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明代杂剧的流变
第五章 明代杂剧的流变
明代戏曲主要由杂剧与传奇两部分组成明代杂剧上承元曲,从元杂剧演化而来明杂剧具有如下特点:1、折数不限(元杂剧一般都是一本四折)2、曲调不限(元杂剧是一折一调)3、主唱不限(元杂剧全本一人演唱)明杂剧作家200余人,剧目500余种,今存150种以上
❖ 明代戏曲主要由杂剧与传奇两部分组成。 ❖ 明代杂剧上承元曲,从元杂剧演化而来, 明杂剧具有如下特点: 1、折数不限(元杂剧一般都是一本四折) 2、曲调不限(元杂剧是一折一调) 3、主唱不限(元杂剧全本一人演唱) ❖ 明杂剧作家200余人,剧目500余种,今存 150种以上
第一节明初宫廷派剧作家的杂剧创作元末杂剧,已趋衰落,明初杂剧,承其余绪成就平平,主要作家是以朱权、朱有墩为代表的宫廷派作家群。·朱权:创作杂剧12种,成就不大;其所作的《太和正音谱》为一部戏曲史论及曲谱两者兼有的著作,大约分为古典戏曲理论和史料北杂剧曲谱两部分,是研究元明戏曲的重要文献
第一节 明初宫廷派剧作家的杂剧创作 ❖ 元末杂剧,已趋衰落,明初杂剧,承其余绪, 成就平平,主要作家是以朱权、朱有燉为代 表的宫廷派作家群。 ❖ 朱权:创作杂剧12种,成就不大;其所作的 《太和正音谱》为一部戏曲史论及曲谱两者 兼有的著作,大约分为古典戏曲理论和史料、 北杂剧曲谱两部分,是研究元明戏曲的重要 文献
朱有:号诚斋,作杂剧30余种,集为《诚斋乐府》,内容多不可取,其中的喜庆剧、神仙剧、道德剧,有歌舞升平的特点,英雄剧以及反映妓女题材的作品较有现实内容。其杂剧语言质朴,音律谐和,在唱法上,有对唱、齐唱等方式,突破北曲的限制
❖ 朱有燉:号诚斋,作杂剧30余种,集为 《诚斋乐府》,内容多不可取,其中的 喜庆剧、神仙剧、道德剧,有歌舞升平 的特点,英雄剧以及反映妓女题材的作 品较有现实内容。其杂剧语言质朴,音 律谐和,在唱法上,有对唱、齐唱等方 式,突破北曲的限制
,贾仲明:作杂剧16种,今存5种,讲究文词华丽,将南北曲融为一折演唱,表现出一种创新。所作《录鬼簿续编》为研究中国戏曲史的重要文献。,杨讷:所作《西游记》杂剧,6本24出依据《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和民间传说改编而成,多数情节与百回本《西游记》不一致。刘东升:《娇红记》2本八折,为传奇《娇红记》的再创作奠定了基础
❖ 贾仲明:作杂剧16种,今存5种,讲究 文词华丽,将南北曲融为一折演唱,表 现出一种创新。所作《录鬼簿续编》为 研究中国戏曲史的重要文献。 ❖ 杨讷:所作《西游记》杂剧,6本24出, 依据《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和民间传说 改编而成,多数情节与百回本《西游记》 不一致。 ❖ 刘东升:《娇红记》2本八折,为传奇 《娇红记》的再创作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