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幺灯 小夹板固定 小夹板固 中西医结合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复位后采用不同材料如柳木、杉树皮、塑料、纸板等制成适用于定 各种部位的夹板作固定物。 夹板不超过骨折上、下关节,并用三个纸垫衬于夹板与皮肤间,用带子固定夹板,通过纸垫的压力,图示加压 夹板的弹性和布带约束力,对骨折形成三点的挤压的杠杆作用,保持骨折对位。尺桡骨折加用分骨垫及小夹 垫。股骨骨折需同时用持续牵引。 板3幅 小夹板固定能有效地防止骨折端再发生移位,并能在骨折固定期内及时进行关节功能锻炼。小夹板 固定并不妨碍肌肉收缩,从而挤压骨折端,利于骨折愈合。 小夹板固定具有固定确实,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的优点。但必须正确掌握应用,否则可因绑扎 太松或衬垫不当而失去固定作用,或绑扎太紧而产生压迫性溃疡、缺血性肌肉挛缩,甚至肢体环疽 等不良后果 牵引固定 幺灯 持续牵引即可用于复位,也可用来固定 牵引的指征 内固定图 ①股骨闭合性骨折。 e②股骨、胫骨开放性骨折。 ③已感染的开放性骨折。 ④颈椎骨折或脱位。 应用牵引时,必须注意按病人年龄、性别、肌肉发达程度及软组织损伤的情况,随时调整牵引的重 量,即要达到复位和固定的目的,又要防止过牵和畸形愈合 功能锻炼 幺灯 骨折早期 伤后1~2周内,患肢局部肿胀、疼痛、且容易再发生移位,此期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是使患肢肌|5 肉做舒缩活动。原则上,骨折部上、下关节暂不活动,而身体其他各部关节均应进行功能锻炼。目 的在于促进患肢血液循环,有利于消肿,防止肌肉萎缩,避免关节僵硬。 骨折中期 ˉ两周以后患肢肿胀消退,局部疼痛逐渐消失,骨折端已纤维连接,并正在逐渐形成骨痂,骨折部日 趋稳定。除继续进行患肢肌肉的舒缩活动外,并在健肢或医护人员的帮助下逐步活动上、下关节, 动作应缓慢,活动范围应由小到大,接近临床愈合时应增加活动次数,加大运动幅度和力量。 骨折后期 骨折临床愈合后,功能锻炼的主要形成是加强患肢关节的主动活动锻炼,使各关节能迅速恢复正常 活动范围。 第6页共78页
第 6 页 共 78 页 教 学 内 容 教学活动 及时间 小夹板固定 •中西医结合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复位后采用不同材料如柳木、杉树皮、塑料、纸板等制成适用于 各种部位的夹板作固定物。 •夹板不超过骨折上、下关节,并用三个纸垫衬于夹板与皮肤间,用带子固定夹板,通过纸垫的压力, 夹板的弹性和布带约束力,对骨折形成三点的挤压的杠杆作用,保持骨折对位。尺桡骨折加用分骨 垫。股骨骨折需同时用持续牵引。 •小夹板固定能有效地防止骨折端再发生移位,并能在骨折固定期内及时进行关节功能锻炼。小夹板 固定并不妨碍肌肉收缩,从而挤压骨折端,利于骨折愈合。 •小夹板固定具有固定确实,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的优点。但必须正确掌握应用,否则可因绑扎 太松或衬垫不当而失去固定作用,或绑扎太紧而产生压迫性溃疡、缺血性肌肉挛缩,甚至肢体环疽 等不良后果。 牵引固定 •持续牵引即可用于复位,也可用来固定。 •牵引的指征: •①股骨闭合性骨折。 •②股骨、胫骨开放性骨折。 •③已感染的开放性骨折。 •④颈椎骨折或脱位。 •应用牵引时,必须注意按病人年龄、性别、肌肉发达程度及软组织损伤的情况,随时调整牵引的重 量,即要达到复位和固定的目的,又要防止过牵和畸形愈合。 功能锻炼 •骨折早期 •伤后1~2 周内,患肢局部肿胀、疼痛、且容易再发生移位,此期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是使患肢肌 肉做舒缩活动。原则上,骨折部上、下关节暂不活动,而身体其他各部关节均应进行功能锻炼。目 的在于促进患肢血液循环,有利于消肿,防止肌肉萎缩,避免关节僵硬。 •骨折中期 •两周以后患肢肿胀消退,局部疼痛逐渐消失,骨折端已纤维连接,并正在逐渐形成骨痂,骨折部日 趋稳定。除继续进行患肢肌肉的舒缩活动外,并在健肢或医护人员的帮助下逐步活动上、下关节, 动作应缓慢,活动范围应由小到大,接近临床愈合时应增加活动次数,加大运动幅度和力量。 •骨折后期 •骨折临床愈合后,功能锻炼的主要形成是加强患肢关节的主动活动锻炼,使各关节能迅速恢复正常 活动范围。 幻灯 5 小 夹板 固 定 图 示 加压 垫 及 小夹 板3 幅 幻灯 内 固 定图 示 幻灯 5
教学内容 幺灯 药物治疗 祖国医学按三期分治的原则 早期以活血化瘀为主。基本处方是在活动止痛汤的基础上加减。如当归、赤芍、丹参 桃仁、红花地必虫、骨碎补、落得打、川续断、延胡索各9克、桑技12克。片剂可 用化瘀活血片,七星散等 中期以和血生新为主。治疗基本以片剂为主,如接骨片、接骨紫金丹等。汤剂可用续 骨活血汤,如当归、白芍、主地、泽兰叶、地必虫、骨碎补、川续断、落得打、延胡 索各9克、陈皮、枳壳各6克、鸡血藤、桑枝各12克。 °后期以固本培克为主,可用健步虎潜丸每次服5克,服二次,或用汤剂,如生血补 髓汤加减(当归、白芍、川断、狗脊、补骨脂、牛藤、杜仲、生地、熟地、黄芪、桑 枝各9克络石藤15克,也可用八珍汤,补中益气汤等。 西药左旋多巴等,中成药伤科接骨片,壮骨关节丸、三七片等。 开放性骨折 开放性骨折和闭合骨折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覆盖骨部位的皮肤或粘膜破 裂,骨折处与外界相通。 开放骨折的治疗原则: 1正确辨认开放骨折的皮肤损伤。 2彻底清创。 3采取可靠的手段固定骨折端。 4采取有效的方法闭合伤口,消灭创面。 5合理使用抗生素。 第7页共78页
第 7 页 共 78 页 教 学 内 容 教学活动 及时间 药物治疗 •祖国医学按三期分治的原则。 •早期以活血化瘀为主。基本处方是在活动止痛汤的基础上加减。如当归、赤芍、丹参、 桃仁、红花、地必虫、骨碎补、落得打、川续断、延胡索各9 克、桑枝12 克。片剂 可 用化瘀活血片,七星散等。 •中期以和血生新为主。治疗基本以片剂为主,如接骨片、接骨紫金丹等。汤剂可用续 骨活血汤,如当归、白芍、主地、泽兰叶、地必虫、骨碎补、川续断、落得打、延胡 索各9 克、陈皮、枳壳各6 克、鸡血藤、桑枝各12 克。 •后期以固本培克为主,可用健步虎潜丸,每次服5 克,服二次,或用汤剂,如生血补 髓汤加减(当归、白芍、川断、狗脊、补骨脂、牛藤、杜仲、生地、熟地、黄芪、桑 枝各9 克,络石藤15 克,也可用八珍汤,补中益气汤等。 •西药左旋多巴等,中成药伤科接骨片,壮骨关节丸、三七片等。 开放性骨折 •开放性骨折和闭合骨折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覆盖骨部位的皮肤或粘膜破 裂,骨折处与外界相通。 •开放骨折的治疗原则: •1.正确辩认开放骨折的皮肤损伤。 •2.彻底清创。 •3.采取可靠的手段固定骨折端。 •4.采取有效的方法闭合伤口,消灭创面。 •5.合理使用抗生素。 幻灯 5 幻灯 5
外科学教案首页 教师:余峰彬 标题:常见四肢骨折 学时:理论2学时 教学目的:L.简述上肢骨折中锁骨骨折、肱骨外科颈、肱骨干骨折、肱骨髁上骨折、 尺桡骨干骨折、桡骨下端骨折的临床特点。 2.简述下肢骨折中股骨颈骨折、股骨干骨折、髌骨骨折、胫、腓骨骨折、 踝部骨折的临床特点。 3.简述上下肢各骨骨折的治疗方法。 教学重点:肱骨髁上骨折、桡骨下端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干骨折、胫腓骨骨折 教学难点:胫、腓骨骨折、各骨折的复位固定方法 教学活动:通过教师对幺灯片的精细讲解,让学生掌握肱骨髁上骨折、桡骨下端骨折、 股骨颈骨折、股骨干骨折、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特点。观看骨折复位视频 以突破难点。 教具: powerpoint课件、骨折复位视频、骨折x线片图、教材 作业布置:课外阅读有关骨折治疗的文献及预习脊柱骨盆骨折 授课内容:见下頁 第8页共78页
第 8 页 共 78 页 外科学教案首页 教师:余峰彬 标 题: 常见四肢骨折 学时:理论 2 学时 教学目的: 1.简述上肢骨折中锁骨骨折、肱骨外科颈、肱骨干骨折、肱骨髁上骨折、 尺桡骨干骨折、桡骨下端骨折的临床特点。 2.简述下肢骨折中股骨颈骨折、股骨干骨折、髌骨骨折、胫、腓骨骨折、 踝部骨折的临床特点。 3.简述上下肢各骨骨折的治疗方法。 教学重点:肱骨髁上骨折、桡骨下端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干骨折、胫腓骨骨折 教学难点:胫、腓骨骨折、各骨折的复位固定方法 教学活动:通过教师对幻灯片的精细讲解,让学生掌握肱骨髁上骨折、桡骨下端骨折、 股骨颈骨折、股骨干骨折、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特点。观看骨折复位视频 以突破难点。 教 具:powerpoint 课件、骨折复位视频、骨折X 线片图、教材 作业布置:课外阅读有关骨折治疗的文献及预习脊柱骨盆骨折 授课内容:见下页
教学内容 幺灯 常见四肢骨折 上肢骨折 (Fracture of the upper limb) 锁骨骨折( Clavicular fracture) 幻灯 ˉ锁骨呈“S”形。内侧凸向前,外侧凸向后。是肩胛带与躯干唯一联系支架 骨折原因及类型间接暴力造成骨折多见。跌倒时手或肘着地,肩部着地更多见。多发生儿童及 青壮年。骨折多为斜形或横行,其部位多见于中段;直接暴力造成骨折因着力点不同而异,多为粉 碎或橫型。幼儿多为青枝骨折。 移位机理骨折近段受胸锁乳突肌牵拉向上,远段因上肢重量及胸大肌牵拉向下,向前及向内移位。 临床症状及诊断骨折后肿胀,压痛或有畸形,可能摸到骨折断端。伤肩下沉并向前内倾斜,上臂 贴胸不敢活动,健手托扶患侧肘部,以减轻上肢重量牵拉引起疼痛。易并发气胸、锁骨下动脉伤、 臂丛神经伤 锁骨骨折复位法 治疗 幼儿青枝骨折用三角巾悬吊即可。 有移位骨折用“8”字绷带固定1~2 少年或成年人有移位骨折,手法复位“8”字石膏固定 教 肱骨外科颈骨折 Surgical neck fracture)) 幺灯 肱骨外科颈位于解剖颈下2~3cm,即肱骨大结节之下,胸大肌止点之上,最易骨折故名为外科颈骨 折。好发于中老年人。 骨折原因及类型 无移位肱骨外科颈骨折:包括裂缝型和无移位嵌λ型骨折。直接暴力较小,可产生裂缝骨折。跌倒 时,上肢伸直外展,手掌触地,两骨折断端嵌入而无移位产生无移位嵌入骨折 外展型骨折:间接暴力(跌倒:上肢外展、手着地)近端内收,远端外展,向前内成角或重叠畸形 内收型骨折:间接暴力(跌倒:上肢内收、手或肘着地)近端外展,远端内收,向外成角或重叠 畸形 移位机理 肱骨外科颈骨折后,受肌肉牵拉引起移位。 骨折近段受岗上,岗下肌牵拉而外展与外旋移位 骨折远端受胸大肌、背阔肌、大园肌、肱二头肌和三角肌牵拉向前内上方移位。 幺灯 ˉ如果所受暴力大,骨折移位多,可损伤腋神经和臂丛神经,以及腋窝处动、静脉。 第9页共78页
第 9 页 共 78 页 教 学 内 容 教学活动 及时间 常见四肢骨折 上肢骨折(Fracture ofthe upperlimb) •锁骨骨折(Clavicular fracture) •锁骨呈“S”形。内侧凸向前,外侧凸向后。是肩胛带与躯干唯一联系支架。 •骨折原因及类型 间接暴力造成骨折多见。跌倒时手或肘着地,肩部着地更多见。多发生儿童及 青壮年。骨折多为斜形或横行,其部位多见于中段;直接暴力造成骨折因着力点不同而异,多为粉 碎或横型。幼儿多为青枝骨折。 •移位机理 骨折近段受胸锁乳突肌牵拉向上,远段因上肢重量及胸大肌牵拉向下,向前及向内移位。 •临床症状及诊断 骨折后肿胀,压痛或有畸形,可能摸到骨折断端。伤肩下沉并向前内倾斜,上臂 贴胸不敢活动,健手托扶患侧肘部,以减轻上肢重量牵拉引起疼痛。易并发气胸、锁骨下动脉伤、 臂丛神经伤 锁骨骨折复位法 •治疗 •幼儿青枝骨折用三角巾悬吊即可。 •有移位骨折用“8”字绷带固定1~2 周。 •少年或成年人有移位骨折,手法复位“8”字石膏固定。 肱骨外科颈骨折(Surgical neck fracture) •肱骨外科颈位于解剖颈下2~3cm,即肱骨大结节之下,胸大肌止点之上,最易骨折故名为外科颈骨 折。好发于中老年人。 •骨折原因及类型: •无移位肱骨外科颈骨折:包括裂缝型和无移位嵌入型骨折。直接暴力较小,可产生裂缝骨折。跌倒 时,上肢伸直外展,手掌触地,两骨折断端嵌入而无移位产生无移位嵌入骨折。 •外展型骨折:间接暴力(跌倒:上肢外展、手着地) 近端内收,远端外展,向前内成角或重叠畸形 •内收型骨折:间接暴力(跌倒:上肢内收、手或肘着地) 近端外展,远端内收, 向外成角或重叠 畸形 移位机理 •肱骨外科颈骨折后,受肌肉牵拉引起移位。 •骨折近段受岗上,岗下肌牵拉而外展与外旋移位; •骨折远端受胸大肌、背阔肌、大园肌、肱二头肌和三角肌牵拉向前内上方移位。 •如果所受暴力大,骨折移位多,可损伤腋神经和臂丛神经,以及腋窝处动、静脉。 幻灯 5 幻灯 幻灯 视频 图示 幻灯 图示 幻灯
教学内容 临床症状及诊断 幺灯 ˉ肱骨外科颈骨折诊断容易。了解受伤历史及发病机理,伤后肩部疼痛、肿胀、皮下瘀血、肩关节活 动受限。大结节下方骨折处有压痛。根据肩部正位Ⅹ片可显示外展或内收骨折类型。还必须有侧位 片(穿胸位)了解肱骨头有无旋转、嵌插、前后重迭移位畸形,以便明确有无骨折端冋前成角ε 肱骨外科颈骨折应与肩关节脱位鉴别。 列表比较 治疗 幻灯 ·无移位骨折三角巾悬吊3周 外展型骨折手法复位,腋下放垫,贴胸石膏固定4周,固定后强调早期功能锻炼。 复位图示 内收型骨折手法复位,外侧放垫,贴胸石膏固定4周(如不稳定,可用肩人字石膏固定4周)。 手术复位及内固定:手法复位不成功,复位不满意,或骨折后3~4周未经复位,仍有明显移位青壮 年,应采用手术复位,骨园针或螺钉内固定,如骨骺分离,为了准确复位可切开复位,适当内固定。 外科颈骨折重点 ●分类和治疗 幺灯 无移位三角巾悬吊 外展型(远端外展)腋下放垫,贴胸石膏 内收型(远端内收)外侧放垫贴胸石膏或肩人字石膏 ●与肩脱位鉴别:肩外形肱骨头位置、贴胸试验 ●并发症:腋动静脉伤、臂丛神经伤 肱骨于骨折( Fracture of humeral shi 发病率占全身骨折3~5%,多发于30岁以下成年人。按发生部位可分上、中、下1/3。肱骨中下 段骨折容易合并桡神经损伤,出现腕下垂、拇指不能外展、掌指关节不能自主伸直等。 幺灯 骨折原因与类型 直接暴力常见于中1/3,多为粉碎或横型骨折。 间接暴力多见于下1/3,骨折线为斜型或螺旋型 旋转暴力投手榴弹突然间前臂及肱骨远端冋前及内旋,而肩部及肱骨近端未能前旋,导致投掷的 扭转螺旋骨折。骨折线为螺旋型 移位机理:三角肌止点以上,骨折近段因胸大肌、背阔肌及大园肌牵拉向前内移位,骨折远端受三幻灯 角肌牵拉向上外移位 移位机理 骨折线在三角肌止点以下,骨折近端因三角肌和喙肱肌收缩向外前移位,骨折远段因肱二头肌,肱|图示 三头肌收缩向上移位 脑骨干骨折治疗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麻醉后,纵向牵引纠正重迭,推按骨折两断端复位,小夹板固定。长管型石幻灯 膏固定限制肩、肘关节活动。石膏过重造成骨端分离,影响骨折愈合。 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骨折无移位,神经多为挫伤,小夹板或石膏固定,观察1~3月。骨折移位复位固定图 明显,桡神经嵌入骨折断端,手法复位可造成神经断裂应特别小心。手术探查神经时,同时作骨折示 复位内固定。晚期神经伤多为压迫或粘连,应手术治疗。 开放骨折:伤轻无神经受损,可彻底清创,关闭伤口,闭合复位外固定,变开放伤为闭合伤。伤情 重错位多可彻底清创,探查神经、血管。同时复位固定骨折。 陈旧性肱骨干骨折不愈合:牵拉过度造成延迟愈合或不愈合者多见,用石音固定尤为常见。治疗肱 骨干骨折时,要注意骨折断端分离,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已经不愈合者,应手术内固定并植骨促进 第10页共78页
第 10 页 共 78 页 教 学 内 容 教学活动 及时间 临床症状及诊断 •肱骨外科颈骨折诊断容易。了解受伤历史及发病机理,伤后肩部疼痛、肿胀、皮下瘀血、肩关节活 动受限。大结节下方骨折处有压痛。根据肩部正位X 片可显示外展或内收骨折类型。还必须有侧位 片(穿胸位)了解肱骨头有无旋转、嵌插、前后重迭移位畸形,以便明确有无骨折端向前成角。 •肱骨外科颈骨折应与肩关节脱位鉴别。 治疗 •无移位骨折 三角巾悬吊3 周。 •外展型骨折 手法复位,腋下放垫,贴胸石膏固定4 周,固定后强调早期功能锻炼。 •内收型骨折 手法复位,外侧放垫,贴胸石膏固定4 周 (如不稳定,可用肩人字石膏固定4 周)。 手术复位及内固定:手法复位不成功,复位不满意,或骨折后3~4 周未经复位,仍有明显移位青壮 年,应采用手术复位,骨园针或螺钉内固定,如骨骺分离,为了准确复位可切开复位,适当内固定。 外科颈骨折重点 ●分类和治疗 无移位 三角巾悬吊 外展型 (远端外展) 腋下放垫,贴胸石膏 内收型 (远端内收) 外侧放垫,贴胸石膏或肩人字石膏 ●与肩脱位鉴别: 肩外形、肱骨头位置、贴胸试验 ●并发症:腋动静脉伤、臂丛神经伤 肱骨干骨折(Fracture of humeralshaft) •发病率占全身骨折3~5%,多发于30 岁以下成年人。按发生部位可分上、中、下1/3。肱骨中下 段骨折容易合并桡神经损伤,出现腕下垂、拇指不能外展、掌指关节不能自主伸直等。 •骨折原因与类型 •直接暴力 常见于中1/3,多为粉碎或横型骨折。 •间接暴力 多见于下1/3,骨折线为斜型或螺旋型。 •旋转暴力 投手榴弹突然间前臂及肱骨远端向前及内旋,而肩部及肱骨近端未能前旋,导致投掷的 扭转螺旋骨折。骨折线为螺旋型。 •移位机理:三角肌止点以上,骨折近段因胸大肌、背阔肌及大园肌牵拉向前内移位,骨折远端受三 角肌牵拉向上外移位。 •骨折线在三角肌止点以下,骨折近端因三角肌和喙肱肌收缩向外前移位,骨折远段因肱二头肌,肱 三头肌收缩向上移位。 肱骨干骨折治疗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麻醉后,纵向牵引纠正重迭,推按骨折两断端复位,小夹板固定。长管型石 膏固定限制肩、肘关节活动。石膏过重造成骨端分离,影响骨折愈合。 •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骨折无移位,神经多为挫伤,小夹板或石膏固定,观察1~3 月。骨折移位 明显,桡神经嵌入骨折断端,手法复位可造成神经断裂应特别小心。手术探查神经时,同时作骨折 复位内固定。晚期神经伤多为压迫或粘连,应手术治疗。 •开放骨折:伤轻无神经受损,可彻底清创,关闭伤口,闭合复位外固定,变开放伤为闭合伤。伤情 重错位多可彻底清创,探查神经、血管。同时复位固定骨折。 •陈旧性肱骨干骨折不愈合:牵拉过度造成延迟愈合或不愈合者多见,用石膏固定尤为常见。治疗肱 骨干骨折时,要注意骨折断端分离,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已经不愈合者,应手术内固定并植骨促进 愈合。 幻灯 5 列表比较 幻灯 复位图示 幻灯 幻灯 幻灯 移 位 机理 图示 幻灯 复位固定图 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