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明相界面的坡度越陡;越疏,相界面的高度随成分变化的趋势越平缓。 C B 图512三元匀晶相图的投影图 524变温截面(垂直截面) 垂直截面图( vertical section)是以垂直于成分三角形的平面去截三元立体相图所得到 的截面图。利用这些垂直截面我们可以分析合金发生的结晶过程(相转变)及其温度变化范 围、结晶过程中的组织变化。 图5.13是两种常用变温截面 (1)通过浓度三角形的顶角,使其他两组元的含量比固定不变 (2)固定一个组元的成分,其他两组元的成分可相对变动。 b L+a L十a at B B EF变温截面 BG变温截面 图513三元匀晶相图的变温截面 变温截面的用途:某合金不同温度下状态分析及合金的相变过程 注意:(1)成分轴的两端不一定是纯组元 (2)液、固相线不一定相交;
表明相界面的坡度越陡;越疏,相界面的高度随成分变化的趋势越平缓。 5.2.4 变温截面(垂直截面) 垂直截面图(vertical section)是以垂直于成分三角形的平面去截三元立体相图所得到 的截面图。利用这些垂直截面我们可以分析合金发生的结晶过程(相转变)及其温度变化范 围、结晶过程中的组织变化。 图 5.13 是两种常用变温截面: (1)通过浓度三角形的顶角,使其他两组元的含量比固定不变; (2)固定一个组元的成分,其他两组元的成分可相对变动。 变温截面的用途:某合金不同温度下状态分析及合金的相变过程。 注意:(1)成分轴的两端不一定是纯组元; (2)液、固相线不一定相交; 图 5.12 三元匀晶相图的投影图 图 5.13 三元匀晶相图的变温截面
(3)不能运用杠杆定律(液、固相线不是成分变化线)。 525投影图 水平截面和垂直截面均有局限性。 投影图( projection drawing)有两种: 单变量相投影图:把三元相图中所有曲线的交线都垂直投影到成分三角形中,就得到了 元相图的投影图。利用它可以分析合金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转变 等温线投影图:把一系列不同温度的水平截面中的相界面投影到浓度三角形中,并在每 条投影上标明相应的温度所得到的图形。它能够反映空间相图中各种相界面的高度随 成分变化的趋势,还可以分析特定合金进入或离开特定相区的大致温度。 53三元共晶相图 53.1固态互不溶解的三元共晶相图 个组元在液相均无限互溶,在固态互不溶解,且其中任两个组元具有共晶转变。 (1)空间模型,如图54所示。 点:熔点;二元共晶点;三元共晶点。 线enE:两相共晶线;液相面交线;两相共晶面交线;液相单变量线:液相区与两相 共晶面交线。 面:3个初晶液相面:3组两相共晶面;1个三相共晶面。 区:3个两相区;4个单相区:4个三相区;1个四相区。 图515是三相平衡区与两相平衡面图516是简单三元共晶相图及空间各相区示意图。 B 图5.14三元共晶相图 图5.15三相平衡区与两相平衡面
(3)不能运用杠杆定律(液、固相线不是成分变化线)。 5.2.5 投影图 水平截面和垂直截面均有局限性。 投影图(projection drawing)有两种: ¾ 单变量相投影图:把三元相图中所有曲线的交线都垂直投影到成分三角形中,就得到了 三元相图的投影图。利用它可以分析合金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转变。 ¾ 等温线投影图:把一系列不同温度的水平截面中的相界面投影到浓度三角形中,并在每 一条投影上标明相应的温度所得到的图形。它能够反映空间相图中各种相界面的高度随 成分变化的趋势,还可以分析特定合金进入或离开特定相区的大致温度。 5.3 三元共晶相图 5.3.1 固态互不溶解的三元共晶相图 三个组元在液相均无限互溶,在固态互不溶解,且其中任两个组元具有共晶转变 。 (1)空间模型,如图 5.14 所示。 点:熔点;二元共晶点;三元共晶点。 线 enE:两相共晶线;液相面交线;两相共晶面交线;液相单变量线;液相区与两相 共晶面交线。 面:3 个初晶液相面;3 组两相共晶面;1 个三相共晶面。 区:3 个两相区;4 个单相区;4 个三相区;1 个四相区。 图 5.15 是三相平衡区与两相平衡面,图 5.16 是简单三元共晶相图及空间各相区示意图。 图 5.14 三元共晶相图 图 5.15 三相平衡区与两相平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