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12月份联考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6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一第7题,共7题),非选择题(第8 题一第20题,共13题)两部分,本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 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第1题一第7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 凃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 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 律无效。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我绝不是在这里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往事仍然清清楚楚地岀现在我眼 前。那无数难熬难忘的日子,各种各样对同胞 的侮辱和伤害,那些搞 不完的屠杀,算不清的恩仇!难道我们应该完全忘记,不再让人提起它们,以便 多少年后让它们 再重演一次? A.骇人听闻惨绝人寰改头换面 B.耸人听闻惨绝人寰 洗心革面 C.骇人听闻 惨无人道 洗心革面 D.耸人听闻 惨无人道 改头换面 2.下列修辞手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珂勒惠支的这些画像,无言地缠绕着所有受难的妇女的灵魂,正如画家在给妇 女造像时,着意保留自己的影子一样 B.茨维塔耶娃在赢来不幸的同时赢得了诗歌。在自由临近时,人性和美感一同开 放,她的诗篇便铮然飞起,向着人们的集居地… C.大堆的被称为“批评家”之流的人物,或者做作家背上的犀牛鸟,一生靠啄食 有限的几个小虫子为食物;或者做笼中的鹦鹉,着意重复主人的腔调。 D.唐朝的土地上,生长着清清爽爽的蔬菜,生长着清清爽爽的诗。你且看那韭菜 朴素安详地,一根一根地,在露水和清风里,认真地排列着自己。 3.填入陆游这首《夜游宫·记梦》空白处的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雪晓清笳乱, 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A.宝马悲嘶空无迹 B.家在钓台烟雨西 C.梦游处不知何地 D.山那畔卖酒青旗 4.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A.你既然身体微恙,那就给老师打个电话,请半天假在家好好休息一下 B.欣闻曹先生出版纪念会在南京举行,本人因事未能躬逢盛事,谨此电贺 C.先生说得有道理,领教领教!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 12 月份联考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 6 页,包含选择题(第 1 题—第 7 题,共 7 题),非选择题(第 8 题—第 20 题,共 13 题)两部分,本卷满分为 16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 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第 1 题—第 7 题),必须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 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 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 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我绝不是在这里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往事仍然清清楚楚地出现在我眼 前。那无数难熬难忘的日子,各种各样对同胞 的侮辱和伤害,那些搞 不完的屠杀,算不清的恩仇!难道我们应该完全忘记,不再让人提起它们,以便 多少年后让它们 再重演一次? A.骇人听闻 惨绝人寰 改头换面 B.耸人听闻 惨绝人寰 洗心革面 C.骇人听闻 惨无人道 洗心革面 D.耸人听闻 惨无人道 改头换面 2.下列修辞手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 分)( ) A.珂勒惠支的这些画像,无言地缠绕着所有受难的妇女的灵魂,正如画家在给妇 女造像时,着意保留自己的影子一样。 B.茨维塔耶娃在赢来不幸的同时赢得了诗歌。在自由临近时,人性和美感一同开 放,她的诗篇便铮然飞起,向着人们的集居地…… C.大堆的被称为“批评家”之流的人物,或者做作家背上的犀牛鸟,一生靠啄食 有限的几个小虫子为食物;或者做笼中的鹦鹉,着意重复主人的腔调。 D.唐朝的土地上,生长着清清爽爽的蔬菜,生长着清清爽爽的诗。你且看那韭菜 ——朴素安详地,一根一根地,在露水和清风里,认真地排列着自己。 3.填入陆游这首《夜游宫·记梦》空白处的诗句,最恰当的—项是(3 分)( ) 雪晓清笳乱, 。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A.宝马悲嘶空无迹 B.家在钓台烟雨西 C.梦游处不知何地 D.山那畔卖酒青旗 4.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 分)() A.你既然身体微恙,那就给老师打个电话,请半天假在家好好休息一下。 B.欣闻曹先生出版纪念会在南京举行,本人因事未能躬逢盛事,谨此电贺。 C.先生说得有道理,领教领教!
D.我所做的只是抛砖引玉而已,能略尽绵薄之力,于愿足矣 5.依次填入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写一篇文章,总有作者主要想表达的东西,那个东西立在那儿,就是等着你上来 “直奔主 题 紧紧围绕主题”,就是这种打法。 ①总是急于把它弄到 ②没有经验的人 ③它没被打到自己反而狼狈 ④如泼妇动武,坏发乱形 ⑤结果扭打纠缠撕扯抓掐 A.④①⑤③② B.②①⑤④③ C.③②④①⑤ D.②①④⑤③ 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随州李君墓表 曾国藩 道光二十六年某月,随州李君年八十四,考终于里第。其兄之子户部主事树人, 闻赴京师,将去官持丧。余往吊,语之曰:“于古期功之丧,仕者去职;缌之丧, 士不得应举。今子之归,礼也。”树人曰:“岂以为礼?致吾哀尔。”且泣曰 “叔父葬有日,既埋石幽宫,维墓道当别立碣,将揭其行义以视来者,敬以属先 生。”则为余缕述一一,甚详 树人事予甚敬,又以礼请,余其可辞?惟君受性刚介,于事无所不敢。凡所力任, 必自于公;或私于己,毫毛不以措意。人所愈惮,当之愈勇。嘉庆初,川楚教匪 蜂起,汉沔荆襄蹂躏殆遍。随州之西有澴潭者,巨镇也。贼将大掠而窟之。君戒 镇家出一人,负薪一束,执长竿笼一炬,临水雁列。竟夕焚薪,火光亘六七里, 贼不敢渡,随以不陷。近村有田,久没于水,吏责赋于比邻,民绝苦之。君遍哀 诸司,乞蠲无田之赋,竟以得请。其他施于乡者称是。是故邑有举也,非其倡不 兴;里有争也,非其解不息。其贵盛也,人皆称愿之:其疾皆奔视;其没也,哭 之皆哀云 李氏世居随州,家微也。君少与其兄某发愤力学,自度终无以大其门,乃去为贾, 累致千金,一以资兄宦学,不问。久之,乃为兄纳金县官,得除为丞,稍迁至云 南嵩明州知州。而君亦以武学生入资为都司。于是诸子翩翩,文学仕进,浸昌大 矣 君讳某,字某,曾祖某,祖某,皆不仕。考某,以嵩明君贵,诰封奉直大夫。子 二人,长某,以嵩明君得子迟,与为嗣,后遂不还。次某,孙某某。自嵩明君之 殁二十年,君抚诸孤,恩勤备至。树人之官京师,君一资之,如资其兄。其视兄 子不知其非己子,其视己子不知其非兄之子也。 呜呼!自众人论之,彼施于乡者博矣;自知道者观之,独其施于家者,不可能耳。 不可能也,则亦不可朽也 (选自《曾国藩全集》,有删节) 【注】受性:赋性、天性。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考终于里第 第:宅第 B.将揭其行义以视来者 揭:发布
D.我所做的只是抛砖引玉而已,能略尽绵薄之力,于愿足矣。 5.依次填入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写一篇文章,总有作者主要想表达的东西,那个东西立在那儿,就是等着你上来 打。 , , , , 。“直奔主 题”,“紧紧围绕主题”,就是这种打法。 ①总是急于把它弄到 ②没有经验的人 ③它没被打到自己反而狼狈 ④如泼妇动武,坏发乱形 ⑤结果扭打纠缠撕扯抓掐 A.④①⑤③② B.②①⑤④③ C.③②④①⑤ D.②①④⑤③ 二、文言文阅读(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 随州李君墓表 曾国藩 道光二十六年某月,随州李君年八十四,考终于里第。其兄之子户部主事树人, 闻赴京师,将去官持丧。余往吊,语之曰:“于古期功之丧,仕者去职;缌之丧, 士不得应举。今子之归,礼也。”树人曰:“岂以为礼?致吾哀尔。”且泣曰: “叔父葬有日,既埋石幽宫,维墓道当别立碣,将揭其行义以视来者,敬以属先 生。”则为余缕述一一,甚详。 树人事予甚敬,又以礼请,余其可辞?惟君受性刚介,于事无所不敢。凡所力任, 必自于公;或私于己,毫毛不以措意。人所愈惮,当之愈勇。嘉庆初,川楚教匪 蜂起,汉沔荆襄蹂躏殆遍。随州之西有澴潭者,巨镇也。贼将大掠而窟之。君戒 镇家出一人,负薪一束,执长竿笼一炬,临水雁列。竟夕焚薪,火光亘六七里, 贼不敢渡,随以不陷。近村有田,久没于水,吏责赋于比邻,民绝苦之。君遍哀 诸司,乞蠲无田之赋,竟以得请。其他施于乡者称是。是故邑有举也,非其倡不 兴;里有争也,非其解不息。其贵盛也,人皆称愿之;其疾皆奔视;其没也,哭 之皆哀云。 李氏世居随州,家微也。君少与其兄某发愤力学,自度终无以大其门,乃去为贾, 累致千金,一以资兄宦学,不问。久之,乃为兄纳金县官,得除为丞,稍迁至云 南嵩明州知州。而君亦以武学生入资为都司。于是诸子翩翩,文学仕进,浸昌大 矣。 君讳某,字某,曾祖某,祖某,皆不仕。考某,以嵩明君贵,诰封奉直大夫。子 二人,长某,以嵩明君得子迟,与为嗣,后遂不还。次某,孙某某。自嵩明君之 殁二十年,君抚诸孤,恩勤备至。树人之官京师,君一资之,如资其兄。其视兄 子不知其非己子,其视己子不知其非兄之子也。 呜呼!自众人论之,彼施于乡者博矣;自知道者观之,独其施于家者,不可能耳。 不可能也,则亦不可朽也。 (选自《曾国藩全集》,有删节) 【注】受性:赋性、天性。 6.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考终于里第 第:宅第 B. 将揭其行义以视来者 揭:发布
C.惟君受性刚介 介:耿介 D.汉沔荆襄蹂躏殆遍 殆:危险 7.请找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今子之归,礼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则为余缕述一一窃为大王不取也 C.又以礼请,余其可辞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D.而君亦以武学生入资为都司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竟夕焚薪,火光亘六七里,贼不敢渡,随以不陷。(4分) (2)久之,乃为兄纳金县官,得除为丞,稍迁至云南嵩明州知州。(4分) 9.根据第二段,概括李君“受性刚介,于事无所不敢”的具体表现。(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寄情 李吕 脸上残霞酒半消,晚妆匀罢却无聊。金泥帐小教谁共?银字笙寒懒更调。 人悄悄,漏迢迢,琐窗虚度可怜宵。一从恨满丁香结,几度春深豆蔻梢。 【注】这句话出自杜牧《赠别二首》之一:“豆蔻梢头二月初。” 10.这首词从哪些方面刻画了人物形象?请简要概括。(5分) 11.赏析这首词结句“几度春深豆蔻梢”的表达效果。(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善假于物也。(《劝学》) ②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师说》) ③纵一苇之所如, (《赤壁赋》) ④ 犹抱琵琶半遮面。(《琵琶行》) ⑤树木阴翳,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醉翁亭记》) ⑥从今若许闲乘月, (《游山西村》 ⑦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⑧ 我以我血荐轩辕。(《自题小像》)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小满 肖复兴 二十四节气中,有几个,我一直不甚了了。小满是其中一个 最初认识小满,是读孙犁先生的小说《铁木前传》,里面有个人物,名字叫小满, 是个十九岁的姑娘,性格活泼,挺招人喜欢的。她和孙犁先生以前笔下的女人不 一样,甚至有些另类。我猜想,孙犁先生给她起这样的名字,就是让她在那个变 革的年代里,更充满对爱和对新生活的渴望吧?而只有在这样年轻的时候,才会 有这样清新的朝气和天真的憧憬 最近上映的电影《万物生长》,男主人公秋水初恋情人的名字,也叫小满。这可 是真有点儿英雄所见略同。当然,我国的二十四节气,适合给人起名字,这里暗 合着民俗中的文化密码。这个小满十七岁,和孙犁的小满一样,也是对爱情和新
C. 惟君受性刚介 介:耿介 D. 汉沔荆襄蹂躏殆遍 殆:危险 7.请找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 分)( ) A.今子之归,礼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则为余缕述一一窃为大王不取也 C.又以礼请,余其可辞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D.而君亦以武学生入资为都司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竟夕焚薪,火光亘六七里,贼不敢渡,随以不陷。(4 分) (2)久之,乃为兄纳金县官,得除为丞,稍迁至云南嵩明州知州。(4 分) 9. 根据第二段,概括李君“受性刚介,于事无所不敢”的具体表现。(4 分) 三、古诗词鉴赏(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寄情 李吕 脸上残霞酒半消,晚妆匀罢却无聊。金泥帐小教谁共?银字笙寒懒更调。 人悄悄,漏迢迢,琐窗虚度可怜宵。一从恨满丁香结,几度春深豆蔻梢。 【注】这句话出自杜牧《赠别二首》之一:“豆蔻梢头二月初。” 10. 这首词从哪些方面刻画了人物形象?请简要概括。(5 分) 11.赏析这首词结句“几度春深豆蔻梢”的表达效果。(6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 ,善假于物也。(《劝学》) ②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师说》) ③纵一苇之所如, 。(《赤壁赋》) ④ ,犹抱琵琶半遮面。(《琵琶行》) ⑤树木阴翳,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醉翁亭记》) ⑥从今若许闲乘月, 。(《游山西村》) ⑦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⑧ ,我以我血荐轩辕。(《自题小像》)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3—16 题。 小满 肖复兴 二十四节气中,有几个,我一直不甚了了。小满是其中一个。 最初认识小满,是读孙犁先生的小说《铁木前传》,里面有个人物,名字叫小满, 是个十九岁的姑娘,性格活泼,挺招人喜欢的。她和孙犁先生以前笔下的女人不 一样,甚至有些另类。我猜想,孙犁先生给她起这样的名字,就是让她在那个变 革的年代里,更充满对爱和对新生活的渴望吧?而只有在这样年轻的时候,才会 有这样清新的朝气和天真的憧憬。 最近上映的电影《万物生长》,男主人公秋水初恋情人的名字,也叫小满。这可 是真有点儿英雄所见略同。当然,我国的二十四节气,适合给人起名字,这里暗 合着民俗中的文化密码。这个小满十七岁,和孙犁的小满一样,也是对爱情和新
生活充满渴望和憧憬,让人心存怜爱。也许,在文学作品里,只有初恋小姑娘的 名字,才可以叫小满吧。 小满小满,小麦渐满。民谣里这样说,说的是小满节气的到来,小麦刚刚灌浆, 青青的麦穗初露,远非到了一片金黄的成熟时候。节气和姑娘初恋的形象完全吻 合,和那时姑娘的生理与心理完全吻合:只是小满,远非丰满;只是灌浆初始的 青涩初恋,远非血液贲张的炽烈热恋;只是麦穗在初夏的风中羞涩地轻轻摇曳, 和清风说着似是而非的缠绵情话,远非在酷烈的热风中沉甸甸垂下金碧辉煌的 头,摆出一副曾经沧海看穿一切,万事俱备只待开镰收割的骄傲样子。 小满,真是人生的一个好节气。如果说料峭的立春和春分,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小 姑娘,萧瑟的小雪和小寒,已是一头霜雪的老太太了;小满则是立在这两者之间 最富有生机和朝气的年轻姑娘。这个时候的姑娘,涉世未深,清浅如水,却已不 再是一汪雨过地皮湿没心没肺的小水泡,更不是一潭幽深莫测的桃花水。 纵使孙犁笔下的小满,是泛着载不动许多愁的一泓池水;纵使电影屏幕中的小满, 是连一叶扁舟都没有驶向对岸的一湾湖水,却都是清澈的还没有被污染的水。小 满,之所以让人怜爱,正在于此。世界上还有比初恋更让人觉得美好而值得回忆 的吗?初恋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是轻翰掠雨绡初剪,是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那样的清浅可爱,那样的天真纯洁,那样的美好动人。 小满大风,树头要空。这是另一句民谣,说的是在小满时节,忌讳刮大风。因为 树的枝头上结出的果实尚未饱满,禁不住大风,会被吹掉。人生中对待同样时候 的孩子们,切忌的也是大风来袭。 有一段时间,也就是我们年轻的时代,讲究的是年轻人要到大风大雨中去锻炼。 那时候,高尔基的一篇《海燕》格外风靡,号召年轻人像海燕一样,让暴风雨来 得更猛烈些吧!自然,这一切都是那个过去时代的口号。人生和节气一样,不是 口号,而是自然的过程,要遵循客观规律才是。小满时,哪里经得住大风甚至暴 风雨的洗礼呢?正如民谣所说,小满大风,树头要空。我们那一代人的青春是两 手空空,就像林子里的过火木一样,徒留下历史大风掠过之后千疮百孔的痕迹斑 斑 在北大荒,这个节气正是放蜂人来此安营扎寨的时候。这时候,林中树木的各种 花相继盛开了。有民谣说,小满时候置蜂箱,放蜂酿蜜好风光。北大荒的椴树蜜 和野花蜜,一直很有名。大自然懂得,小满是蜜蜂采花酿蜜的好时候。我们人更 应该懂得,人生的小满时节,是年轻人花朵般开放的初恋好时候,少挑刺多栽花, 少刮风多酿蜜,才是正经的事由 (选自《黑龙江日报》,有删改) 13.根据作者引用的民谣,请用四字词语概括小满这个节气的特点。(4分) 14.分析第段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6分) 15.文章第段写到髙尔基的《海燕》,请简析其作用。(4分) 6.探究作者以“小满”为题的用意。(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 人立然后文化立 解玺璋 在他看来,中国要在与世界列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首在立人,人立而 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
生活充满渴望和憧憬,让人心存怜爱。也许,在文学作品里,只有初恋小姑娘的 名字,才可以叫小满吧。 小满小满,小麦渐满。民谣里这样说,说的是小满节气的到来,小麦刚刚灌浆, 青青的麦穗初露,远非到了一片金黄的成熟时候。节气和姑娘初恋的形象完全吻 合,和那时姑娘的生理与心理完全吻合:只是小满,远非丰满;只是灌浆初始的 青涩初恋,远非血液贲张的炽烈热恋;只是麦穗在初夏的风中羞涩地轻轻摇曳, 和清风说着似是而非的缠绵情话,远非在酷烈的热风中沉甸甸垂下金碧辉煌的 头,摆出一副曾经沧海看穿一切,万事俱备只待开镰收割的骄傲样子。 小满,真是人生的一个好节气。如果说料峭的立春和春分,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小 姑娘,萧瑟的小雪和小寒,已是一头霜雪的老太太了;小满则是立在这两者之间 最富有生机和朝气的年轻姑娘。这个时候的姑娘,涉世未深,清浅如水,却已不 再是一汪雨过地皮湿没心没肺的小水泡,更不是一潭幽深莫测的桃花水。 纵使孙犁笔下的小满,是泛着载不动许多愁的一泓池水;纵使电影屏幕中的小满, 是连一叶扁舟都没有驶向对岸的一湾湖水,却都是清澈的还没有被污染的水。小 满,之所以让人怜爱,正在于此。世界上还有比初恋更让人觉得美好而值得回忆 的吗?初恋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是轻翰掠雨绡初剪,是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那样的清浅可爱,那样的天真纯洁,那样的美好动人。 小满大风,树头要空。这是另一句民谣,说的是在小满时节,忌讳刮大风。因为 树的枝头上结出的果实尚未饱满,禁不住大风,会被吹掉。人生中对待同样时候 的孩子们,切忌的也是大风来袭。 有一段时间,也就是我们年轻的时代,讲究的是年轻人要到大风大雨中去锻炼。 那时候,高尔基的一篇《海燕》格外风靡,号召年轻人像海燕一样,让暴风雨来 得更猛烈些吧!自然,这一切都是那个过去时代的口号。人生和节气一样,不是 口号,而是自然的过程,要遵循客观规律才是。小满时,哪里经得住大风甚至暴 风雨的洗礼呢?正如民谣所说,小满大风,树头要空。我们那一代人的青春是两 手空空,就像林子里的过火木一样,徒留下历史大风掠过之后千疮百孔的痕迹斑 斑。 在北大荒,这个节气正是放蜂人来此安营扎寨的时候。这时候,林中树木的各种 花相继盛开了。有民谣说,小满时候置蜂箱,放蜂酿蜜好风光。北大荒的椴树蜜 和野花蜜,一直很有名。大自然懂得,小满是蜜蜂采花酿蜜的好时候。我们人更 应该懂得,人生的小满时节,是年轻人花朵般开放的初恋好时候,少挑刺多栽花, 少刮风多酿蜜,才是正经的事由。 (选自《黑龙江日报》,有删改) 13.根据作者引用的民谣,请用四字词语概括小满这个节气的特点。(4 分) 14.分析第段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6 分) 15.文章第段写到高尔基的《海燕》,请简析其作用。(4 分) 16.探究作者以“小满”为题的用意。(6 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7—19 题。 人立然后文化立 解玺璋 在他看来,中国要在与世界列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首在立人,人立而 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
鲁迅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激越变革的时代,既有亡国的危险,又有破茧新生的 希望。西方资本主义的肆意扩张,将中国逼到了一个背水临渊的绝境,每个有良 知的中国人都打算为国家的新生和富强设计一套背水一战、临渊一跃的方案,从 而在世界文明的竞争中胜出。如果从龚自珍提出“自改革”开始,到20世纪初 已经过去整整100年,其间经历的洋务运动与维新运动虽都已烟消云散,但足以 刺激后来者进一步思考:中国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从鲁迅的《文化偏至论》中,我们看到了这位思想先驱在思考这个问题时与众不 同的理念和思路。针对当时思想界、文化界言必称“希腊”,视西方文明为神灵, 以为只要拿来,定能生效的风尚,他冷静地看到:这是“使中国之人,由旧梦而 入于新梦”。他认为,要纠正这种偏颇,只能从两方面入手,“曰非物质,曰重 个人” 他所谓重个人,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个人利己主义,而是张扬人的个性,觉悟人 的尊严,确立自我意识,学会独立思考。人所以立,这是个基本条件。但他看到 社会流弊所至,往往是“夷峻而不湮卑”,特立独行、卓尔不群的人常常没有生 存空间,结果是“风潮剥蚀,全体以沦于凡庸”,创新文化的可能因此变得微乎 其微。他特别指出:“更睹近世人生,每托平等之名,实乃愈趋于恶浊,庸凡凉 薄,日益以深,顽愚之道行,伪诈之势逞,而气宇品性,卓尔不群之士,乃反穷 于草莽,辱于泥涂,个性之尊严,人类之价值,将咸归于无有,则常为慷慨激昂 而不能自已也。”这时的鲁迅,受到尼采的影响,思想中或有一些精英意识,寄 希望于“一二天才之出世”,相信有所谓超人的存在,但说到底,他更希望人人 都成为有个性、有尊严、有自我意识、能独立思考的“新人” 鲁迅对人类文明的过度物质化有一种深深的忧虑,在他看来,即便物质文明是现 实生活的基础,但如果崇奉逾度,也会带来消极的后果。他认为,对物质的过度 崇拜到了19世纪后半叶已经变得昭昭然,“诸凡事物,无不质化,灵明日以亏 蚀,旨趣流于平庸,人惟客观之物质世界是趋,而主观之内面精神,乃舍置不之 省。重其外,放其内,取其质,遗其神,林林众生,物欲来蔽,社会憔悴,进 步以停,于是一切诈伪罪恶,蔑弗乘之而萌,使性灵之光,愈益就于黯淡”。所 以,他不主张跟在西方世界后面亦步亦趋。那么,如何才能不失其正呢?他指出 “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人 生意义,致之深邃,则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人国 既建,乃始雄厉无前,屹然独见于天下,更何有于肤浅凡庸之事物哉?” 说到底,鲁迅精神的价值就在于,他发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所以强盛的秘密 即所谓“根柢在人”,而这个“人”,一定是具有独立、自由之精神,以及完善 的心智与人格的人。这是鲁迅精神的核心,也是其精神的出发点和归宿。 由此可见,鲁迅精神昭示于当代文化建设的,首先就是在“立人”这件事上应该 做什么和怎么做。产业固然重要,但如果人“立”不住,产业将不可避免地空壳 化。这不仅因为产业需要内容做支撑,更因为内容是需要人来创造的。创作者所 能达到的精神境界,决定着文化产品精神内涵和审美品质的高低。而文化产品本 身就承担着“改变他们的精神”的责任和义务,而决不仅仅是一种消费品。这也 便是梁启超所说:“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当然不止小说, 诗歌、戏剧、电影、电视、音乐、美术,举凡一切文艺,没有例外。当下一些文 艺作品热衷于表现人的动物本能和物质欲望,消解或削弱人的精神意义和价值, 还美其名曰人性化、凡俗化,其实已经背离了鲁迅关于“立人”的精神,把人变 成了物的奴隶
鲁迅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激越变革的时代,既有亡国的危险,又有破茧新生的 希望。西方资本主义的肆意扩张,将中国逼到了一个背水临渊的绝境,每个有良 知的中国人都打算为国家的新生和富强设计一套背水一战、临渊一跃的方案,从 而在世界文明的竞争中胜出。如果从龚自珍提出“自改革”开始,到 20 世纪初, 已经过去整整 100 年,其间经历的洋务运动与维新运动虽都已烟消云散,但足以 刺激后来者进一步思考:中国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从鲁迅的《文化偏至论》中,我们看到了这位思想先驱在思考这个问题时与众不 同的理念和思路。针对当时思想界、文化界言必称“希腊”,视西方文明为神灵, 以为只要拿来,定能生效的风尚,他冷静地看到:这是“使中国之人,由旧梦而 入于新梦”。他认为,要纠正这种偏颇,只能从两方面入手,“曰非物质,曰重 个人”。 他所谓重个人,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个人利己主义,而是张扬人的个性,觉悟人 的尊严,确立自我意识,学会独立思考。人所以立,这是个基本条件。但他看到, 社会流弊所至,往往是“夷峻而不湮卑”,特立独行、卓尔不群的人常常没有生 存空间,结果是“风潮剥蚀,全体以沦于凡庸”,创新文化的可能因此变得微乎 其微。他特别指出:“更睹近世人生,每托平等之名,实乃愈趋于恶浊,庸凡凉 薄,日益以深,顽愚之道行,伪诈之势逞,而气宇品性,卓尔不群之士,乃反穷 于草莽,辱于泥涂,个性之尊严,人类之价值,将咸归于无有,则常为慷慨激昂 而不能自已也。”这时的鲁迅,受到尼采的影响,思想中或有一些精英意识,寄 希望于“一二天才之出世”,相信有所谓超人的存在,但说到底,他更希望人人 都成为有个性、有尊严、有自我意识、能独立思考的“新人”。 鲁迅对人类文明的过度物质化有一种深深的忧虑,在他看来,即便物质文明是现 实生活的基础,但如果崇奉逾度,也会带来消极的后果。他认为,对物质的过度 崇拜到了 19 世纪后半叶已经变得昭昭然,“诸凡事物,无不质化,灵明日以亏 蚀,旨趣流于平庸,人惟客观之物质世界是趋,而主观之内面精神,乃舍置不之 一省。重其外,放其内,取其质,遗其神,林林众生,物欲来蔽,社会憔悴,进 步以停,于是一切诈伪罪恶,蔑弗乘之而萌,使性灵之光,愈益就于黯淡”。所 以,他不主张跟在西方世界后面亦步亦趋。那么,如何才能不失其正呢?他指出: “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人 生意义,致之深邃,则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人国 既建,乃始雄厉无前,屹然独见于天下,更何有于肤浅凡庸之事物哉?” 说到底,鲁迅精神的价值就在于,他发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所以强盛的秘密, 即所谓“根柢在人”,而这个“人”,一定是具有独立、自由之精神,以及完善 的心智与人格的人。这是鲁迅精神的核心,也是其精神的出发点和归宿。 由此可见,鲁迅精神昭示于当代文化建设的,首先就是在“立人”这件事上应该 做什么和怎么做。产业固然重要,但如果人“立”不住,产业将不可避免地空壳 化。这不仅因为产业需要内容做支撑,更因为内容是需要人来创造的。创作者所 能达到的精神境界,决定着文化产品精神内涵和审美品质的高低。而文化产品本 身就承担着“改变他们的精神”的责任和义务,而决不仅仅是一种消费品。这也 便是梁启超所说:“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当然不止小说, 诗歌、戏剧、电影、电视、音乐、美术,举凡一切文艺,没有例外。当下一些文 艺作品热衷于表现人的动物本能和物质欲望,消解或削弱人的精神意义和价值, 还美其名曰人性化、凡俗化,其实已经背离了鲁迅关于“立人”的精神,把人变 成了物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