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旅游饭店产业发展与创新趋势旅游者个性化需求以及通信等高科技高速发展共同推动的结果。(4)旅游市场需求更加多元化资料显示,特色旅游是当代旅游行为中发展最迅速,总体前景也比较乐观的一大类型。以体育旅行为例,近年来,它之所以显示出越来越强劲的势头,与人们希望通过这类活动获得多样化的心理满足、价值实现有着密切的联系。就总体而言,国内旅游业在特色旅游这一领域的开拓尚处于初始阶段,没有获得旅游业经营者足够的重视,还未形成真正的规模和气候,国内旅游在这方面发展的潜力还很大,机会还很多,比如航空旅游和邮轮旅游就是最新崛起的特色旅游。航空旅游的崛起离不开客户需求的变化。作为拥有越来越多的时间和金钱的广大旅客,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个性化需求凸现,休闲旅游也日渐时尚。黄金周旅游效益的凸现,给航空旅游市场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客户获得信息的渠道更多、更透明,其需求朝着一站式服务、组合打包服务、整体解决方案方向发展。在关注服务的同时对价格也更加敏感,期望值更高,商务旅行者也在其中。总之,满足不同类型客户的需求是中国航空旅游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个人商务旅游这个细分市场,客户需求的是高效、方便和舒适的旅行,而对价格的敏感度较低,企业要有针对性地培育适应于这些需求的竞争优势,提供质优价高的产品:在大型企业商务旅游这个细分市场,客户追求的是公司形象、全方位的策划功能和成本集中控制,企业则要发挥综合优势为客户制定全方位高品质服务的策略,并根据客户需求制定个性化产品,显示独有的竞争优势,牺性部分收益以期将其发展为忠诚客户;在休闲旅游市场上,客户追求的是宽松自由的选择、适中的价格和周到的服务,客户的个性需求比较分散并且易受引导。企业要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产品,在娱乐休闲频道大加宣传,在价格和服务上配合多种选择,引导客户消费趋向:国际旅游市场蕴含极大的发展商机。因国际旅游相对国内旅游价格偏高,企业可以制定价格偏低、旅游地点较多的产品,并适时在淡季推出,满足大部分客户踏出国门走一趟的简单需求。此外,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和旅游消费需求的迅速增长,国际上已经非常成熟的邮轮旅游方式逐渐引起中国旅游消费者的关注,并成为一种充满魅力的新兴旅游方式。据统计,2010年中国大陆接待国际邮轮233航次,比上年增长43%:2010年乘坐邮轮出境旅游的大陆游客8
第1章中外旅游市场发展趋势79万人次,比2009年增长20.1%,乘邮轮来华的国际游客46.2万人次,比2009年增长15.5%。2011年,大陆全年接待国际邮轮262个航次,同比增长17.5%;接待邮轮出人境游客50.45万人次。其中,从中国沿海城市出发的国际邮轮142航次,同比增长49.5%。从邮轮母港建设来看,我国已建成邮轮母港4个:上海、天津、三亚和厦门。大连、舟山、广州、深圳等地都提出或正在建设邮轮母港。截至2010年,在大陆从事国际邮轮业务的有意大利哥诗达邮轮公司、皇家加勒比国际邮轮公司、丽星邮轮公司、地中海邮轮公司、公主邮轮公司等。中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的本土邮轮公司“海航旅业邮轮游艇管理有限公司”已于2012年9月8日在“第七届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天会(天津)”上首度亮相。2012年11月28日,海航集团在京宜布,将通过引入中国内地最大豪华邮轮“海娜”号,启动邮轮旅游项目,主要以短期、短途线路为主,以三亚、天津等地作为邮轮母港,以越南、韩国等地为旅游目的地。1.1.2.3HRG预测: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商旅市场近日,全球知名的企业旅行服务公司豪格·罗宾逊集团(HRG)预计,未来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务旅行市场。HRG的专家认为,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是整个国家商旅活动日益兴盛的关键因素之一。HRG(中国)营销及客户管理总监费瑶(YatesFei)先生表示:“尽管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是前往中国的商务旅行活动却不断增加。”世界旅游业理事会(WTTC)的数据显示,2000年,在中国进行的商务旅行总开支为180亿美元,2010年猛增至620亿美元,预计202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2770亿美元。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由来已久,为满足北京奥运会的需求,基建投资在2008年前就已经迎来了几次高峰,近年来基础设施投资速度再次加快。根据全球商务旅行协会(GBTA)的数据,预计中国将在三年内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务旅行市场,投资将延续强劲势头。2011年至2015年期间,中国在机场等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规模预计将达到2370亿美元左右。中国政府已计划投资2390亿美元用于进一步发展高铁,这对促进商务旅行具有直接作用。目前,航空占中国所有商务旅行的比重为85%。铁路方面,铁道部计划到2020年实现高铁覆盖所有50万人口城市,因此铁路占商务旅行的比重有望上升。航空方面,作为政府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的措施之一,不少新航线已开O
中外旅游饭店产业发展与创新趋势通,比如芬兰航空公司(Finnair)的重庆航线、法国航空公司(AirFrance)的武汉航线及其他规划航线。自前,远距离国际目的地航线在中国的开通程度最低,主要原因在于小型的地方机场无法容纳大型客机。但包括武汉、成都在内的众多机场已开始采取加长跑道、开通新航站楼等改进措施,将为海外商务旅客提供更好的选择。根据波音公司的预测,未来20年内,中国航空公司将以年均8.9%的速度增长,日益兴旺的国内市场和中国航空公司所具备的能力与资源,让他们得以在竞争激烈的远距离航线国际市场中分得一杯。波音公司也在日前预测,今后20年内中国对商业飞机的需求为5260架,总金额为6700亿美元。其中超过75%的需求来自新增需求而非更新淘汰。这一增长态势将助推中国航空公司撼动阿联首航空公司在内的中东“超级航空公司”的崛起。阿联酋航空公司发展势头迅猛,2015年其规模至少将超过所有远距离航空公司一倍。中国将成为欧亚航线中理想的中转站。中国在商旅管理服务方面已取得长足进展。总体而言,中国的商务旅客已经开始接受新技术,使用在线预订工具或差旅应用程序。一些公司不断追求内部流程精简且政策合规,他们对新技术的利用率已高达80%。此外,许多公司也会借助报告功能来检视差旅项目,以期发现开支节省的潜在空间。HRG最新的《饭店调查报告》显示,北京、上海等成熟市场的饭店房价稳定,这足以表明中国的商旅市场正日益成熟,关键地区基础设施已能基本满足需求。深圳、广州、成都是中国发展最快的新兴商旅目的地,近几年商务旅行大幅增加。目前,三地包括国际机场及连锁饭店在内的基础设施正以健康的速度发展。此外,与中国数个国际枢纽地交通密切,也进一步提高了这三个城市对商务旅客的吸引力。费瑶认为:“今后几年对于中国商旅市场而言,是激动人心的时机,尤其是随着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中国越来越多的地方将进一步向国内及国际旅客散开大门。”10
第1章中外旅游市场发展趋势1.2世界旅游市场发展趋势1.2.1世界旅游市场发展现状1.2.1.1国际旅游入境人数平稳较快增长2008年以来,全球旅游业除受到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外,还同时经历了自然灾害、疫病疫情、局部动荡等各种因素的挑战。全球旅游业自2008年下半年出现持续数月的负增长,但在短暂受挫之后迅速复苏。据UNWTO统计,2009年全球入境过夜游客同比下降了3.9%,但2010年即实现了6.7%的恢复性增长,2011年同比增长5%,高于同期世界GDP4.3%与2.7%的增长速度。全球旅游人数在2012年12月13日达到10亿人次,再创新高。2012年全年国际旅游人数达到10.35亿人次,同比增长率达到3.9%。另据WTTC统计,目前旅游业对GDP的直接贡献达到2.8%,旅游经济总量占全球GDP的9%,超过了石油、汽车工业,成为略低于银行业的全球第二大产业。旅游投资占全球投资总额的12%以上,每年有超过760亿美元的外资(FDI)直接投向交通设施、饭店以及会展设施。旅游直接就业人数达到9900万,占全球就业总数的3.4%,间接就业人数比重则高达9%。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旅游业在创汇、带动就业方面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2000年到2010年期间,旅游业对拉丁美洲和非洲的直接就业贡献超过30%,对GDP的贡献超过40%。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将持续与反复,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全球旅游业对于世界经济的意义将进一步增强。预计到2020年,旅游业对GDP、就业的直接贡献将分别达到3%与3.5%,2030年贡献率分别有望提升到3.2%与3.7%。旅游投资将以5%的年均增速发展。1.2.1.2亚洲地区引领全球增长2012年,除了中东之外,发达地区和新兴经济体的国际旅游人数全部实现增长。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数据表明,2012年全球旅游人数增长了3.8%,其中新兴市场国家国际游客人数增长达到4.1%,领先于发达国家的3.6%。受惠于日本出人境旅游的复苏和该地区其他主要客源市场的优异表现,亚太地区11
中外旅游饭店产业发展与创新趋势10.57000010.36000010500009.540000300008.5200000100007.51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世界旅游经济增加值(亿美元)→国际旅游者人数(亿人次)图1-62006~2012年世界旅游发展规模国际旅游人数以6.8%的增长率引领全球。尤其是东南亚增长8.7%,表现非常强劲。有分析认为,持续保持增长的中国和东盟(ASEAN)各国越来越多的居民将地理位置比较接近的附近国家和地区作为旅游目的地。赴欧洲各国的游客也增长了3.3%,表现坚挺。由于债务危机导致的经济低迷的影响,欧洲内部旅游呈现增长乏力态势,但由于欧元贬值,日美等欧元区之外的赴欧洲游客在稳步增长。尤其是赴中东欧的游客同比增长8.0%,与备受欢迎的西欧和南欧相比,其旅游资源的存在感也在提高。美洲地区增长率为3.7%,与世界平均增长率相当,其中,中美地区增长率为6.0%,南美地区增长率为4.2%。非洲地区同比增长6.3%,时隔两年转为了正增长。其中,北非地区增长8.7%,表现强劲。受局势动荡的影响,中东是到访游客人数唯一下滑的地区,尽管好于2011年下滑7%的情况,2012年中东地区旅游业还是下滑了4.9%,至少流失了300万国际旅游者。表1-1[国际游客增长率:2012年情况和2013年预测地区2012年2013年预测全球+3.8%+3%至+4%+3.4%欧洲地区+2%至+3%亚太地区+6.8%+5%至+6%+3. 7%+3%至+4%美洲地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