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离子键理论 严 严 1.离子键的形成 形成条件:△x>1.7 格 2.离子键的特征 没有方向性,没有饱和性, 实求 3.离子的结构 是 1)离子的电荷数 2)离子半径 3)离子的电子构型 天津掌大学
2.1.1 离子键理论 1. 离子键的形成 形成条件: x >1.7 2. 离子键的特征 没有方向性, 没有饱和性. 3. 离子的结构 1)离子的电荷数 2)离子半径 3)离子的电子构型
严 1)离子的电荷数 谨 在形成离子键时,原子在达到8电子(或2电子)结 严 构形成离子时失去或得到的电子数。 格 电子排布 求 电荷数{电离能 实 电子亲和能 影响离子化合物性质的重要因素 是 电荷越高,静电引力越强,化合物的熔点就越高。 CaO的熔点(2590℃)高于KF的熔点(856℃) 天津常大学
1)离子的电荷数 在形成离子键时,原子在达到8电子(或2电子)结 构形成离子时失去或得到的电子数。 电子排布 电离能 电子亲和能 电荷越高,静电引力越强,化合物的熔点就越高。 影响离子化合物性质的重要因素 电荷数 CaO的熔点(2590℃)高于KF的熔点(856℃)
2)离子半径 严 离子晶体中相邻正、负离子的核间距离一半 严 离子半径具有的规律: (1)同一周期: 主族元素从左到右,离子半径依次减小 求 实 (2)同一主族元素: 自上而下,离子半径依次增大 是 (3)同一元素: 负离子半径大于原子半径 正离子半径小于原子半径 天津工掌大曾
2)离子半径 离子晶体中相邻正、负离子的核间距离一半 离子半径具有的规律: 主族元素从左到右,离子半径依次减小 自上而下,离子半径依次增大 (1) 同一周期: (2) 同一主族元素: (3) 同一元素: 负离子半径大于原子半径 正离子半径小于原子半径
3)离子的电子构型 严 负离子:ns2np6 8电子构型 谨 严 正离子的电子构型有以下几种: 格 电子构型 价电子排布式 实例 2 实 1s2 Lit Be2+ 8 ns2npo Nat Mg2+Al3+ 是 9~17 ns2npond1-9 Cr3+Mn2+Fe2+ 18 ns2npond10 Ag+Zn2+Hg2 18+2 (n-1)s2(n-1)p(n-1)d10ns2 Sn2+Pb2+Bi3+ 天津工常大学
负离子: ns 2np 6 8电子构型 价电子排布式 1s2 实 例 Li+ Be2+ ns 2np 6 Na+ Mg2+Al3+ ns 2np 6nd 1~9 Cr3+ Mn2+ Fe2+ ns 2np 6nd 10 Ag+ Zn2+ Hg2+ (n-1)s2 (n-1)p6 (n-1)d10ns 2 Sn2+ Pb2+ Bi3+ 正离子的电子构型有以下几种: 电子构型 2 8 9~17 18 18+2 3)离子的电子构型
4.离子键的强度 严 1)用离子键的键能表示 严 格 在298.15K和标准态下: 求 气态离子化合物 能量 气态中性原子(或原子团) 用E表示 求 NaCl(g)=Na(g)+Cl(g) △,H8=398 kJ.mol-1 E=398 kJmol-1 键能越大,键的稳定性越高 天津工掌大学
4. 离子键的强度 1)用离子键的键能表示 在298.15K和标准态下: 键能越大,键的稳定性越高 NaCl(g) = Na(g) + Cl(g) = 398kJ·mol r Hm -1 气态离子化合物 气态中性原子(或原子团) 能量 用E表示 E = 398 kJ·mo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