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点3.2:能够应用管理理论和方法分析并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 (三)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表 《财务管理学》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表 课程名称:财务管理学 任课教师:廖涛 课程性质:选修 课程学分:2 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达成途径、评价依据 毕业要求2: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掌握财务管理基础知识。 2.2:系统掌握管理学、组织行为 达成途径:通过学习财务估值基础、财务分析等掌握财 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市场 务管理基础知识。 营销学、创业学等工商管理类理 评价依据:课堂笔记、提问和作业、课外作业和考试。 论知识与方法,掌握本学科的理 论前沿及发展动态。 半业要求3: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财务分析基本方法对实际问题 31: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 进行分析。 课堂、文献、网络、实习实践等 达成途径:通过财务分析指标、长期筹资等对具体企业 渠道获取知识,善于学习和吸收 财务状况进行分析。 他人知识,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 评价依据:课堂笔记、提问和作业、课外作业和考试。 系。 毕业要求3: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财务分析基本方法对实际问题 3.2:能够应用管理理论和方法分 进行分析。 析并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 达成途径:通过财务分析指标、投资决策分析等对具体 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并作出决策。 评价依据:课堂笔记、提问和作业、课外作业和考试。 四、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作业要求 第一章财务管理概论 自学内容:财务管理环境 1.财务管理概念 课堂作业: 2.财务管理目标 1.企业财务活动与财务关系 3.财务管理环境 2.财务管理目标的协调 知识点: 课外作业:课后习题 1,企业资金运动与财务管理关系 2.财务管理目标与多边利益协调 3.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 第二章财务估值基础 自学内容:无 2.1货币时间价值 课堂作业: 2.2风险与收益 1.复利现值与终值计算 2.3证券价值评估 2.年金现值与终值的计算 知识点: 1.货币时间价值 课外作业:课后习题 2.单项资产与资产组合的风险与收益 3.不同证券类型价值评估
2 指标点 3.2:能够应用管理理论和方法分析并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 (三)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表 《财务管理学》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表 课程名称:财务管理学 任课教师:廖涛 课程性质:选修 课程学分:2 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达成途径、评价依据 毕业要求 2: 2.2:系统掌握管理学、组织行为 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市场 营销学、创业学等工商管理类理 论知识与方法,掌握本学科的理 论前沿及发展动态。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掌握财务管理基础知识。 达成途径:通过学习财务估值基础、财务分析等掌握财 务管理基础知识。 评价依据:课堂笔记、提问和作业、课外作业和考试。 毕业要求 3: 3.1: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 课堂、文献、网络、实习实践等 渠道获取知识,善于学习和吸收 他人知识,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 系。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财务分析基本方法对实际问题 进行分析。 达成途径:通过财务分析指标、长期筹资等对具体企业 财务状况进行分析。 评价依据:课堂笔记、提问和作业、课外作业和考试。 毕业要求 3: 3.2:能够应用管理理论和方法分 析并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财务分析基本方法对实际问题 进行分析。 达成途径:通过财务分析指标、投资决策分析等对具体 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并作出决策。 评价依据:课堂笔记、提问和作业、课外作业和考试。 四、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作业要求 第一章财务管理概论 1.财务管理概念 2.财务管理目标 3.财务管理环境 知识点: 1. 企业资金运动与财务管理关系 2. 财务管理目标与多边利益协调 3. 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 自学内容:财务管理环境 课堂作业: 1. 企业财务活动与财务关系 2. 财务管理目标的协调 课外作业:课后习题 第二章财务估值基础 2.1 货币时间价值 2.2 风险与收益 2.3 证券价值评估 知识点: 1. 货币时间价值 2. 单项资产与资产组合的风险与收益 3. 不同证券类型价值评估 自学内容:无 课堂作业: 1. 复利现值与终值计算 2. 年金现值与终值的计算 课外作业:课后习题
第三章财务分析 自学内容:财务分析概述 3.1财务分析概述 课堂作业: 3.2财务指标分析 1. 不同财务指标计算 3.3财务综合分析 2. 两者财务分析方法的区别 知识点: 1.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及发 课外作业:课后习题 展能力分析 2.杜邦财务分析与沃尔分析法 第四章长期筹资 自学内容:无 4.1长期筹资概述 课堂作业: 4.2股权筹资 1,比较股权筹与债务筹资的优缺点 4.3债务筹资 2.融资租赁的分类及特点 4.4混合筹资 知识点: 课外作业:课后习题 1.长期筹资种类 2.股权筹资特点及优劣 3.债务筹资特点及优劣 4.混合筹资种类及特点 第五章投资决策 自学内容:无 5.1投资决策概述 课堂作业: 5.2现金流量分析 1.现金流量的计算 5.3项目投资决策指标 2.投资决策指标的计算 5.4项目投资决策方法 3.投资方案比较 5.5证券投资决策 知识点: 课外作业:课后习题 1.现金流量的分类及估算 2.贴现及非贴现投资决策指标 3.不同投资方案决策 4.证券投资决策方法 五、建议学时分配表 学时分配 序号 课程内容 对应教学目标 讲授 实验 习题课 小计 第一章财务管理概述 0 6 目标1、目标2 第二章财务估值基础 0 2 6 目标1、目标2 3 第三章财务分析 0 6 目标1、目标2 4 第四章长期筹资 5 0 6 目标1、目标2 第五章投资决策 6 0 2 8 目标1、目标2 合计 23 0 9 32
3 第三章财务分析 3.1 财务分析概述 3.2 财务指标分析 3. 3 财务综合分析 知识点: 1. 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及发 展能力分析 2.杜邦财务分析与沃尔分析法 自学内容:财务分析概述 课堂作业: 1. 不同财务指标计算 2. 两者财务分析方法的区别 课外作业:课后习题 第四章长期筹资 4.1 长期筹资概述 4.2 股权筹资 4.3 债务筹资 4.4 混合筹资 知识点: 1.长期筹资种类 2.股权筹资特点及优劣 3. 债务筹资特点及优劣 4. 混合筹资种类及特点 自学内容:无 课堂作业: 1. 比较股权筹与债务筹资的优缺点 2. 融资租赁的分类及特点 课外作业:课后习题 第五章投资决策 5.1 投资决策概述 5.2 现金流量分析 5.3 项目投资决策指标 5.4 项目投资决策方法 5. 5 证券投资决策 知识点: 1. 现金流量的分类及估算 2.贴现及非贴现投资决策指标 3. 不同投资方案决策 4. 证券投资决策方法 自学内容:无 课堂作业: 1. 现金流量的计算 2. 投资决策指标的计算 3. 投资方案比较 课外作业:课后习题 五、建议学时分配表 序号 课程内容 学 时 分 配 对应教学目标 讲 授 实 验 习题课 小 计 1 第一章财务管理概述 4 0 2 6 目标 1、目标 2 2 第二章财务估值基础 4 0 2 6 目标 1、目标 2 3 第三章财务分析 4 0 2 6 目标 1、目标 2 4 第四章长期筹资 5 0 1 6 目标 1、目标 2 5 第五章投资决策 6 0 2 8 目标 1、目标 2 合 计 23 0 9 32
六、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与课堂讨论相结合,具体内容包括: 1.多媒体教学: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能对课程知识体系有直观的了解。 2.课堂讨论:通过课堂提问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积极思考便于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七、课程考核内容及方式 1.考核方式考试 2.考核形式平时考核、期末考核等方式综合评定) 3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按以下2项考核指标进行实验成绩综合评定。其构成比例如下: 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0%;(其中考勤占20%,作业占20%) 期末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60%。 八、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材:《财务管理》,朱盈盈等编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1版。 参考书:《财务管理学》,荆新等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7版。 参考书:《财务管理》,罗正英等编著,立信会计出版社,2015年第4版。 撰写人:廖涛 审核人: 斜生礼部高藏 鲜孜 授 我洗分管额得空¥(盖拿): 2018年7月6日 径2 E
4 六、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与课堂讨论相结合,具体内容包括: 1. 多媒体教学: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能对课程知识体系有直观的了解。 2. 课堂讨论:通过课堂提问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积极思考便于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七、课程考核内容及方式 1.考核方式 考试 2.考核形式 平时考核、期末考核等方式综合评定) 3.成绩评定 采用百分制,按以下 2 项考核指标进行实验成绩综合评定。其构成比例如下: 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40%;(其中考勤占 20%,作业占 20%) 期末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60%。 八、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 材:《财务管理》,朱盈盈等编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7 年第 1 版。 参考书:《财务管理学》,荆新等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年第 7 版。 参考书:《财务管理》,罗正英等编著,立信会计出版社,2015 年第 4 版。 撰写人:廖涛 审核人: 学院分管领导签字(盖章): 2018 年 7 月 6 日
《公司治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况 课程代码:11420090 课程名称:公司治理 课程学分:2.0 课程学时:32(理论学时:24;实践学时:8) 课程性质:必修课 开课部门: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 建议修读学期:第5学期 建议先修课程:管理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战略管理 适用专业(方向):文化产业管理 二、课程地位、作用与任务 本课程是学生了解公司治理的基本概念、基本观念和理论的产生、发展历程;熟悉公司 治理机制设计的一般原则,理解并掌握公司治理的一般规律、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的主要路 径;探索公司规模与管理模式的匹配关系;努力形成和构建学生公司治理意识和能力的专业 必修课程。在案例选择和应用性教学环节上,应积极探索和应用所学知识,熟悉公司治理法 规和资本市场规则,积累经验,将掌握的理论学习成果通过案例观摩、案例分析环节尽快转 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三、课程目标 (一)教学目标 具体要求达到的特定教学目标包括: 1教学目标1.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讨论练习,使学生较全面地认识公司治理的一般规律 和特征,了解公司治理的基础理论(专业意识的目标) 2.救学目标2.掌握公司治理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熟悉公司治理法规,并由此培养基 本的公司治理能力(专业能力的目标) (二)本课程支撑的半业要求 1.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毕业要求2、3、4。 2.本课程支撑的指标点:指标点2.2、3.2、4.1 (1)指标点22:系统掌握管理学、组织行为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创业 学等工商管理类理论知识与方法,掌握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 (2)指标点3.2:能够应用管理理论和方法分析并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 5
5 《公司治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况 课程代码:11420090 课程名称:公司治理 课程学分:2.0 课程学时:32(理论学时:24 ;实践学时:8 ) 课程性质:必修课 开课部门: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 建议修读学期:第 5 学期 建议先修课程:管理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战略管理 适用专业(方向):文化产业管理 二、课程地位、作用与任务 本课程是学生了解公司治理的基本概念、基本观念和理论的产生、发展历程;熟悉公司 治理机制设计的一般原则,理解并掌握公司治理的一般规律、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的主要路 径;探索公司规模与管理模式的匹配关系;努力形成和构建学生公司治理意识和能力的专业 必修课程。在案例选择和应用性教学环节上,应积极探索和应用所学知识,熟悉公司治理法 规和资本市场规则,积累经验,将掌握的理论学习成果通过案例观摩、案例分析环节尽快转 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三、课程目标 (一)教学目标 具体要求达到的特定教学目标包括: 1.教学目标 1. 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讨论练习,使学生较全面地认识公司治理的一般规律 和特征,了解公司治理的基础理论(专业意识的目标) 2.教学目标 2. 掌握公司治理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熟悉公司治理法规,并由此培养基 本的公司治理能力(专业能力的目标) (二)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1. 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毕业要求 2、3、4。 2. 本课程支撑的指标点:指标点 2.2、3.2、4.1 (1)指标点 2.2:系统掌握管理学、组织行为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创业 学等工商管理类理论知识与方法,掌握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 (2)指标点 3.2:能够应用管理理论和方法分析并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
(3)指标点41:掌握创新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具备创新创业所需要的探索精神、 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表 《公司治理》课程教学目标与半业要求的对应表 课程名称:公司治理 任课教师: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课程学分:2 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达成途径、评价依据 毕业要求2: 教学目标:较全面地认识公司治理的一般规律和特征, 2.2:系统掌握管理学、组织行为 了解公司治理的基础理论。 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市场 达成途径: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讨论练习,使学生建 营销学、创业学等工商管理类理 立基本的公司治理意识。 论知识与方法,掌握本学科的理 评价依据:课堂笔记、提问和作业、课外作业和考试。 论前沿及发展动态。 毕业要求3: 教学目标:掌握公司治理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熟 3.2:能够应用管理理论和方法分 悉公司治理法规,并由此培养基本的公司治理能力。 析并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 达成途径:通过案例观摩、分析、模拟等多种途径,在 接近真实的场景中体验公司治理理论方法的运用。 评价依据:课堂笔记、提问和作业、课外作业和考试。 毕业要求4: 教学目标:认识公司治理的一般规律和特征,了解公司 4.1:掌握创新创业活动所需要的 治理的基础理论;掌握公司治理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方 基本知识,具备创新创业所需要 法,熟悉公司治理法规。 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 达成途径: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讨论练习,使学生建 力。 立基本的公司治理意识;以案例观摩为主,案例分析、 模拟为辅,在接近真实的场景中体验公司治理理论方法 的运用,将理论素养转变为自身的综合素质。 评价依据:讨论交流、考试、实践信息反馈。 四、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 作业要求 一、公司治理学概论(4学时) 自学内容:公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 重点:企业制度的演进;公司治理理论研究 的主题;公司治理学的研究对象 难点:如何学习公司治理的方法;正确认识 学习公司治理理论与从事公司治理实践的关 系 (一)了解并掌握如下基本知识 1.企业制度的演进 2.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 3.公司治理理论研究的主题 4.公司治理内涵的界定 5.公司管理与经营的关联性 (二)掌握并正确应用以下基本知识 6
6 (3)指标点 4.1:掌握创新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具备创新创业所需要的探索精神、 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表 《公司治理》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表 课程名称:公司治理 任课教师: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课程学分:2 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达成途径、评价依据 毕业要求 2: 2.2:系统掌握管理学、组织行为 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市场 营销学、创业学等工商管理类理 论知识与方法,掌握本学科的理 论前沿及发展动态。 教学目标:较全面地认识公司治理的一般规律和特征, 了解公司治理的基础理论。 达成途径: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讨论练习,使学生建 立基本的公司治理意识。 评价依据:课堂笔记、提问和作业、课外作业和考试。 毕业要求 3: 3.2:能够应用管理理论和方法分 析并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 教学目标:掌握公司治理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熟 悉公司治理法规,并由此培养基本的公司治理能力。 达成途径:通过案例观摩、分析、模拟等多种途径,在 接近真实的场景中体验公司治理理论方法的运用。 评价依据:课堂笔记、提问和作业、课外作业和考试。 毕业要求 4: 4.1:掌握创新创业活动所需要的 基本知识,具备创新创业所需要 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 力。 教学目标:认识公司治理的一般规律和特征,了解公司 治理的基础理论;掌握公司治理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方 法,熟悉公司治理法规。 达成途径: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讨论练习,使学生建 立基本的公司治理意识;以案例观摩为主,案例分析、 模拟为辅,在接近真实的场景中体验公司治理理论方法 的运用,将理论素养转变为自身的综合素质。 评价依据: 讨论交流、考试、实践信息反馈。 四、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 作业要求 一、公司治理学概论(4 学时) 重点: 企业制度的演进; 公司治理理论研究 的主题; 公司治理学的研究对象 难点:如何学习公司治理的方法; 正确认识 学习公司治理理论与从事公司治理实践的关 系 (一)了解并掌握如下基本知识 1. 企业制度的演进 2. 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 3. 公司治理理论研究的主题 4. 公司治理内涵的界定 5. 公司管理与经营的关联性 (二)掌握并正确应用以下基本知识 自学内容:公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