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法典 法典用一千多个条文来规定契约之债,就可见契约对资本主 义社会的重要性。契约自治也是在形式上平等和自由的名义 下实行的,并且是自由和平等原则的逻辑结果。对于这个原 则,马克思曾经在《资本论》中予以精辟的批判(《资本 论》第1卷,第2编,第4章,第3节)。实际上,这个原则 是资本主义制度“弱肉强食”原则的必要条件,而其必然结 果是资本主义社会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 《法国民法典》对于世界上各资产阶级国家的民法典有巨 大的影响。 在1804年原属法国因而自该法典施行之日起即属于它 的效力范围的一些国家中,比利时和卢森堡现在仍然把它作 为自己的法典。在其他从该法典施行之日起即予适用或经拿 破仑强行施加的那些国家里,它后来先后被废除而由其他立 法替代,但是关于这方面的发展,各国的历程在细节上并不 相同。 在德国,曾适用该法典的地区占其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其 人口约八百万。随着1900年1月1日《德国民法典》的施行, 该法典在德国的效力即告终止。但是,在起草《德国民法 典》时,曾经仔细参考了该法典,并斟酌采用了它的个别规 定。例如,《德国民法典》的第831条,以该法典的第1384条 为蓝本:前者关于亲笔遗嘱的规定(第2231,2267条)以后 者的第970条为蓝本。 在瑞士,日内瓦郡和贝尔纳·茹拉郡于1804年属于法 国,因而自该法典施行之日起即适用该法典。此后,十九世 纪时法典编纂的需要使瑞士法语地区的一切郡逐渐都以该法
法 典 用 一 千 多 个 条 文 来 规 定 契 约 之 债 , 就 可 见 契 约 对 资 本 主 义 社 会 的 重 要 性 。 契 约 自 治 也 是 在 形 式 上 平 等 和 自 由 的 名 义 下 实 行 的 , 并 且 是 自 由 和 平 等 原 则 的 逻 辑 结 果 。 对 于 这 个 原 则 , 马 克 思 曾 经 在 《 资 本 论 》 中 予 以 精 辟 的 批 判 ( 《 资 本 论 》 第 1 卷 , 第 2 编 , 第 4 章 , 第 3 节 ) 。 实 际 上 , 这 个 原 则 是 资 本 主 义 制 度 “ 弱 肉 强 食 ” 原 则 的 必 要 条 件 , 而 其 必 然 结 果 是 资 本 主 义 社 会 从 自 由 资 本 主 义 发 展 到 垄 断 资 本 主 义 。 《 法 国 民 法 典 》 对 于 世 界 上 各 资 产 阶 级 国 家 的 民 法 典 有 巨 大 的 影 响 。 在 1 8 0 4 年 原 属 法 国 因 而 自 该 法 典 施 行 之 日 起 即 属 于 它 的 效 力 范 围 的 一 些 国 家 中 , 比 利 时 和 卢 森 堡 现 在 仍 然 把 它 作 为 自 己 的 法 典 。 在 其 他 从 该 法 典 施 行 之 日 起 即 予 适 用 或 经 拿 破 仑 强 行 施 加 的 那 些 国 家 里 , 它 后 来 先 后 被 废 除 而 由 其 他 立 法 替 代 , 但 是 关 于 这 方 面 的 发 展 , 各 国 的 历 程 在 细 节 上 并 不 相 同 。 在 德 国 , 曾 适 用 该 法 典 的 地 区 占 其 总 面 积 的 六 分 之 一 , 其 人 口 约 八 百 万 。 随 着 1 9 0 0 年 1 月 1 日 《 德 国 民 法 典 》 的 施 行 , 该 法 典 在 德 国 的 效 力 即 告 终 止 。 但 是 , 在 起 草 《 德 国 民 法 典 》 时 , 曾 经 仔 细 参 考 了 该 法 典 , 并 斟 酌 采 用 了 它 的 个 别 规 定 。 例 如 , 《 德 国 民 法 典 》 的 第 8 3 1 条 , 以 该 法 典 的 第 1 3 8 4 条 为 蓝 本 ; 前 者 关 于 亲 笔 遗 嘱 的 规 定 ( 第 2 2 3 1 , 2 2 6 7 条 ) 以 后 者 的 第 9 7 0 条 为 蓝 本 。 在 瑞 士 , 日 内 瓦 郡 和 贝 尔 纳 · 茹 拉 郡 于 1 8 0 4 年 属 于 法 国 , 因 而 自 该 法 典 施 行 之 日 起 即 适 用 该 法 典 。 此 后 , 十 九 世 纪 时 法 典 编 纂 的 需 要 使 瑞 士 法 语 地 区 的 一 切 郡 逐 渐 都 以 该 法 拿 破 仑 法 典 9
拿破仑法典 典为蓝本来制定自己的民法典。但是,自1907年统一的《瑞 士民法典》施行之日起,上述各仿效该法典的郡民法典都已 废止。《瑞士民法典》是独立的新创,然而也受到了该法典的 影响。例如,它的关于继承人特留分权利和失踪宣告的规定 都来自该法典。 与《德国民法典》和《瑞士民法典》只受了该法典的若 干影响不同,该法典在有些国家里被接受为母法,并通过其 子法现今正在那里发生效力。例如,1838年的《丹麦民法 典》并非独立的新创,而是依据该法典制定的;1865年的 《意大利民法典》在体系和原则上也是以该法典为基础的 1946年的《希腊民法典》也是以该法典为模范的。 至于1888-1889年的《西班牙民法典》,虽然它在外表 的体系上接受了该法典,然而除了债法及其他类似问题的很 多规定采用该法典以外,其他问题都经过独立的研究,并按 照本国的传统予以规定。1867年的《葡萄牙民法典》则更不 能被认为是它的子法,因为,尽管它的很多个别规定采自该 法典,但是总的说来,它是新创的。拉丁美洲国家的一些民 法典的编纂,则是从西班牙或葡萄牙的民法典出发,折衷地 进行的,所以也不能说是一般采纳了《法国民法典》。该法典 对于拉美各国民法典的影响,按其程度,首先是1855年的 《智利民法典》,其次是1869年的《阿根廷民法典》,最后是 1916年的《巴西民法典》。 最后,该法典在法国的某些前殖民地中仍在施行。例如, 加拿大的魁北克省现行的民法典,部分地以该法典为基础,部 分地以巴黎习惯法为基础。美国的路易斯安纳州自1825年起
典 为 蓝 本 来 制 定 自 己 的 民 法 典 。 但 是 , 自 1 9 0 7 年 统 一 的 《 瑞 士 民 法 典 》 施 行 之 日 起 , 上 述 各 仿 效 该 法 典 的 郡 民 法 典 都 已 废 止 。 《 瑞 士 民 法 典 》 是 独 立 的 新 创 , 然 而 也 受 到 了 该 法 典 的 影 响 。 例 如 , 它 的 关 于 继 承 人 特 留 分 权 利 和 失 踪 宣 告 的 规 定 都 来 自 该 法 典 。 与 《 德 国 民 法 典 》 和 《 瑞 士 民 法 典 》 只 受 了 该 法 典 的 若 干 影 响 不 同 , 该 法 典 在 有 些 国 家 里 被 接 受 为 母 法 , 并 通 过 其 子 法 现 今 正 在 那 里 发 生 效 力 。 例 如 , 1 8 3 8 年 的 《 丹 麦 民 法 典 》 并 非 独 立 的 新 创 , 而 是 依 据 该 法 典 制 定 的 ; 1 8 6 5 年 的 《 意 大 利 民 法 典 》 在 体 系 和 原 则 上 也 是 以 该 法 典 为 基 础 的 ; 1 9 4 6 年 的 《 希 腊 民 法 典 》 也 是 以 该 法 典 为 模 范 的 。 至 于 1 8 8 8 — 1 8 8 9 年 的 《 西 班 牙 民 法 典 》 , 虽 然 它 在 外 表 的 体 系 上 接 受 了 该 法 典 , 然 而 除 了 债 法 及 其 他 类 似 问 题 的 很 多 规 定 采 用 该 法 典 以 外 , 其 他 问 题 都 经 过 独 立 的 研 究 , 并 按 照 本 国 的 传 统 予 以 规 定 。 1 8 6 7 年 的 《 葡 萄 牙 民 法 典 》 则 更 不 能 被 认 为 是 它 的 子 法 , 因 为 , 尽 管 它 的 很 多 个 别 规 定 采 自 该 法 典 , 但 是 总 的 说 来 , 它 是 新 创 的 。 拉 丁 美 洲 国 家 的 一 些 民 法 典 的 编 纂 , 则 是 从 西 班 牙 或 葡 萄 牙 的 民 法 典 出 发 , 折 衷 地 进 行 的 , 所 以 也 不 能 说 是 一 般 采 纳 了 《 法 国 民 法 典 》 。 该 法 典 对 于 拉 美 各 国 民 法 典 的 影 响 , 按 其 程 度 , 首 先 是 1 8 5 5 年 的 《 智 利 民 法 典 》 , 其 次 是 1 8 6 9 年 的 《 阿 根 廷 民 法 典 》 , 最 后 是 1 9 1 6 年 的 《 巴 西 民 法 典 》 。 最 后 , 该 法 典 在 法 国 的 某 些 前 殖 民 地 中 仍 在 施 行 。 例 如 , 加 拿 大 的 魁 北 克 省 现 行 的 民 法 典 , 部 分 地 以 该 法 典 为 基 础 , 部 分 地 以 巴 黎 习 惯 法 为 基 础 。 美 国 的 路 易 斯 安 纳 州 自 1 8 2 5 年 起 1 0 拿 破 仑 法 典
拿破仑法典 11 采取了该法典,虽然加以若干修改和补充。 总之,从以上概括而尚非详尽无遗的叙述看来,《法国民 法典》对于资本主义世界各国民法的发展显然是很有影响的 其所以如此,原因在于:第一,法国在十九世纪是一个强国, 它的力量使该法典易于影响外国。第二,该法典在形式上和 实质上都有其优越性,这也使它易于影响外国。就形式说,该 法典文字简单明了,逻辑谨严,体系完整。就实质说,该法 典不仅折衷了法国习惯法和罗马成文法,使它成为一个和谐 的整体;而且最重要的,是它废除了一切封建特权和桎梏,它 的一些原则使其他资产阶级国家把它评价为发展资本主义的 最良好的上层建筑。第三,十九世纪的各资产阶级国家大都 急需编纂统一的民法典,而该法典是现成的模型。 《法国民法典》既有上述重大的意义和影响,我国的社会 科学家显然不能予以无视。同人等爱忠实译出,以供研究。错 误之处,甚望阅者指正。 李浩培 1979年1月21日于北京
采 取 了 该 法 典 , 虽 然 加 以 若 干 修 改 和 补 充 。 总 之 , 从 以 上 概 括 而 尚 非 详 尽 无 遗 的 叙 述 看 来 , 《 法 国 民 法 典 》 对 于 资 本 主 义 世 界 各 国 民 法 的 发 展 显 然 是 很 有 影 响 的 。 其 所 以 如 此 , 原 因 在 于 : 第 一 , 法 国 在 十 九 世 纪 是 一 个 强 国 , 它 的 力 量 使 该 法 典 易 于 影 响 外 国 。 第 二 , 该 法 典 在 形 式 上 和 实 质 上 都 有 其 优 越 性 , 这 也 使 它 易 于 影 响 外 国 。 就 形 式 说 , 该 法 典 文 字 简 单 明 了 , 逻 辑 谨 严 , 体 系 完 整 。 就 实 质 说 , 该 法 典 不 仅 折 衷 了 法 国 习 惯 法 和 罗 马 成 文 法 , 使 它 成 为 一 个 和 谐 的 整 体 ; 而 且 最 重 要 的 , 是 它 废 除 了 一 切 封 建 特 权 和 桎 梏 , 它 的 一 些 原 则 使 其 他 资 产 阶 级 国 家 把 它 评 价 为 发 展 资 本 主 义 的 最 良 好 的 上 层 建 筑 。 第 三 , 十 九 世 纪 的 各 资 产 阶 级 国 家 大 都 急 需 编 纂 统 一 的 民 法 典 , 而 该 法 典 是 现 成 的 模 型 。 《 法 国 民 法 典 》 既 有 上 述 重 大 的 意 义 和 影 响 , 我 国 的 社 会 科 学 家 显 然 不 能 予 以 无 视 。 同 人 等 爱 忠 实 译 出 , 以 供 研 究 。 错 误 之 处 , 甚 望 阅 者 指 正 。 李 浩 培 1 9 7 9 年 1 月 2 1 日 于 北 京 拿 破 仑 法 典 1 1
目录 法国民法典 总则法律的公布、效力及其适用 第一编人 第一章民事权利的享有及丧失 第二章身份证书 第三章住所…… …17 第四章不在 18 第五章结婚…………………………… 第六章离婚…… 第七章父母子女 第八章收养与非正式监护…… …51 第九章亲权…… 第一○章未成年、监护及亲权的解除 第一一章成年、禁治产及裁判上的辅助人 74 第二编财产及对于所有权的各种限制 第一章财产分类 第二章所有权… 第三章用益权、使用权及居住权……… 第四章役权或地役权 ……97 第三编取得财产的各种方法 第一章继承
目 录 法 国 民 法 典 总 则 法 律 的 公 布 、 效 力 及 其 适 用 第 一 编 人 第 一 章 民 事 权 利 的 享 有 及 丧 失 … … … … … … … … … … … 2 第 二 章 身 份 证 书 … … … … … … … … … … … … … … … … … 6 第 三 章 住 所 … … … … … … … … … … … … … … … … … … … 1 7 第 四 章 不 在 … … … … … … … … … … … … … … … … … … … 1 8 第 五 章 结 婚 … … … … … … … … … … … … … … … … … … … 2 3 第 六 章 离 婚 … … … … … … … … … … … … … … … … … … … 3 4 第 七 章 父 母 子 女 … … … … … … … … … … … … … … … … … 4 6 第 八 章 收 养 与 非 正 式 监 护 … … … … … … … … … … … … … 5 1 第 九 章 亲 权 … … … … … … … … … … … … … … … … … … … 5 5 第 一 ○ 章 未 成 年 、 监 护 及 亲 权 的 解 除 … … … … … … … … … 5 8 第 一 一 章 成 年 、 禁 治 产 及 裁 判 上 的 辅 助 人 … … … … … … … 7 4 第 二 编 财 产 及 对 于 所 有 权 的 各 种 限 制 第 一 章 财 产 分 类 … … … … … … … … … … … … … … … … … 7 8 第 二 章 所 有 权 … … … … … … … … … … … … … … … … … … 8 2 第 三 章 用 益 权 、 使 用 权 及 居 住 权 … … … … … … … … … … 8 8 第 四 章 役 权 或 地 役 权 … … … … … … … … … … … … … … … 9 7 第 三 编 取 得 财 产 的 各 种 方 法 第 一 章 继 承 … … … … … … … … … … … … … … … … … … 1 0 9
第二章生前赠与及遗嘱 ………137 第三章契约或合意之债的一般规定… 170 第四章非因合意而发生的债……… 216 第五章夫妻财产契约及夫妻间的相互权利… 第六章买卖 …257 第七章互易… 275 第八章租赁 第九章合伙 …294 第一O章借贷…… 302 第一一章寄托及讼争物的寄托…………… 第一二章赌博性的契约 第一三章委任 316 第一四章保证 第一五章和解 325 第一六章民事拘留 第一七章质押 330 第一八章优先权及抵押权 333 第一九章对于债务人不动产的强制执行及债 权人间受分配的顺位…………… 第二O章时效 362
第 二 章 生 前 赠 与 及 遗 嘱 … … … … … … … … … … … … … 1 3 7 第 三 章 契 约 或 合 意 之 债 的 一 般 规 定 … … … … … … … … 1 7 0 第 四 章 非 因 合 意 而 发 生 的 债 … … … … … … … … … … … 2 1 6 第 五 章 夫 妻 财 产 契 约 及 夫 妻 间 的 相 互 权 利 … … … … … 2 1 9 第 六 章 买 卖 … … … … … … … … … … … … … … … … … … 2 5 7 第 七 章 互 易 … … … … … … … … … … … … … … … … … … 2 7 5 第 八 章 租 赁 … … … … … … … … … … … … … … … … … … 2 7 5 第 九 章 合 伙 … … … … … … … … … … … … … … … … … … 2 9 4 第 一 ○ 章 借 贷 … … … … … … … … … … … … … … … … … … 3 0 2 第 一 一 章 寄 托 及 讼 争 物 的 寄 托 … … … … … … … … … … … 3 0 7 第 一 二 章 赌 博 性 的 契 约 … … … … … … … … … … … … … … 3 1 3 第 一 三 章 委 任 … … … … … … … … … … … … … … … … … … 3 1 6 第 一 四 章 保 证 … … … … … … … … … … … … … … … … … … 3 2 0 第 一 五 章 和 解 … … … … … … … … … … … … … … … … … … 3 2 5 第 一 六 章 民 事 拘 留 … … … … … … … … … … … … … … … … 3 2 7 第 一 七 章 质 押 … … … … … … … … … … … … … … … … … … 3 3 0 第 一 八 章 优 先 权 及 抵 押 权 … … … … … … … … … … … … … 3 3 3 第 一 九 章 对 于 债 务 人 不 动 产 的 强 制 执 行 及 债 权 人 间 受 分 配 的 顺 位 … … … … … … … … … … … 3 5 9 第 二 ○ 章 时 效 … … … … … … … … … … … … … … … … … … 3 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