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天文现状及未来发展 吴学兵 (北京大学天文学系) 部分内容基于“中国大学天文联合发展研讨会”资料
中国大学天文现状及未来发展 吴学兵 (北京大学天文学系) 部分内容基于“中国大学天文联合发展研讨会”资料
内容 ·中国大学天文现状 与国外比较 未来发展展望
内容 • 中国大学天文现状 • 与国外比较 • 未来发展展望
1、中国大学天文现状 中国天文设备主要集中在中科院4大天文台 全国仅4所大学建有天文学系 近20多所大学建有天文研究所、中心或在 物理院系里有从事天文研究的学者 许多其它大学开始开设天文课程 天文学作为基础科学的6大传统学科之一,在 我国大学里的发展远落后于其它学科
1、中国大学天文现状 • 中国天文设备主要集中在中科院4大天文台 • 全国仅4所大学建有天文学系 • 近20多所大学建有天文研究所、中心或在 物理院系里有从事天文研究的学者 • 许多其它大学开始开设天文课程 天文学作为基础科学的6大传统学科之一,在 我国大学里的发展远落后于其它学科
以h火磬南京大学天文学系 NANJING UNIVERSITY 1952年成立,前身为中山大学 教师总数 29 天文学系和齐鲁大学天文算学系 中科院院士 1955年,天文学系和数学系合|教授 16 并为数学天文学系 有博士学位青年教师20 1961年,恢复天文学系设置长江学者 2 已发展成为包含天体物理、天体讲座教授 测量、天体力学等多学科方向的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7 综合性天文学教学和研究的院系得者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4 招生3035名年;国家理科基地才
南京大学天文学系 • 1952年成立,前身为中山大学 天文学系和齐鲁大学天文算学系 • 1955年,天文学系和数学系合 并为数学天文学系 • 1961年,恢复天文学系设置 • 已发展成为包含天体物理、天体 测量、天体力学等多学科方向的 综合性天文学教学和研究的院系 • 招生30-35名/年;国家理科基地 教师总数 29 中科院院士 4 教授 16 有博士学位青年教师 20 长江学者 2 讲座教授 1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 得者 7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 才 4
学科建设 太阳爆发探测小卫 学斛设置 研究方向 高能天体物理 国家—级重点学科 太阳活动区物理 天文学 星系物理和宇宙学 非线性天体力学、行星 系统形成与演化 深空探测与航天动力学 天文参考系 天文光学 国家重点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 天体物理 天体测量和天体力学 研究经费:2004-2009年争 取到的经费总额:3555万元
学科建设 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天文学 国家重点学科 天体物理 国家重点学科 天体测量和天体力学 学科设置 研究方向 •高能天体物理 •太阳活动区物理 •星系物理和宇宙学 •非线性天体力学、行星 系统形成与演化 •深空探测与航天动力学 •天文参考系 •天文光学 •研究经费:2004-2009年争 取到的经费总额:355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