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级“一模”语文试题 第I卷 阅读卷 甲 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魏晋风度”到“晋书尚韵” 古代人文精神觉醒的自由抒写 魏晋南北朝书法的人文觉醒集中表现为强烈的主体意识和独创精神。这个时 代的人们把握了书法审美精神的本质——以汉字线条载体表现生命的脉冲与旋 律,创造了属于他们自己那个时代因而也属于未来的审美理念,建构了以王羲之 及王献之为代表的主流体系。 这个时代,书法理念出现了一次飞跃和升华,由注重汉字形体结构之美上升 到追求书法作品的神韵以表现书家的精神面貌、个人的情趣。所谓“魏晋风度” 之说,这不仅是对魏晋文人风神举止的概括,而且是对从三国至南北朝近400 年间我国文化的独特气质和时代精神的总体概括,涵盖了学术、思想、文学、艺 术以及社会习尚各个方面。它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精英阶层以审美的态度对待黑暗 的现实和苦难的人生,以求得超凡脱俗的心态。魏晋风度的表层形态是玄虛清朗, 狂放不羁,潇洒出尘,而深层的内质却潜流着忧民忧囯的愤懑、烦乱,是生死两 难的绝望。而要摆脱这深层的绝望,又不愿与世俗冋流合污,不愿纸醉金迷,那 只有把这一切深藏起来,采取审美的超现实的生存姿态。这就是当时出现那么多 绝世美妙的文章、诗篇、绘画与书法的原因。书法作为生命脉冲和旋律的审美形 态,它通过线条运动表现人的内在情绪。魏晋南北朝的书家们率先发现了这个“密 码”,于是他们希望通过书写活动,去表露自己那种为时代所崇尚的风流儒雅和 潇洒飘逸等脱俗的风度和气质,以复写自我,实现自我,因而有意识地去追求作 品的韵律美、流动美及笔墨的高雅淸趣。后人把这表述为“晋书尚韵”。 在我国书法史上,激发主体创造精神的动力源概括起来有三种:一是在神秘 的宗教意识和儒家入世观念支配下产生的审美本能和欲求。二是文人通过书写实 现人格复印、感情宣泄以及对怡情养性生活方式的追求,在这种动机支配下产生 的书法作品,往往是生命的歌舞和对自我的观照。三是功名利禄、酬酢交际以及 商品化的刺激和支配。魏晋南北朝的名家名作,主要受支配于第二种动机,它准 确地传达出了人文自觉、思想解放的时代精神。因而,“晋书尚韵”说到底是“晋 书尚人”。如果说“文学就是人学”,也不妨说“书法就是人法”,“书即人”, 尚韵书法不正提供了这一可贵的启示吗?
2018 级“一模”语文试题 第 I 卷 阅读卷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从“魏晋风度”到“晋书尚韵” ——古代人文精神觉醒的自由抒写 魏晋南北朝书法的人文觉醒集中表现为强烈的主体意识和独创精神。这个时 代的人们把握了书法审美精神的本质——以汉字线条载体表现生命的脉冲与旋 律,创造了属于他们自己那个时代因而也属于未来的审美理念,建构了以王羲之 及王献之为代表的主流体系。 这个时代,书法理念出现了一次飞跃和升华,由注重汉字形体结构之美上升 到追求书法作品的神韵以表现书家的精神面貌、个人的情趣。所谓“魏晋风度” 之说,这不仅是对魏晋文人风神举止的概括,而且是对从三国至南北朝近 400 年间我国文化的独特气质和时代精神的总体概括,涵盖了学术、思想、文学、艺 术以及社会习尚各个方面。它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精英阶层以审美的态度对待黑暗 的现实和苦难的人生,以求得超凡脱俗的心态。魏晋风度的表层形态是玄虚清朗, 狂放不羁,潇洒出尘,而深层的内质却潜流着忧民忧国的愤懑、烦乱,是生死两 难的绝望。而要摆脱这深层的绝望,又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不愿纸醉金迷,那 只有把这一切深藏起来,采取审美的超现实的生存姿态。这就是当时出现那么多 绝世美妙的文章、诗篇、绘画与书法的原因。书法作为生命脉冲和旋律的审美形 态,它通过线条运动表现人的内在情绪。魏晋南北朝的书家们率先发现了这个“密 码”,于是他们希望通过书写活动,去表露自己那种为时代所崇尚的风流儒雅和 潇洒飘逸等脱俗的风度和气质,以复写自我,实现自我,因而有意识地去追求作 品的韵律美、流动美及笔墨的高雅清趣。后人把这表述为“晋书尚韵”。 在我国书法史上,激发主体创造精神的动力源概括起来有三种:一是在神秘 的宗教意识和儒家入世观念支配下产生的审美本能和欲求。二是文人通过书写实 现人格复印、感情宣泄以及对怡情养性生活方式的追求,在这种动机支配下产生 的书法作品,往往是生命的歌舞和对自我的观照。三是功名利禄、酬酢交际以及 商品化的刺激和支配。魏晋南北朝的名家名作,主要受支配于第二种动机,它准 确地传达出了人文自觉、思想解放的时代精神。因而,“晋书尚韵”说到底是“晋 书尚人”。如果说“文学就是人学”,也不妨说“书法就是人法”,“书即人”, 尚韵书法不正提供了这一可贵的启示吗?
在汉代书法中,我们会强烈地感受到儒家功利观和价值论对书法风格的影 响,那种庄严厚重的庙堂气息正是儒学人格化的传神写照。魏晋南北朝玄学兴起, 儒家一统已被打破,也就是说书法的哲学基础已发生变化。于是我们在书法的 “韵”味中体验到飘逸玄远、从容任性、字外之意,以及那忽隐忽现、逍遥不羁 的精灵。还是宗白华说得准确:“魏晋人则倾向简约玄淡、超然绝俗的哲学的美, 晋人的书法是这美的最具体的表现。” (节选自《艺术中国》,有删改) 1.下列对“晋书尚韵”和“魏晋风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谓“晋书尚韵”,是指魏晋南北朝的书家有意识地在书法作品 中追求韵律美、流动美及笔墨的高雅清趣来表露个人风流儒雅和潇洒飘逸 等脱俗的风度和气质。 B.“魏晋风度”是对魏晋文人风神举止的概括,也是对从三国至南 北朝我国文学的独特气质和时代精神的总体概括,涵盖了当时社 会的各个方面。 C.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家名作传达出了人文自觉、思想解放的时代 精神,往往是生命的歌舞和对自我的观照,所以“晋书尚韵”可 以看成是“晋书尚人 D.魏晋时代出现的很多绝世美妙的文章、诗篇、绘画和书法作品充 分彰显了“魏晋风度”的表层形态和潜在内质的矛盾性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强烈的主体意识和独创精神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章、诗篇、绘画与书法中 人文觉醒的集中体现,在书法中表现得最突出。 B.魏晋南北朝的书家们最先发现书法作为生命脉冲和旋律的审美形态,能通 过线条运动表现人的内在情绪,并实践于书写活动中。 C.尚韵书法给了我们一个可贵的启示,假如“文学就是人学”,那么“书法 就是人法”,“书即人” D.汉代的书法具有庄严厚重的庙堂气息,是儒学人格化的传神写照。儒学功 利观和价值论对汉代书法风格有很深的影响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魏晋南北朝的人们把握了以汉字线条载体表现生命的脉冲与旋律的书法审 美精神的本质,创造了属于魏晋南北朝也属于未来的 审美理念。 B.文人通过书写能实现人格复印、感情宣泄以及对怡情养性生活方式的追求, 魏晋南北朝的名家主要在这样的动机支配下创作出书法作品
在汉代书法中,我们会强烈地感受到儒家功利观和价值论对书法风格的影 响,那种庄严厚重的庙堂气息正是儒学人格化的传神写照。魏晋南北朝玄学兴起, 儒家一统已被打破,也就是说书法的哲学基础已发生变化。于是我们在书法的 “韵”味中体验到飘逸玄远、从容任性、字外之意,以及那忽隐忽现、逍遥不羁 的精灵。还是宗白华说得准确:“魏晋人则倾向简约玄淡、超然绝俗的哲学的美, 晋人的书法是这美的最具体的表现。” (节选自《艺术中国》,有删改) 1.下列对“晋书尚韵”和“魏晋风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谓“晋书尚韵”,是指魏晋南北朝的书家有意识地在书法作品 中追求韵律美、流动美及笔墨的高雅清趣来表露个人风流儒雅和潇洒飘逸 等脱俗的风度和气质。 B.“魏晋风度”是对魏晋文人风神举止的概括,也是对从三国至南 北朝我国文学的独特气质和时代精神的总体概括,涵盖了当时社 会的各个方面。 C.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家名作传达出了人文自觉、思想解放的时代 精神,往往是生命的歌舞和对自我的观照,所以“晋书尚韵”可 以看成是“晋书尚人”。 D.魏晋时代出现的很多绝世美妙的文章、诗篇、绘画和书法作品充 分彰显了“魏晋风度”的表层形态和潜在内质的矛盾性。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强烈的主体意识和独创精神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章、诗篇、绘画与书法中 人文觉醒的集中体现,在书法中表现得最突出。 B.魏晋南北朝的书家们最先发现书法作为生命脉冲和旋律的审美形态,能通 过线条运动表现人的内在情绪,并实践于书写活动中。 C.尚韵书法给了我们一个可贵的启示,假如“文学就是人学”,那么“书法 就是人法”,“书即人”。 D.汉代的书法具有庄严厚重的庙堂气息,是儒学人格化的传神写照。儒学功 利观和价值论对汉代书法风格有很深的影响。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魏晋南北朝的人们把握了以汉字线条载体表现生命的脉冲与旋律的书法审 美精神的本质,创造了属于魏晋南北朝也属于未来的 审美理念。 B.文人通过书写能实现人格复印、感情宣泄以及对怡情养性生活方式的追求, 魏晋南北朝的名家主要在这样的动机支配下创作出书法作品
作者引用宗白华的观点是为了证明魏晋南北朝玄学兴起,儒家一统已被打 破,书法的哲学基础已发生变化。 D.纵观全文,本文作者认为魏晋南北朝书法追求神韵以表现书家的 精神面貌、个人的情趣,就是一种人文精神觉醒的表现。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昭字子布,彭城人也。少好学,博览众书,州里才士陈琳等皆称善之。汉 末大乱,孙策创业,命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文武之事,一以委昭。 策临亡,以弟权托昭,昭率群僚立而辅之。权悲感未视事,昭谓权曰:"未 为人后者贵能负荷先轨克最堂构以成勋业也方令天下最沸群满点廉何得寝 伏哀戚肆匹夫之情哉?"乃身自扶权上马,陈兵而出,然后众心知有所归。 权既称尊号,昭以老病,上还官位及所统领。更拜辅吴将军,班亚三司,改 封娄侯,食邑万户。 昭每朝见,辞气壮厉,义形于色,曾以直言逆旨,中不进见。后蜀使来,称 蜀德美,而群臣莫拒,杈叹曰:“使张公在坐,彼不折则废,安复自夸乎?”明 日,遣中使劳问,因请见昭。昭坐定,仰曰:“臣思尽臣节,以报厚恩,而意虑 浅短,违逆盛旨,自分幽沦,长弃沟壑,不图复蒙引见,得奉帷幄。然臣愚心所 以事国,志在忠益,毕命而已。若以偷荣取容,此臣所不能也。”权辞谢焉。 权以公孙渊称藩,遣张弥、许晏至辽东拜渊为燕王。昭谏曰:“渊背魏惧讨 远来求援,非本志也。若渊改图,欲自明于魏,两使不反,不亦取笑于天下乎?” 权与相反复,昭意弥切。权不能堪,案刀而怒曰:“孤之敬君,亦为至矣,而数 于众中折孤,孤尝恐失计。”昭熟视权曰:“臣虽知言不用,每竭愚忠者,诚以 太后临崩,呼老臣于床下,遗诏顾命之言故在耳。”因涕泣横流。权掷刀致地, 与昭对泣。然卒遣弥、晏往。昭忿言之不用,称疾不朝。权恨之,土塞其门,昭 又于内以土封之。渊果杀弥、晏。杈数慰谢昭,昭固不起,权因出过其门呼昭 昭辞疾笃。权烧其门,欲以恐之,昭更闭门户。权使人灭火,住门良久,昭诸子 共扶昭起,权载以还宫,深自克责。 年八十一,嘉禾五年卒。谥曰文侯。 (节选自《三国志·吴书》,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夫为人/后者贵能负荷先轨/克昌堂构/以成勋业也/方今天下鼎沸/群盗满 山/孝廉何得/寝伏哀戚/肆匹夫之情哉 夫为人后者/贵能负荷先轨/克昌堂构/以成勋业也/方今天下鼎沸/群盗满 山/孝廉何得寝伏哀戚/肆匹夫之情哉 C.夫为人后者/贵能负荷先轨/克昌堂构/以成勋业也/方今天下鼎沸/群盗满 山/孝廉何得/寝伏哀戚/肆匹夫之情哉
C.作者引用宗白华的观点是为了证明魏晋南北朝玄学兴起,儒家一统已被打 破,书法的哲学基础已发生变化。 D.纵观全文,本文作者认为魏晋南北朝书法追求神韵以表现书家的 精神面貌、个人的情趣,就是一种人文精神觉醒的表现。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张昭字子布,彭城人也。少好学,博览众书,州里才士陈琳等皆称善之。汉 末大乱,孙策创业,命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文武之事,一以委昭。 策临亡,以弟权托昭,昭率群僚立而辅之。权悲感未视事..,昭谓权曰:"夫 为人后者贵能负荷先轨克昌堂构以成勋业也方今天下鼎沸群盗满山孝廉何得寝 伏哀戚肆匹夫之情哉?"乃身自扶权上马,陈兵而出,然后众心知有所归。 权既称尊号,昭以老病,上还官位及所统领。更拜辅吴将军,班亚三司,改 封娄侯,食邑万户。 昭每朝见,辞气壮厉,义形于色,曾以直言逆旨,中不进见。后蜀使来,称 蜀德美,而群臣莫拒,权叹曰:“使张公在坐,彼不折则废,安复自夸乎?”明 日,遣中使劳问,因请见昭。昭坐定,仰曰:“臣思尽臣节,以报厚恩,而意虑 浅短,违逆盛旨,自分幽沦,长弃沟壑,不图复蒙引见,得奉帷幄。然臣愚心所 以事国,志在忠益,毕.命而已。若以偷荣取容,此臣所不能也。”权辞谢焉。 权以公孙渊称藩,遣张弥、许晏至辽东拜渊为燕王。昭谏曰:“渊背魏惧讨, 远来求援,非本志也。若渊改图,欲自明于魏,两使不反,不亦取笑于天下乎?” 权与相反复,昭意弥切。权不能堪,案刀而怒曰:“孤之敬君,亦为至矣,而数 于众中折.孤,孤尝恐失计。”昭熟视..权曰:“臣虽知言不用,每竭愚忠者,诚以 太后临崩,呼老臣于床下,遗诏顾命之言故在耳。”因涕泣横流。权掷刀致地, 与昭对泣。然卒遣弥、晏往。昭忿言之不用,称疾不朝。权恨之,土塞其门,昭 又于内以土封之。渊果杀弥、晏。权数慰谢昭,昭固不起,权因出过其门呼昭, 昭辞疾笃。权烧其门,欲以恐之,昭更闭门户。权使人灭火,住门良久,昭诸子 共扶昭起,权载以还宫,深自克责。 年八十一,嘉禾五年卒。谥曰文侯。 (节选自《三国志•吴书》,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夫为人/后者贵能负荷先轨/克昌堂构/以成勋业也/方今天下鼎沸/群盗满 山/孝廉何得/寝伏哀戚/肆匹夫之情哉 B.夫为人后者/贵能负荷先轨/克昌堂构/以成勋业也/方今天下鼎沸/群盗满 山/孝廉何得寝伏哀戚/肆匹夫之情哉 C.夫为人后者/贵能负荷先轨/克昌堂构/以成勋业也/方今天下鼎沸/群盗满 山/孝廉何得/寝伏哀戚/肆匹夫之情哉
D.夫为人/后者贵能负荷先轨/克昌堂构/以成勋业也/方今天下鼎沸/群盗满 山/孝廉何得寝伏哀戚/肆匹夫之情哉 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权悲感未视事 视事:处理政事 B.志在忠益,毕命而已 毕:完毕,竭尽 C.而数于众中折孤 折:折服 D.昭熟视权曰 熟视:注目细看,凝视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张昭在孙策创业时期,颇受倚重。孙权称帝之后,他请求辞去 官职,皇帝不但没有恩准,反而再拜官。太后临终,呼他于床 下,可见他是东吴重臣 B.张昭性情刚直,朝见孙权,常常直言不讳,甚至违背圣意,以 致宦官不让他进见。结果使吴国在蜀使到来时受辱,却没有人 能够为东吴挽回面子。 C.张昭受遗命辅佐孙权,忠心耿耿。在对待公孙渊的问题上,张昭和孙权意 见不合,张昭毫不退让,孙权大怒甚至拔出刀威胁要杀了他,但他仍然坚 持自己的主张,事实也证明了他是对的。 D.张昭两次被弃置不用,又两次被召回,主要的原因还是他忠君爱国的思想 和刚正不阿的性格,也从侧面反映出孙权较为宽广的胸襟。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权叹曰:"使张公在坐,彼不折则废,安复自夸乎?”(5分) 2)权数慰谢昭,昭固不起,权因出过其门呼昭,昭辞疾笃(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8~9题。 南园十三首(其十三) 李贺 小树开朝径,长茸湿夜烟。柳花惊雪浦°,麦雨涨溪田 古刹疏钟度,遥岚破月悬。沙头敲石火,烧竹照渔船。 【注释】:①雪浦:是说柳花似雪,飘落在溪边的浅滩上。②敲石火:击石 取火 8.诗中哪一句的写法和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鸡鸣桑树颠”的写法 相同?请结合全诗简析其表达效果。(5分
D.夫为人/后者贵能负荷先轨/克昌堂构/以成勋业也/方今天下鼎沸/群盗满 山/孝廉何得寝伏哀戚/肆匹夫之情哉 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权悲感未视事.. 视事:处理政事 B.志在忠益,毕.命而已 毕:完毕,竭尽 C.而数于众中折.孤 折:折服 D.昭熟视..权曰 熟视:注目细看,凝视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张昭在孙策创业时期,颇受倚重。孙权称帝之后,他请求辞去 官职,皇帝不但没有恩准,反而再拜官。太后临终,呼他于床 下,可见他是东吴重臣。 B.张昭性情刚直,朝见孙权,常常直言不讳,甚至违背圣意,以 致宦官不让他进见。结果使吴国在蜀使到来时受辱,却没有人 能够为东吴挽回面子。 C.张昭受遗命辅佐孙权,忠心耿耿。在对待公孙渊的问题上,张昭和孙权意 见不合,张昭毫不退让,孙权大怒甚至拔出刀威胁要杀了他,但他仍然坚 持自己的主张,事实也证明了他是对的。 D.张昭两次被弃置不用,又两次被召回,主要的原因还是他忠君爱国的思想 和刚正不阿的性格,也从侧面反映出孙权较为宽广的胸襟。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权叹曰:"使张公在坐,彼不折则废,安复自夸乎?"(5分) (2)权数慰谢昭,昭固不起,权因出过其门呼昭,昭辞疾笃(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 8~9 题。 南园十三首(其十三) 李贺 小树开朝径, 长茸湿夜烟。 柳花惊雪浦①, 麦雨涨溪田。 古刹疏钟度, 遥岚破月悬。 沙头敲石火②, 烧竹照渔船。 【注释】:①雪浦:是说柳花似雪,飘落在溪边的浅滩上。②敲石火:击石 取火。 8.诗中哪一句的写法和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鸡鸣桑树颠”的写法 相同?请结合全诗简析其表达效果。(5 分)
9.研究李贺诗歌的现代著名诗学家朱世英在评价该诗时说,其“反应了诗人‘老去溪头做 钓翁’”(《南园》其十)的归隐之情,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的部分。(6分) (1)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准确而生动地写出琅琊山朝暮景象晦明变化的句 子是“ 2)李贺写音乐能使“老鱼跳波瘦蛟舞”,苏轼的《赤壁赋》中与此类似的写 音乐效果的句子是 (3)《归园田居》(其一)用鸟和鱼来表达自己对园田和自由的向往。这两句 诗是“ 乙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月色凄凄,心海沉浮 小健 月色洒下清冷的光辉,庭院的角落,一下子亮堂起来。那些不知名的长得很 高的树随着风儿婆娑而舞,贪婪地迷醉在淸辉之中。月光,如梦一样的诗行,将 那些飘逸着芳香的花朵,写进梦里。月色淡淡的,光洁如玉,带着浓浓忱愁的査 气,随风飘逝 风,触动指尖,如轻纱漫过月色柔亮的光。多少个夜晚,我听嫦娥倾诉着几 千年前的过往。凄凄复凄凄,佳人白发生。何止年华过,还有岁月痕。思绪漫过 沉寂的夭空,留不下宽广的回音;抵达大海之上,敌不过将要翻卷的浪潮。自然 的灵魂里,容不下我的悲戚。 思念的痛如潮水,翻滚着向我卷来,感受一次又一次的冲击,心里有个声音 在呐喊:“逃吧,逃吧,永远不要再回来!”这是哪里来的声音?软弱的黑天使 从高空飞速而至,朝着我的心,射了一支箭,全身瘫软在沙滩上,一梦醒来,痛 不见了,心空荡荡的,只剩下一半白色的心。 那心,曾经很美,晶莹闪亮,它要带我穿越茫茫人海,领略人生的美丽。我 就这样,陶醉于它的摆布,童年,真美! 我投入父母的怀抱,享不尽的温柔。夜晚,凉风习习,月光里,闪着浓浓的 爱意。我坐在爸爸的肩上,轻轻地拨弄着他的头发。我悄悄拿出藏在口袋里的胶 圈,在他头上扎了许多条辫子。“好调皮的孩子,看我不惩罚你!”于是爸爸在 我身上挠起痒痒,我笑得合不拢嘴。母亲跟在身后,唱起了歌:“月光光,照地 堂,虾仔你乖乖睡下床!”静静的月光,流泻着它的温暖与甜蜜! 我似喝下了美酒,对童年的斑斓如痴如醉,童年父母无尽的关怀使我荡漾在 幸福的摇篮里。 我带着半颗心,在大海中沉浮…
9.研究李贺诗歌的现代著名诗学家朱世英在评价该诗时说,其“反应了诗人‘老去溪头做 钓翁’”(《南园》其十)的归隐之情,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的部分。(6 分) (1)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准确而生动地写出琅琊山朝暮景象晦明变化的句 子是“ , 。” (2)李贺写音乐能使“老鱼跳波瘦蛟舞”,苏轼的《赤壁赋》中与此类似的写 音乐效果的句子是“ , 。” (3)《归园田居》(其一)用鸟和鱼来表达自己对园田和自由的向往。这两句 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选考题 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月色凄凄,心海沉浮 小健 月色洒下清冷的光辉,庭院的角落,一下子亮堂起来。那些不知名的长得很 高的树随着风儿婆娑而舞,贪婪地迷醉在清辉之中。月光,如梦一样的诗行,将 那些飘逸着芳香的花朵,写进梦里。月色淡淡的,光洁如玉,带着浓浓忧愁的香 气,随风飘逝。 风,触动指尖,如轻纱漫过月色柔亮的光。多少个夜晚,我听嫦娥倾诉着几 千年前的过往。凄凄复凄凄,佳人白发生。何止年华过,还有岁月痕。思绪漫过 沉寂的天空,留不下宽广的回音;抵达大海之上,敌不过将要翻卷的浪潮。自然 的灵魂里,容不下我的悲戚。 思念的痛如潮水,翻滚着向我卷来,感受一次又一次的冲击,心里有个声音 在呐喊:“逃吧,逃吧,永远不要再回来!”这是哪里来的声音?软弱的黑天使 从高空飞速而至,朝着我的心,射了一支箭,全身瘫软在沙滩上,一梦醒来,痛 不见了,心空荡荡的,只剩下一半白色的心。 那心,曾经很美,晶莹闪亮,它要带我穿越茫茫人海,领略人生的美丽。我 就这样,陶醉于它的摆布,童年,真美! 我投入父母的怀抱,享不尽的温柔。夜晚,凉风习习,月光里,闪着浓浓的 爱意。我坐在爸爸的肩上,轻轻地拨弄着他的头发。我悄悄拿出藏在口袋里的胶 圈,在他头上扎了许多条辫子。“好调皮的孩子,看我不惩罚你!”于是爸爸在 我身上挠起痒痒,我笑得合不拢嘴。母亲跟在身后,唱起了歌:“月光光,照地 堂,虾仔你乖乖睡下床!”静静的月光,流泻着它的温暖与甜蜜! 我似喝下了美酒,对童年的斑斓如痴如醉,童年父母无尽的关怀使我荡漾在 幸福的摇篮里。 我带着半颗心,在大海中沉浮……