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陆九渊集》里,我们可以看到陆九渊 对这个命题多层次展开的论述。其中,比较有 代表性的言论有: 盖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当归 精义无二,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与曾 宅之》,《陆九渊集》,以下仅注篇名) 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与李宰》) 2021/2/23 16
2021/2/23 16 在《陆九渊集》里,我们可以看到陆九渊 对这个命题多层次展开的论述。其中,比较有 代表性的言论有: 盖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当归一, 精义无二,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与曾 宅之》,《陆九渊集》,以下仅注篇名) 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与李宰》)
从这样的思路出发,陆九渊进一步推衍出 “道外无事,事外无道”(《语录上》)的论 题。按照此等逻辑,则宇宙之间万事万物都具 于“心”;同理,宇宙万物也都可以看作是由 “心”发出来的。他说: 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 宙,无非此理。(《语录上》 四方上下日宇,往古来今日宙。宇宙便是 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杂说》) 2021/2/23
2021/2/23 17 从这样的思路出发,陆九渊进一步推衍出 “道外无事,事外无道”(《语录上》)的论 题。按照此等逻辑,则宇宙之间万事万物都具 于“心”;同理,宇宙万物也都可以看作是由 “心”发出来的。他说: 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 宙,无非此理。(《语录上》) 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宇宙便是 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杂说》)
陆九渊常常将“心”,称为“本心”,它 可以追溯于孟子的“四端”之说: 恻隐,仁之端也,羞恶,义之端也,辞让 礼之端也,是非,智之端也。此即是本心 《年谱》) 四端者,即此心也;天之所以与我者,即 此心也。(《与李宰》) 2021/2/23 18
2021/2/23 18 陆九渊常常将“心” ,称为“本心” ,它 可以追溯于孟子的“四端”之说: 恻隐,仁之端也,羞恶,义之端也,辞让, 礼之端也,是非,智之端也。此即是本心。 (《年谱》) 四端者,即此心也;天之所以与我者,即 此心也。(《与李宰》)
陆九渊将孟子的有关术语,变为道德哲学 本根论的基础 道塞宇宙,非有所隐遁,在天曰阴阳,在 地日刚柔,在人日仁义。故仁义者,人之本心 也。孟子曰:“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 又日:“我固有之,非由外铄我也。 《与 赵监》) 2021/2/23 19
2021/2/23 19 陆九渊将孟子的有关术语,变为道德哲学 本根论的基础: 道塞宇宙,非有所隐遁,在天曰阴阳,在 地曰刚柔,在人曰仁义。故仁义者,人之本心 也。孟子曰:“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 又曰:“我固有之,非由外铄我也。 ”(《与 赵监》) 陆九渊认为,人虽然固有“本心” ,但会因“蔽
干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 也。干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 也。东南西北海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 (《杂说》 心只是一个心,某之心,吾友之心,上而 千百载圣贤之心,下而干百载复有一圣贤,其 心亦只如此。(《语录下》) 2021/2/23
2021/2/23 20 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 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 也。东南西北海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 (《杂说》) 心只是一个心,某之心,吾友之心,上而 千百载圣贤之心,下而千百载复有一圣贤,其 心亦只如此。(《语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