ATM 网的联系和区别 广域网技术 作为公共通 信 基 础 设 施,对于社 会的发展和 进步具有重 要作用。通 过介绍广域 网技术在应 急救援、疫 情防控等方 面的应用, 可以引导学 生认识到广 域网技术对 于社会公共 1、讲 授理论知识2、示 范演示3、实 践练习4、小 组讨 目标 1
利益的重要论性和责任担当。1、讲网络互联设授理备作为信息教学重点:掌握网络时代的重要论知基础设施,互联设备的基本概念识和原理。理解Internet关乎国家的2、示了解网络设备简的路由选择协议;掌安全和利握网际报文控制协议范演介:掌握交换机益。在学习网络互联设的基本配置;掌6ICMP,掌握网络层设过程中,可5目标3示备握路由器的基本备。以引导学生3、实增强国家安配置:践练教学难点:掌握交换全意识和民机和路由器的定义、族自豪感,习工作原理和功能。自觉维护国4、小家的安全和组讨稳定。论1、讲授理教学重点:掌握通过介绍Internet接入技术的论知Internet技术基本原理和常见接入识的起源和发方式,如ADSL、光纤、了解Internet的展,可以让2、示无线等。了解搜索引基本服务;掌握学生了解中擎的工作原理和基本范演Internet接入技国在InternetInternet技技术,如网页抓取、目标364示术技术领域的术的分类:了解索引、排序等。电子邮件的工作发展历程和3、实原理成就,从而践练教学难点:掌握掌握激发学生的Internet接入技术的习爱国热情和基本原理和常见接入4、小自豪感。方式组讨论了解计算机网络教学重点:掌握数据计算机网络1、讲安全概述:掌握加密技术的基本原安全与管理授理网络安全技术;理,包括对称加密和课程强调诚计算机网络掌握防火墙技公钥加密等。了解防信、公正、论知目标378安全与管理术、入侵检测技火墙技术的分类和工法治等社会识术、反病毒技术;作原理,如网络层防主义核心价2、示了解网络管理的火墙和应用层防火值观,通过范演墙。概念与原理学习该课26
26 利益的重要 性和责任担 当。 论 5 网络互联设 备 了解网络设备简 介;掌握交换机 的基本配置;掌 握路由器的基本 配置; 6 教学重点:掌握网络 互联设备的基本概念 和原理。理解 Internet 的路由选择协议;掌 握网际报文控制协议 ICMP,掌握网络层设 备。教学难点:掌握交换 机和路由器的定义、 工作原理和功能。 网络互联设 备作为信息 时代的重要 基础设施, 关乎国家的 安 全 和 利 益。在学习 过程中,可 以引导学生 增强国家安 全意识和民 族自豪感, 自觉维护国 家的安全和 稳定。 1、讲 授理论知识2、示 范演示3、实 践练习4、小 组讨论 目标 3 6 Internet 技 术 了 解 Internet 的 基本服务;掌握 Internet 接 入 技 术的分类;了解 电子邮件的工作 原理 4 教 学 重 点 : 掌 握 Internet 接入技术的 基本原理和常见接入 方式,如 ADSL、光纤、 无线等。了解搜索引 擎的工作原理和基本 技术,如网页抓取、 索引、排序等。 教学难点:掌握掌握 Internet 接入技术的 基本原理和常见接入 方式 通 过 介 绍 Internet 技术 的起源和发 展,可以让 学生了解中 国在 Internet 技术领域的 发展历程和 成就,从而 激发学生的 爱国热情和 自豪感。 1、讲 授理论知识2、示 范演示3、实 践练习4、小 组讨论 目标 3 7 计算机网络 安全与管理 了解计算机网络 安全概述;掌握 网络安全技术; 掌 握 防 火 墙 技 术、入侵检测技 术、反病毒技术; 了解网络管理的 概念与原理 8 教学重点:掌握数据 加密技术的基本原 理,包括对称加密和 公钥加密等。了解防 火墙技术的分类和工 作原理,如网络层防 火墙和应用层防火 墙。 计算机网络 安全与管理 课程强调诚 信、公正、 法治等社会 主义核心价 值观,通过 学 习 该 课 1、讲 授理论知识2、示 范演 目标 3
程,可以引教学难点:掌握数据示加密技术的基本原导学生树立3、实理,包括对称加密和正确的价值践练公钥加密等。观,遵守职业道德和法习律法规。4、小组讨论IPV6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体现了创新精神。创新1、讲精神是推动授理人类社会进论知步的重要力识量,也是思教学重点:掌握IPV6政教育中重2、示技术的原理、特点和要的元素之掌握IPv6技术、范演网络前沿技应用场景一。IPV6技8目标3云计算等网络前2示术教学难点:掌握IPv6术的研发需沿技术地址类型、IPv6过渡要不断探3、实技术索、尝试和践练创新,这种习创新精神可4、小以激发人们组讨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论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总计3211(二)课内实践项目内容及安排实验(实践)类型序实验(实践)教学对应的课实验(实践)内容学时(演示、验证、综号项目方法程目标合、设计研究等)1、域名的概念及作用示范DNS服务的配2演示演示目标12、DNS服务的配置;置与管理实践3、DNS客户端的配置:27
27 教学难点:掌握数据 加密技术的基本原 理,包括对称加密和 公钥加密等。 程,可以引 导学生树立 正确的价值 观,遵守职 业道德和法 律法规。 示 3、实 践练 习 4、小 组讨 论 8 网络前沿技 术 掌握 IPv6 技术、 云计算等网络前 沿技术 2 教学重点:掌握 IPV6 技术的原理、特点和 应用场景 教学难点:掌握 IPv6 地址类型、IPv6 过渡 技术 IPV6 技术的 研发和应用 体现了创新 精神。创新 精神是推动 人类社会进 步的重要力 量,也是思 政教育中重 要的元素之 一。IPV6 技 术的研发需 要 不 断 探 索、尝试和 创新,这种 创新精神可 以激发人们 的创新意识 和创造力, 推动科技进 步和社会发 展。 1、讲 授理 论知 识 2、示 范演 示 3、实 践练 习 4、小 组讨 论 目标 3 总计 32 —— (二)课内实践项目内容及安排 序 号 实验(实践) 项目 实验(实践)内容 学时 实验(实践)类型 (演示、验证、综 合、设计研究等) 教学 方法 对应的课 程目标 1 DNS 服务的配 置与管理 1、域名的概念及作用 2、DNS 服务的配置; 3、DNS 客户端的配置; 2 演示 示范 演示 实践 目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