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塞尔(F.W.Bessel 贝塞尔首拔头筹 1784-1846)出生于德 国,年轻时在不来梅一 个商人会计室里工作过 他对哈雷彗星观测资料 的研究给奥伯斯留下深 刻印象,1806年成为施 罗特(J.H.Schroter) 的天文助手。1810年成 为柯尼斯堡新天文台台 长。1838年观测到天鹅 61的周年视差。了却了 天文学家300年来的宿 愿
成功的关键:寻找最近的恒星 要找到周年视差,选择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作为观测对象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越近视 差越大。 ■开始天文学家认为越亮的恒星距离越近, 后来发现恒星的固有亮度差别很大。所以 转而选择自行大的恒星 令人惊讶的是自行很大的一颗恒星是很暗 的5等星天鹅61
近星判据 天文学家斯特鲁维(Wilhelm Struve) 在183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出近星的 三条判据:1)它是否最亮的恒星之一?2) 它是否有较大的自行?3)如果它正巧是 “物理双星”, 那么看两星是否分得比 较开? 如果那这三条去对照现在的恒星星表,可 以发现当时的天文学家们确实是在寻找最 合适的观测对象
最精密的仪器 斯特鲁维手头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24cm 折射望远镜,为著名的德国光学仪器制造者 夫琅和费(J.Fraunhofer1787-1826) 所造。 贝塞尔有一架夫琅和费造的16厘米孔径 “太阳仪”,是一架测量小角度的理想仪器。 斯特鲁维和贝塞尔都采纳伽利略提出的较差 测量法,他们相信他们选定的恒星比用作参 照的附近恒星离得更近
斯特鲁维的织女星 斯特鲁维选择织女星作为测量对象。这颗 星格外明亮,自行也很大,因此符合他的 近星判据三条中的两条 1837年,他宣布说从17次观测结果中可 以推断出该星有1/8角秒的视差。这与现 代值颇为接近。但他以为偏小,到1840 年给出了近100次观测的结果,结果将织 女星的视差值增大到了原来的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