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中国古代的天文学 及其政治、社会和文化功能 1. 天文学的基本运作 2. 历法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概念 3. 宇宙学 4. 中外天文学交流 5. 政治、社会和文化功能
基本运作·天文机构和人员 中国古代的天文机构是中央政府的一个部门: 太史令、太史局、太史监、司天台、司天监、 钦天监。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家是政府官员:汉太史令 俸六百石,唐太史监正三品,明清软天监正 五品 机构规模举例:唐武则天时824人;元代 259人;明代41人最少时23人;清代154人
基本运作。天象的观测、记录 天象记录类型 鲁文公十四年 日食(古籍记录共计1600多 (613BC)“有星 项)、月食(1100多项) 孛于北斗”是 掩星(月掩行星200次) 哈雷彗星的最 行星天象(顺、逆、留、合、 早记录。 伏、守、凌、犯) 彗星(1000余次)、新星 (100余次)、流星(4900 余次)、流星雨(400余次) 太阳黑子(270余次)
甲骨日食 癸酉贞日夕有食 8
基本运作● 历书的编算印制和颁发 其权利属于中央政府 皇家天文机构负责编算、印制,礼 部负责颁发 颁历又叫颁朔,有强烈的政治含义 向附庸国颁发历书显示宗主国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