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时间:6课时作业:p24-25:2、5教学内容:一、语法和语法体系一、词的形态1、构形形态例:重叠:表示共同的语法意义:研究一—研究研究考查——考查考查据量一一掂量掂量打探一一打探打探AB一一ABAB动词重叠老实——老老实实马虎一—马马虎虎仔细一一仔仔细细认真一一认认真真AB——AABB(形容词重叠)还有一种特殊构形形态:ABB绿油油白茫茫黑乎乎红通通香喷喷质美滋滋2、构词形态例如加词缀:“子”凿一一凿子(动一一名)铲一一铲子锤一一锤子钉一一钉子“化”净一一净化(形一一动)“性”创造一一创造性(动一一名)弹一一弹性二、词类
授课时间:6 课时 作业:p24-25:2、5 教学内容:一、语法和语法体系 一、词的形态 1、构形形态 例:重叠: 表示共同的语法意义: 研究——研究研究 考查——考查考查 掂量——掂量掂量 打探——打探打探 AB——ABAB 动词重叠 老实——老老实实 马虎——马马虎虎 仔细——仔仔细细 认真——认认真真 AB——AABB(形容词重叠) 还有一种特殊构形形态:ABB 绿油油 白茫茫 黑乎乎 红通通 香喷喷 美滋滋 2、构词形态 例如加词缀: “子” 凿——凿子 (动——名) 铲——铲子 锤——锤子 钉——钉子 “化” 净——净化 (形——动) “性” 创造——创造性 (动——名) 弹——弹性 二、词类
分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主要是词的语法功能。实词:指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能充当句子成分的词。虚词:没有词汇意义光有语法意义的,不能充当句子成分的词。实词(名、动、形、区、数、量、副、代、拟、叹)(一)名词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等,包括表示时间、处所、方位等。1、名词的种类①表示人和事物,例:A、普通名词:老师、同学、朋友、马、牛、羊、蜻蜓、火箭、原子、桌子B、专有名词:李白、钱学森、长江、黄河、泰山、湖北一一人名、地名C、集合名词:人民、群众、车辆、马匹D、抽象名词:思想、道德、理想、信念、文化、知识、苦头②表示时间:冬天(四季)、明年(年月日)、早晨、傍晚、现在、未来③表示处所:北京、武汉、中国、亚洲、欧洲、操场、办公室、里屋④表示方位:前、后、左、右、上、中、下、东、南、西、北2、名词的语法特征①经常做主语和宾语。例:牛踢你!鸡在叫,鱼在跳,李白作诗,也经常做定语,直接修饰另一名词。例:东方明珠,玫瑰园。时间名词可以作谓语。例:今天星期五,明天晴天。②名词前面一般能够加表示物量的数量短语,一般不能加副词。例:一头牛、一只鸡、一双鞋、一枝笔、不能说、很鸡、太鞋、特别笔。③名词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例:(无这种形式)理想一一理想理想;未来一一未未来来只有亲属称谓以及其他少数词。例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星等,这些是构词的语素重叠,不是词形变化。④有的名词能够加“们”表示群体,不加“们”的名词可以是个体,可以是群体。例:孔繁森们、作家们、老师们、朋友们、鸡、鸭、办公室3、时间名词和方位词①时间名词:除了作主语、实语和定语外,还经常做状语,表示事情发生的时间
分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主要是词的语法功能。 实词:指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能充当句子成分的词。 虚词:没有词汇意义光有语法意义的,不能充当句子成分的词。 实词(名、动、形、区、数、量、副、代、拟、叹) (一)名词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等,包括表示时间、处所、方位等。 1、名词的种类 ①表示人和事物,例: A、普通名词:老师、同学、朋友、马、牛、羊、蜻蜒、火箭、原子、桌子 B、专有名词:李白、钱学森、长江、黄河、泰山、湖北——人名、地名 C、集合名词:人民、群众、车辆、马匹 D、抽象名词:思想、道德、理想、信念、文化、知识、苦头 ②表示时间:冬天(四季)、明年(年月日)、早晨、傍晚、现在、未来 ③表示处所:北京、武汉、中国、亚洲、欧洲、操场、办公室、里屋 ④表示方位:前、后、左、右、上、中、下、东、南、西、北 2、名词的语法特征 ①经常做主语和宾语。例:牛踢你!鸡在叫,鱼在跳,李白作诗,也经常做定语, 直接修饰另一名词。例:东方明珠,玫瑰园。时间名词可以作谓语。例:今天星 期五,明天晴天。 ②名词前面一般能够加表示物量的数量短语,一般不能加副词。例:一头牛、一 只鸡、一双鞋、一枝笔、不能说、很鸡、太鞋、特别笔。 ③名词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 例:(无这种形式)理想——理想理想;未来——未未来来 只有亲属称谓以及其他少数词。例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星星等, 这些是构词的语素重叠,不是词形变化。 ④有的名词能够加“们”表示群体,不加“们”的名词可以是个体,可以是群体。 例:孔繁森们、作家们、老师们、朋友们 鸡、鸭、办公室 3、时间名词和方位词 ①时间名词: 除了作主语、实语和定语外,还经常做状语,表示事情发生的时间
②方位词单音(见前例)双音(见P12表)之前、之上、之内、东边、左面、里头、东西方位词表时间方向、位置,其中有少数还可表时间。方位词主要是加在别的词语后面,组成方位短语,表示处所或时间。例如:教室里、讲台上、上课前、说话前、放学后。有的也可表数量的界限,如“十八岁以上,六十岁以内,二百左右”。【(二)动词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1、分类:①表动作:坐、站、走、跑、打、捶、掐、拧、批评、表扬、宣传、学习。②表心理活动:想、爱、恨、喜欢、讨厌、羡慕、希望、怕。③表存现、变化、消亡:在、存在、出现、有、发生、演变、发展、生长、长出、长成、没有、无、死亡、消失。④表判断:是、不是。③能愿动词:能、会、可、可以、敢、要、愿意、应该、能够。③趋向动词:来、去、回、往、上、下、进、出、过、上来、下去。2、动词的语法特征①动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例:他来了。他喜欢踢球。②动词前能够加副词“不”,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只有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前能够加程度副词,例如:“很怕、很喜欢、很美慕/很愿意、很应该”。③动词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一英语中的时态④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短暂(动作的动量少或时量少),限于表示可持续的动作的动词。单音词重叠AA式,“说说,玩玩,弄弄”,双音动词重叠ABAB式,如“打扫打扫”。3、特殊的动词①判断动词“是
②方位词 单音(见前例) 双音(见 P12 表)之前、之上、之内、东边、左面、里头、东西 方位词表时间方向、位置,其中有少数还可表时间。 方位词主要是加在别的词语后面,组成方位短语,表示处所或时间。例如: 教室里、讲台上、上课前、说话前、放学后。 有的也可表数量的界限,如“十八岁以上,六十岁以内,二百左右”。 (二)动词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 1、分类: ①表动作:坐、站、走、跑、打、捶、掐、拧、批评、表扬、宣传、学习。 ②表心理活动:想、爱、恨、喜欢、讨厌、羡慕、希望、怕。 ③表存现、变化、消亡:在、存在、出现、有、发生、演变、发展、生长、长出、 长成、没有、无、死亡、消失。 ④表判断:是、不是。 ⑤能愿动词:能、会、可、可以、敢、要、愿意、应该、能够。 ⑥趋向动词:来、去、回、往、上、下、进、出、过、上来、下去。 2、动词的语法特征 ①动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 例:他来了。他喜欢踢球。 ②动词前能够加副词“不”,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只有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和一 些能愿动词前能够加程度副词,例如:“很怕、很喜欢、很羡慕/很愿意、很应该”。 ③动词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英语中的时态 ④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短暂(动作的动量少或时量少),限于表示可持续 的动作的动词。 单音词重叠 AA 式,“说说,玩玩,弄弄”,双音动词重叠 ABAB 式,如“打扫 打扫”。 3、特殊的动词 ①判断动词“是
放在主(谓)宾语之间。a、表示事物算于什么或属于什么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是陶老师一一主宾可互换我是老师,你们是学生。老虎是食肉动物。B、表示事物的特征、质料、情况例:她是黄头发(圆脸、双眼皮、高个子)这桌子是黄色的(木的、玻璃钢的)上学期,我是三好生(这次,你算是倒霉了)C、表示事物的存在例: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教学楼东边是一片花圃前边是一个池塘用在动词、形容词前:a、重读时,相当于“的确,确定”,不能省略。例:她是很认真。今天天气是很好他是不在。b、不重读时,可以省略,只表示一般的肯定。例:我们是很认真的。②能愿动词。又叫助动词,是能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可能、意愿和必要等的动词。a、表可能:能、能够、会、可能、可以、可b、表意愿:愿、愿意、肯、要、敢C、表必要:要、应、应该、应当、该、当语法特征:在句子里常作状语,例:你应该去上课了,我们要认真讨论一下。它还可以作谓语或谓语中心。例:这样做可以吗?完全可以。(这件事能这样做吗?)你这样做应该吗?我回来,你愿意吗?能愿动词不能用在名词前面(要东西,会某事,是一般动词),不能重叠
放在主(谓)宾语之间。 a、表示事物算于什么或属于什么 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是陶老师——主宾可互换 我是老师,你们是学生。老虎是食肉动物。 B、表示事物的特征、质料、情况 例:她是黄头发(圆脸、双眼皮、高个子) 这桌子是黄色的(木的、玻璃钢的) 上学期,我是三好生(这次,你算是倒霉了) C、表示事物的存在 例: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 教学楼东边是一片花圃 前边是一个池塘 用在动词、形容词前: a、重读时,相当于“的确,确定”,不能省略。 例:她是很认真。 今天天气是很好 他是不在。 b、不重读时,可以省略,只表示一般的肯定。 例:我们是很认真的。 ②能愿动词。 又叫助动词,是能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可能、意愿和必要等的动词。 a、表可能:能、能够、会、可能、可以、可 b、表意愿:愿、愿意、肯、要、敢 c、表必要:要、应、应该、应当、该、当 语法特征: 在句子里常作状语,例:你应该去上课了,我们要认真讨论一下。它还可以 作谓语或谓语中心。 例:这样做可以吗?完全可以。(这件事能这样做吗?) 你这样做应该吗?我回来,你愿意吗? 能愿动词不能用在名词前面(要东西,会某事,是一般动词),不能重叠
不能带助词“着、了、过”等。③趋向动词表示移动的趋向,有单音的,双音的。上、下、进、出、来、回、过、起、去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过来、起来上去、下去、进去、出动、回去、过去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或者谓语中心。例:他进来了。小明因病回去了。经常用在别的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边表示趋向,作趋向补语。例:他跳起来了。他赶回去,拿来一笔钱。(三)形容词1、形容词的种类①表性质:软硬、高、矮、好、坏、远、近、斜、直、伟大、卑、勇敢、优秀、聪明、惠鑫、大方、小气。②表状态雪白、笔直、绿油油、水汪汪、黑不溜秋、飞快。③表不定数量:许多、好些、少量、多少、多、少、些许、一些。2、形容词的语法特征①形容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定语,多数能直接修饰名词,例:“他很认真。认真的人,思路清晰一一清晰的思路”。性质形容词少数能够直接修饰动词,做状语。例如:“快走(跑、上),老实说,大胆说,直接说”。通常要重叠或加助词“地”才可以用做状语。例如:“慢慢说,呆呆地着,使劲地打,咬牙切齿地说”。一部分形容词也能做补语。例:“看清楚,走快了,长大了,说明白”。②性质形容词大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例:“很简单、太小、特别忙”,性质形容词的重叠式和状态形容词,或者因为是表情态的,或者因为本身带有某些程度意义,不能再受程度副词修饰
不能带助词“着、了、过”等。 ③趋向动词 表示移动的趋向,有单音的,双音的。 上、下、进、出、来、回、过、起、去 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过来、起来 上去、下去、进去、出动、回去、过去 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或者谓语中心。 例:他进来了。 小明因病回去了。 经常用在别的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边表示趋向,作趋向补语。 例:他跳起来了。 他赶回去,拿来一笔钱。 (三)形容词 1、形容词的种类 ①表性质:软硬、高、矮、好、坏、远、近、斜、直、伟大、卑怯、勇敢、优秀、 聪明、愚蠢、大方、小气。 ②表状态 雪白、笔直、绿油油、水汪汪、黑不溜秋、飞快。 ③表不定数量:许多、好些、少量、多少、多、少、些许、一些。 2、形容词的语法特征 ①形容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定语,多数能直接修饰名词,例:“他很认真。 认真的人,思路清晰——清晰的思路”。 性质形容词少数能够直接修饰动词,做状语。 例如:“快走(跑、上),老实说,大胆说,直接说”。 通常要重叠或加助词“地”才可以用做状语。例如: “慢慢说,呆呆地着,使劲地打,咬牙切齿地说”。 一部分形容词也能做补语。 例:“看清楚,走快了,长大了,说明白”。 ②性质形容词大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例:“很简单、太小、特别忙”,性质形容 词的重叠式和状态形容词,或者因为是表情态的,或者因为本身带有某些程度意 义,不能再受程度副词修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