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核磁共振波谱法 山东理子大深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核磁共振波谱法概述 2
第八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核磁共振波谱法概述 2
第八章核磁共振波谱法 山东理子大军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定义: 在外磁场作用下,具有磁矩的原子核存在着不同的能级, 当用一定频率的射频照射时,可引起原子核自旋能级的跃迁, 即产生核磁共振。 以核磁共振信号强度对照射频率或磁场强度作图,即为核 磁共振波谱。 利用核磁共振波谱进行结构(包括构型和构象)测定、定性 和定量分析的方法,称为核磁共振波谱法(简称核磁共振, NMR> 核磁共振所吸收的电磁波是无线电波,核磁共振波谱是 吸收光谱的另一种形式
第八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定义: 在外磁场作用下,具有磁矩的原子核存在着不同的能级, 当用一定频率的射频照射时,可引起原子核自旋能级的跃迁, 即产生核磁共振。 以核磁共振信号强度对照射频率或磁场强度作图,即为核 磁共振波谱。 利用核磁共振波谱进行结构(包括构型和构象)测定、定性 和定量分析的方法,称为核磁共振波谱法(简称核磁共振, NMR) 核磁共振所吸收的电磁波是无线电波,核磁共振波谱是 吸收光谱的另一种形式。 3
第八章核磁共振波谱法 山东理工大军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核磁共振波谱的基本原理 4
第八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核磁共振波谱的基本原理 4
第八章核磁共振波谱法 归东理王大深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原子核的自旋 电子都有自旋现象,而原子核有的有自旋(1>0),有的 是没有自旋运动的(=0)。 根据量子力学原理,具有自旋的原子核,有自旋角动量(P) P=[(+1)]2h/2πI为自旋量子数 核自旋特征用自旋量子数()来描述。在原子核中每个 质子和中子都具有其自身的自旋,I是这些自旋的合量。所以! 取决于原子核所含有的质子数和中子数
第八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原子核的自旋 电子都有自旋现象,而原子核有的有自旋(I﹥0),有的 是没有自旋运动的(I=0)。 根据量子力学原理,具有自旋的原子核,有自旋角动量(P) : P = [I(I+1)]1/2 h/2π I 为自旋量子数 核自旋特征用自旋量子数(I)来描述。在原子核中每个 质子和中子都具有其自身的自旋,I是这些自旋的合量。所以I 取决于原子核所含有的质子数和中子数。 5
第八章核磁共振波谱法 山东理子大深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当=0时,p=0,原子核没有磁矩,没有自旅现象;当I>0时, 呋0,原子核磁矩不为零,有自旋现象。 =1/2的原子核在自旋过程中核外电子云呈均匀的球型分布, 见图(b)核磁共振谱线较窄,最适宜核磁共振检测,是 NMR主要的研究对象(比如:H,13C6),C,H也是 有机化合物的主要组成元素。>1/2的原子核,自旋过程中 电荷在核表面非均匀分布 1=0 1=1/2 1=1,3/2,2,. (a) (b) (c) 6
第八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当I=0时,p=0,原子核没有磁矩,没有自旋现象;当I>0时, p≠ 0,原子核磁矩不为零,有自旋现象。 I=1/2的原子核在自旋过程中核外电子云呈均匀的球型分布, 见图(b)核磁共振谱线较窄,最适宜核磁共振检测,是 NMR主要的研究对象(比如: 1H1, 13C6), C,H也是 有机化合物的主要组成元素。I>1/2的原子核,自旋过程中 电荷在核表面非均匀分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