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实验室废弃物的分类 ■七、放射性废弃物 常用放射性同位素及其特性表 同位素 半衰期 射线及能量 毒性 中文名 英文名 代号 镶67 Gallium-67 Ga 78小时 Y,93keV(40%),184keV 中 (24%),296keV(22%)和 388kcV(7%) 锡89 Strontium-89 每Sr 50.5天 3,1.46MeV 中 每99mTc Technetium-99mTe nTc 6.02小时 Y.140keV 低 钯103 Palladium-103 oPd 17天 Y,21~23keV 中 碘125 lodine-125 60天 y(7%)35.5keV, 高 X(93%)27.5keV 碘131 lodine-131 1 8天,体内有效半 B(99%)0.637MeV, 高 度期3.5~4.5天 y(1%)0.364MeV 钐153 Samarium-153 的Sm 46.3小时 7,103kcV 第二节实验室废弃物的分类 ·八、机电电子废弃物 口医学与生物学实验室的机电电子废弃物主要是废旧 实验室设施,包括 ·仪器设备 ·机电设备 ·通风照明 口随着经济、科学、能源、信息的发展,实验室的仪 器设备更新速度加快,随之带来了机电电子废弃物 的产生,给社会和环境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压力
第三节实验室废弃物的治理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生态文明教育) ·医学与生物学实验室的安全隐患不仅危及实验室及 其工作人员本身的安全。而且稍有处置不当,即可 招致相关医疗卫生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重 大损失,造成重大疾病甚至烈性传染病的暴发性流 行,危及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影响社会的安定, 破坏和污染环境,造成长期社会生态灾难。 ·必须深入研究、统一观念,加强教育、提高认识, 务必使实验室工作人员充分了解实验室安全工作的 重要性和实验室废弃物规范处理的必要性,充分认 识其肩负的社会生态安全责任。 第三节实验室废弃物的治理措施 ■二、完善规章制度,明确主管部门 口(一)医学与生物学实验室废弃物的治理要求 ·明确医学与生物学实验室废弃物处置的主管部门、 系统渠道、责任分工
第三节实验室废弃物的治理措施 ■二、完善规章制度,明确主管部门 口(二)制定医学与生物学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则 ·1.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及其相关人员必须提高认识, 把保护生态环境视为精神文明的一种表现。 ·2.在有条件的实验室应聘请专职人员负责每天对实 验废弃物进行及时的收集、分类、运送和处理。 ·3.在无专职清洁人员的情况下,则应指定每天进行 实验废弃物收集、分类、运送和处理的责任人。 第三节实验室废弃物的治理措施 ·二、完善规章制度,明确主管部门 口(二)制定医学与生物学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则 ·4.实验室废弃物指实验室所有废弃物品,包括废弃 的样本,使用过的耗材、容器和包装材料等。 ·5.各实验室均应在显著位置放置装有垃圾袋的带盖 的分类垃圾桶,并贴上清晰的分类标签且分类指引。 ·6.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及其相关人员均应自觉遵循 分类指引弃置实验废弃物。 ·7.实验前做好实验样本受检、实验耗材领用登记
第三节实验室废弃物的治理措施 ■二、完善规章制度,明确主管部门 口(二)制定医学与生物学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则 ·8.实验结束后对剩余样本、耗材认真整理,并妥善 包装存放。 。9.对废弃物品即时进行分类、送出实验室。 ·10.做好实验室废弃物记录,并与受检样本、实验 耗材的领用登记、存放记录进行时照,发现遗漏即 时追踪,避免丢失,尤其要主要杜绝高传染性样 本及其污染物从实验室流出,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 ·11.不再需要的化学药品登记造册后,定时上交上级 主管部门统一处理,不得随意弃置。 第三节实验室废弃物的治理措施 ·三、提倡绿色实验,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1.用精密分析仪器替代传统的分析方法,用微量分 析的技术替代常量分析技术。 ·2.加强实验分析技术方案研究,从实验设计开始就 应充分考虑所选用的实验试剂、耗材及其反应产物 对环境的危害程度,尽量选用毒性低、反应产物简 单、易于回收处理、无环境污染危害或危害程度低、 有成熟有效治理措施保障的试剂和耗材
第三节实验室废弃物的治理措施 ■三、提倡绿色实验,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3.对实验操作的每一步及其所需试剂、耗材进行认 真计算,尽量做到物尽其用,减少试剂、耗材的 准备和实际用量,降低实验废弃物的生成数量,从 源头上切实减少实验室废弃物的生成。 ·4.认真做好实验室药品种类及存量登记,切实减少 重复购置药品的机会,根据具体实验需求控制药品、 耗材采购数量及每个实验试制配制储存数量,避免 造成药品浪费,增加废液的产生。 第三节实验室废弃物的治理措施 ·三、提倡绿色实验,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5.加强实验室之间的信息沟通,经常进行多余试剂 交换,提高使用效率,提倡使用可回收实验耗材, 减少终末废弃物产生的数量。 ·6.对于产生的废弃物严格按分类要求进行归类贮存、 妥善处理,保证实验室废弃物污染防治工作的顺利 进行,最终达到安全、舒适、清洁、环保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