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试卷《国际关系概论》 2005一一2006学年第一学期 班级代号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 名词解释(每题4分) 1、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2、 民族国家 3、 首脑外交 4、 国际恐怖主义 5、 经济全球化 6、 联合国安理会 7、 非政府组织 8、 两个中间地带理论 二、 简答题(任选四题,每题8分) 1、 试答国际关系应遵循的原则? 2、 中国核战略的指导思想? 3、 从国际关系的三种层次分析法看国际冲突的起源? 4、 问新中国初期的三大外交方针试什么? 5、 什么是依附说? 6、 核武器对国家对外政策的作用? 三、 论述题(任选两题,每题18分) 1、试论当前联合国改革的方向和意义,兼评日本争常
上海交通大学试卷《国际关系概论》 2005——2006 学年第一学期 班级代号____ 学号 ____姓名 ____成绩____ 一、 名词解释(每题 4 分) 1、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2、 民族国家 3、 首脑外交 4、 国际恐怖主义 5、 经济全球化 6、 联合国安理会 7、 非政府组织 8、 两个中间地带理论 二、 简答题(任选四题,每题 8 分) 1、 试答国际关系应遵循的原则? 2、 中国核战略的指导思想? 3、 从国际关系的三种层次分析法看国际冲突的起源? 4、 问新中国初期的三大外交方针试什么? 5、 什么是依附说? 6、 核武器对国家对外政策的作用? 三、 论述题(任选两题,每题 18 分) 1、 试论当前联合国改革的方向和意义,兼评日本争常
2、 试比较美国和发展中国家在和平问题上的不同观点。 3、简述新中国外交50年的历程和经验教训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威斯特伐利亚条约是1648年在威斯特伐利亚签订的关于结束三十 年战争的和约。该条约确立了国际法的原则,其实施的结果使欧洲社 会出现了主权国家和势力均衡的国际政治体制。 2、民族国家:是当代国际行为主体。狭义上理解为由单一民族组成 的国家,使民族与国家的重合。实践中又可广泛理解为具有相同历史、 统一政治、同质文化多民族所组成的国家。 3、首脑外交:随着外交事务日益重要和现代通信方法越来越便捷, 使各国首脑不再甘心做幕后的决策者和指挥者,而是跳上世界外交舞 台,成为最活跃外交家,学者就将这种现象称为首脑外交。 4、国际恐怖主义:恐怖主义是指为改变某一政治进程或具体政治目 标,而对集团、个人实行的极端行为。国际恐怖主义指某些组织或个 人为了实现其政治主张、目的而采取的绑架、爆炸、空中劫持、扣押 人质等恐怖行为。 5、经济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家各地区经济融合为整体,按 照市场经济将生产要素进行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的历史进程。 6、联合国安理会:是联合国6个主要机构中占有最重要政治地位的 机构。有5个常任理事国(中美英法俄),和10各非常任理事国组成
2、 试比较美国和发展中国家在和平问题上的不同观点。 3、 简述新中国外交 50 年的历程和经验教训 参 考 答 案 一、名词解释: 1、威斯特伐利亚条约是 1648 年在威斯特伐利亚签订的关于结束三十 年战争的和约。该条约确立了国际法的原则,其实施的结果使欧洲社 会出现了主权国家和势力均衡的国际政治体制。 2、民族国家:是当代国际行为主体。狭义上理解为由单一民族组成 的国家,使民族与国家的重合。实践中又可广泛理解为具有相同历史、 统一政治、同质文化多民族所组成的国家。 3、首脑外交:随着外交事务日益重要和现代通信方法越来越便捷, 使各国首脑不再甘心做幕后的决策者和指挥者,而是跳上世界外交舞 台,成为最活跃外交家,学者就将这种现象称为首脑外交。 4、国际恐怖主义:恐怖主义是指为改变某一政治进程或具体政治目 标,而对集团、个人实行的极端行为。国际恐怖主义指某些组织或个 人为了实现其政治主张、目的而采取的绑架、爆炸、空中劫持、扣押 人质等恐怖行为。 5、经济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家各地区经济融合为整体,按 照市场经济将生产要素进行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的历史进程。 6、联合国安理会:是联合国 6 个主要机构中占有最重要政治地位的 机构。有 5 个常任理事国(中美英法俄),和 10 各非常任理事国组成
是世界维护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机构。安理会是执行机构,是联合国体 系中唯一有权采取行为的机构,其他机构只能向各国提出建议,而安 理会能根据宪章规定要求成员国采取行动。安理会采取“大国一致原 则”,常任理事国具有否决权。 7、非政府组织:政府以外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主要从事公益性活 动的社会组织,它在国际社会主要从事维护环境和人权及和平、开发 援助、发展教育等活动。 8、两个中间地带理论:1964年,毛泽东提出,即亚非拉国家是出于 美苏中间的第一中间带,而欧洲、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 为第二中间带国家,要团结巩固与第一中间带的关系,同时,发展与 第二中间带国家的关系。 二、简述题 1、国际关系应遵守的原则:主权平等,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反对霸权主义。 2、中国核战略指导思想: (1)中国不在任何情况下首先使用核武器,并承诺不对无核国家、 无核地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 (2)中国只有在受到核攻击时,才会使用核武器。目的是为了威慑、 遏制来自核大国的可能的核袭击。 (3)中国对发展核武器方面采取最克制的态度,中国核实验、核武 器规模十分有限。 (4)中国一贯支持通过互相协商、互相协作的方法建立无核区域
是世界维护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机构。安理会是执行机构,是联合国体 系中唯一有权采取行为的机构,其他机构只能向各国提出建议,而安 理会能根据宪章规定要求成员国采取行动。安理会采取“大国一致原 则”,常任理事国具有否决权。 7、非政府组织:政府以外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主要从事公益性活 动的社会组织,它在国际社会主要从事维护环境和人权及和平、开发 援助、发展教育等活动。 8、两个中间地带理论:1964 年,毛泽东提出,即亚非拉国家是出于 美苏中间的第一中间带,而欧洲、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 为第二中间带国家,要团结巩固与第一中间带的关系,同时,发展与 第二中间带国家的关系。 二、简述题 1、国际关系应遵守的原则:主权平等,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反对霸权主义。 2、中国核战略指导思想: (1)中国不在任何情况下首先使用核武器,并承诺不对无核国家、 无核地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 (2)中国只有在受到核攻击时,才会使用核武器。目的是为了威慑、 遏制来自核大国的可能的核袭击。 (3)中国对发展核武器方面采取最克制的态度,中国核实验、核武 器规模十分有限。 (4)中国一贯支持通过互相协商、互相协作的方法建立无核区域
并保证无条件地向无核区条约缔约国提供安全保证。 (5)中国一贯支持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 3、从国际关系三种层次分析法看国际冲突起源 首先,从个人角度,即心理学、生物学角度,国际冲突归因于人 的自私、占有欲、自我实现欲,甚至是动物攻击本性和同类排斥性: 其次,国家角度,从国家制度缺陷来看,缺乏民主、高度集权 是导致冲突的起源,而民主国家则是从来没有战争的。 最后,从体系角度,即国家制度和国际环境宏观角度看,国际 冲突归因于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要解决这个问题,可建立“世 界政府”来解决。 4、新中国初期三大外交方针: (1)另起炉灶:国民党政府与外国建立的一切外交均不承认,把 驻在旧中国的外交人员当作普通侨民来对待,而不是外交代表:旧中 国与外国签订的所有条约,全部重新审查处理。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不急于解决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 国的承认问题,把残留在新中国的外国势力,特权逐步肃清,在主权 平等和互相尊重的前提下,与外国重新建立外交关系。 (3)一边倒:新中国将采取倒向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5、依附说: (1)依附论:由阿根廷著名学者R·普尔维斯和巴西学者D·桑托 斯,根据19世纪初拉美国家获得独立后的政治经济发展为前提,认 为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只是原料和初级产品的供应者,其本国工
并保证无条件地向无核区条约缔约国提供安全保证。 (5)中国一贯支持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 3、从国际关系三种层次分析法看国际冲突起源 首先,从个人角度,即心理学、生物学角度,国际冲突归因于人 的自私、占有欲、自我实现欲,甚至是动物攻击本性和同类排斥性; 其次,国家角度,从国家制度缺陷来看,缺乏民主、高度集权 是导致冲突的起源,而民主国家则是从来没有战争的。 最后,从体系角度,即国家制度和国际环境宏观角度看,国际 冲突归因于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要解决这个问题,可建立“世 界政府”来解决。 4、新中国初期三大外交方针: (1)另起炉灶:国民党政府与外国建立的一切外交均不承认,把 驻在旧中国的外交人员当作普通侨民来对待,而不是外交代表;旧中 国与外国签订的所有条约,全部重新审查处理。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不急于解决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 国的承认问题,把残留在新中国的外国势力,特权逐步肃清,在主权 平等和互相尊重的前提下,与外国重新建立外交关系。 (3)一边倒:新中国将采取倒向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5、依附说: (1)依附论:由阿根廷著名学者 R·普尔维斯和巴西学者 D·桑托 斯,根据 19 世纪初拉美国家获得独立后的政治经济发展为前提,认 为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只是原料和初级产品的供应者,其本国工
业化严重依附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所实行的进口替代政 策因发达国家的关税壁垒和本国保守势力的阻挠而难以进行。因此在 经济、政治上受制于人。为了改变这种情况,除了改变现行的国际分 工和贸易体制,发展中国家还要从内部进行改革和调整,使国内经济 良性循环。根据实际情况和历史,有三种依附形式:(1)宗主国一一 卫星国的殖民依附。(2)金融一一工业依附。(3)新技术一一工业依 附。 (2)世界体系论:由美国学者I·沃勒斯坦提出。16世纪以后,“世 界帝国体系”转为“世界经济体系”,由于国际分工,整个世界被分 为中心、外围和半外围三种。这个情况的出现,与主权体制下的国际 社会功能密不可分。强国因有根据自己利益而组织国际分工的能力占 中心地位。现有国际关系部改变,现行的支配、依附和半依附关系就 不会改变。发展中国家只能根据自身情况,不断调整关系,力求和谐 发展。 6、核武器对国家对外政策的作用:(1)它曾经被实际使用过,并证 明了它的巨大威力:(2)核武力在主要大国间扩散,消除了大国间的 全面战争;(3)核物力拥有与否,代表一国外交地位的高低;(4)核 武器的出现,并不保证有核国家可以在世界上随便将自己的意志强加 到无核国家头上。 三、论述 观点:30% 学术性:25%
业化严重依附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所实行的进口替代政 策因发达国家的关税壁垒和本国保守势力的阻挠而难以进行。因此在 经济、政治上受制于人。为了改变这种情况,除了改变现行的国际分 工和贸易体制,发展中国家还要从内部进行改革和调整,使国内经济 良性循环。根据实际情况和历史,有三种依附形式:(1)宗主国—— 卫星国的殖民依附。(2)金融——工业依附。(3)新技术——工业依 附。 (2)世界体系论:由美国学者 I·沃勒斯坦提出。16 世纪以后,“世 界帝国体系”转为“世界经济体系”,由于国际分工,整个世界被分 为中心、外围和半外围三种。这个情况的出现,与主权体制下的国际 社会功能密不可分。强国因有根据自己利益而组织国际分工的能力占 中心地位。现有国际关系部改变,现行的支配、依附和半依附关系就 不会改变。发展中国家只能根据自身情况,不断调整关系,力求和谐 发展。 6、核武器对国家对外政策的作用:(1)它曾经被实际使用过,并证 明了它的巨大威力;(2)核武力在主要大国间扩散,消除了大国间的 全面战争;(3)核物力拥有与否,代表一国外交地位的高低;(4)核 武器的出现,并不保证有核国家可以在世界上随便将自己的意志强加 到无核国家头上。 三、论述 观点:30% 学术性: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