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苏高考全真模拟试卷(一) 语文 、语言文字应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理念的契合成了曹文轩得奖的原因之一,与丹麦文学大师安徒生的经典 作品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童话故事并没有」 的结局一样 曹文轩也曾经在讲述自己的创作理念时表示,现在儿童文学中别说 都没有了,而仅仅是满足人的情绪,快乐、热闹、搞笑。 A.温馨美好温暖残酷 B.美满团圆温暖残酷 C.温馨美好残酷温暖 D.美满团圆残酷温暖 解析:《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童话故事结局与“团圆”无 关。人们通常希望看到的是“温暖”,作者为了突出现在儿童文学的浅薄,用“残 酷”作为参照,表示强调。 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夸张手法的一项是(3分) A.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B.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C.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D.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 3.一位老年妇女与世长辞,殡仪馆收到多副挽联,其中有三副分别是逝者儿子、 女婿、侄子送的,均未署名,根据其内容张贴正确的一项(3分) (D) 我欲招魂,四五日苦雨凄风,问归何处?情怜犹子,数十年嘉言懿范, 痛想生平 ②梦断北堂春雨萱花千古恨,机悬东壁秋风桐叶一天愁 ③获选昔乘龙犹记东床惭坦腹,游仙今驾鹤那堪北堂仰遗容 A.①挽伯母②挽岳母③挽母 B.①挽岳母②挽 母③挽伯母 C.①挽母 ②挽伯母③挽岳母 D.①挽伯母②挽 母③挽岳母 解析:①由“情怜犹子”可排除“挽母亲”,由“数十年”可排除“挽 岳母”;③由“乘龙”“坦腹”可知为“挽岳母”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年轻时不擅长把握自己,做什么事都走极端显得过度。太急切地表 现, 。过于胆怯, 一审势,看准了再做;二适度,得体地表现。古语说:“放者流为猖狂,收者入 于孤寂。惟善操身心者,把柄在手,收放自如 ①不太得体 ②就容易太夸张激昂③就害怕见人 ④机会来了也显不出你⑤常滥情失控 ⑥连一句整话都说 不出 A.③①②⑤⑥④ B②①③⑤④⑥ C.②⑤①③⑥④ D.③②①⑤④⑥ 解析:“太急切地表现”和“过于胆怯”分别引领着三句话,可以肯定, 另外两个“就”领的句子应该放在相对应的位置,最后是两种不同的性格缺陷导 致的不良后果 5.下列诗句中,与右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3分
2018 年江苏高考全真模拟试卷(一) 语文 一、语言文字应用(15 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B) 理念的契合成了曹文轩得奖的原因之一,与丹麦文学大师安徒生的经典 作品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童话故事并没有 的结局一样, 曹文轩也曾经在讲述自己的创作理念时表示,现在儿童文学中别说 了 连 都没有了,而仅仅是满足人的情绪,快乐、热闹、搞笑。 A.温馨美好 温暖 残酷 B.美满团圆 温暖 残酷 C.温馨美好 残酷 温暖 D.美满团圆 残酷 温暖 解析:《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童话故事结局与“团圆”无 关。人们通常希望看到的是“温暖”,作者为了突出现在儿童文学的浅薄,用“残 酷”作为参照,表示强调。 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夸张手法的一项是(3 分) (A) A.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B.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C.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D.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 3.一位老年妇女与世长辞,殡仪馆收到多副挽联,其中有三副分别是逝者儿子、 女婿、侄子送的,均未署名,根据其内容张贴正确的一项(3 分) (D) ①我欲招魂,四五日苦雨凄风,问归何处?情怜犹子,数十年嘉言懿范, 痛想生平 ②梦断北堂春雨萱花千古恨,机悬东壁秋风桐叶一天愁 ③获选昔乘龙犹记东床惭坦腹,游仙今驾鹤那堪北堂仰遗容 A.①挽伯母 ②挽岳母 ③挽母 B.①挽岳母 ②挽 母 ③挽伯母 C.①挽母 ②挽伯母 ③挽岳母 D.①挽伯母 ②挽 母 ③挽岳母 解析:①由“情怜犹子”可排除“挽母亲”,由“数十年”可排除“挽 岳母”;③由“乘龙”“坦腹”可知为“挽岳母”。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C) 年轻时不擅长把握自己,做什么事都走极端显得过度。太急切地表 现, , , 。过于胆怯, , , 。 一审势,看准了再做;二适度,得体地表现。古语说:“放者流为猖狂,收者入 于孤寂。惟善操身心者,把柄在手,收放自如。” ①不太得体 ②就容易太夸张激昂 ③就害怕见人 ④机会来了也显不出你 ⑤常滥情失控 ⑥连一句整话都说 不出 A.③①②⑤⑥④ B.②①③⑤④⑥ C.②⑤①③⑥④ D.③②①⑤④⑥ 解析:“太急切地表现”和“过于胆怯”分别引领着三句话,可以肯定, 另外两个“就”领的句子应该放在相对应的位置,最后是两种不同的性格缺陷导 致的不良后果。 5.下列诗句中,与右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3 分)
A.人散后,一钩淡月天如水。 B.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C.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D.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解析:桌上无棋子、灯花,排除B;无“捣衣砧”,排除C:“晚来风急”无依 据,排除D。 、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唐故检校尚书左仆射右龙武军统军刘公墓志铭 韩愈 公讳昌裔,字光后,本彭城人。曾大父讳承庆,朔州刺史。大父巨敖 为太原晋阳令。再世宦北方,乐其土俗,遂著籍太原之阳曲。父讼,赠右散骑常 公少好学问,始为儿时,重迟不戏,恒有所思念计画。及壮,自试以《开 叶蕃说》干边将,不售。入三蜀,从道士游。久之,蜀人苦杨琳寇掠,公单船往 说,琳感欷,虽不即降,约其徒不得为虐, 建中中,曲环招起之,为环檄李纳,指摘切刻。环封奏其本,德宗称焉 环领陈许军,公因为陈许从事,以前后功劳,累迁检校兵部郎中、御史中丞、营 田副使。 吴少诚乘环丧,引兵叩城,留后上官況咨公以城守,所以能擒诛叛将, 为抗拒,令敌人不得其便。韩全义败,引军走陈州,求入保。公自城上揖谢全义 曰:“公受命诣蔡,何为来陈?公无恐,贼必不敢至我城下。”明日,领骑步十 余抵全义营。全义惊喜,迎拜叹息,殊不敢以不见舍望公 上官浼死,代浼为节度使。命界上吏,不得犯蔡州人,曰:“俱天子人, 奚为相伤?”少诚吏有来犯者,捕得缚送,曰:“妄称彼人,公宜自治之。”少 诚惭其军,亦禁界上暴者。两界耕桑交迹,吏不何间。 元和七年,得疾,视政不时。八年五月,涌水出他界,过其地,没邑屋, 流杀居人,拜疏请去职即罪,诏还京师。即其日与使者俱西,大热,旦暮驰不息, 疾大发。左右手辔止之,公不肯,曰:“吾恐不得生谢天子。”上益遣使者劳问, 敕无亟行。天子以为恭,即其家拜检校左仆射、右龙武军统军知军事。十一月某 甲子薨,年六十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总集》,有删节) 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A.为环檄李纳 檄:发文书 B.公自城上揖谢全义曰 谢:道歉 C.殊不敢以不见舍望公 舍:安置 D.上益遣使者劳问,敕无亟行亟:急忙 解析:谢,谢绝。 7.下列对文中画短线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公讳昌裔:帝制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 必须称名时,就在前面加一“讳”字。 B.曾大父:“曾”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亲属,大父,即祖父(外祖父), 曾大父就是曾祖父
A.人散后,一钩淡月天如水。 B.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C.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D.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解析:桌上无棋子、灯花,排除 B;无“捣衣砧”,排除 C;“晚来风急”无依 据,排除 D。 二、文言文阅读(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 唐故检校尚书左仆射右龙武军统军刘公墓志铭 韩 愈 公讳昌裔,字光后,本彭城人。曾大父讳承庆,朔州刺史。大父巨敖, 为太原晋阳令。再世宦北方,乐其土俗,遂著籍太原之阳曲。父讼,赠右散骑常 侍。 公少好学问,始为儿时,重迟不戏,恒有所思念计画。及壮,自试以《开 吐蕃说》干边将,不售。入三蜀,从道士游。久之,蜀人苦杨琳寇掠,公单船往 说,琳感欷,虽不即降,约其徒不得为虐。 建中中,曲环招起之,为环檄李纳,指摘切刻。环封奏其本,德宗称焉。 环领陈许军,公因为陈许从事,以前后功劳,累迁检校兵部郎中、御史中丞、营 田副使。 吴少诚乘环丧,引兵叩城,留后上官涚咨公以城守,所以能擒诛叛将, 为抗拒,令敌人不得其便。韩全义败,引军走陈州,求入保。公自城上揖谢全义 曰:“公受命诣蔡,何为来陈?公无恐,贼必不敢至我城下。”明日,领骑步十 余抵全义营。全义惊喜,迎拜叹息,殊不敢以不见舍望公。 上官涚死,代涚为节度使。命界上吏,不得犯蔡州人,曰:“俱天子人, 奚为相伤?”少诚吏有来犯者,捕得缚送,曰:“妄称彼人,公宜自治之。”少 诚惭其军,亦禁界上暴者。两界耕桑交迹,吏不何问。 元和七年,得疾,视政不时。八年五月,涌水出他界,过其地,没邑屋, 流杀居人,拜疏请去职即罪,诏还京师。即其日与使者俱西,大热,旦暮驰不息, 疾大发。左右手辔止之,公不肯,曰:“吾恐不得生谢天子。”上益遣使者劳问, 敕无亟行。天子以为恭,即其家拜检校左仆射、右龙武军统军知军事。十一月某 甲子薨,年六十。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总集》,有删节) 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B) A.为环檄李纳 檄:发文书 B.公自城上揖谢全义曰 谢:道歉 C.殊不敢以不见舍望公 舍:安置 D.上益遣使者劳问,敕无亟行 亟:急忙 解析:谢,谢绝。 7.下列对文中画短线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A.公讳昌裔:帝制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 必须称名时,就在前面加一“讳”字。 B.曾大父:“曾”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亲属,大父,即祖父(外祖父), 曾大父就是曾祖父
C.揖、拜:揖,古代的拱手礼,拜,古表敬意的礼节,两手合于胸前,头低 到手;“拜”礼多用于下级对上级;“揖”礼多用于平辈之间 D.甲子:“甲子”,天干地支合用,用以纪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进行循环 组合,共得到六十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可用于纪年、纪月和纪日 解析:古时在死去的帝王或尊长的名前加“讳”表示对死者的尊重。 8.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及壮,自试以《开叶蕃说》干边将,不售。(4分) 答案:等到壮年,自己试着用《开吐蕃说》谋求成为边关将领,没有实现 (4分,“试”“千”“售”各1分,句意1分。) (2)少诚惭其军,亦禁界上暴者。两界耕桑交迹,吏不何问。(4分) 答案:吴少诚为他军队的行为感到惭愧,也禁止他的士卒在边境上行暴。州 界两边的百姓耕种时都跨越边界,官吏也不呵斥责问。(4分,每句2分。) 9.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刘昌裔的主要品质。(4分) 答案:勤学好思;胆识过人;顾全大局;宽厚持重;忠心耿耿。(4分,答对 一点得1分,答对任意四点得4分。) 【参考译文】 刘公名讳昌裔,字光后,本来是彭程人。曾祖父刘承庆,担任过朔州刺 史。祖父刘巨敖,担任过太原晋阳县令。两代在北方为官,喜欢那里当地的习俗, 于是记名籍于太原的阳曲县。父亲刘讼,被追赠右散骑常侍。 刘公年少时喜好学习,起初为孩童时,就稳重不喜欢玩耍,经常有所思 虑谋划。等到壮年,自己试着以《开吐蕃说》谋求成为边关将领,没有实现。后 来进入三蜀大地,跟随道士出游。很久以后,蜀地的人民苦于杨琳侵犯劫掠,刘 公单独乘船前往劝说,陈琳感慨欷歐,虽然没有立即投降,但要求他的手下不得 再干坏事 建中中期,曲环招纳起用了他,他替曲环起草声讨李纳的文书,言辞严 厉尖刻。曲环将他的文章密封上奏,德宗皇帝称赞了他。曲环统领陈州、许州两 地的军队,刘公于是担任陈、许从事。凭借前前后后的功劳,连续升官至检校兵 部郎中、御史中丞、营田副使 吴少诚趁着曲环去世,率领军队攻打城池。留后上官浼向刘公咨询守城 的方法,刘公用来擒拿诛杀叛将的方法,就是以固守城池来抵抗进攻,使敌人不 能从中得到好处。韩全义战败,率领军队投奔陈州,请求进城保护。刘公亲自登 上城楼对韩全义作揖谢绝说:“您受命到蔡州,为什么来到我们陈州?您不用担 心,敌人一定不敢来到我的城下。”第二天,刘公带着十几个步骑抵达韩全义军 营。韩全义又惊又喜,一边迎见行礼一边赞叹,丝毫不敢因为先前没有接纳自己 而怨恨刘公。 上官浼死后,刘公代替上官浼担任节度使。命令边界上的官员,不允许 侵犯蔡州百姓,说:“我们都是天子的子民,为什么要互相伤害呢?”有来侵犯 的吴少诚手下官吏,被抓捕住绑着送回,刘公说:“不好处置您手下那些人,还 是您自己处理吧。”吴少诚为他军队的行为感到惭愧,也禁止他的士卒在边境上 行暴。州界两边的百姓耕种时都会跨越边界,官吏也不呵斥责问。 元和七年,刘公生病,处理政务不及时。元和八年五月,河水泛滥流出 边界,经过那些地方,淹没了乡村房屋,淹死了当地居民,上奏章请求解除职务 抵罪,皇帝下诏要求他回到京城。当天他就立即和与使者一起向西(回京城), 天气非常炎热,早晩飞驰不停息,疾病突然加重。身边侍从手拽着缰绳阻止他继
C.揖、拜:揖,古代的拱手礼,拜,古表敬意的礼节,两手合于胸前,头低 到手;“拜”礼多用于下级对上级;“揖”礼多用于平辈之间。 D.甲子:“甲子”,天干地支合用,用以纪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进行循环 组合,共得到六十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可用于纪年、纪月和纪日。 解析:古时在死去的帝王或尊长的名前加“讳”表示对死者的尊重。 8.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及壮,自试以《开叶蕃说》干边将,不售。(4 分) 答案:等到壮年,自己试着用《开吐蕃说》谋求成为边关将领,没有实现。 (4 分,“试”“干”“售”各 1 分,句意 1 分。) (2)少诚惭其军,亦禁界上暴者。两界耕桑交迹,吏不何问。(4 分) 答案:吴少诚为他军队的行为感到惭愧,也禁止他的士卒在边境上行暴。州 界两边的百姓耕种时都跨越边界,官吏也不呵斥责问。(4 分,每句 2 分。) 9.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刘昌裔的主要品质。(4 分) 答案:勤学好思;胆识过人;顾全大局;宽厚持重;忠心耿耿。(4 分,答对 一点得 1 分,答对任意四点得 4 分。) 【参考译文】 刘公名讳昌裔,字光后,本来是彭程人。曾祖父刘承庆,担任过朔州刺 史。祖父刘巨敖,担任过太原晋阳县令。两代在北方为官,喜欢那里当地的习俗, 于是记名籍于太原的阳曲县。父亲刘讼,被追赠右散骑常侍。 刘公年少时喜好学习,起初为孩童时,就稳重不喜欢玩耍,经常有所思 虑谋划。等到壮年,自己试着以《开吐蕃说》谋求成为边关将领,没有实现。后 来进入三蜀大地,跟随道士出游。很久以后,蜀地的人民苦于杨琳侵犯劫掠,刘 公单独乘船前往劝说,陈琳感慨欷歔,虽然没有立即投降,但要求他的手下不得 再干坏事。 建中中期,曲环招纳起用了他,他替曲环起草声讨李纳的文书,言辞严 厉尖刻。曲环将他的文章密封上奏,德宗皇帝称赞了他。曲环统领陈州、许州两 地的军队,刘公于是担任陈、许从事。凭借前前后后的功劳,连续升官至检校兵 部郎中、御史中丞、营田副使。 吴少诚趁着曲环去世,率领军队攻打城池。留后上官涚向刘公咨询守城 的方法,刘公用来擒拿诛杀叛将的方法,就是以固守城池来抵抗进攻,使敌人不 能从中得到好处。韩全义战败,率领军队投奔陈州,请求进城保护。刘公亲自登 上城楼对韩全义作揖谢绝说:“您受命到蔡州,为什么来到我们陈州?您不用担 心,敌人一定不敢来到我的城下。”第二天,刘公带着十几个步骑抵达韩全义军 营。韩全义又惊又喜,一边迎见行礼一边赞叹,丝毫不敢因为先前没有接纳自己 而怨恨刘公。 上官涚死后,刘公代替上官涚担任节度使。命令边界上的官员,不允许 侵犯蔡州百姓,说:“我们都是天子的子民,为什么要互相伤害呢?”有来侵犯 的吴少诚手下官吏,被抓捕住绑着送回,刘公说:“不好处置您手下那些人,还 是您自己处理吧。”吴少诚为他军队的行为感到惭愧,也禁止他的士卒在边境上 行暴。州界两边的百姓耕种时都会跨越边界,官吏也不呵斥责问。 元和七年,刘公生病,处理政务不及时。元和八年五月,河水泛滥流出 边界,经过那些地方,淹没了乡村房屋,淹死了当地居民,上奏章请求解除职务 抵罪,皇帝下诏要求他回到京城。当天他就立即和与使者一起向西(回京城), 天气非常炎热,早晚飞驰不停息,疾病突然加重。身边侍从手拽着缰绳阻止他继
续赶路,刘公不愿意停下来,说:“我恐怕不能够活着向天子谢罪了。”皇上增 派使者慰问,下令无需急着赶路。天子认为他谦逊有礼,在他家里授予检校左仆 射、右龙武军统军一职,掌管军事。十一月某日甲子去世,年六十 三、古诗词鉴赏(1l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 赠王侍御 韦应物 心同野鹤与尘远,诗似冰壶见底清 府县同趋昨日事,升沉不改故人情 上阳秋晚萧萧雨,洛水寒来夜夜声。 自叹犹为折腰吏,可怜骢马路傍行。 10.从前两联看,王侍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6分) 答案:心境高远(超尘脱俗、品性高洁),诗才过人(诗风清雅),重 情重义(有情有义、重情义)。(三点,每点2分。) 11.请从景和情的关系的角度赏析颈联(5分) 答案:借景抒情(寓情于景)(1分),通过萧萧秋雨、洛河寒水等意象营 造了孤寂清冷的氛围,情景交融,表达了长夜难眠的诗人对友人的惦念(1分) 以及深陷官场不得脱身的孤寂无奈(1分)。(景情关系1分,两种情感各1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兄弟不知,晊其笑矣。(《诗经·氓》) (2)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3)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平?(韩愈《师说》) (4)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5)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 (6)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中秋》) (7)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夏书》) (8)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司马光《资治通鉴》)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少年哀歌 [日]西村寿行 ①少年时代,我家住在濑户内海一个无名小岛上,我常常和父亲一起下 海捕鱼。 ②我们撒网的地方是轮船的主航道,客船货轮往来不断,这给我们艰辛 的捕鱼生活蒙上了阴影。为安全起见,每当夜色浓重的时候,我们就点亮一组红 灯,以使迎面开来的轮船有所避让。 ③我因为是新手,所以担当着监视轮船往来、举灯告急的任务。 ④冬天的夜海,风刀霜剑,寒风刺骨。我特意多穿了几件衣服,但它吸 尽了海上的潮气,感觉更加沉重冰凉。 ⑤小船摇荡着波涛,吃力地在波峰浪谷里跃动 ⑥父亲睡去了。我继续监视着海面。倦怠中,突然发现涌动的海面泛起 粼粼波光,定睛一看,一艘彩灯闪烁、裝饰豪华的客船迎面开来了,它看见了我 举起的红灯,似乎在回避着我们
续赶路,刘公不愿意停下来,说:“我恐怕不能够活着向天子谢罪了。”皇上增 派使者慰问,下令无需急着赶路。天子认为他谦逊有礼,在他家里授予检校左仆 射、右龙武军统军一职,掌管军事。十一月某日甲子去世,年六十二。 三、古诗词鉴赏(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0-11 题。 赠王侍御 韦应物 心同野鹤与尘远,诗似冰壶见底清。 府县同趋昨日事,升沉不改故人情。 上阳秋晚萧萧雨,洛水寒来夜夜声。 自叹犹为折腰吏,可怜骢马路傍行。 10.从前两联看,王侍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6 分) 答案:心境高远(超尘脱俗、品性高洁),诗才过人(诗风清雅),重 情重义(有情有义、重情义)。(三点,每点 2 分。) 11.请从景和情的关系的角度赏析颈联(5 分) 答案:借景抒情(寓情于景)(1 分),通过萧萧秋雨、洛河寒水等意象营 造了孤寂清冷的氛围,情景交融,表达了长夜难眠的诗人对友人的惦念(1 分), 以及深陷官场不得脱身的孤寂无奈(1 分)。(景情关系 1 分,两种情感各 1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兄弟不知,咥其笑矣。(《诗经·氓》) (2)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3)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 (4)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5)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 (6)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中秋》) (7)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夏书》) (8)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司马光《资治通鉴》) 五、现代文阅读(一)(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3~16 题。 少年哀歌 [日]西村寿行 ①少年时代,我家住在濑户内海一个无名小岛上,我常常和父亲一起下 海捕鱼。 ②我们撒网的地方是轮船的主航道,客船货轮往来不断,这给我们艰辛 的捕鱼生活蒙上了阴影。为安全起见,每当夜色浓重的时候,我们就点亮一组红 灯,以使迎面开来的轮船有所避让。 ③我因为是新手,所以担当着监视轮船往来、举灯告急的任务。 ④冬天的夜海,风刀霜剑,寒风刺骨。我特意多穿了几件衣服,但它吸 尽了海上的潮气,感觉更加沉重冰凉。 ⑤小船摇荡着波涛,吃力地在波峰浪谷里跃动。 ⑥父亲睡去了。我继续监视着海面。倦怠中,突然发现涌动的海面泛起 粼粼波光,定睛一看,一艘彩灯闪烁、装饰豪华的客船迎面开来了,它看见了我 举起的红灯,似乎在回避着我们
⑦当客船临近我们时,那上面的红男绿女纷纷涌到船舷,倚着栏杆俯视 被彩灯烛照的小小渔船。他们穿戴时髦,男的西装革履,女的珠光宝气。他们瞪 着好奇的眼睛鸟瞰一个小渔夫,就像鸟瞰动物园中的小猴。一个贵妇人笑着扔下 了一截枯萎的树枝,那树枝轻轻落在我的肩头,却像火一样炽烈地灼烧着我的脑 ⑧我仰视客船上形形色色的男人女人,向他们传达着愤懑与烦躁,可他 们看不见我的表情,他们无动于衷,专心致志地和彩灯一起矫饰着客船。留在我 脑海里的,是一种冷艳冷酷的形象 ⑨客船远去了,但它蓄意制造的小山一样的怒涛经久不息地向我们袭来。 ⑩我目送着豪华客船消失在黑暗中,不知道它要驶向何方……哦!我想 起来了:前面有一座繁华大都市呢!那是一座多么辉煌灿烂的都市啊! 11刹那间,我感到一阵悲哀,悲哀得想哭。 12我是一个有着古铜色粗糙皮肤的贫穷渔夫的后代,那些从我眼前一晃 而过的红男绿女和我无缘,那远方辉煌灿烂的都市也和我无缘,只有贵妇人丢弃 的枯萎树枝靠近了我,我感到无限的悲哀。 1320年后,我奇迹般地在那座辉煌灿烂的都市东京居住下来了,我当上 了作家。 14我是海的儿子。每天晚上,我都要沿着妙正寺河散步,然后带一身水 的气息回家去。河水流速很慢,两岸璀璨的灯光悠悠地落在河面上,好似闪烁的 银带随风起伏。它唤起了我少年时代的回忆,拽住我的脚步让我伫立岸边久久地 凝望。我觉得,河面上粼粼波光竟和20年前我的故乡的河面毫无二致,而其中 的一部分似乎还吐露着鲜明的濑户内海以往的气息。 15忽然间,一阵冷风吹过,当我惊异于冷风的肆虐时,蓦地瞥见河面上 荡漾着一条小渔船。渔船上,渔夫正在撒网。和20年前不同的是,渔夫的儿子 并没有从事我少年时代的工作,他正在为父亲撒网搭着手,他们合力探寻着妙正 寺河对城市的奉献。 16仿佛一件沉重而冰凉的衣服裹在了我的身上 17过了一会儿,那少年开始仰视我了,使我蓦然间处于20年前豪华大 客船上红男绿女的位置。我看不见少年细致的表情,却可以揣摩出他面对岸上的 “西装革履”是如何感到卑微和不安。一时间,我以作家的名义深深地体味出底 层人民的悲哀是怎样沉重地浸润着从濑户内海到东京妙正寺河的每一段航线! 18我掏出以作家的身份印制的名片向少年扔去一一我想会有那么一天 少年循着名片的地址找到一个渔民出身的作家。我看见,那张名片在昏黄的夜空 中飞舞了一会儿随即落到了少年瘦削的肩头。 19我希望少年能读懂名片,读懂我抛下名片的意义,就像20年前我读 懂了那个贵妇人丢弃在我肩头的枯萎的树枝一样。 (文章有删改) 13.联系上下文分析第⑨段“我”感到一阵悲哀的原因。(4分) 答案:①我是贫穷渔夫的后代,过着艰辛的捕鱼生活。(1分)②贵妇人所在 的时髦的客船给我们的捕鱼生活带来不便,蒙上阴影。(1分)③贵人所过的红 男绿女的生活、远方辉煌灿烂的都市与我无缘。(1分)④底层人民受到贵族轻 视甚至鄙视。(1分) 14.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达效果。(6分)
⑦当客船临近我们时,那上面的红男绿女纷纷涌到船舷,倚着栏杆俯视 被彩灯烛照的小小渔船。他们穿戴时髦,男的西装革履,女的珠光宝气。他们瞪 着好奇的眼睛鸟瞰一个小渔夫,就像鸟瞰动物园中的小猴。一个贵妇人笑着扔下 了一截枯萎的树枝,那树枝轻轻落在我的肩头,却像火一样炽烈地灼烧着我的脑 海。 ⑧我仰视客船上形形色色的男人女人,向他们传达着愤懑与烦躁,可他 们看不见我的表情,他们无动于衷,专心致志地和彩灯一起矫饰着客船。留在我 脑海里的,是一种冷艳冷酷的形象。 ⑨客船远去了,但它蓄意制造的小山一样的怒涛经久不息地向我们袭来。 ⑩我目送着豪华客船消失在黑暗中,不知道它要驶向何方……哦!我想 起来了:前面有一座繁华大都市呢!那是一座多么辉煌灿烂的都市啊! 11 刹那间,我感到一阵悲哀,悲哀得想哭。 12 我是一个有着古铜色粗糙皮肤的贫穷渔夫的后代,那些从我眼前一晃 而过的红男绿女和我无缘,那远方辉煌灿烂的都市也和我无缘,只有贵妇人丢弃 的枯萎树枝靠近了我,我感到无限的悲哀。 1320 年后,我奇迹般地在那座辉煌灿烂的都市东京居住下来了,我当上 了作家。 14 我是海的儿子。每天晚上,我都要沿着妙正寺河散步,然后带一身水 的气息回家去。河水流速很慢,两岸璀璨的灯光悠悠地落在河面上,好似闪烁的 银带随风起伏。它唤起了我少年时代的回忆,拽住我的脚步让我伫立岸边久久地 凝望。我觉得,河面上粼粼波光竟和 20 年前我的故乡的河面毫无二致,而其中 的一部分似乎还吐露着鲜明的濑户内海以往的气息。 15 忽然间,一阵冷风吹过,当我惊异于冷风的肆虐时,蓦地瞥见河面上 荡漾着一条小渔船。渔船上,渔夫正在撒网。和 20 年前不同的是,渔夫的儿子 并没有从事我少年时代的工作,他正在为父亲撒网搭着手,他们合力探寻着妙正 寺河对城市的奉献。 16 仿佛一件沉重而冰凉的衣服裹在了我的身上。 17 过了一会儿,那少年开始仰视我了,使我蓦然间处于 20 年前豪华大 客船上红男绿女的位置。我看不见少年细致的表情,却可以揣摩出他面对岸上的 “西装革履”是如何感到卑微和不安。一时间,我以作家的名义深深地体味出底 层人民的悲哀是怎样沉重地浸润着从濑户内海到东京妙正寺河的每一段航线! 18 我掏出以作家的身份印制的名片向少年扔去——我想会有那么一天, 少年循着名片的地址找到一个渔民出身的作家。我看见,那张名片在昏黄的夜空 中飞舞了一会儿随即落到了少年瘦削的肩头。 19 我希望少年能读懂名片,读懂我抛下名片的意义,就像 20 年前我读 懂了那个贵妇人丢弃在我肩头的枯萎的树枝一样。 (文章有删改) 13.联系上下文分析第⑨段“我”感到一阵悲哀的原因。(4 分) 答案:①我是贫穷渔夫的后代,过着艰辛的捕鱼生活。(1 分)②贵妇人所在 的时髦的客船给我们的捕鱼生活带来不便,蒙上阴影。(1 分)③贵人所过的红 男绿女的生活、远方辉煌灿烂的都市与我无缘。(1 分)④底层人民受到贵族轻 视甚至鄙视。(1 分) 14.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达效果。(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